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_第1页
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_第2页
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_第3页
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_第4页
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上)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与成绩。欣喜之余,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课改之路,不难发现,在热闹、放任与浮躁的背后,也折射出课堂教学的一些缺憾。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一、吃透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教师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教师首先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为此,教师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读懂教材与用好教材。1.读懂教材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1)要读懂主题图。主题图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目的是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图、动物图、自然景观图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通过主题图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懂教材的主题图呢?首先,必须读懂它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是怎样反映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7页“四边形”的主题图,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次,读懂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着什么作用。在“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再次,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大数的认识”的主题图,选取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配以最能反映该地区特点和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要读懂例题。例题是教科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例。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读懂例题呢?首先,应该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加法”一课中的例1,它是以表格方式呈现的,鸟类98种,爬行类25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例题以这种方式呈现,一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因为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而不同的是过去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只有一次进位,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了100,其竖式比较简单并将进的“1”用红色表示出来。其次,要读懂情境图。教材的例题中多数都安排了情境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知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借助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机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27页“加法的验算”例1下面的情境图,它是一组同学们在合作学习加法验算方法的讨论,通过讨论把加法验算的方法全部呈现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再次,要读懂例题中的对话。新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趣味性,以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把一些重点、难点、计算法则、概念等用对话的形式在例题中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读懂这些对话的意思。最后,要读懂例题间的关系。数学新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也是有区别的。例题与例题的呈现形式是不同的,对学生训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3)要读懂“做一做”和“练习”。新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与普通教材也有区别。从练习内容安排的形式看:有“做一做”“练习”“整理和复习”。“做一做”属于基本练习,它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它的知识难度和呈现形式与例题相差不多,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不但具有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的功能,还具有通过练习对学生的能力、数学思想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功能。2.用好教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后,在非常明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用好教材。点亮教材细节。我们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谈自己如何“由内而外地打磨数学课堂”,有时仅仅是在使用教材时“读一读教材,加一两个数据,换两三道题目”,这些细节处理没有张扬的技法,有的只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有的教师潜心设计“小动作”,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这些点睛之笔源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深刻领悟。其实,许多教材细节还需要教师认真推敲,用心琢磨,把教材细节做“亮”。备课时要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教材细节丰盈课堂,使之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以小见大的效力。填补教材空白。新教材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教学的灵活性增加了,教师的选择空间扩大了。这些教材空间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同时也给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让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多的填补“空白”和创造的空间。开发习题资源。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开发习题的育人价值是“用教材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习题蕴涵着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利用实际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有习题资源开发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不断增加其内涵与价值。二、认真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课前备课要充分到位,应做好“四备”。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摒弃了过去空泛、抽象的条文性表述,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在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情感目标时,创设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各种计算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经验,符合教与学的原理。备教学对象。预设教案要关注教学对象——学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就不会有最佳的教学方案。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储备状态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许多教材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甚至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顺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备教材内容。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课时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吃透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后,在非常明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备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简单实用。有些老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认为课堂越热闹越好。于是,多媒体演示、角色表演、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教学手段异彩纷呈,凡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都纷纷地引进课堂。而且,这种观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成了公开课的特征,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重于内容的本末倒置的倾向。为此,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做到简单实用,真正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三、精心预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预案,就像打仗没有作战计划,表演没有剧本,建筑没有图纸一样,最终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预设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精心准备后的粗线条勾勒,教师用框架式备课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走向,但同时又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这样的预设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颇要花费一番心思。这需要教师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才能在这种教学框架下预留出许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保障课堂的教学效果。1.情境创设要简洁有效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而并非课堂教学的摆设。情境的创设简洁有效,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究上。若情境过繁,使学生纠缠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则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对于情境设计要精心考虑,必要剪裁,适当提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堂一开始,教师手端两杯糖水,请同学们判断哪杯糖水更甜一些。用眼睛能看得出来吗?那怎么判断?学生争议中提出喝一口就知道了(指一名学生喝一口,再告诉大家哪一杯甜)。如果第一杯含糖40克,第二杯含糖50克哪一杯比较甜?学生争议中得出:还要看杯中的水各是多少克?如果第一杯含糖水100克,第二杯含糖水250克,哪一杯比较甜?生:第二杯糖多,但水也多,应该算一算。从两杯糖水判断哪一杯糖水甜这一简单而又真实、自然的情境,很快地让学生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课堂实实在在,简洁明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为此,在情境创设时,应该简约一些,实用一些,突出数学的元素,直奔主题。要避免情境创设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2.结构设置要条理完整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结构为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梳理新知——布置作业——拓展新知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置课堂结构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渐进的,因此,要努力做到使课堂教学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3.环节安排要有简单轮廓许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认为,对课堂预设得越充分,课堂就越精彩。这本没有错,但问题是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来关注环节预设和细节预计,把教学内容用理性技术的眼光肢解分割,甚至把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教师教与学生学所用的时间,都进行了仔细量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追求和创造冲动就会在教师设置的推理逻辑中被简化为一个个命令的执行,看似有条不紊的过程,却陷入了按部就班的僵化程式。对于初出茅庐的教师而言,详尽的教学预设是其成长所需,但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就要注重探求预设课堂教学环节的轮廓。因为简单的轮廓可使课堂便于调控,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锤炼提供了良机。4.练习设计要简朴扎实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新教材配备的练习偏少。不可否认,教材需要修改和完善,但教材不是题库,面对减轻学习负担的社会诉求,教材中的习题必须严格精选。因此,即便改进之后,还会众口难调。简朴扎实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数学课堂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在练习设计上,不要搞题海战术,应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努力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让练习落到实处。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