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基本知识_第1页
道岔基本知识_第2页
道岔基本知识_第3页
道岔基本知识_第4页
道岔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岔基本知识第1页/共49页第一节道岔的作用与分类一、道岔的作用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轨道的设备。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二、道岔的分类道岔分为:单式道岔、复式道岔、交分道岔、渡线等。第2页/共49页(一)单式道岔使一条线路通向两条线路的道岔叫单式道岔。1.普通单开道岔:这种道岔保持主线是直线,侧线在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岔出。第3页/共49页2.对称道岔(又称双开道岔)(1)即自主线向左右两侧对称岔出两条线路的道岔,两辙叉角相等。(2)异侧不对称道岔(又称异向道岔):自主线向左右两侧不对称岔出两条线路的道岔第4页/共49页(二)复式道岔把一组道岔缴入另一组道岔内,便形成复式道岔.1.复式对称道岔:有两对尖轨和三副辙叉。主线ab第5页/共49页2.复式异侧不对称道岔:是中间的一副辙叉位于主线的一侧,后面两副辙叉的辙叉角可相等也可不相等。3.复式同侧不对称道岔:两条侧线从主线的一侧岔出。(三)交分道岔两条线路相互交叉,列车不仅能够沿着直线方向运行,而且能够由一直线转入另一直线,这种道岔叫交分道岔。第6页/共49页1.单式交分道岔:两条线路相交,中间增添两副转辙器和一副连接曲线,列车可沿某一侧由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

2.复式交分道岔:两条线路相交,中间增添四副转辙器和两副连接曲线,列车沿任何某一侧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第7页/共49页第二节普通单开道岔的构造一组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组成。转辙器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连接部分第8页/共49页一、转辙器组成部分: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联结零件(如:滑床板、顶铁、拉杆、连接杆、跟端结构等)及转辙机械等。(一)基本轨1.道岔基本轨用12.5m或25.00mm的标准轨制成,有切底和不切底两种形式。7.7米长的尖轨尖端轨距加宽10mm。6.25米长轨尖尖端轨距加宽15mm。第9页/共49页2.尖轨各个断面的高度:由于尖轨尖端比较薄弱,要使车轮由基本轨逐渐过渡到尖轨而不损伤尖轨,必须使尖轨在顶宁20mm以前不受车轮压力,顶宽50mm以后才能全部承受车轮压力。在尖轨顶宽20~30mm处,车轮由基本轨逐渐过渡到尖轨上,尖轨顶宽50mm处高出基本轨2mm,以后逐渐达到比基本轨高出6mm。(二)转辙器各部分间隔尺寸1.尖轨跟端轮缘槽宽度在直线尖轨转辙器中,并使尖轨在左右开的道岔上都能使用。

第10页/共49页(1)尖轨跟端轮缘槽的宽度,应能保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当轮对一侧车轮轮缘紧贴一股尖轨作用面时,另一侧车轮缘可以自由地通过而不冲击尖轨跟端。t跟s跟拉杆W尖W拉第11页/共49页第12页/共49页(2)当尖轨扳开后,开口宽度应保证车轮对尖轨背面不产生侧向挤压力的现象,则:第13页/共49页2.尖轨拉杆处动程在道岔拉杆中心处测量,则:《维规》规定,尖轨的最小动程,直尖轨应不少于142mm。曲线尖轨不少于152mm。第14页/共49页3.尖轨跟端结构也称活接头,是转辙器中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它应保证尖轨由一个位置转换至另一个位置时摆动灵活,列车通过时稳定而无纵向及横向移动,并要保证与基本轨的连接牢固可靠,其构造简单,维修方便。目前我国的单开道岔所采用的尖轨跟端结构大多采用夹板式间隔铁。第15页/共49页夹板基本轨尖轨间隔铁套管桥型垫板弯折夹板6mm套管第16页/共49页锥形顶铁绝缘套筒轨撑顶铁绝缘材料第17页/共49页2道缝1道缝3道缝轨撑尖轨滑床板尖轨底与滑床板不密贴基本轨基本轨第18页/共49页46有害空间辙叉跟宽辙叉心轨理论尖端翼轨翼轨心轨二、辙叉及护轨(一)辙叉的构造第19页/共49页

辙叉是轨道平面交叉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列车按确定的方向,通过平面交叉处。辙叉是由心轨、翼轨、护轨及其它零配件组成。心轨与翼轨之间保持一定宽度的轮缘槽,使车轮轮缘能够顺利通过,两翼轨工作边相距最近处称为辙叉咽喉。辙叉心轨工作边的延长线交点称为辙叉心轨理论尖端,由于制造工艺关系,实际上尖端有6~10mm的宽度,此处称为辙叉心轨尖端。从辙叉咽喉至辙叉心轨尖端之间钢轨工作边中断,称为“有害空间”。第20页/共49页1435+3t咽(1350-2)-22(二)辙叉各部分尺寸和间隔的计算第21页/共49页1.辙叉咽喉轮缘槽辙叉咽喉轮缘槽宽度,应保证在最不利条件下,即轮对一侧车轮轮缘紧贴基本轨时,另一侧车轮轮缘能够顺利通过,而不冲击翼轨咽喉弯折点。第22页/共49页第23页/共49页2.辙叉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

