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名师获奖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名师获奖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名师获奖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名师获奖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以及维新思潮传介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三、教学重点维新思潮。四、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体”、“用”二字。五、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六、板书设计第20课西学东渐一、开眼看世界1.历史背景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介绍性著作3.影响:二、体用之争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实质:西用之争3.双方:洋务派和顽固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4.评价:三、维新思潮1.历史条件:2.代表人物:3.论战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古代社会中国文化曾远远领先于世界,于是东学西渐经久不衰,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的强大已经真实的矗立在这个古老的民族面前,于是西学东渐之风愈刮愈盛。(一)开眼看世界题目中有“开眼”二字,那么,“开眼”之前当然是闭眼。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在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中的第四目“近代前夜的危机”中提到的这样一段话: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毫无认识。他们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这段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面对世界的发展大势,清帝国是一个睁眼瞎。闭眼的结果是极其残酷的,近代中国一次次成为西方列强的鱼肉对象。肉体之痛,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于是,开眼之人诞生了。这就是“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那么,教材中是如何阐述“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背景的呢?板书:1.历史背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那么,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呢?板书:2.代表人物:教材上介绍了两位人物:林则徐、魏源。板书: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教材上对这两位人物的“开眼”看世界的活动做了一些介绍,你能否从教材的介绍中找到这两个人物相关活动的共同点?提示:其共同点是都曾翻译过西方的书籍,介绍了许多关于西方地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仅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个人行为的介绍性著作,带有政治指向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不太多。板书: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介绍性著作那么,这两个人在对西方的认识上有什么继承性吗?林则徐是第一个主动认识了解西方重要性的人,而魏源则在林则徐的影响下,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找学生阅读教材P83蓝底文字阅读框: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林则徐、魏源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既然称为先驱者就会有追随者,那么,他们的活动对后来的中国人有哪些影响呢?板书:3.影响:找学生阅读教材P83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西学的传播到19世纪6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国人对西方各国的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风土人情,一批“熟悉夷情”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从科技应用等到文化层面展开更大规模的学习西方活动。于是西学传播进入到第二个重要阶段。(二)体用之争体用之争是如何出现的呢?是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之后。板书: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请同学们看教材P84文字阅读框《“中学”与“西学”》。体即是体制,用即是使用,中体西用说,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的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手段。那么,体用之争在争什么?(是在争体还是在争用)体用之争的关键不在于“中学为体”,而是在“西学为用”。也就是教材P83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所说的: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板书:2.实质:西用之争在上述的自然段中同时也指出了“争”的双方,即洋务派和顽固派。板书:3.双方:洋务派和顽固派请同学们看教材P83、84本目内容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双方争论的具体情况。同学们读完上述内容之后,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对19世纪60~90年代的“体用之争”,认识错误的一项是(B)A.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B.经过争论,顽固派彻底放弃了他们的保守观念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D.顽固派和洋务派再来做一下教材P84的“课中思考题”洋务派力主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这种“中体西用”的观点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提示: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关键,不在于“中学为体”即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在于对“西学为用”的态度方面的不同。洋务派认为西学可以为“中体”所用,而顽固派则贬低并完全排斥西学,视之为末流之技。体用之争最后以洋务派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又导致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板书:3.双方:洋务派和顽固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维新派也发表了对体用之争的看法,请同学们看教材P84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二、三自然段。早期维新派的早期主张与洋务派一脉相承,并且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使“体用之争”之“用”更加大行其道。王韬、郑观应是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那么,如何评价这场西学传播的第二阶段“体用之争”呢?板书:4.评价:找学生阅读教材P84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的重点内容,西学东渐的高潮阶段。(三)维新思潮从“开眼看世界”到“体用之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深入着。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一个高潮阶段,也是晚清历次变革中最具思想价值的。那么,维新思潮的出现又有着哪些与前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历史条件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4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中阐述了维新思潮的三个历史条件。请同学们归纳分析。板书:1.历史条件:提示:社会局势(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原因(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板书:1.历史条件:社会局势、经济原因和阶级基础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了中法战争,中法战争与维新思潮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我来做一个解释。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洋务运动开始以后的第一场重大的中外冲突,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洋务运动的成果的一个检验,进一步说,也是对洋务运动理论和价值观的一个检验,洋务派并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在这个甲午中日战争这个更加残酷的考验中一败涂地,黯然收场。具有维新思想的人物在中法战争中看到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标,于是维新派走自己的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么,维新派有哪些代表人物,有哪些活动呢?板书:2.代表人物:教材上依次讲解了维新思潮的四个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4、85本目内容的第二、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及相关的文字阅读框和图片,了解他们的情况。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表格:维新代表人物重要活动代表论著影响康有为开办学堂、研究维新理论、撰写书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变法通议》维新派的宣传家谭嗣同抨击纲常名教,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仁学》批判纲常礼教最为激烈严复翻译西方知识书籍《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针对上述四个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我们来做一简单地解释:康有为是维新思潮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教材P85插图《万木草堂旧址》是康有为聚徒讲学之所,他的理论是以“中学”的“外皮”来宣传西学的内容,将两者杂糅在一起来阐释他的变法思想。对于这一问题,教材P85有一道课中思考题:你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提示:康有为在研究和宣传维新改革理论时,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即“移花接木”。这一方面使维新理论的传播减少了很多阻力,同时也说明了康有为变法理论的保守性和局限性。梁启超在宣传民权思想等方面十分出色,通过他饱含感情、气势磅礴的文笔,维新派的思想得以广为传播,影响深远。谭嗣同在号召破除纲常礼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教材在插图《〈仁学〉书影》的图下说明文字中所引的谭嗣同的话,彰显着他与纲常礼教针锋相对斗争的态度以及他本人刚烈的性格,这和变法时他的行为吻合。严复是维新派中的理论家,与其他人不同,他西学功底深厚,得以系统地翻译大量西方理论书籍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将进化论、人民权利说等深层理论介绍到中国,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激励着人们不断变革,锐意进取,对于推动当时的变法思潮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教材P85文字阅读框中引用了胡适的话作为补充资料,以此说明严复及其《天演论》中的进化思想对于时人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与不断深入,特别是维新派所提出的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的主张,引起了顽固派的敌视。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板书:3.论战请同学们看教材P85最下面的文字阅读框:其守旧者,谓新法概宜屏绝;其开新者,谓旧法概宜扫除。小则见诸论说,大则形诸奏牍,互相水火,有如仇雠chóu。论战的内容是什么?论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那么,这场维新论战的内容与前面的“体用之争”相比,其变革方向上有什么同?提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维新派对“体”的改动,维新派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西用”,而是大胆地将对西方的学习提到了制度层面,深入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内质——民主制度上面,而这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西学提供了条件,开辟了途径。这也是这场维新论战的意义所在。请同学们看教材P85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既是这场维新论战的意义,也是维新思想的影响。小结: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挑战,为谋求独立自强之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西学,而随着对西学学习、认识以及实践的不断深入,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展开。下一节课,我们就将学习这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