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应范围 21.4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别 21.4.1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 21.4.2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 41.4.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51.5应急预案体系 51.6工作原则 62基本情况 72.1项目组成 72.2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概况 72.2.1地理位置 72.2.2地形地貌 82.2.3气候特性 82.2.4水文概况 92.2.5社会环境概况 92.3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92.3.1危险化学品情况及危险因素 92.3.2公用工程 242.3.3消防工程 242.4源项分析 252.4.1最大可信事故与风险类型……..………...252.4.2最大可信事故概率……………………262.4.3事故源项计算………………262.5事故应急解决办法……………..……………..282.5.1人员急救措施………………282.5.2泄漏解决………………….…292.5.3污染物解决…………………29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分析 303.1环境风险辨认 303.1.1环境风险定义 293.1.2本项目环境风险的成因、类型 303.1.3危险物质辨认 303.1.4工程潜在危险性辨认 323.1.4.1重要危险、有害物质因素分析 323.1.4.2工艺、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3.1.4.3辅助工程火灾、爆炸因素分析 35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364组织机构与职责 374.1组织体系 374.2组织机构组成 384.3组织机构职责 394.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394.3.2抢险救灾组职责 414.3.3疏散警戒组职责 414.3.4通信联络组职责 414.3.5医疗救护组职责 424.3.6后勤保障组职责 424.3.7演习训练组职责 425防止与预警 435.1危险源平常监控措施 435.2安全管理措施 435.3预警程序 455.4发布预警方式 465.5预警行动 465.6报警通讯和联络方式 475.7预警解除 486信息报告与通报 486.1信息报告流程 496.2信息报告 496.3信息通报 507应急响应与措施 527.1应急响应机制 527.2应急响应程序 537.2.1响应流程 537.2.2事故报告内容 557.2.3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557.2.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557.2.5事故监控措施 557.2.6人员疏散与安顿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557.2.7事故现场的警戒规定 557.2.8允许和严禁采用的方法及器材 567.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567.3.1管道爆炸、天然气大量泄漏应急解决 577.3.2轻烃回收站天然气泄漏、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解决 587.3.3氨泄漏事故应急解决 637.3.4天然气泄漏导致气体窒息的应急解决 637.4现场检测与评估 677.5应急终止 687.5.1应急终止的条件 687.5.2应急终止的程序 687.6总结 688应急保障 688.1应急保障 698.2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698.3外部救援 708.4信息沟通保障 708.5应急队伍保障 729后期处置 739.1现场处置 739.2善后处置 7410应急培训与演练 7410.1培训 7510.2演练 7510.2.1演练组成 7510.2.2演习分类 7610.2.3演练准备 7710.2.4演练内容 7710.2.5演练范围与频次 7811预案管理 7911.1预案的编制 7911.2预案的修订 7911.3预案的评审 8011.4预案的发布 8013附则 8113.1名词术语定义 8113.2预案管理与更新 8313.3预案的部署和解释 8313.4预案的实行 8314附图附件 831总则1.1编制目的我公司重要工程为轻烃回收站,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为了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职责,将突发环境事件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促进公司稳步健康的发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本着“快速反映、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9002—202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具体规定,特此制定志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年11月1日实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23年9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23年2月28日修正,2023年6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3年4月1日修订并实行。(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7)《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10月8日实行。(8)《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规定》,2023年9月1日起施行。(9)《延安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延政办发[2023]89号)。(10)《延安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延政发[2023]58号),2023年9月6日实行。(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适应范围本预案合用于我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的火灾、天燃气泄露等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解决程序、内容、要素等基本规定,为事故发生时提供应急解决措施。1.4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别1.4.1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三类:(1)环境污染事件(即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噪声与振动污染事件、固体废弃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和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2)生态环境破坏事件;(3)核与辐射事件(即核设施事件和辐射事件,涉及放射性同位素、辐射装置、放射性废弃辐射污染事件)。根据《陕西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规定》,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限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II级)、较大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023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导致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导致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域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导致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成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品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事件(I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23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导致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导致乡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导致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IV级)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注: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1.4.2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根据我公司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生产情况,也许发生的突发生环境事件为输气管线、储油罐或其他生产装置破裂,导致天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根据导致环境污染的限度不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性污染事件等3个级别。(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级):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有人员中毒死亡的;事故危害影响到周边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I级):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3)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II级)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环境污染事件。1.4.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发生事故后,在总指挥、副总指挥未到之前,由站场当时值班导代替指挥。总指挥因故不能出任时,副总指挥代行其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布和解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行救援行动;向上级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尽快恢复生产,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1.5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是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体系之一,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防止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应急保障、后期处置、应急演练与培训、预案管理、奖惩办法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根据相关部门规定执行。