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物联感知设备
建设导则
(水务)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目录TOC\o"1-5"\h\z目录 2一、总则 1目的 1适用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2术语 3\o"CurrentDocument"二、总体要求 5一般要求 5总体原则 5建设方向 7\o"CurrentDocument"三、建设要点 9\o"CurrentDocument"(一)水位监测要求 9\o"CurrentDocument"(二)流速监测要求 11\o"CurrentDocument"(三)流量监测要求 13\o"CurrentDocument"(四)降雨量监测要求 15\o"CurrentDocument"(五)水质监测要求 18\o"CurrentDocument"(六)泵站监测要求 20(七)水面AI视频监控需求 22\o"CurrentDocument"四、物联感知建设要求 24\o"CurrentDocument"五、物联网络建设要求 28物联网络建设要求 28物联网络通信技术要求 28物联网络设计要求 29\o"CurrentDocument"六、数据建设要求 31\o"CurrentDocument"七、信息安全建设保障要求 33物联网安全保障要求 34通用信息安全保障要求 34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一、总则(一)目的当前,智能城市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智能城市链条的重要一环,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的情况下,供水安全、供水高质量服务压力日增,智能水务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智能水务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并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能”的状态。为了推动廊坊市临空经济区水务信息化的进步,促进智能水务建设,制定本导则,具体指导临空经济区智能水务建设。(二)适用范围智能水务应用覆盖整个临空经济区,适用于水务局、综合执法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开展水务综合监测与管理业务以及临空经济区所属在建智能水务项目。临空经济区水务基础设施、设备、系统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导则要求外,还需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河北省、临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空经济区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2016-2020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57号).《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定》(2015).《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冀办发〔2019〕14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6).《关于促进智能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智能水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20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68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68/131962-2015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 《智能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36333-201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9—2015.《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 《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GB/T31866—205. 《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GB/T33474—2016.《信息安全技术射频识别(RFID)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5290—2017.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M/T0054—2018(四)术语.生活污水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综合生活污水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产生的污水。.污水处理对污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净化的过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云计算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大数据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射频识别一种自动识别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目的。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二、总体要求(一)一般要求拟建设的智能水务应用,在临空经济区层面重点体现为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集运行状态监视数据统计分析、运行趋势预测、运行效率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运行数据共享、协调及水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相关智能技术对水位、流速、流量、降雨量、水质、泵站等进行智能分析,采用分布式部署,充分发挥各构件的运算能力,将系统效能、处理速度发挥到极致,从而优化运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临空经济区水务运行优化提供动态数据支持,为临空经济区各用能单位以及全区应急保障提供相关基础信息服务。(二)总体原则结合目前国内外智能建设项目的实施经验,从城市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共性规律,以及临空经济区自身所面临的个性化问题来看,智能水务应用的设计,始终与临空经济区发展各阶段同步进行,并整体遵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控、适度超前的原则。.