苏教版八年级上1七律长征【市一等奖】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1七律长征【市一等奖】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1七律长征【市一等奖】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1七律长征【市一等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2.

熟悉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体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感情。3.

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4.

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2.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25000里长征。它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绽放璀璨的光芒,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它成就了一代伟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主席在长征结束时写下的这首诗——《七律

长征》。(二)解题,介绍背景和作者学生根据预习介绍七律的特点及长征的历史资料,作者的相关知识,教师补充。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句7个字,共8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二、三联需对仗工整。这首诗以长征为题,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辉煌战斗历程,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2.谈谈你了解到关于长征的历史资料(长征原因、长征历程、长征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从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越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度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其意无穷,像“无限风光在险峰”“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逶迤(wēiyí)

磅礴(pángbó)

岷山(

mín

云崖(

)大渡桥横(héng)

泥丸(wán)2.读完诗歌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乐观、豪迈)3.诗中有两个词语“逶迤”“磅礴”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你能用语调语气来表达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指名读)“逶迤”要读出曲折绵长之意,“磅礴”要读出高大雄伟之势。4.根据律诗特点标出节奏,重音及韵脚,全班齐读。(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疏通诗意(1)等闲:把它看得极为平常

(2)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3)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4)云崖:高耸的悬崖

2.诗中涉及到几个山名水名,你们能搞清楚吗?

山名:五岭乌蒙岷山

水名:金沙江大渡河3.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千山万水,这些山水只是代表,短短56个字的诗歌不可能将所有的困难一一道来,这就需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并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这里作者正是通过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来让我们了解远征难的,请你依照前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各用4到5个字概括出另外四幅画面。腾越五岭—疾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4.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的态度?从中你看到红军怎样的精神特点?(“不怕”,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诵读全诗,找出最能表现红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豪情的诗句,体会其中洋溢的雄壮气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奠定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是全文的总纲和主旨。)5.诗的首联两句在全篇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与下面六句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诗的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主旨。内容上是全诗总纲,“远征难”“万水千山”总括长征途中一切困难,思想上奠定感情基调。后面六句承接“万水千山”先写山,再写水,突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品味语言1.颔联有两个高度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腾细浪”、“走泥丸”它们有着怎样的蕴涵?(运用夸张和比喻,故意把逶迤磅礴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反衬了红军的英勇无畏。)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谈谈对暖和寒的理解。(一个“暖”字既写出了5月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之情。“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写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壮烈情景。)(六)你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