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1页
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2页
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3页
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4页
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现实审思及对策研究摘要:听障儿童的康复,主要是进行听力补偿和后续的各种功能性康复训练。呼吸训练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小龄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小龄听障儿童在呼吸训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思及对策研究,努力为促进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尝试。 关键词: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重要意义,现实审思,对策

引言:临床表明,很多言语及语言障碍的出现是由于呼吸障碍。充分、有效的呼吸训练能帮助听障儿童建立正常的呼吸方式,增强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为获得良好的语言奠定基础。但基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原因,很多康复机构对小龄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重视度不够,训练方式方法有限,导致言语发展受阻。基于呼吸训练对小龄听障儿童的重要价值,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观察及反思,对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康复训练现实进行审思,并根据观察反思、家长访谈,查阅文献资料、同行交流探讨、做经验总结等方式就呼吸训练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从提高呼吸训练的重视度、注重呼吸训练的方式方法、时长次数、家校合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提高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一、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重要意义呼吸支持是各种发音的基础,呼吸功能是决定正确发音的关键因素。很多小龄听障儿童有说话气短、吃力、发音不准、咬字不清、硬起音及鼻音过重等言语障碍问题,大部分是因为言语呼吸存在问题,如呼吸方式异常、呼吸支持不足、呼吸与发声不协调、起音方式异常,这些都会导致言语发声异常,进而出现言语障碍问题。因此,加强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呼吸训练尤其重要和必要。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表明,呼吸训练是小龄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有针对性的、及时、正确、有效的呼吸训练,能够尽快提高小龄听障儿童发音的舒适度、清晰度及流畅度,有利于其后续语言的养成,提高其语言学习及沟通能力。二、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现实问题的审思1.对呼吸训练的重视度不够基于“能听会说”这个听障儿童康复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很多康复机构在实施综合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干预时过于重视言语、语言训练而弱化了呼吸训练。首先表现为:

(1)缺乏专业系统的呼吸功能的定量评估及呼吸训练过程的疗效监控体系。小龄听障儿童在康复训练前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评估,这是康复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听障儿童常做的评估有很多,如听觉、言语,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但针对听障儿童呼吸功能的评估和呼吸训练过程的疗效监控却很缺乏,评估资源匮乏,评估能力较弱,疗效监控体系不成熟,这些因素无形之中会影响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效果。(2)缺乏完整足量的呼吸训练工具。为了让小龄听障儿童获得较为舒适、自然、流畅的发音,我们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离不开专业的训练工具,如各种各样的吹气悬浮球、口琴、气笛等,这些训练器有助于强化呼吸肌,提高肌张力及肺活量,促进听障儿童精准发音。在平时的康复训练中玩教具有很多,但是呼吸训练器却相当匮乏,由于对卫生消毒要求较高,损耗较大,耗材也得不到及时的更续替换,极大耽误其康复进程。2.未严格遵循小龄听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很多家长对康复效果期待较高,进而导致心态焦虑,易拿自己孩子的训练效果与其他孩子比较,这种压力无形之中也会影响康复教师,导致家长和教师在对儿童做呼吸训练时急于求成,未充分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拔苗助长会带来挫败感及无力感,不利于后续呼吸训练的进行。3.姿势不够到位、方法不够准确呼吸训练的姿势和方法有很多,部分小龄听障儿童也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训练了,但却未达到明显效果。这时我们就要思考训练时的姿势是否到位、方法是否准确了,任何一个细小的漏洞或不足都会影响训练效果。如:呼吸放松训练手臂、肩膀活动姿势不对,就不能刺激呼吸群的有效运动;生理呼吸训练体位训练时动作不标准会影响正确的呼吸节律,导致膈肌或腹肌得不到充分运动;呼吸训练时浅尝辄止、未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循序渐进的话就很容易对下一环节的训练产生障碍,降低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效率和效果。4.未合理规划训练的时间和次数由于主客观原因,康复教师在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时间和次数有时不能得到合理的规划。有时会急于求成训练了太长时间,有时又会因为其配合度不佳导致训练时间过短。训练时间过长的话容易导致儿童疲劳厌倦,训练时间过短又会导致呼吸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训练难以取得最佳效果。5.长期枯燥的呼吸训练易使师生及家长产生倦怠感呼吸训练是一个辛苦且枯燥的过程,长时间的呼吸训练会使儿童的肌肉酸痛,特别是小龄听障儿童怕苦怕累,不愿配合坚持训练。在其哭闹影响下,康复教师及家长也可能会丧失耐心,进而导致孩子的信心渐失,降低其呼吸训练的效果,不利于后续的康复训练。6.家长的专业技能有限、配合度不高家庭康复是小龄听障儿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的专业技能、配合程度直接决定了儿童的康复效果。我们是小县城的特教学校,就读的儿童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选择了外出打工,陪伴孩子进行康复的只能是爷爷奶奶。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技能有限,对孩子又无比宠溺,不能配合康复教师在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这也大大影响了康复成效。三、小龄听障儿童呼吸训练的对策1.提高对呼吸训练的重视度(1)完善专业系统的呼吸功能的定量评估及呼吸训练过程的疗效监控体系。康复教师应多参加专业培训,掌握评估的目的、内容、方法等,对评估结果做好分析和记录,判断儿童需不需要做呼吸训练,需要做哪些呼吸训练,还可以根据“实时言语测量仪”从最长声时、s/z比、平均气流率、最大数数能力等方面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呼吸功能定量评估,并对呼吸训练过程进行疗效监控。