与临空经济区整体建设相结合智能水务应用的建设既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又要与临空经济区各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换。5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适度超前的原则系统设计具有前瞻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应符合长远的规划和设计,保证5~10年内保持业界主流。.先进性系统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用当今最新且成熟的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控制等技术,符合最新的技术发展潮流。.标准性智能水务应用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标准和规范指导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项目建设需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进行,并遵循国内外行业有关的规范要求。.实用性智能水务应用建设要满足临空经济区各用能业务的应用需要;建设成果应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投资设备和数据,提供与现有各类业务系统良好的衔接接口。.安全性智能水务应用建设和运行中,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性,采用多种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在数据、物理、系统、网络、应用以及管理上全面的保障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扩展性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由于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环境,系统硬件及系统软件都会不可避免将被更新。因此,系统要比较容易地适应调整,扩充和删减;另一方面,它还具有与其它系统的接口能力,利用各系统功能之长,进行优势互补。.易用性智能水务应用建设要注重易用性,硬件部分要求参数配置少,调整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软件部分要求界面友好,符合操作习惯,便于不同计算机水平的用户都能进行应用。.可靠性系统设计注重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工作,保证7*24小时不间断地稳定可靠运行,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强,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三)建设方向临空经济区智能水务应用覆盖范围包括区内各水务系统和用水区域,建设方向包括:.能够采集并整合临空经济区内供水、用水、耗水、排水、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综合利用等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合理组织储存,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视图,搭建各信息沟通桥梁。.建立运行状态监视、数据统计分析、运行趋势预测、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运行效率评估和辅助决策能力。.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为区内水务运行优化提供动态数据支持,为应急保障提供相关基础信息。.通过物联感知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预警、自动化预案推送和远程控制管理功能。.将各水务系统中的共享数据传输并存储至临空经济区AIOC数据中台,对各水务监测点进行监测,对水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等功能,并据此制定水务监测计划。最终目的是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能”的状态。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三、建设要点(一)水位监测要求.管道液位监控采用的基面应及时与现行的国家高程基准相联测,并应写明采用基面与国家高程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选用的自记水位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符合质检部门的计量器具准入许可要求。.管道液位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1)旱季管道液位的监测时间间隔不宜大于15min。(2)雨季管道液位的监测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5min。(3)当达到预警状态,应及时调整监测频次。当管道液位超过警戒水位或形成地表积水后,宜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将风险和警情及时通知到相关单位以及公众,避免发生事故。.传感器选择应满足:管道液位的自动监测设备应包括纸介质模拟自记水位计和数字自记水位计。.管道液位监测设备应适用:满流、浅流、溢流等多种工况条件。.预警报警值。.管道液位自动监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到现场进行检查和维护: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1)定期检查宜在汛前、汛中、汛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护;(2)不定期检查可结合日常维护或根据远程监控信息进行不定期检查;(3)日常维护主要是保持机房与测验环境的整洁等,保持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4)现场维护时,应下载数据作为备份。.管道液位监控传感器应具有针对污水(生活污水或综合生活污水)强腐蚀、高附着、强冲击以及挥发气体的防护性设计。.管道液位监控仪器包括磁性浮子液位计、磁性翻板(柱)式液位计、导波雷达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静压(差压)式液位计。.管道液位监控传感器适用范围如下所示:(1)磁性浮子液位计。适用于与介质(除粘性介质)直接接触,浮球能够严格密封的管道。(2)磁性翻板(柱)式液位计。适用于易燃、易爆和腐蚀有毒液位检测。(3)导波雷达液位计。适用于连续液位测量。(4)超声波液位计。适用于大部分液体及粉状颗粒状固体,弱酸,弱碱,强碱,低于40%的强酸。