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与民生的内涵及关联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我国旅游业作了明确的定位,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于发展国民旅游的政策支持,表明旅游业本质上不仅是一项“经济性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性的经济事业”,更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的民生产业。国民旅游已成为一个关乎民生的旅游新课题,因此有必要对民生与旅游的内涵及其关联性加以研究,兼顾民生的同时更好地发展我国旅游业。关于旅游与民生话题的期刊论文几乎没有,常见的多是《中国旅游报》和地方报纸关于旅游业发展改善地方民生的报道。在《旅游学刊》2010年第七到九期的“旅游与民生”笔谈上,崔凤军将民生范围归结为8个字:“食、衣、住、行、育(指教育)、乐、医、安(指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罗明义探讨了旅游业的三大民生功能,即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肖飞概括了“有尊严地生活”是旅游民生的重要特征;唐健雄、赵黎明探讨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的民生改善与效应;刘峰认为,“民生改善”将引领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等等。一些专家主要是从“发展旅游,关注民生”的角度对旅游与民生问题的宏观层面作了探讨,并没有从民生与旅游的微观层面及相互内在联系上进行分析,本文试对旅游与民生的概念、内涵及其关联性加以分析和研究。二、旅游与民生内涵分析(一)旅游与民生在概念上有共同点1.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很多,一般认为,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以此而形成的旅游业则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从旅游和旅游业的概念上看,旅游属于民生的发展需求问题。2.民生概念“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是百姓的意思。《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①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结束后会见记者时曾说过,“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②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3.旅游与民生概念上的共性旅游与民生的概念主体都是人,都是围绕人的生存、发展、欲望和追求等而论,都反映了人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与行为特征。旅游是人满足了基本生存之后更高层次的综合性需求,有人把小康的标准定为“吃有肉,住有楼,穿有绸,出门不愁,还有余钱去旅游”。因此,旅游是民生发展之欲望与追求,是更高阶段民生的休闲、消费和社交行为与活动;民生则包含了人的旅游需求、旅游行为和旅游经济等社会活动和现象。正因为两者在概念上的共性,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其产业的经济和文化属性逐渐被民生属性取代,旅游业已成为两型社会下关系国计民生和谐发展的民生性产业。(二)旅游与民生在内容上存在一致性众所周知,旅游作为一种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的经济活动,其构成内容包括人们通常说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方面的需求外,还包括通讯、医疗、洗理、修补、入出境等方面的要求,几乎囊括了人类消费需求的各个方面。这与民生的概念、与民生的“八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旅游六要素中前三个要素“食、住、行”与民生“八字”的前四字“食、住、行、衣”属典型的旅游民生,也是完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后三个要素“游、购、娱”与民生“八字”的后四字“育、乐、医、安”则属经济进一步发展后的“准典型旅游民生”或“更高阶段的旅游民生”,是完成旅游活动的更高要求。旅游与民生构成内容的一致性可用图1表示。(三)旅游与民生密不可分,旅游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图1旅游与民生内容上的一致性2007年3月国务院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旅游业包含在“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中予以阐述,首次提及旅游的民生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009年12月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说明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成为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提供最终消费服务的重要的民生性服务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已属于民生的发展需求问题,反过来,发展旅游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旅游和民生越来越密不可分,旅游民生也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门话题。三、旅游与民生的内涵关联性分析20世纪早期,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上升为“主义”,指出民生是政治、经济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从旅游活动的性质来讲,包含了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的旅游活动也是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并相互作用的综合性产物。1.旅游与民生的政治关联性众所周知,旅游活动自古有之。但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旅游只是帝王、贵族、士大夫等上层人士的少数人的特权消费,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生特征。占绝大多数的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在连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是无从享受旅游的政治特权的。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发展经济。各国人民因而享有充分的出游权力,旅游也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消费品。有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全球每年有超过8亿人次的国际游客,更有超过100亿人次的国内游客,2010年中国13.4亿人口共实现21.0亿人次的国内外旅游消费,旅游消费已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民生消费。旅游产业早已超越其最核心的经济和文化属性,上升为关乎国家民生的战略性产业。为平衡国际贸易,日本鼓励国民出游,实施“国民出游倍增计划”,以国家贸易顺差反哺旅游于民生,既平衡了国际间贸易收支,又满足了国民出游需求,可谓一举几得。在三大旅游市场的政策方针上,我国调整“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为“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从国家政治层面上将旅游和民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国家政治层面上,我国是后起的“和平崛起”大国,需要不断宣传和优化国家形象,争取国家更大发展空间。