1.6工作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公司气化站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行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防止、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解决能力,尽也许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导致的中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公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应急管理纳入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上下贯通、多发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司应急队伍;实行天燃气站经理负责制,把事故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故。(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足运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足运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通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4)广泛宣传,全员培训。加强对员工、相关方、社区群众应急知识宣传和员工技能培训教育,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基本情况2.1项目情况项目情况表2-1表2-1项目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建设单位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讯地址志丹县城南(地税局家属楼)法人代表刘恩丰联系人尹建民电话总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志丹县双河乡精细能源化工区重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志丹县100t/d混合轻烃分离项目是志丹县招商引资项目,占地50.65亩,总投资7804万元,日解决混合轻烃100吨。轻烃回收站场规划劳动定员为50人,工作制度为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天数为365天。2.2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地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北纬之间。东部和安塞县交界,西北部与吴起、靖边县接壤,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和甘肃省合水、华池县相连。全县东西长70.01公里,南北宽92.56公里,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辖7镇1乡,总人口14.11万人。我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地处志丹县双河乡精细能源化工区该处地势平坦,紧邻志吴路,交通方便。2.2.2地形地貌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洛、周、杏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县,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东南倾斜。海拔1093-1741米。地貌属以梁峁为主体的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水蚀切割,形成本县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地表支离破碎,梁峁密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沟间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0%,沟谷地占60%,其中,川台地仅占沟谷地的1.5%。山大沟深,割切深度200米。梁窄坡陡,梁顶到谷缘的背坡较平缓狭长,阳坡短而陡立。谷缘线以下黄土壁立,崩塌普遍,滑坡、泻溜也常有发生,河沟呈“V”字形。2.2.3气候特性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地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1'56'~109°3'48˝,北纬36°21'33˝~37°11'49˝之间,系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于温带与中温带过渡半润湿-半干旱区域,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性,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数年平均降水量500~550mm,在地区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年际变化大,所以分布不均,降水多分布于6~9月份,占降水总量的75%,且多以暴风雨形式。据记录,数年平均气温为8~10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5.4摄氏度。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数年平均风速为2m/s,最大风速为19.5m/s,太阳总辐射量为117.24千卡/cm,最大冻土深度85米。2.2.4水文概况志丹县属黄土高原半干旱水文地质区,年降水总量189239.05万立方米。县境内由降雨和地下水注入河川而形成的地表径流,由南向北递增,数年平均径流深37.5毫米,年径流总量14178.75万立方米(涉及地下水注入量),占总降水量的7.5%,蒸发蒸腾深度463毫米,蒸发总量175060.3万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92.5%。河流重要有洛河、周河、杏子河。洛河、周河属北洛河支流,杏子河属延河支流,均属黄河水系。县内以洛、周、杏三条河流为主干,大小支流、冲沟极为发育,纵横比降1.6%。地下水重要以天燃降雨入渗补给,而绝大部分又汇入河道。2.2.5社会环境概况保安镇地处“红色之都”志丹县中部,是志丹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3.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29322人,农村8678人,共有25个党支部,69个党小组,474名党员,土地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三个社区,实现了村村通路,交通十分便利。2.3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2.3.1危险化学品情况及危险因素危险化学品情况志丹洁能高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3.3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重要危险化学品为液化气、异戊烷、石油醚、正己烷、120#溶剂油、200#溶剂油等危险化学品。重要危险因素油田伴气愤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重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具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下为液体。天燃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通常在天燃气管网系统中加入臭剂,以便气体泄漏时易于察觉,即加臭解决。油田伴气愤在空气中含量在达成一定限度后会使人窒息。本站油田伴气愤纯度较高,按抱负气体状态分析,只分析重要组分甲烷、乙烷、丙烷的风险性。附件1物质理化特性参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告知》(安监总管三(2023)95号)文献中规定,项目涉及的甲烷、氨、已烷、液化石油气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其相应的安全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见附表2-3~2-6。表2-3甲烷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6.04,熔点-182.5℃,沸点-161.5℃,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临界压力4.59MPa,临界温度-82.6℃,饱和蒸气压53.32kPa(-168.8℃),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重要用途:重要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映】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映。【健康危害】纯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天然气重要组分为甲烷,其毒性因其他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一般规定】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纯熟掌握操作技能,具有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合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在生产、使用、贮存场合设立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接触高浓度时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带供气式呼吸器。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立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特殊规定】【操作安全】(1)天然气系统运营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2)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也许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气站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站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3)天然气配气站中,不准独立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气站。(4)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生产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监测系统。进行硫化氢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含硫化氢作业环境应配备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重点监测区应设立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仪报警值设定:阈限值为1级报警值;安全临界浓度为2级报警值:危险临界浓度为3级报警值;——硫化氢监测仪应定期校验,并进行检定。