13481391第24页/共49页(1)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称为护轨与心轨的查照间隔。此间隔应保证车轮对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借护轮轨制约一侧车轮,而不使另一侧车轮冲击辙叉心。辙叉查照间隔是辙叉与护轨相互间保持着一定距离的两个控制尺寸。第25页/共49页(2)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称为护背距离。这一距离应保证车轮对在最不利条件下,不被翼轨和护轨卡住。第26页/共49页3.护轨的作用(1)护轮轨一般用与道岔同类型普通钢轨弯折制成,它的中间部分与基本轨平行,称为平直段。(2)主要作用在于制约车轮子走行方向,使之安全通过“有害空间”避免车轮走向异侧或碰撞心轨。因此,该平直段长度应于辙叉咽喉至心轨宽50mm范围对应。为安全起见,其两端各延长150~300mm。第27页/共49页开口段425046686890缓冲段平直段缓冲段开口段100~300第28页/共49页为确保护轨与心轨作用边距离不小于1391mm,护轨平直段的轮缘槽宽度应按下式计算:第29页/共49页《维规》规定,护轨轮缘槽平直段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为使车轮轮缘够顺利进入护轨轮槽内,在护轨平直段两端各设置了缓冲段,缓冲段的角度与尖轨冲击角相同。缓冲段的末端轮缘槽与辙叉咽喉宽度相同,即我国标准9、12、18号单开道岔的护轨全长分别为3.9m、4.5m、及4.8m。第30页/共49页mn46有害空间4.翼轨及辙叉轮缘槽辙叉轮缘槽,在护轮轨平直段轮缘槽确定下,应能使具有最小轮背距的轮对自由地通过,以满足护轨距离的要求。第31页/共49页

辙叉轮缘槽,在护轨平直段轮轨缘槽第32页/共49页

考虑到制造时可能出现负公差,我国定型道岔采用46mm。《维规》规定45~49mm。从辙叉心轨尖端至辙叉心轨宽50mm断面以后弯折成缓冲段,缓冲段外端设开中段,其长度、轮缘槽宽度与护轨完全相同。翼轨的作用是双重的,除引导车轮轮缘进入辙叉轮缘槽外,当车轮经由“有害空间”过渡到心轨全部承载车轮以前,还起支承车轮的作用。(三)辙叉号数我国道岔号数是以辙叉号数N来表示的。辙叉的号数是以辙叉角的大小来衡量的。辙叉角愈大,辙叉号愈小。

1.辙叉号数的计算方法直线辙叉号数,如图所示第33页/共49页道岔号9121830辙叉角6°20′25″4°45′49″3°10′12.5″1°54′33″aACE第34页/共49页2.辙叉角与道岔号码成反比,道岔号码愈大,辙叉角就愈小,连接部分的导曲线半径也愈大,允许列车侧向通过道岔的速度也愈高,列车通过道岔时就愈平稳、安全。第35页/共49页R第36页/共49页道岔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项目作业标准(mm)经常保养(mm)临时补修(mm)160≥V>120正线120≥V>100正线V≤100

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160≥V>120正线120≥V>100正线V≤100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160≥V>120正线120≥V>100正线V≤100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轨距3-23-23-23-24-25-35-35-36-26-36-36-3水平4446566888910高低4446566888910轨向直线4446566888910支距222233344444第37页/共49页钢轨尖轨类型辙叉类型道岔号数912183043kg/m普通钢轨尖轨高锰钢整铸8595—50kg/m普通钢轨尖轨高锰钢整铸9011012050kg/mAT弹性可弯尖轨高锰钢整铸—120—5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可动心轨—160—60kg/m普通钢轨尖轨高锰钢整铸100110—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高锰钢整铸—120—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高锰钢整铸(提速道岔)140160—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可动心轨—160200160200直向过岔最高速度km/h第38页/共49页尖轨类型道岔号数891011121830普通钢轨尖轨253035404580AT弹性可弯尖轨80140侧向过岔最高速度(km/h)第39页/共49页道岔前长(a)道岔后长(b)道岔全长(L)道岔始端道岔终端Oq尖轨尖端导曲线起点导曲线终点道岔中心nm普通单开道岔第40页/共49页导曲线终点导曲线起点12345678910171112131415163m4m1.5m12号道岔1.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mm2.尖轨尖端14453.尖轨中部14424.尖轨跟端直股14395.尖轨跟端曲股14396.直线前部14357.导曲前部14458.导曲线中部14459.直股中部143510.直股后部143511.导曲线后部144512.辙叉曲股前143513.辙叉曲股中1435(量48.91)14辙叉曲股后143515.辙叉直股后143516.辙叉直股中1435(量48.91)17.辙叉曲直股前1435第41页/共49页第三节道岔附带曲线两条平行直线线路间距不大于5.2m时,道岔后方的连接曲线称为附带曲线。一、技术要求1.半径:附带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不得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2.夹直线: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是非曲直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短于40mm,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25m;其他地段不得短于20m。站线道岔与曲线道岔与其附带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6.0。第42页/共49页3.水平:连接曲线图外轨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宜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4.轨距:连接曲线轨距,根据半径大小按一般曲线轨距标准进行加宽。加宽递减在下正常情况下应按1‰进行。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地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5.方向:附带曲线的圆度,用10m弦测量,连接正矢差正线、到发线上不得超过3mm,其他线不得超过4mm,头尾不得有“反弯”或鹅头。第43页/共49页附带曲线辙叉尖至附带曲线终点横距线间距5m5m5m5m支距始点终点辙叉尖(尾)到附带曲线始点横距小于5m终点Sina×400a第44页/共49页岔号附带曲线半径连接曲线各点支距(mm)曲线起、终点间的横距L曲线起点横距辙叉跟长终点支距自曲线终点至各点的支距起点支距自辙叉尖端计算自辙跟端计算5m10m15m20m25m30m35m40m9200500049384751444040043775221722095318903205025050004950480045514202375434702769518200161503005000495849344626433539613504316633210154511340112350500049644957467944304109361833280281832547527084005000496948754719450142203877361833280261102340250050004975490047754600437541003775340032734158521965192571880050004984493848604750461044384235400137684441441940365403399354007947直股支距法连接曲线支距计算表第45页/共49页0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