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和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_第1页
引言和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_第2页
引言和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_第3页
引言和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_第4页
引言和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工程

(SystemsEngineering,SE)

—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其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袁治平第一页,共二十五页。Why?

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动态市场带来挑战和机会(变化)社会加速信息化创新开始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社会进入合作竞争新时代(COOPETITION;GUANXI)

可持续发展引起普遍关注

引言:Why“要学一点系统工程”第二页,共二十五页。引言:Why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管理人才培养

管理科学发展的“制高点”——系统化管理T型人才

交通大学的发展及其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

钱学森、许国志、汪应洛……第三页,共二十五页。引言:What/WhenWhat/When?

SE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特别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其运筹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各种管理系统问题的思想、程序和方法。第四页,共二十五页。引言:What/When第1讲系统工程概述[(1)+3]第2讲系统工程理论[1]第3讲系统工程方法论[3](课堂讨论1)[4/第一段合计12]第4讲系统模型与模型化[7](课堂练习1)[1]第五页,共二十五页。引言:What/When第5讲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4](课堂练习2)[2/第二段合计14]第6讲系统评价方法[4]第7讲决策分析方法[4](课堂练习3)[2/第三段合计10]第8、9、10讲系统工程应用实例[6](课堂讨论2)[5+(1)/第四段合计12]第六页,共二十五页。引言:Who/WhereWho/Where?

Who——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Where——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结合起来!第七页,共二十五页。引言:HowHow?建议

注重系统思考

坚持问题导向 采用系统化方法教学要求

上课及考核第八页,共二十五页。引言:How教学参考书: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课程网址: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一.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二.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三.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第十页,共二十五页。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一)系统思想及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只见森林”(朴素的系统思想)阶段—“只见树木”阶段—“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阶段。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和贡献。

一.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系统思想及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整体思想和联系思想是科学系统思想的核心与实质。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及自组织理论等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和SE的理论基础。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二)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阶段年代(份)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I1930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视正式提出系统方法(Systemsapproach)的概念1940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划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美国Bell电话公司开发微波通讯系统正式使用系统工程(SystemsEngineering)一词II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反空袭等军事行动产生军事运筹学(MilitaryOperationsResearch),也即军事系统工程本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运用SE,并推动了其发展1945美国空军建立兰德(RAND)公司曾经提出系统分析(Systemsanalysis)概念,强调了其重要性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III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运筹学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控制论的创立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SE奠定了重要的学科基础IV1957H.Good和R.E.Machol发表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的著作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1958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术),这是最早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1965R.E.Machol编著《系统工程手册》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美国自动控制学家L.A.Zedeh提出“模糊集合”概念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1961-1972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SE的地位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IV1957H.Good和R.E.Machol发表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的著作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1958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术),这是最早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1965R.E.Machol编著《系统工程手册》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美国自动控制学家L.A.Zedeh提出“模糊集合”概念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1961-1972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SE的地位V1972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在维也纳成立SE的应用开始从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70年代SE的广泛应用在国际上达到高潮VI80年代SE在国际上稳定发展、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达到高潮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三)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上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著名学者为SE的研究与应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应用上的偿试和技术方法上的准备。其主要标志和集中代表是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华罗庚的《统筹法》和许国志的《运筹学》。

我国大规模地研究与应用SE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发表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长篇文章;

从1978年起,西安交大、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开始招收了第一批SE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1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北京成立;

1980年10月至1981年1月,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会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举办“系统工程电视普及讲座(45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70年代末以来,应用SE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我国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许多领域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人口问题的定量研究及应用(始于1978年)、2000年中国的研究(1983至1985年)、全国和地区能源规划(始于1980年)、全国人才和教育规划(始于1983年)、农业系统工程(始于1980年)、区域发展战略(始于1982年)、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始于60年代和1976年)、军事系统工程(始于1978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8年)等。9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在与企业发展结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与思维科学结合等方面已具有初步结果和强劲势头。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一)SE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

该类系统的主要特点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属性及目标多样、一般为人-机系统、经济性突出等。第一讲:系统工程概述二.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二)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且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2.系统的属性

整体性、关联性、环境适应性。3.管理系统(参见思考题1、3)

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管理系统问题举例国家政策市场研究技术经济预测竞争状况企业能力资金来源资源条件社会需求生产可能生产组织与控制物、财、人、信息生产控制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资金回收产品销售服务调查经营目标产品开发经营计划生产技术准备技术文件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环境分析经营决策与计划投入转换产出图1—1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示意图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三)系统的类型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主要明确SE研究什么样的系统问题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三.SE的内容与特点

所谓SE,是用来开发、运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程序、方法的总和(或总称)。

SE强调以下基本观点:

(1)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前提)(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手段)(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保障)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思考讨论题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系统问题说明:(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2、说明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3、管理系统有何特点?为什么说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4、请总结系统工程(学)的特点(结合第二、三章内容)。5、结合系统工程应用领域,说明系统工程在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可能应用及其前景。

本章讲义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内容总结系统工程

(SystemsEngineering,SE)

—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其应用。管理科学发展的“制高点”——系统化管理。(课堂练习2)[2/第二段合计14]。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