(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3)天然气储气站中:——与相邻居民点、工矿公司和其他公用设施安全距离及站场内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储气站内建(构)筑物应配置灭火器,其配置类型和数量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的相关规定:——注意防雷、防静电,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立防雷设施,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应按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运送安全】运送车辆应有危险货品运送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送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送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槽车和运送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车辆运送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送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的地点和人多的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采用管道运送时:——输气管道不应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用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立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用保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输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解决输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并依据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管道。【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假如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也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解决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严禁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也许切断泄漏源。若也许翻转容器,使之逸处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克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严禁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封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防止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假如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表2-4氨特别警示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也许引起中毒性肺水肿。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子量为17.03,熔点-77.7℃,沸点-33.5℃,气体密度0.7708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9,相对密度(水=1)0.7(-33℃),临界压力11.40MPa,临界温度132.5℃,饱和蒸气压1013kPa(26℃),爆炸极限15%~30.2%(体积比),自燃温度630℃,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重要用途:重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活性反映】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边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PC-TWA(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安全措施【一般规定】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纯熟掌握操作技能,具有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合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在生产、使用、贮存场合设立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机、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合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当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也许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立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立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取装置的连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立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特殊规定】【操作安全】(1)严禁运用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2)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贯彻人员管理,使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在备用状态;——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3)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3)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风良好。(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立防雷,防静电设施。【运送安全】(1)运送车辆应有危险货品运送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送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送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运送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送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阳光直射。(3)车辆运送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送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是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输送氨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用保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氨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氨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氨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辨认色、辨认符号和安全标记》(GB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假如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也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解决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假如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严禁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也许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封性空间扩散。若也许翻转容器,使之逸处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用醋酸或其他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也许,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假如发生泄漏,无法封堵时可侵入水中。储罐区最佳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善解决,修复、检查后再用。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表2-5乙烷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和丙酮,溶于笨。分子量30.08,熔点-183.3℃,沸点-88.6℃气体密度1.36g/L,相对密度(水=1)0.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5,临界压力4.87Mpa,临界温度32.2℃,饱和蒸气压3850kpa(20℃),爆炸极限3.0%-16.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小点火能0.31mJ。重要用途:重要用于制乙烯、氯乙烯、氯乙烷、冷冻剂等。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映〗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健康危害〗高密度有窒息和轻度麻醉作用。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恶心和轻度麻醉作用。安全措施〖一般规定〗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纯熟掌握操作技能,具有应急处置知识。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设立固定式可燃体报警器,或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立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避免与强氧化剂、卤化物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特殊规定〗〖操作安全〗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名引起火花。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中。