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重建同课异构_第1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重建同课异构_第2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重建同课异构_第3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重建同课异构_第4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重建同课异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一王朝的重建》学案导学案编号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第12课统一王朝的重建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了解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教学重、难点重点:刘邦实行“休养生息”与汉初“文景之治”。难点:刘邦和项羽在灭秦时是反秦起义的领袖,到楚汉战争时又为争夺政权而厮杀,这一蜕变学生难以理解。(一)设问导读学生自读教材,完成以下练习。西汉的建立1.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封刘邦为“”。2.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设都于,史称“”。4.刘邦称帝后,对其下属,授予官位,形成“”之局。文景之治1.汉初,一批有识之士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主张.,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政策,奉行的方针,一再..。统治者也“躬修俭节”。3.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政治,形成一个“吏安其民,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二)互动探究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三)整合总结楚汉战争:西汉的建立时间:建都:措施:原因:文景之治依据:措施:(四)巩固提升单项选择题: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城濮之战5.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源自《新语》一书,作者是(

)A.李斯

B.陆贾

C.韩信

D.叔孙通6.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二)阅读下列材料:7.“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材料二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阅读材料回答:(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史料链接《史记·平准书》记载:“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廩庾(lǐnyǔ,粮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上面是司马迁对“文景之治”成果的描写,“贯朽而不可校”是什么意思?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社会情景?(参考:只要不是荒年,百姓家庭供给可得自足,都市粮仓个个堆满,官府仓库都有积余的货物和钱财。尤其是国库里的贮藏的钱,因时间太久,连在地上数也数不清;粮仓里的米谷由于年年堆积,都满了出来,以到于霉烂而不能吃。复备第十二课《统一王朝的重建》(第二课时)导学案编号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第12课统一王朝的重建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重、难点重点:汉武帝时期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难点: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设问导读西汉的盛世1.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当政时,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2.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改革币制,铸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时,政府兴修了.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4.开始了西汉王朝对的经营,促进了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5.武帝酌取董仲舒“”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6.西汉时期,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7.东北地区居住着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称为“”。(二)互动探究1.汉武帝时社会状况: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及影响:(三)整合总结背景:措施: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思想措施:文化措施:民族关系:影响:(四)巩固提升1.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被称作()A.西南夷B.东胡C.匈奴D.突厥2.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①治理黄河②铸造钱币③兴修水利④“独尊儒术”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3.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汉武帝发奋有为C.汉武帝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D.有卫青、霍去病的统率4.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大汉天子》。大家知道剧中的主角“大汉天子”是汉朝的哪位皇帝吗?()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5.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国家的措施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C.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7.阅读下列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太学里把《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作为封建教育的传统课程。(1)这是汉武帝接受哪位思想家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2)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以上建议?(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4)假设你是当时的一位宦官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你使用的教材会是什么内容?史料链接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