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_第1页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_第2页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_第3页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_第4页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素材第1页/共26页导入课文

古人勤于种树,植树造福千秋,东晋“五柳先生”陶渊明就在归隐后专门在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朋友索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州边”的说法,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关于种树的文章,看看柳宗元对于种树有何独到的见解。第2页/共26页作者介绍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永济市虞乡镇)人,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后为王淑文改革集团的主要成员。唐德宗十四年(公元789年)柳宗元26岁,考取了博学宏词科任集殿书院正学。唐顺宗时任命柳为礼部员外郎,执掌起草文件、法令大权。改革矛头首先指向宦室,但为时不久,改革失败,宗元被贬永州(今湖南零凌县)任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又召回长安,他满以为改革愿望犹可实现,但又遭保守派再次攻击,不久朝廷又把他贬到柳州(广西柳州市)任刺史。

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文学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寓言散文有:《种树郭囊驼传》,《三戒》,著有:《柳河东集》他的散文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柳宗元

(公元773年一公元819年)第3页/共26页广西柳宗元纪念馆第4页/共26页文体介绍

本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传记。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是先秦说理散文的一部分,诸子散文也保留了不少,后来才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传记: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两类:一是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它多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第5页/共26页背景介绍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虽出现过“永贞改革”、“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不过昙花一现,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苛捐杂税繁重,“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烦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第6页/共26页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第7页/共26页研习课文

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注释:始:开始.病:名词做动词,得….病.瘘(lǚ):脊背弯曲.隆然:脊背高起.伏行:俯着身体走.类:像.闻:动词:听.善:形容词,好.固:本来.名:名词做动词,取名,”叫”.因:因而,于是.舍:放弃,丢掉.云:句末语气词.译文: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由于得了伛偻病,后背高高隆起,俯伏着走路,好象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呼他“橐驼”。橐驼听到这个外号,说:“好得很,用它来称呼我确实很恰当。”就放弃他的原名,也自称为“橐驼”。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分析:交代郭橐驼名字的由来第8页/共26页注释:业:名词作意动词,以…..为业.观:观赏.游:玩赏.迎:迎接.争迎取养:争着迎接供养,此句是定语后置.视:看.且:表递进,并且.硕:大.以:同”而”表递进,而且.实:果实.蕃:多.莫:没有人.窥伺效慕:偷看模仿.如:比得上.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郊。橐骆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的豪绅人家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种树卖果赢利的,都争相迎请雇用他。看橐骆所种植的树木,即或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分析:交代郭橐驼是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能手.

原文: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注释:寿:名词作动词,活得长久.孳(zī):滋长,繁殖.天:自然.以:目的连词.致:尽.性:本性.舒:舒展.培:培土.筑:捣东西的杵第9页/共26页密:结实.既然已:这么做了以后.虑:考虑.去:离开.顾:顾,及过问.莳(shì):种植.若:好象.置:放置.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害:妨害.硕,茂:形容词作使动.长:生长.抑耗:抑制减损.其实:它的果实.译文: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得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一般说来,种植树木的习性要求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树木要保留根部的旧土,捣土要细密。这样做了以后,不要再去动它,也不要再为它担心,离开后就不必再去看顾它了。树木移栽的时候要象培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象把它丢弃一样,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了。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没有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特殊本领;我只是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并没有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特殊本领。分析:总结郭橐驼的种树经验.:

原文: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第10页/共26页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注释:然:这样.拳:弯曲.伸展不开.易:换,改变.苟:如果.反是:与此相反.若:如果.则:表选择,译为:”就是”.恩:情深.这里指用心.勤:多.而:表示并列.爪:名词作动词,用手指抓破.肤:这里指树皮.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以:表示修饰.离:背离而去.故不我若也:否定句宾语前置“所以不象我那样种树种得好.”吾又何能为哉!”疑问代词的宾语前置.

译文:其他种树的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不能伸展,又换了新土,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如果有与此相反的人,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深厚,担心得过了头,早晨看看,晚上摸摸,已经离开了,还要回头看顾。更严重的,还用手指抓破树皮来检验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察看栽得是松是实,这样,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然说是爱护树,实际上却害了树;虽然说是忧虑树,实际上却是仇恨树。所以都不如我啊,我又有什么本领呢?”分析:用映衬的手法,通过其他种树的人看似爱护,实是”倒行逆施”的行为了来表现郭橐驼种植的成功.第11页/共26页

原文: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缀饔飧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注释:道:道理.移:移用.理:治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业:职业.长(zhǎng):治理.烦:多.怜:怜爱.卒:副词.终于,最终.尔:你们.促:催促.勖(xù):勉励.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绪:丝头.缕:线.豚:小猪.鸣,聚,召:均为使动用法.击木:敲木梆.小人:地位低下的人.辍:停止,终止.飧(sūn):晚饭.饔(yōng):早餐.劳:慰劳.暇:空闲.蕃,安:使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介词宾语前置.病:困苦.怠:疲乏.吾业:我的同行.类:类似.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啊。然而我住在乡里,看到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布各种命令,好象很爱惜百姓,但最后反造成了灾祸。每天早晚,差吏来到村中喊叫:第12页/共26页‘官长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抚育好你们幼小的子女,喂养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击鼓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一会儿敲木梆把大家召来。我们小百姓顾不上吃晚饭、早饭来应酬慰劳差吏,尚且都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都非常困苦而且疲乏。象这样,那就与我们行业也有相似之处吧?”原文: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分析:借有人欲以植木之理移至官理,郭橐驼谈了自己对”为官”的认识.深入浅出地指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百姓.注释:术:方法.传:名词作动词,记.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译文:问的人颇有感慨地说道:“这不是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我记下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的戒鉴。分析:交代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共26页理清思路,整理脉络种树郭橐驼传1。介绍人物身世2。引出种树行家3。畅谈种树经验4。官府繁政扰民5。问者意外收获顺其天致其性停止扰民宽简为政第14页/共26页己植——他植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根拳,土易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培土或过或不及态

度:

勿动勿虑

旦视而暮视去不复顾

已去而复顾结

果:

天者全而其性得

木之性日以离

方法:对比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解析课文第15页/共26页悍吏百姓

其令

来旦

吏鸣

应付摊派任务击

之扰民

顺民之性

(主旨)

种树养民在郭橐驼生活的乡村存在一种什么现象?他是怎么评价、描述的?第16页/共26页总结古汉语知识名我故当

名,命名.本为名词名字,作动词.驼业种树业,名词职业,用作动词,意动,以……为职业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手、指甲的统称,用作动词,用指甲抓长人者好烦其令长,名词官长,用作动词,治理而卒以祸祸,名词灾祸,用作动词,造成灾祸其筑欲密筑,捣土用的杵,用作动词,捣土词类活用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蕃,形容词作使动。使之蕃盛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蕃,使……繁衍生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致,使……尽,使……发展第17页/共26页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词多义本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粟者,政之本务今存其本不忍废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根根本、基础稿本、版本本钱病偻故病且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以尚病病之,况他人乎生病贫穷毛病担心,忧虑病吾不害其长而已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心害其能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妨害妒忌灾害,祸害害第18页/共26页故故乡人号之“驼”此物故非西产君安与项伯有故累官故不失为州郡广故数言欲亡所以本来旧交仍旧故意地顾去不复顾相如顾诏赵御史顾吾念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不复顾利害看只是拜访顾及回头

特殊句式故不我若也好烦其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省略句,省略谓语,好烦(发)其令。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第19页/共26页宾语前置沛公安在?何以战?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