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_第1页
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_第2页
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_第3页
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_第4页
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行训练-前移的训练

1“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开来。”

----恩格斯2中国卒中带地图北方>南方西部>东部男性>女性XuG,MaM,LiuX,HankeyGJ.IsthereastrokebeltinChinaandwhy?Stroke2013Jul;44(7):1775-17833流行病学资料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走路?中国脑卒中发病率达到世界第一现有卒中病人700多万每年新发病例200万人每年以8.7%的速度上升75%患者存在各种功能障碍每年社会经济负担400多亿4传统常规康复训练路径仰卧侧卧翻身坐起坐-站站-走5卒中患者的常见步态问题1、步行速度下降,稳定性下降;2、步行能耗增加,难以远距行走;3、异常模式明显,影响患者心理;4、步行时空参数不对称;5、摔倒风险增加;。。。步行时相关肌群力量下降,或主动肌达不到足够收缩强度;参与行走的下肢相关肌肉在活动时序出现偏差。67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步行训练不只是后期的工作;早期介入步行相关性训练,对比只接受传统方法进行步行训练的患者,其步行能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均有所提高;那么步行的训练,应该前移到什么时候?练些什么?8前移训练做些什么Erigo模拟步行训练早期步行相关肌群FES强化任务导向性步行训练早期介入减重步行训练早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FESRAS节律性听觉刺激智能仿生腿步行训练全身垂直律动疗法 。。。卧床时期坐-站时期9卧床时期Erigo模拟步行训练早期步行相关肌群FES1.解东风,冯碧珍等,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平衡、步行和ADL能力的影响,《临床医学工程》,2014年9月第21卷第9期,1085-10882.陈丹凤,燕铁斌,黎冠东,等.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2013.8,28(4):289-291.3.谭志梅,燕铁斌,姜文文,等..基于正常行走模式的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早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35(3):177-18010坐-站时期:强化任务导向性步行训练FrancineMalouin,MichèlePotvin,etal,UseofanIntensiveTask-OrientedGaitTrainingPrograminaSeriesofPatientswithAcuteCerebrovascularAccidentsPHYSICALTHERAPY.1992;72:781-78911对象:首次脑卒中患者,5男5女,平均年龄69.8岁,平均病程时间8.3天;目的:研究早期、强化任务导向性步行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方法:训练内容:被动运动、体位转移、站位平衡训练、NDT技术、减重下站立/负重训练。所有患者在可以站立和简单迈步后,立即开始在吊带保护下,在减重跑台上练习行走。每次训练60min,bid,5天/周,持续5周。12结果: 所有患者步行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速度0.045~0.09m/s,治疗后速度为0.18~0.78m/s); 恢复坐-站能力,行走能力(不论模式是否异常)时间均早于一般性治疗患者; 患者自我感觉步行自信心增加。13坐-站时期:早期减重步行训练1、可以让患者早期练习站立/负重训练,增加信心;2、重复性、节律性的减重步行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改善步行对称性。3、提高步行安全性、稳定性。14新观点BWSTT+VR,比单纯减重训练效果更佳,患者的步行时空参数更合理、有序;BWSTT+VR,可以减少双侧步行时间,增加步幅,提高患者步行能力;BWSTT+VR,可以让患者更有兴趣参与步行训练,提高步行效率;提高减重步行时的跑台速度,可以更有利于抑制患者的异常模式。JohnBrincks,Increasedpowergenerationinimpairedlowerextremitiescorrelatedwithchangesinwalkingspeedsinsub-acutestrokepatients.ClinicalBiomechanics27(2012)138–144肖湘,毛玉瑢,赵江莉等.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脑梗死患者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8卷,第7期,2014–02,1143-114815坐-站时期:早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Lokohelp-woodwayLokomat16提高患者FMA-LE得分,改善BBS得分;缓解下肢肌肉痉挛,提高步行对称性;可有效纠正下肢异常模式,降低步行消耗;改善患者FAC步行分类;。。。1.LucasConesa1,ÚrsulaCosta,etal,Anobservationalreportofintensiveroboticandmanualgaittraininginsub-acutestroke,JOURNALOFNEUROENGINEERINGANDREHABILITATION2.厉勇,高真真等,早期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2013年2月·第28卷第1期,12-14;3.高春华,黄晓琳,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第29卷,第4期;351-353,366;4.班文明,Lokohelp康复机器人步态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作用,《中医药临床》,17坐-站时期: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FESMarkE.Dohring,Member,IEEE,andJanisJ.Daly,AutomaticSynchronizationof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andRoboticAssistedTreadmillTraining,IEEETRANSACTIONSONNEURALSYSTEMSAND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VOL.16,NO.3,JUNE200818坐-站时期:RAS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象:155名首次中风后所致偏瘫患者,符合条件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平均年龄69±11岁,平均病程22±12天,随机分为RAS治疗组(n=43)和NDT(如Bobath、Rood)对照组(n=35)。方法:两组每天接受30min步行训练,每周5次,持续3周。治疗前后均接受改良Barthel指数(47.5,45.5)和FMA(平衡+下肢)功能评估(33.3,31.4)。M.H.Thaut,etal,RhythmicAuditoryStimulationImprovesGaitMoreThanNDT/BobathTraininginNear-AmbulatoryPatientsEarlyPoststroke:ASingle-Blind,RandomizedTrial.NeurorehabilitationandNeuralRepair21(5),2007455-459191.准备阶段:一段经过特殊剪辑处理的重复性、节律性MIDI格式音乐,应可根据患者步行节奏进行调控;2.第一阶段:经评估后,确定与患者现有步频相匹配的节律;3.第二阶段:提高音乐节律,为保证不影响患者姿势和动态平衡,提高百分比应≤5%;4.第三阶段:提高节律下的适应性步行训练,如主动快速踏步训练;5.第四阶段:间断性音乐节律下的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