只有对小龄听障儿童的呼吸功能情况了然于胸,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置办完整足量的呼吸训练工具并充分运用。呼吸训练工具在增强言语呼吸气流、促进精准发音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康复教师及有呼吸训练需求的小龄听障儿童家长都可以置办,并保证充足的耗材替换,充分、正确地使用这些训练工具,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治疗和康复训练效果最大化。2.遵循小龄听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身心特点,在训练内容、方法及要求上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定,不能“凌节而施”。小龄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应在其年龄及能力范围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如在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最长声时(MPT)的定量测量及训练时,在正确的频率范围内,以同为4岁的听障儿童为例,男童MPT的均值为3.9秒,女童则为3.7秒,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的最长声时越来越大于女童,性别差异导致的数值差异也愈发明显。除了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更会影响MPT数值,年龄越大的儿童MPT数值越大。因此,在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要考虑其性别、年龄、呼吸方式等,不能盲目地统一标准。3.确保训练时姿势到位、方法准确在对小龄听障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康复教师要确保训练姿势到位、方法准确。生理呼吸训练侧位训练时要确保只有膈肌或腹肌在运动,坐位训练时腰板要绝对挺直,站位训练吸气时身体应稍微向前运动,呼气时身体应稍微向后运动。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对呼吸异常的小龄听障儿童进行矫治训练时要根据评估结果找准病因来判断儿童是哪方面的异常,再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仅局限于重读治疗。如呼吸方式异常应增加生理呼吸训练,呼吸功能减弱应增加言语呼吸训练,起音方式异常还需做促进治疗。4.根据训练情况及内容合理规划呼吸训练的时间与次数针对小龄听障儿童做呼吸训练要根据训练情况及内容合理规划时间与次数。针对较难的内容应多安排时间。以生理呼吸训练为例,训练时要仔细观察小龄听障儿童腹式呼吸开始的时间并做好记录,还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若第五步侧位训练无法感受到腹肌在运动就需返至前面的腹部感觉训练重新做起,不能浅尝辄止进入下一环节坐位训练的练习。若儿童是胸式呼吸,就必须从头开始训练。我们还应该适应儿童的呼吸节律,若呼吸节律异常,就需要对其腹部施压来调节呼吸节律,反复训练直到儿童能建立舒适自然的呼吸运动为止。训练时还要考虑小龄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对于效率比较低的儿童应相应缩短时间而增加训练次数,并及时记录训练情况,掌握第一手个案资料,循序渐进、合理规划才能更好地提高呼吸训练的效果。5.小龄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方式要灵活又有趣呼吸训练是一个辛苦且枯燥的过程,小龄儿童哭闹拒绝很正常。身为康复教师,在儿童有消极反应时要积极转变方法,比如,设计简洁有趣的指导语,播放柔和的音乐帮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助营造轻松氛围,选用一些带有欢快音乐的、有童真童趣的呼吸训练操和呼吸训练小游戏等。当长时间的训练使儿童对熟悉的训练工具失去新鲜感进而产生倦怠、抵触心理时,就要思考选用生活中有类似功能的代偿物,比如用纸风车、纸飞机等代替龙哨,让他们比赛看谁吹得远,并给予胜利者正强化。灵活、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小龄听障儿童产生愉快的体验,激发其呼吸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6.家校合作方式要多渠道、多角度(1)开设家长课堂,做好帮扶工作。家校合作是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水平的有效途径。针对家长庭康复能力欠缺的问题,可定期开设家长课堂,传授家庭康复的内容和方法。还可以通过问卷测试、走访调查等方式选出康复技能突出、有责任感及爱心的家长担任“家长老师”,在帮扶教师的全程指导下担任家长课堂的主讲人,向其他家长传授康复经验及技能,从而提高更多家长的家庭康复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听障儿童的发展。(2)家长参与亲子同训课堂及教研活动,助力家庭康复。很多年龄特别小的听障儿童由于害怕与依恋者分离,对一对一的个训教学模式很惧怕,尤其对呼吸训练很排斥,可采取亲子同训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其依恋者参与个训课堂,这样不仅能缓解小龄儿童的分离焦虑,便于开展教学,更是训练指导了家长,使其不仅能直观了解到孩子的训练情况,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在平时的公开课观摩及教学研讨活动时也可以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只有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并学习康复技能,才能助力家庭康复效果的转移与提升。(3)落实过课制度,注重沟通反馈。康复教师和家长商定选一个时间点,最好是每天下午放学时,这样可以交流儿童一天的康复内容和表现,教师针对薄弱环节亲自教导训练方法,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训练,并在微信群里反馈交流。第二天早晨上课前家长还可以就昨天的家庭训练情况和教师沟通,从而获得情感和技能上的支持。教师也可以结合反馈得到的儿童的家庭训练情况来制定新一天的训练计划。如果该儿童晚上的训练情况比较好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训练。家校密切合作可以较好地掌握儿童当天的训练情况,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率的训练方案,还能够让儿童每天得到充足的训练时间和次数,提升呼吸训练的成效。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做了呼吸训练不等于就能很好地发音和表达,必须结合言语治疗、认知理解及社交沟通等训练,才能使小龄听障儿童的言语表达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四、结语听障儿童的康复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康复机构、康复教师、听障儿童及其家长的充分合作。呼吸支持是发音的基础,呼吸训练作为其中一项细小却重要的环节,其作用及意义不容忽视。针对小龄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要提高各方对呼吸训练的重视程度,合理认识其作用,根据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遵循听障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及语音发展规律等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结合言语、认知、沟通等训练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全面发展的康复模式,早日和正常儿童一样融入主流社会。参考文献: [1]胡向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