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丰滩新建村(井队、郭家槽)组综合节水工程初步设计甘肃省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八年四月批 准:张同泽核 定:李俊喜审 查:王生柏工程负责: 高长庆 贾宙报告编写: 刘晓泉 安祥经济评价: 侯国文投资估算: 贾宙麻海玉设计人员: 唐贵年 倪天相侯国文 刘晓泉安祥目录1.综合说明.................................................................................................................................31.2工程区自然简况.......................................................................................................................31.3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31.4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31.5工程投资及效益.......................................................................................................................31.6工程施工组织管理...................................................................................................................31.7技术经济计算结果...................................................................................................................31.8结论及建议...............................................................................................................................32基本情况......................................................................................................................................32.1工程区自然地理简况...............................................................................................................32.2气象、水文...............................................................................................................................32.3土壤...........................................................................................................................................32.4工程区社会经济情况...............................................................................................................33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33.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34工程节水量分析及计算..............................................................................................................34.1现状灌溉制度...........................................................................................................................34.2规划水平年灌溉制度...............................................................................................................34.3现状与规划渠系水利用系数比较34.4节水量分析计算.......................................................................................................................34.5节余水量合理配置...................................................................................................................35工程任务及规模..........................................................................................................................35.1工程任务...................................................................................................................................36工程设计......................................................................................................................................36.1工程设计标准...........................................................................................................................36.1.3规划水平年、灌溉设计保证率............................................................................................36.1.4节水灌溉模式的适宜性分析................................................................................................36.2工程建设规模、等级及原则...................................................................................................36.3工程设计...................................................................................................................................37施工组织......................................................................................................................................37.1施工条件...................................................................................................................................37.2主体工程施工...........................................................................................................................37.3施工总体布置...........................................................................................................................37.4施工总进度...............................................................................................................................38投资估算......................................................................................................................................38.1编制原则及依据.......................................................................................................................38.2工程总投资...............................................................................................................................39经济评价......................................................................................................................................39.1经济评价的依据及原则...........................................................................................................39.2国民经济评价...........................................................................................................................39.3经济效益...................................................................................................................................39.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39.5综合评价...................................................................................................................................39.6社会效益...................................................................................................................................39.7生态环境效益...........................................................................................................................39.8结论...........................................................................................................................................3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310.1环境保护.................................................................................................................................310.2水土保持.................................................................................................................................311工程管理....................................................................................................................................311.1工程管理基本原则.................................................................................................................311.2管理机构.................................................................................................................................311.3施工管理.................................................................................................................................311.4运行管理.................................................................................................................................311.5灌溉管理.................................................................................................................................311.6科技培训.................................................................................................................................311.7档案管理.................................................................................................................................312结论和建议................................................................................................................................3序号 项 目一节水灌溉面积二施工特性1土方开挖2土方回填3砂砾垫层4混凝土5UPVC管6UPVC管7建设期三投资估算1建筑工程2设备及安装工程3其它费用四效益指标1经济效益费用比2经济内部收益率3经济净现值
