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顶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顶级
2.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这种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3.逻辑斯谛方程中的K表示
A.内禀增长率B.环境容量C.瞬时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4.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5.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6.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7.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A.贮存库B.交换库C.循环库D.混合型库
8.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
A.内因演替B.外因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9.鹿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中,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此现象是()对生物生理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A.日照长度B.日照强度C.常年温度D.有效积温
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12.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13.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14.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A.偏途顶极B.土壤顶极C.气候顶极D.地形顶级
15.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16.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17.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18.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19.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20.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
21.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P之比.即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A.同化效率B.生产效率C.利用效率D.组织生长效率
22.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将种群的自动调节分为内分泌调节、行为调节和()
A.土壤调节B.气候调节C.食物调节D.遗传调节
23.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A.1%B.5%C.10%D.20%
2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25.红外线对生物体的主要作用是()。
A.产生热效应B.使动物体表产生红疹C.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合成D.引起皮肤癌
26.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27.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A.结构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生理适应
28.判断下列属于人工群落的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红树林D.农田
29.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太阳辐射
30.r对策者的死亡率(),迁移能力()。
A.高;强B.高;弱C.低;强D.低;弱
二、填空题(20题)31.群落垂直结构,主要表现为群落__________现象。
32.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______。
33.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34.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______链。
3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
36.土壤______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37.海拔高度、地形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
38.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______,
39.森林草原为内陆______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40.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或配置情况即为种群的——。
4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42.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叫__________。
43.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44.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过由简单到______的发育过程。
45.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______。
46.食物链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类。
47.林德曼效率又叫______。
48.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49.生物对某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忍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______。
50.水稻在开花期间在38℃的恒温条件下几乎不结实,这是由于______使受精过程受到严重伤害的结果。
三、判断题(10题)51.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52.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A.正确B.错误
53.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阶段。()
54.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
A.正确B.错误
55.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A.否B.是
56.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A.正确B.错误
57.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否B.是
58.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59.自然选择中,可能引起基因型变化最快的类型是稳定选择。[]
A.正确B.错误
60.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62.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3.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64.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65.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
66.一个草原上的某种草是田鼠的食物.但是由于这种草的变异,这一年该草的数量很少,但是田鼠的数量没有变化。解释这个现象。
67.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8.群落的结构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69.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70.热带雨林植被有哪些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5题)71.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72.为什么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73.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74.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75.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76.与植物离子吸收有关的因素是()。
A.离子浓度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能力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参考答案
1.A
2.A解析:基部宽、顶部窄代表年龄小的成员数量多,年龄大的成员数量少,属增长型,故选A。
3.B
4.A
5.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6.A
7.A解析:石油、煤贮存于地表底层,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只有将其采出来利用,才能开始能量转化,故选A。
8.B
9.D
10.D
11.A
12.B
13.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14.C
15.C
16.D
17.A
18.A
19.D
20.C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21.B
22.D
23.A
24.D
25.A
26.C解析:非密度制约因子是指种群外部环境因子,故选C。
27.C
28.D
29.D
30.A
31.成层
32.总和总和
33.海洋
34.腐屑
35.固氮作用固氮作用
36.pH值
37.间接间接
38.谷风谷风
39.半湿润半湿润
40.年龄结构年龄结构
41.【正确答案】:
单向
42.次生演替
43.奥德姆奥德姆
44.复杂复杂
45.原始协作原始协作
46.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
47.10%定律
48.盖度比
49.生态幅生态幅
50.高温
51.Y
52.B
53.Y
54.A
55.N
56.B
57.Y
58.Y
59.B
60.A
61.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62.答案见解析(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63.(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64.根据目前广为学者所接受的地理物种形成说物种形成大致分三个步骤:(1)地理隔离: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彼此分开从而使个体间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在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进化适应各自的环境条件;(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长期的生殖上的隔离而建立起了生殖隔离机制即使地理屏障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再次相遇和接触两种群间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因而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物种。根据目前广为学者所接受的地理物种形成说,物种形成大致分三个步骤:(1)地理隔离: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彼此分开,从而使个体间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在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进化,适应各自的环境条件;(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长期的生殖上的隔离而建立起了生殖隔离机制,即使地理屏障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再次相遇和接触,两种群间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因而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物种。
65.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①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绝对性是指在一定环境状态下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衡量和把握其大小。相对性是指环境承载力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而不同,而且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其大小。②地区不同或时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66.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孤立它们往往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在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较丰富食物网比较复杂。田鼠食物网中的一个环节可取食好几种植物及其种子某一种植物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数量因此田鼠的数量不会变化。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孤立,它们往往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在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较丰富,食物网比较复杂。田鼠食物网中的一个环节,可取食好几种植物及其种子,某一种植物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数量,因此田鼠的数量不会变化。
67.(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68.(1)群落外貌: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形态和结构它包括植物的生长型、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季相变化。(2)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它包括群落的镶嵌性、两个以上的植物群落(往往是群落片断)有规律地重复交替的结构格局、群落复合体和群落的交错区。(3)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群落的层次性它主要包括成层现象和层片。(1)群落外貌: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形态和结构,它包括植物的生长型、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季相变化。(2)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它包括群落的镶嵌性、两个以上的植物群落(往往是群落片断)有规律地重复交替的结构格局、群落复合体和群落的交错区。(3)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群落的层次性,它主要包括成层现象和层片。
69.(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为世界面积最广大、最典型的地带。(2)生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的干燥季节。(3)群落特征: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板根、茎花等现象少见,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无明显季相变化。
70.(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2)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极为明显;(3)无明显季相交替;(4)乔木具有板根、茎花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化结构。(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2)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极为明显;(3)无明显季相交替;(4)乔木具有板根、茎花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化结构。
71.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
72.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②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容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化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施工合同模板
- 商业大厦租用与物业管理合同协议
- 煤炭仓储合同模板
- 租赁合同管理与执行指南
- 石材采购框架合同
- 植物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合作研发合同样本
- 房地产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 羊水栓塞管道的护理措施
- 标准民间借款合同模板大全
- 政策目标确立和方案制定概述课件
- 六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4 Lesson 23 Good-bye-冀教版(共19张PPT)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张波-超高温陶瓷课件
-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课件
- 特洛伊战争(英文版)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 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终稿(专家意见修改的)-副本
- 保洁岗位培训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 Pad, Pad, Pad!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