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测验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测验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测验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测验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测验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20分)(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5题。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方才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以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①)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熟悉,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②)是捆了躺在船板上。“可恶!然而……。”四叔说。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可恶!”四叔说。“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选段空白①、②处应填入的词语是(① ② )①A恍如B恍如C大致D大约②A真B像C确D怕.对鲁四老爷的话“可恶!但是……”理解正确的是()A指卫老婆子光天化日之下结伙劫走祥林嫂可恶,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逃出来。B指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但是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C指卫老婆子一伙人劫走祥林嫂太不人道,还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跑出来。D指祥林嫂光天化日之下被劫走竟无人敢阻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3.对鲁四老爷一句“可恶”的正确理解是()A指卫老婆子不该自己荐他来,又合伙劫她去,大家看了不成样子。B指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还再上门来做什么?C指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被劫走内心愤愤不平,卫老婆子一伙实在可恶。D指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还好意思再来鲁四老爷家,是什么意思?4.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A选入课本的鲁迅的几篇小说发表年代的先后顺序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C“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D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愿》选自《彷徨》。5.文中的描述没有运用下面哪个方式?()A.语言描述B.动作描述C.心理描述D.侧面描述【答案】1.①D.②B2.B3.A4.A5.C【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词语(熟语)的运用能力。此类题型,必然要熟知词语(熟语)的意思,尤其注意词语(熟语)的情感色彩,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平时要增强积累。本题,①联系前文看,祥林嫂给用什么堵住了,不是凭视觉看到而是靠听觉感受,所以被选D项;②因为是“窥探舱里,不很分明,所以不是“真”“确”,也不是表估量的“怕”。故选B。考点:正确利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回归文本,找到要把握的句子所在的段,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内容,按照题干要求把握句子含义即可。本题,联系文章内容可知,鲁四老爷是在得知祥林嫂被自己的婆婆劫走说的话。是鲁四老爷是鲁家当家人,是镇上有脸面的人,更是封建礼教的保护者,鲁四老爷是站在保护他自家尊严和保护封建礼教的立场上说这句话的,“可恶”指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但是”指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故选B。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硕含义,品味出色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回归文本,找到要把握的句子所在的段,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内容,按照题干要求把握句子含义即可。本题,联系文章内容可知,鲁四老爷是在得知祥林嫂被推荐她来的卫妻子字和她的婆婆合股劫走后,看到卫妻子子说的话,再联系下文四婶的话,便不难理解鲁四老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卫妻子子不该自己荐他来,又合股劫她去,大家看了不成样子。故选A。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硕含义,品味出色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高中文学常识”相关知识的识记了解情况。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类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类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A项,鲁迅的几篇小说发表年代的前后顺序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愿》表述错误,这几篇小说发表的年代前后顺序是:《孔乙己》、《一件小事》、《祝愿》。故选A。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作品表现手法能力。对于此类题,必然通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然后按照题干回归文本,找到相关答题区间,仔细阅读,指出其所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表达了什么主旨情感。本题要求选出文中没有运用的描述方式。首先通读选文,找出选文所运用的描述手法,与答案相对,选出没有的即可。通读选文可知选文运用了语言描述、动作描述、侧面描述,没有心理描述,故选C。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10题。所以咱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譬如罢,咱们当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无论三七二十一,“拿来”!可是,若是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盛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留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固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非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妥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完全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学,倘使背着周游世界,必然会有人看,但我想,除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咱们要拿来。咱们要或利用,或寄存,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但是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6.对“咱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放出目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辨别。C.“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送来。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7.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犹豫主义的态度,想继承又不敢继承。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C.“废物”对文化遗产投降主义的态度,通盘继承。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8.对文中有关文化遗产的比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大宅子”比喻整个文化遗产。B.“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份。“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份。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9.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总要性。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建新文艺的重要性。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10.归纳这几段文字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者的具体标准。B.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具体标准。C.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式。D.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式。【答案】6.D7.A8.B9.D10.C【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回归文本,找到要把握含义的句子,仔细阅读,联系上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本题,“咱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联系本句所在的上下文,可知“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放出目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辨别;“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送来。D项“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理解不正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此类题型,必然要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通过挑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露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注意辨别相近概念之间的区别。另外,还要认真查对原文,擅长发现各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特别注意二者在数量、范围、程度、语气等方面的不同。试题选项往往会丢掉、添加或偷换一些词语,改变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乃至无中生有。本题可将选项别离带入原文中,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理解错误,“孱头”是对文化遗产缺乏占有的态度。所以选A。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回归文本,找到要把握含义的句子,仔细阅读,联系上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本题D项,说倒置了,应该是“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新人的产生的重要性”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论说文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型,考生要找到答案区间,再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彼此对比,判断正误即可。本题可按照原文内容仔细分析选项与原文的细微不同。A项,“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举例子,并无说明是祖宗遗留下来的。B项,“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具体标准。”在文中并无提及。D项错误同A项。所以选C。考点:归纳内容要点,归纳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20分)(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1—15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现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成心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谦让。B.闻大王成心督过之 督过:责备。C.大王来何操 操:拿,携带。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1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相去.四十里//沛公已去.B.沛公不胜.杯杓//不胜.列举C.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D.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1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人.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公为我献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会其怒,不敢献会:恰逢B.乃令张良留谢谢:感激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放弃D.度我置军中,公乃入度:估量15.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C.曹无伤令人言于项王日D.沛公安在?【答案】11.D12.D13.C14.B15.D【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能力。此类题型偏重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考生是不是记得实词意思,更主如果考考生是不是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实词意思,所以掌握常见实词含义的推断方式尤其重要。