(5)电容式液位计。适用于调节池、清水池测量。10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6)静压(差压)式液位计。适用于介质密度和温度变化不大的液体。.用于液位自动观测的各类监控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辨力应为0.1cm、1.0cm;(2)能适应的液位变率不宜低于40cm/min,对有特殊要求的不应低于100cm/min;(3)设备测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液位量程AZlm)W1010<AZ^15>15综合误差(cm)20.2*AZ3室内测定保证率(%)959595(4)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0℃〜+50℃;相对湿度应为95%。(二)流速监测要求1.排水管线流速监测量程应不小于排水管线的设计流速。排水管线设计流速规定如下:(1)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管道为9.0m/s。2)非金属管道为5.0m/s。(2)排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水流深度为0.4〜1.0m时,宜按下表的规定取11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值。明渠类别最大设计流速(m/s)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0.8粉质粘土1.0粘土1.2草皮护面1.6干砌块石2.0浆砌块石或浆砌砖3.0石灰岩和中砂岩5.0混凝土5.02)当水流深度在0.4~1.0m范围以外时,上表所列最大设计流速宜乘以下列系数:TOC\o"1-5"\h\zh<0.4m 0.85<1.0<h<2.0m 1.25h>2.0m 1.40注:h为水深。(3)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2)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3)明渠为0.4m/s。.流速监控传感器应有优良的防水、沙进入等功能,应保持连续工作8h性能不变。.流速监控传感器应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进行不同的检定。12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三)流量监测要求.流量监测数据应包括监测流量值、流量状态等。.流量监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流量监控装置应符合国家计量器具标准;(2)流量监控装置量程应大于管段内流量值,管道内水流量不应超过监测装置最大量程的2/3;(3)待测量管的流量监控传感器测量管中心与直管段中心轴偏离应小于3°;(4)流量监控传感器测量管的上下游侧应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管段,其长度应满足生产厂家的要求的最短直管段的长度;(5)流量数据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6)流量监控设备应按国家对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半年)统一报生产运行部送检。.流量测验方法可选用电磁流量计法、涡轮流量计法、转子流量计法以及声学管道流量计法等。.参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2016),流量监控的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1)旱季流量监测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30min。(2)雨季流量监测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5min。(3)当达到预警状态,应及时调整监测频次。.流量监控传感器的选择标准应依据GB/T20728-200613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的规定,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工作原理的仪器进行监控。.管道流量监测设备应适用:满流、浅流、溢流等多种工况条件(清环智能水务科技负责补充:满流、浅流、溢流的术语),可测逆流,并应有超压保护。.流量监测设备存储信息应包括设备编号、地址、地理坐标、设备类型、安装企业、权属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流量监控点的布设应安装在直管段上,且流量计上下游应有满足长度的直管段。传感器的上游侧一般应有不少于20口长度的直管段,下游侧应有不小于5D长度的直管段。传感器上下游直管段的内径与传感器的内径相差应在±3%之内或不得超过5mm(两者取小者)。在传感器上游10D长度内、下游2D长度内管道内壁应清洁,无明显凹痕、污垢和起皮现象。.流量监控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时应充分考虑减少对管道过水截面的影响,减少垃圾的堆积。(2)流量监控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应尽量避开温度高、机械振动大、磁场干扰强、腐蚀性强的环境,宜选择易于维修的位置安装。(3)流量监控传感器应水平安装;壳体上的流向标志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14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4)流量监控传感器的各类附件安装时,其中心线应对准管道中心线。(5)流量监控传感器应支持不下井安装,宜支持不断流安装,不破坏排水设施。(四)降雨量监测要求.降水量观测项目,一般包括测记降雨、降雪、降雹的水量。单纯的雾、露、霜可不测记(有水面蒸发任务的测站除外)。必要时,部分站还应测记雪深、冰雹直径、初霜和终霜日期等特殊观测项目。.降雨量单位应以mm表示,其观测记载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需要控制雨日地区分布变化的雨量站应记至0.1mm;不需要雨日资料的雨量站,可记至0.2mm。(2)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可记至0.5mm;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小于800mm地区,若汛期雨强特别大,降水量占全年60%以上,可记至0.5mm;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地区,可记至1mm。(3)蒸发站的记录精度必须与蒸发观测的记录精度相匹配。.降水量的观测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记起止时间者,观测时间记至分;不记起止时间者,记至小时。每日降水以北京时8时为日分界,即从昨日8时至今日8时的降水为15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昨日降水量。观测员观测所用的钟表或手机的走时误差每24小时不超过2分钟(min),并应每日与北京时间对时校正。