〖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内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运送安全〗运送车辆应有危险货品运送标志、安装具有行驶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送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送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采用钢瓶运送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车辆行驶的右方向,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送时运送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高温季节应早晚运送,防止日光曝晒。半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输送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用保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辨认色、辨认符号和安全标记》(GB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也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严禁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也许切断泄漏源。若也许翻转容器,使之溢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克制蒸气或必变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严禁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气体散尽。表2-6液化石油气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重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具有少量戊烷、戊稀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重要用途:重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映〗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健康危害〗重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重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职业接触限值:PC-TWA9(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mg/):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mg/):1500.安全措施〖一般规定〗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纯熟掌握操作技能,具有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合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合应设立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合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当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也许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立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立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取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立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备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按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特殊规定〗〖操作安全〗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严禁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严禁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解决液化气残液。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初次投入使用前,规定罐内含氧量小于3%。初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启动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解决;——附近发生火灾;——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液压异常;——其他不安全因素。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立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查国。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立防雷、防静电设施。〖运送安全〗运送车辆应有危险货品运送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送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送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槽车运送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送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车辆运送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送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用保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辨认色、辨认符号和安全标记》(GB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皮肤接触:假如发生冻伤,将患部侵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式】切断气源。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也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泄漏应急解决】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出撤离。建议应急解决人员带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严禁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也许切断泄漏源。若也许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仰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严禁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卫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防止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假如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MSDA)》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进行摘录分析,详见表2-7~2-11。表2-7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标记中文名:液化石油气英文名:Liquefiedpetroleumges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CAS号:68476-85-7危规号:21053UN编号:1075化学类别:烷烃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重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闪点(℃):-80~-60燃烧热(KJ/kg):47472相对气体密度(空气=1):1.5~2.0熔点:(℃):-160~-107沸点(℃):-12~4相对密度(液态):0.5~0.6(20℃)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5爆炸上限(%):33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切断气源。若有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也许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忽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触控制与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中国MAC监测方法:气象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个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用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表2-8甲烷的理化性质标记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CAS号:74-82-8分子式:分子量:16.04UN编号:1971危险号:21007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MPa):4.59熔点(℃):-182.5沸点(℃):-161.5燃烧热(kJ/mol):889.5闪点(℃):-188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0.55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引燃温度(℃):538爆炸下限(%):5.3爆炸上限(%):15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映。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也许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减少,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有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触控制与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前苏联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表2-9乙烷的理化性质标记中文名:乙烷英文名:ethaneCAS号:74-84-0分子式:分子量:30.07UN编号:1035危险号:21009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醇,溶于苯临界温度(℃):32.2临界压力(MPa):4.87熔点(℃):-183.3沸点(℃):-88.6燃烧热(kJ/mol):1558.3闪点(℃):<-50相对密度(水=1):0.45(-164℃)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0.55饱和蒸气压(KPa):53.32(-99.