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二、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四、从字形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五、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六、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七、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另外,实词含义推断必然要结合语境来理解选项的意思。本题D项,“再拜”为“拜两次”之意,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故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能力。此类题型偏重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考生是不是记得实词意思,更主如果考考生是不是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实词意思,所以掌握常见实词含义的推断方式尤其重要。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二、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四、从字形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五、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六、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七、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另外,实词含义推断必然要结合语境来理解选项的意思。本题D项,两个“间”都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A项,①句中的“去”为“距离”;②句中的“去”为“离开”B项,①句中的“胜”为“能经受”;②句中的“胜”为“尽”。C项,①句中的“安”为疑问代词,哪里;②“安”为“养。故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断其意义和用法。本题C项,两个“因”均为副词,乘第A项,①句中的“乃”为副词,于是,就;②句中的“乃”为副词,才。B项,①句中的“之”为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②句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D项,①句中的“为”是介词,替:②句中的“为”是句末语气词,呢。故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能力。此类题型偏重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考生是不是记得实词意思,更主如果考考生是不是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实词意思,所以掌握常见实词含义的推断方式尤其重要。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二、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四、从字形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五、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六、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七、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另外,实词含义推断必然要结合语境来理解选项的意思。本题B项,谢:辞谢。故选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情况。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类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一般的疑问句,B是省略句“欲止不内"即"欲止(之)不内”,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言于项王"即“于项王言"。故选D。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6—20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育。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何尝废离。逮奉圣朝,洗澡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强逼,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准: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常在床蓐.蓐:2,草席B.门衰祚.薄祚:zuf,福分C.责臣逋.慢逋:pU,逃脱D.不矜.名节矜:jin,顾惜17.下列语句分为4组,其中全数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项是()①慈父见背②舅夺母志③猥以微贱④愿乞终养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逮奉圣朝,(自己)洗澡清化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欲苟顺私情,则告知(苦处)不准19.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以供养无主A.臣具以•表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无以.至今日D.但以•刘日薄西山20.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早年多遭不幸,是祖母不顾年老体弱,抱病将其抚育成人,所以作者要为她养老送终。B.作者超级愿意进朝去做太子的侍从官,但却苦于祖母无人照料,因此他希望太守能为其解决后顾之忧。C.作者深知当政者讲究以孝治国,所以借为祖母尽孝之由,达到自己辞不就职的目的。D.作者请太守和刺史转告朝廷,在为祖母送终以后,必然接受朝廷的委任去做太子的侍从官。【答案】16.B17.C18.A19.D20.C【解析】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常利用字的字音能力。解答此类题,平时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硕自己的辞汇量。而且在积累的进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进程中就可以够避免读错写错了。本题B项中“祚:zuf”应读“zu6”。故选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常利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委婉含蓄的表达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委婉含蓄的表达比口无遮拦、直截了本地说更能表现人的语言修养。直言不讳、开门见山虽然简单明了,但给人的刺激性太大,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委婉含蓄的语言,既是劝说他人的宝贝,又能适应人们的心理上的自尊感,容易产生赞同。与人交谈的进程中,总会有一些让人不便、不忍或是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内容,这个时候就要将“辞锋”隐遁,或是把“棱角”磨圆一些,让语境软化一些,好让听者容易的接受。比如本题中母亲改嫁说“舅夺母志,”父亲归天说“慈父见背”。故选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情况。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类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指出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A项,“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主语是作者李密,不是李密的祖母。故选A。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常常利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例句“以”是“因为”的意思。A项,以:用;B项,以:用;C项,以:用;D项,以:因为。故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把握能力。把握文言文内容要点,必然要通读全文,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思,然后把各选项表述的内容和文本一一对照,判断正误。判断进程中必然要注意选项中语言与文本的细微不同,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和语言上细微不同样来设置一些干扰项。本题A项,“抱病将其抚育成人”说法不确切,原文并无提祖母早年就抱病;B项,作者希望能让他先服侍祖母,再进朝尽忠;D项,作者是直接报告申述,没有请太守和刺史转告朝廷。故选C。考点:归纳内容要点,归纳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碰到了不幸,刚诞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同情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育。臣小的时候常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顾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托,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彼此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用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到了晋朝成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出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出名叫荣的刺史选举臣为优秀人材。臣因为供奉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录用。朝廷又特意下了诏书,录用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录用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低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处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可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催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述不被允许。我是进退维谷,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同情养育,何况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何况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非顾惜名声节操。此刻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低微浅陋,受到过度提拔,恩宠优厚,怎敢优柔寡断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弥留,早上不能想到晚上如何。我若是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若是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彼此依托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我此刻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此刻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眼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眼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祈求能够准予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痛楚,并非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同情我的诚恳,知足我微乎其微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感恩图报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顺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三、(5分)21.子曰:“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22.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答案】21.不义而富且贵22.不坠鸿鹄之志23.三顾频烦天下计24.何当共剪西窗烛25.过春风十里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四、(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找死的年轻人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也不剪,懒得做任何事。他曾经跟一位画师学过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巧。第四个月上,他离开了画师,说:“这玩艺没什么可学的!”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就碰上一次好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的钱,到了第七个月上,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艺儿也没什么可学的!”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意思,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地方,却觉得都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到了昆仑山下的一个林子里。“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位置,到了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空气干燥,流沙移地也免于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后世呢!何况这里人烟稀少,他死后可以清静地免除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长眠,明天就上吊。第二天,他来到一棵五百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车。老人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他搬车子,他想,搬完车子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子,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就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帮忙。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不然庄稼就会干枯啦;种葡萄,不然夏天院子里就没地方乘凉啦。一件事又一件事,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