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可采用定时分段观测,段次及相应时间如下表所示:段次观测时间(时)1段82段2084段1420288段111417202325812段1012141618202224246824段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小时观测一次各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段次少雨季宜采用1段次或2段次,遇暴雨时应随时增加观测段次;多雨季节应选用自记雨量计。原则:易维护、精度满足要求(适宜)、与其他设备(如水位计)进行集成安装,统一供电,统一数据传输。.雨量站选用的降雨量监测传感器,其分辨力不应低于该站规定的记录精度,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的记录精度应和仪器的分辨力一致。监测传感器选用应按照降雨量观测规范规定执行。.降雨量监测传感器由传感、测量控制、显示与记录、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等部分组成,降雨量记录方式建议可以16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远程修改。各种类型的降水量观测仪器,可根据需要,选取上述组成单元,组成具备一定功能的降水量观测仪器。.降雨量监测传感器按传感原理,可分为直接计量(雨量器)、液柱测量(虹吸式与浮子式)、翻斗测量(单翻斗与多翻斗)传统仪器,以及采用新技术的光学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等。.常用降雨量监测传感器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雨量器:适用于驻守观测的雨量站。(2)虹吸式自记雨量计:适用于驻守观测液态降雨量。(3)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记录周期有日记和长期自记两种;日记型适用于驻守观测降雨量;长期自记型适用于驻守和无人驻守的雨量站观测降雨量,特别适用于边远偏僻地区无人驻守的雨量站观测降雨量。.常用降雨量监测传感器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降雨量监测传感器安装高度为0.7m;自记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为0.7m或1.2m;杆式雨量器(计)的安装高度不超过4m。(2)在降雪期间,用于观测降雪量的雨量器(计)器口的安装高度,一般为2.0m,积雪深的地区,也可适当提高,但不应超过3.0m,并在器口安装防风圈。(3)地面雨量器(计)观测的降水量,可评价不同安装17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高度雨量器(计)观测的降水量,各地可规划少数雨量站(一般选在水面蒸发站),安装地面雨量器(计)。(4)雨量器(计)承雨器口的安装高度选定后,不得随意变动,以保持历年降水量观测高度的一致性和降水记录的可比性。(五)水质监测要求.排放口水质监测参数应包括COD、BOD、总磷、总氮、重金属含量、PH、温度、溶氧、电导率以及浊度。.管线水质监测应包括PH、温度、溶氧、电导率以及浊度。.污水处置厂进出口水质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进口水质监测应包括:COD、PH、流量、泵房液位(2)出口水质监测应包括:COD、PH、氨氮、流量.水质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水质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具体可参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不达标排污动态监测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政策及管理范围)(1)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应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18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2)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应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3)进入排水管线的污水采样点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水质监测数据需共享。.所有排水单位的排水口应设有检测井,以便于采样,并在井内设置污水水量计量传感装置。.排水管线水质监测采样点应布设在进入排水管线污水的入口和排水管线总排口。.水质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主要从人工采样和系统自动监测两种方式获取水质监测信息,一般,采用采样方式,则管网水每月不少于两次,排水口每月不少于一次。采用系统自动实时采样,则水质监测频率为每分钟一次。.突发污染物泄漏发生后,应对污染物、污染浓度和污染范围进行监测。应急监测指突发污染物泄漏发生后,对污染物、污染浓度和污染范围进行的监测。跟踪监测则指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突发污染物泄漏发生后所进行的连续监测。.水质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应包含PH、温度、溶氧、电导率和浊度等。PH传感器主要通过检测氢离子来获取水体的酸碱值;浊度传感器是通过测量透过水的光量来测量水中的悬浮固体,这些悬浮固体可以反映出水体受污染的情况。19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在水质检测仪对河流、污水以及废水的测量中会经常使用到。.水质监测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应利用测试数据以标准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输出。.水质监测传感器应具备设备故障报警输出(常开触点)、超标报警输出、测量值超极限报警值输出等功能。(六)泵站监测要求排水泵站的监控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集水池水位和水质;(2)排水压力和流量;(3)进水闸、格栅机和泵组运行参数及启停控制;(4)泵站视频。污水处理厂的监控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进出厂水质、水温和水量;(2)沉淀池、贮泥池水位;(3)格栅机、提升泵组和水处理设备运行参数及启停控制;(4)污泥流量。中水处理厂的监控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进出厂水质和水量;(2)调节池、沉淀池和过滤池水位;(3)格栅机、加压泵组和消毒设备运行参数及启停控制;(4)水厂视频。20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排水场站收集的污水宜集中处理,应根据污物源的点位、数量、物性参数等设计污水管理系统,系统终端应设排污池或排污罐。