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引燃温度(℃):472爆炸下限(%):3.0爆炸上限(%):16.0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也许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的敢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触控制与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前苏联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表2-10丙烷的理化性质标记中文名:丙烷英文名:ethaneCAS号:74-84-0分子式:分子量:44.1UN编号:1978危险号:2101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体,纯品无臭。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MPa):4.25熔点(℃):-187.6沸点(℃):-42.1燃烧热(kJ/mol):2217.8闪点(℃):-104相对密度(水=1):0.58(-44.5℃)饱和蒸气压(KPa):53.32(-55.6℃)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56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引燃温度(℃):450爆炸下限(%):2.1爆炸上限(%):9.5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剧烈反映。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本地方,遇火源会着回燃。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也许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的敢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触控制与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前苏联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表2-11氨的理化性质标记中文名:氨气(液氨)英文名:methaneCAS号:7664-41-7分子式:分子量:17.03UN编号:1005危险号:23003危险性类别:第2.3类类有毒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体,纯品无臭。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0熔点(℃):-77.7沸点(℃):-33.5燃烧热(kJ/mol):-闪点(℃):-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有刺激。引燃温度(℃):651爆炸下限(%):27.4爆炸下限(v/v):15.7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应急解决: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来析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也许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也许,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佳设稀酸喷洒设施。漏容器要妥善解决,修复、检查后再用。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导致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火和支气管周边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足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触控制与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0前苏联MAC(mg/m):20TLVTN:OSHA50ppm,34mg/m;ACGIH25ppm,17mg/mTLVWN:ACGIH35ppm,24mg/m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足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天燃气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2-12表2-12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表物质名称熔点(℃)沸点(℃)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分类下限上限天燃气-182.5-1605.014.021天燃气重要组成及其性质见表2-13表2-13天燃气重要组分及性质气体名称分子式分子量自燃点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爆炸极限mg/L沸点(0.101Mpa下限上限下限上限甲烷CH416.05375.3143593-161.52乙烷C2H630.15103.012.538156-88.58丙烷C3H844.44672.29.540174-42.07丁烷C4H1058.14301.98.546206戊烷C5H1272.13091.57.8452342.3.2公用工程 (1)给水方式本站场生产及生活用水采用长庆油田供水管网的水,生产用水自备井取水,建筑内部给水设水箱给水方式。消防系统给水方式:本站区内的建筑物设计耐火等级均为二级。本站区在生产区设消防水池,室外设干粉灭火器、消防沙。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单独采用以套给水管网,由水池调节,水泵加压。(2)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统:雨水按照站区自然坡,采用无组织地面排放至站前河里;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生产装置中天燃气系统为密闭式工艺系统。生产过程中仅会产生少量油污,油污定期装车运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粪车拉运做农家肥。(3)采暖设计采暖热媒为95℃热水,有锅炉房供应,燃料为天燃气。控制室、营业及其他房间等采暖,室外设计算温度为-20℃,室内计算温度为18℃。采暖系统形式为上供下回单管垂直顺流式。(4)供配电系统:供电系统电源电缆地埋式引入。(5)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电源引至低压配电柜,各建筑物内设立照明配电箱。照明电压为0.25KV;全站照明容量为30KW;照明配电系统为放射式。2.3.3消防工程本站消防工程由消防给水系统、干粉灭火器、消防道路组成。(1)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设移动式水枪系统,环形消防给水管网。(2)灭火器配置根据GB20238-2023《城乡燃气设计规范》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23规定,CNG储配站生产区设立灭火器。(3)消防道路站区设有环形消防车道,事故状态下方便大型消防车辆出入。(4)事故水池厂区有事故水池(兼有初期雨水收集功能),在全厂最低处,事故状态下,消防废水自流进事故水池。2.4危险源分析2..4.1最大可信事故与风险类型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本项目重要的危险物质是:混合烃、液化石油气、异戊烷、戊烷发泡剂、石油醚、稳定轻烃、200#溶剂油、苯、甲苯等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生产或贮存量的大小,拟定厂区最大可信事故为:储罐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及评价方案见表2.4-1。表2.4-1最大可信事故及风险评价方案事故源事故假定评价因子评价方案储罐火灾爆炸爆炸伤害半径不完全燃烧CO对扩散到大气中的CO、非甲烷总烃、苯预测评价;泄漏非甲烷总烃、苯2.4.2最大可信事故概率本项目事故概率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类比法进行。根据《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防止》(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记录1949年~1988年的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储罐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2×10-6。因此拟定本项目储罐发生事故的概率均为1.2×10-6。2.4.3事故源项计算2.4.3由于储罐中物质均以液体形式存在,因此物质泄漏速率均采用用柏努利方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2A——裂口面积,根据同行业类比资料按破裂孔径40mm计,为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89700Pa;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本项目取5m。2.4.3.2储罐泄漏量的拟定本项目设多个储罐,储罐内贮存物质均以液体形式贮存,均采用柏努利方程进行计算,假设发生泄漏事故后,安全系统报警,操作人员在10min内采用措施使泄漏事故得到控制,则项目不同储罐泄漏量计算结果见表2.4.3-2。表2.4.3-2不同储罐泄漏量计算一览表物质名称储罐容积(m3)储罐内压力(KPa)液体密度(kg/m3)泄漏速率(kg/s)泄漏量(kg)混合烃1000130058029.5217712液化石油气100130053028.1916914异戊烷1001806209.535718戊烷发泡剂1001806309.625772一类石油醚1001806609.915946苯-甲苯88011.947164200#溶剂油10018074010.666396二类石油醚300常压6605.093054三类石油醚300常压6605.093054稳定轻烃300常压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小学挫折教育心理活动课
- 2025年宁夏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手绘设计:教学演讲新风格
- 腋臭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精神障碍患者骨折护理
- 肝脏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19患者安全目标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完整版医院CT机房装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八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
- 2022-2023(2) 大学英语2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外研版英语(三起)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浙江卷】浙江省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杭州一模)(11.4-11.6)英语试卷
- 无人机行业智能化无人机设计与应用方案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投资人基本情况登记表(自然人股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