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早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A.磷B.钙C.氮D.铁

3.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A.生物量B.生产力C.利用率D.周转率

4.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6.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7.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8.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B.光照强度C.光谱成分D.温度

9.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10.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1.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12.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

A.第一、二级B.第二、三级C.第三、四级D.第二、三、四级

13.旱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4.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5.动物生态学直到生态学的()才逐渐成熟。

A.萌芽阶段B.建立阶段C.巩固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16.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

17.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

18.几种主要气体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大小的正确排序为()

A.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氟里昂>甲烷>一氧化碳

C.氟里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里昂>甲烷

19.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20.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21.按环境的主体对环境分类,可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B.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C.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

22.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23.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雨量D.光照和温度

24.煤作为燃料,它所含的能量来源于()。

A.地热能B.太阳能C.原子核能D.潮汐能

25.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

A.稀有种B.伴生种C.优势种D.亚优势种

26.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27.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B.湖泊C.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

28.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29.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30.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A.藻类B.水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

二、填空题(20题)31.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______。

32.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______、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33.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34.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______。

3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光化学活性和光合速率,就能提高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常定时施加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的浓度在______以下时,植物有机物不断消耗、减少,时间长了,植物就会因“饥饿”而死亡。

36.消费者按其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7.自然界种群进化的主要动力是遗传变异和______。

38.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39.单元顶级学说又叫______,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

40.最小因子律是德国化学家______于1840年提出的。

41.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42.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43.沼泽是一种______植被类型。

44.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______四种。

45.地球上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46.由于周期性灾害的影响,群落发展的结果不能达到顶级阶段,这种群落称为______顶级群落。

47.人类生态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生态学______分类中的一员。

48.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称为______关系。

4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_____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0.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三、判断题(10题)51.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

A.正确B.错误

52.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53.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A.正确B.错误

54.可持续发展模式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A.正确B.错误

55.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驯化生态系统。()

56.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否B.是

57.环境变化对成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5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59.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前提,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主要动力。()

A.正确B.错误

60.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6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包含的三个层次。

63.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64.从不同的角度,环境可分为哪几类?

65.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67.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68.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9.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70.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六、单选题(0题)71.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

A.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B.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C.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解析:非密度制约因子是指种群外部环境因子,故选C。

5.D

6.C

7.C

8.B

9.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10.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1.A

12.D

13.B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以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少浆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

14.A

15.B

16.B

17.B

18.B

19.B

20.A

21.B

22.A

23.C

24.B

25.C

26.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27.C

28.D

29.B

30.D

31.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32.增长型增长型

33.平衡状态

34.原始协作原始协作

35.补偿点补偿点

36.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腐食动物;杂食动物

37.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38.风播

39.气候顶极理论

40.李比希李比希

41.高斯原理

42.间接

43.湿生湿生

44.热能

45.热带雨林

46.灾变性灾变性

47.生物类群生物类群

48.种内

49.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

50.竞争

51.A

52.Y

53.B

54.A

55.Y

56.Y

57.B

58.Y

59.B

60.A

61.(1)预测昆虫的年发生世代数;(2)预测生物的地理分布北界;(3)预测来年的害虫发生程度;(4)推算昆虫的年发生历及植物的物候期;(5)制定农业区划;(6)预报农时。(1)预测昆虫的年发生世代数;(2)预测生物的地理分布北界;(3)预测来年的害虫发生程度;(4)推算昆虫的年发生历及植物的物候期;(5)制定农业区划;(6)预报农时。

62.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1)遗传多样性:指各个物种所包含遗传信息的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3)生态(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1)遗传多样性:指各个物种所包含遗传信息的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3)生态(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63.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64.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65.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

66.(1)食物网实际上是复杂化的食物链它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食物网愈复杂表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愈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越强。(3)当系统中的生物消失一种不会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1)食物网实际上是复杂化的食物链,它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食物网愈复杂,表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愈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越强。(3)当系统中的生物消失一种,不会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

67.(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68.(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⑤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⑤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

69.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黏液,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靠动物吞食后到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