排水泵站监测终端应安装在排水泵站现场,应具备下列基本功能:(1)监测格栅机前、格栅机后水位;监测泵站出水量;监测排水泵的启停状态、保护状态、控制模式和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2)支持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格栅机和排水泵的启停;支持远程切换控制模式。(3)水位超限、电流超限、人员进入等状况发生时,立即上报告警信息。(4)支持光纤、以太网、RS485总线、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厂测控终端应增加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模块,采集水厂内进厂和出厂水质、进厂和出厂流量、沉淀池和贮泥池液位、水泵和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信息,并连同监控视频一并传送给监控总中心。监控设备可选用窖井水位监测终端进行城市排水管同窖井水位的远程监测。采集频率采集频率根据行业经验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21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为1-5分钟范围。预警,报警值。泵站:水池水位与检测气体等的预警与报警值。(七)水面AI视频监控需求1.水面安全及漂浮物识别智能视频监控(1)汛期河道安全防护工作(2)防止不法分子盗挖沙石,破坏河道环境(例如长江河道)(3)防止有人在河中游泳、洗澡、垂钓、洗涤问题的出现(例如城内河道)(4)防止沿河居民向河道中排污(例如城内河道)(5)防止有人向河道中倾倒垃圾、腐臭物以及清洗车辆等(例如城内河道、引水河道)(6)河面清洁监控,防止出现河面漂浮物(7)防止大面积蓝藻等严重污染事件的发生(8)防止发生盗水等问题(例如引水工程)(9)采用全黑光级别球机,夜间救灾,应在主要的监控点位在红外补光的基础上增加白光补光灯,补光灯照射的有效照度不低于40W,并且补光灯可以进行开关控制以节省电能,红外补光的距离建议不低于200m,视频监控的有效距离建议不低于500m,实现对水体的24小时监控。2.水体周边异常状态智能视频监控22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1)渠岸冲刷严重的问题(2)河道内倾倒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秸秆等)(3)违法建房侵占河岸问题(4)在主要河岸线、岸渠每隔500米设置一个监控点位,布置2个球机,对上下游、河对岸进行全面监控。在河流转弯处以及盗水、倾倒、违建高发地段建议增加点位的密度,采用长焦球机,同时配备长距号角,实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的目的。监控相机的补光要求同河面监控,有效监控距离不低于500m。23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四、物联感知建设要求临空经济区智能水务主要应用场景包含:河道管理、供水管理、排水管理、防汛抗洪。其中河道管理的子场景包含:河道水位、河道流速、河道漂流物、河道安全、河道水务设施状态;供水管理的子场景包含供水状态、水压感知;排水管理的子场景包含易涝点监测、水质监测;防汛抗汛子场景包含河道状态,堤坝状态。业务智能水务感知设施,包括城市河道、地下管线、供水设施、排水防涝设施的物联感知,重点在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库、引调水、橡胶坝、取水口、水源地、自备井、泵站、水闸、排污口等点位,监测水位、水质、降雨、流量、取水量、供水量、用水量、排污量、压力、发电量、蒸发、泥沙、水深等信息。需按照设施共建、数据共享的原则,依托全区5G、NB-IoT、eMTC、LoRa等物联传感传输网络,统筹推进全区智能水务物联感知体系设施建设。以实现全区万物智能互联为目标,通过廊坊临空经济区智能水务感知体系设施建设,将各部门、相关企业的前端物联网感知设备统筹纳入,实现对全区智能物联感知体系设施的共建共享共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智能水务领域物联设备的集成水平。24
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一级场景二级场景三级场景四级场景物联感智能水务河道管理河道水位N/A水位计河道流速N/A径流检测仪、流河道流量N/A流量计河道漂浮物基于AI智能分析实时、全河道地识别河面的各种漂浮物全天候视频监控河道安全基于AI智能分析实时、全河道地识别周边及水面异常情况全天候视频监控河道水务设施状态地表闸阀、地表拦水建筑物的监控设备设施在线监供水供水状态给水管前端实时监测余氯含量余氯含量监测设水压感知管廊给水管水压监测水压监测设备
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一级场景二级场景三级场景四级场景物联感排水易涝点监测易涝点水深监测水深监测设备水位监测雨水井水位监测水位监测设备污水井水位监测污水水位监测设流量监测雨水井流量监测流量计污水井流量监测污水流量计降雨量监测降雨量监测雨量计水质监测河流排水口水质监测排水口水质流量污水井水质监测井口水质流量监雨水井水质监测井口水质流量监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断面无人监测站26一级场景二级场景三级场景四级场景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河道状态N/A堤坝状态N/A泵站监测N/A防汛抗汛水位、雨量、流水平垂直位移等闸位计、水位计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五、物联网络建设要求(一)物联网络建设要求不同于统一标准的互联网建设,物联感知系统具有海量连接、设备种类繁多、场景复杂、碎片化严重、安全能力差异大等特性,在建设全区全时全域的物联感知系统时,需要统筹全区的物联设备:■定标准,统一通信标准、接入标准、安全标准、数据标准、设备管理标准、智慧应用支撑标准■接平台,设备接入统一的物联感知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专有无线网络覆盖以及智能感知方面的先进技术,打造感知先行、协议统一、多源融合的新型智能水务物联感知平台,为临空经济区的“全领域数据融合、跨领域业务联动”提供全时、全域、全量的物理世界感知数据基础。(二)物联网络通信技术要求通信技术方式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应用场景对业务带宽、传输距离、终端功耗、移动性、语音功能等要求。对于高带宽型感知终端承载,宜选用光纤、4G/5G、以太网等方式;对于低时延型感知终端承载,宜选用有线、以太网、5G等方式;对于长连28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接型感知终端承载,宜选用4G/5G、eMTC等方式;对于低速类感知终端承载,宜选用NB-IoT、Wi-Fi、4G/5G、eMTC等方式。.现有公网的覆盖率、话务量承载能力等现状。.感知终端模组的性能、产业成熟度、价格等。.需综合考虑租赁公网或自建专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同等承载能力下优选先进制式的接入技术,避免老旧网络退网带来的割接和模组或设备更换,延长生命周期。.