在这方面,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越来越发挥着其他产业不能替代的作用。人们在发展“阳光产业”旅游业的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旅游方式,在互访互动中了解了别人,展示了自己。这无疑有益于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民生状况和人权状况,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2.旅游与民生的经济关联性发展旅游于国民经济的作用很多,其主要表现就有带动相关产业和发展地区经济等。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生产行业,但它的关联带动功能很强。旅游业的发展,能大大促进建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的发展,而相关带动产业无一例外的与富民利生息息相关。据测算:国外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使国民经济增加3.12美元,使利用外资增加5.9美元。各国各地区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但不断完善的便利和服务显然不是仅仅惠及外地游客,而是同时使旅游地的民生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黑龙江哈尔滨市在《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施意见》中,首次将旅游纳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10件大事。福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在旅游开发中,始终坚持旅游项目建设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并举,先后投入2.5亿元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通过实施旅游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景区景点道路建设等多项民生工程,使区内43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一片片荒野变成了美丽的项目园区,乡村环境和村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往往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再加上区位、交通、文化和信息等的不便和落后,民生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对优势性的旅游业扶持,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民众的参与。在这些地区,旅游业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旅游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功能更能得到充分体现。农村农家乐等之类的乡村旅游,给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造血功能。正是旅游业及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贫困人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2.5亿人减少到2009年底的3597万人。3.旅游与民生的文化关联性旅游业因其行业特点,使得它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民生方面的天然优势。旅游业在融汇国际文化、传扬传统文化,自有禀赋;在文化体验方式、文化普及渠道方面,尤显优势:在文化深入挖掘、文化持续创新方面,更具实力。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上的文化交流。一方面,客源国或地区游客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影响和促进了旅游地文化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旅游地民众在学习和吸收客源地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发掘、利用、保护和丰富了本地的特色区域文化、民生文化。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旅游者的“示范效应”不仅提升了落后地区居民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同时使得落后地区居民通过模仿和学习,在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审美倾向、爱国精神和环境友好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因此,发展旅游业会大大推动和促进旅游地民生文化的发展。4.旅游与民生的社会关联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观产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二是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两大转变之后的旅游业发展,不应再单纯追求游客和收入规模的量的增长,而是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追求质效提高和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正与各地区强调“抓经济、谋发展、促民生”战略目标一致,体现了社会发展观的“两个转变”。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强大的社会民生功能。具体地说,一是直接或间接促进就业。就业为民生之本,旅游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制造业劳动力,扩大社会充分就业程度,优化从业结构。二是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满足民生需求。三是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终极目标。旅游业增长带来的旅游活动的增加,为旅游者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工位调整安排
- 电影产业园租赁合同
- 珠宝行业合同归档方案
- 危险品事故应急法规
- 校园道路铺设工程合同
- 水产加工鱼塘施工合同模板
- 建筑绿化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商业综合体合同
-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建筑智能化交货期承诺书范本
-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轮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 GB/T 2885.6-2008矿用窄轨车辆第6部分:材料车
- GB/T 1393-1987舷梯翻梯装置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数学北师大】
-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 课件
- 新城吾悦广场商业封顶仪式策划方案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群文阅读 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培训课件
- 例说议题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五周长围篱笆
- 25吨吊车参数表7573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