基于业务的自建物联专网或局域网可根据应用场景需求选用适合的组网技术。.宜选择深度覆盖较优网络,便于提升接入品质。(三)物联网络设计要求智能水务建设涉及的物联网网络连接应满足智能感知终端与管理平台之间数据交互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智能水务建设使用的物联网络形式包括4G/5G/NB-IoT/LoRa等。网络形式的选择应充分综合考虑业务场景对带宽/传输距离/终端功耗的要求、现场网络覆盖情况、通信模组的技术成熟度/价格等因素。视频监控类设备建设统筹各部门监控资源需求建设,由于带宽需求大,采用公安视频专网结合5G相结合方式进行传输至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平29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台实现感知终端的管理和数据共享,监测类等政府主导部署的感知终端,统筹各部门建设和应用需求,采用NB-IoT、eMTC、LoRa等物联传输网络接入统一物联网平台。30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六、数据建设要求智能水务将对临空经济区内各水务系统、前端物联感知系统的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实现统一数据定义、异构数据融合、数据资源资产化和数据资产服务化,支持在不同业务应用间的数据共享,创造数据价值。临空经济区智能水务数据建设,应能对各水务系统的用水信息予以采集、显示、分析、诊断、维护、控制及优化管理,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具有实时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能效综合职能管理功能。具体要求包括:.水务在线监测数据可支持不同种类的水务监测,包括水位监测、流速监测、流量监测、降雨量监测、水质监测、泵站监测等在线监测。.水务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可支持按照分类、分项实现水务统计的日、周、月、年统计;可以按照区域等层次结构进行统计,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任意时间段的水务统计。.动态指标运行考核体系模型数据可支持基于水务数据规律分析模型,建立动态指标运行考核体系,比较动态指标与实际水务数据,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生产调度和调整,并通过指标考核达到水务监测的目的。31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重点区域设备监测数据可支持对重点区域设备进行单独的水质监测和能效分析评估,实现临空经济区范围内重点区域设备的动态监测,并实现对水务数据日、周、月、年实时查询。重点用能设备可以按照设备类型、用途、型号等分类查询。.综合水务调度利用智能水务应用,分析实现临空经济区水务数据多种对标,掌握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及时指导用水单位和水务监测单位进行工艺优化及设备改造,以提高全区水务运行效率、水务服务水平和水务系统安全级别。32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水务)七、信息安全建设保障要求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已经位于世界前列,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逐步成为全球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临空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区内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应首先遵照国家标准,既确保标准科学性,又使得标准内容符合我国国情。本导则在借鉴诸多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从安全对象、安全架构、安全措施三方面建立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同时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运维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物联网系统提出了通用安全要求,需要物联网相关责任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标准、技术自主选择,增强可操作性,提高物联网系统安全水平提供支撑。临空经济区物联网安全保障应遵循《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6951-2018》、《GB/T36957-2018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服务要求》、《GB/T36960-2018信息安全技术鉴别与授权访问控制中间件框架与接口》、《GB/T37024-2018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网关安全技术要求》、《GB/T37025-2018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版)6篇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20-极坐标图
- 进修学习护理总结出科
- 2024年幼儿园保育主任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 2024月底工作总结
- 胆道感染的护理查房
- 翻译三级笔译实务模拟57
- 讲解眼科手术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件
- 玉林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上)习作《我们的运动会》课件
- 中国国民健康大数据报告(1)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演示第四单元-空中飞羊教学反思
- 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册M8测试题
- GB∕T 7739.1-2019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 DB63∕T 1841-2020 青海省农牧民住房抗震技术规程
-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课件
- 中国风古建筑通用ppt模板
- 田英章《千字文》毛笔字帖
- 台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 [中建]鲁班奖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创优汇报培训PPT92页(多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