工程特性表单位 数 量 备注亩 2090m331966.71m329496.22m321.06m3242.97Km9.39D160Km2.51D200年1万元124.468万元48.317万元67.040万元9.1111.11% 14万元 19.331.综合说明1.1工程背景工程区在古浪县永丰滩乡,位于古浪县东北部,距县城
32公里。该乡南依胡家边乡,东与土门镇接壤,西面和北面靠凉州区黄羊镇、吴家井乡。南北宽约
12公里,东西长约 8公里,沿东南向西北呈狭长地带。该地属古浪河的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650—1800M,自然纵坡
1/1500—1/2500。该区是我县开发较早的纯井灌区,全乡辖
7个村委会,
98个村民小组,
1998户,
9138
人,有耕地
2.4万亩,机井
119眼,农作物播种面积2.4万亩,国民生产总值 54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农村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县前列,是我县粮经主要产区之一。区内有武古公路、干武铁路、武 —永输电线路、地下通信光缆穿过,交通、通讯、动力条件十分便利。上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水资源日益减少,迫使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水资源不足,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及生态问题,已成为工程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快灌区经济建设的发展,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必须以节水为中心,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灌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节水,减少地下水的超采量,才能有效地遏制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趋势,利用节约水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对工程区内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当地政府和群众节水意识强,土壤、气象特性都适宜节水灌溉。通过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可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将会改善工程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高新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根据现阶段工程区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走内涵挖潜改造的道路,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节水灌溉建设资金,是现阶段解决水资源紧缺矛盾的主要出路。本工程工程采用管道节水灌溉技术,达到减少水量损失、增大灌水效率的节水目的。1.2工程区自然简况该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 2852.3小时,≥10℃积温 2686.3℃,年均气温8.3℃,昼夜温差 16℃,无霜期 160天左右,年均地温 7.5℃,最大冻土深度 1.4M,年均降水量 207.7mm,且多集中在七月至九月 ,年均蒸发量 2807.4mm,风向多南北,平均风速3.3M/秒。总的气候特点: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且不均匀,蒸发量大,春季多风沙,冬季寒冷少雪,气候变化幅度大。该区地下水埋深 60~120m,矿化度0.3-0.5g/L,小于1g/L,灌溉不产生碱害。1.3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该区是我县开发较早的纯井灌区,全乡辖 7个村委会, 98个村民小组, 1998户,9138人,有耕地 2.4万亩,机井 119眼,农作物播种面积 2.4万亩,国民生产总值 54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50元,农村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县前列,是我县粮经主要产区之一。工程拟定在永丰滩乡新建村井队、郭家槽组实施,有 356户,人口 1800人,劳动力773个,耕地面积 5428亩,农作物播种面积 2814亩,粮食产量 1008吨,机井 2眼。1.4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区规划节水灌溉面积 2090亩,新建低压管道 11.9km;高位水池 9座,排水、检查井9座,给水栓 227个。1.5工程投资及效益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 124.46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48.317万元,设备安装工程67.040万元,其它费用 9.111万元。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工程区生态环境,调节用水矛盾,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6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本工程实施,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工程工程管理推行工程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建设采用招标承包,严格按照基建工程招标程序及招标管理办法,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择施工队伍。工程建设中,严格控制分包、转包现象。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建设监理,对工程监理单位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应严格按批准的设计进行。工程管理人员和受益区的业务主管人员或业主应参加施工管理,熟悉工程情况,便于运行管理和工程维护。1.7技术经济计算结果从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1.111大于1.0;经济内部收益率14%,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为19.33万元大于零,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经济效益显著。1.8结论及建议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实施后,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建议尽早立项建设,发挥效益。基本情况2.1工程区自然地理简况工程区在古浪县永丰滩乡,位于古浪县东北部,距县城 32公里。该乡南依胡家边乡,东与土门镇接壤,西面和北面靠凉州区黄羊镇、吴家井乡。南北宽约 12公里,东西长约 8公里,沿东南向西北呈狭长地带。该地属古浪河的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650—1800M,自然纵坡 1/1500—1/2500。2.2气象、水文该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 2852.3小时,≥10℃积温 2686.3℃,年均气温8.3℃,昼夜温差 16℃,无霜期 160天左右,年均地温 7.5℃,最大冻土深度 1.4M,年均降水量 207.7mm,且多集中在七月至九月 ,年均蒸发量 2807.4mm,风向多南北,平均风速3.3M/秒。总的气候特点: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且不均匀,蒸发量大,春季多风沙,冬季寒冷少雪,气候变化幅度大。该区地下水埋深 60~120m,矿化度0.3-0.5g/L,小于1g/L,灌溉不产生碱害。该区上游有主流古浪河和柳条河等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脉。古浪河年径流量 0.776亿立方 M,柳条河年径流量 947万立方 M,补给来源为降雨和冰雪融水。该区地下水埋深80—150M,矿化度 0.3—0.5克/升。2.3土壤该区地势平坦,土壤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壤以轻质砂壤土为主,土质肥沃,土壤含盐量低,土质肥沃,土壤容重 1.45g/cm3,田间最大持水率 22.0%。土壤含盐量低,有利于作物生长,适合种植小麦、玉 M、瓜果、蔬菜等作物。2.4工程区社会经济情况该区是我县开发较早的纯井灌区,全乡辖7个村委会,98个村民小组,1998户,9138人,有耕地2.4万亩,机井119眼,农作物播种面积2.4万亩,国民生产总值54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50元,农村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县前列,是我县粮经主要产区之一。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古浪是一个干旱的农业县,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多年来,虽然修建了一系列灌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的发展,一方面,灌溉面积增加,对水资源需求量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灌溉水利用率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而永丰滩乡井灌区的情况更为严重。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现有条件下,对渠道进行衬砌、维修,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率,为社会提供可再分配水资源,真正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平衡利用。同时,也是永丰滩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建设节水工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节水灌溉是发展高效农业的现实需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改变和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和方式,发展高效农业,在目前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量产出效益,节水灌溉是最佳选择;二是节水灌溉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党中央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将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三是节水灌溉是农业增产增收,实现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从整体上看,现阶段该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脆弱,抗灾能力较差,科技贡献率较低,投入产出比相对较小,这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另外,当地群众习惯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对于新的节水措施,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建设高标准节水工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选择永丰滩乡新建村井队、郭家槽组作为节水灌溉工程区,其目的是为全县树立一个节水灌溉样板,以点带面,带动全县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工程区内土地平坦且集中连片,但由于水资源缺乏,传统的灌溉方式远不能满足用水需要,致使大片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愿望十分迫切,积极性高,当地领导重视,社会经济基础好。工程区所在镇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劳力资源充足,群众具有一定的自筹能力,且科技兴农意识较高,适宜节水灌溉和 “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工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单位具有专业施工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各负其责,实行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规范化,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可达到工程的预期目的。区内有武古公路、干武铁路、武 —永输电线路、地下通信光缆穿过,交通、通讯、动力条件十分便利。3.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条件,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选用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施工,严格管理制度,真正实现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达到示范、辐射、推广的目的。工程建设原则:一是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二是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管道灌溉;三是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结合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工程区的作物种植品种;四是工程区建设资金由国家投资、地方配套两部分构成。3.4水资源简况工程区水源为提取地下水,该地属古浪河的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埋深35m左右,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夹砂砾石地层,隔水层顶板埋深 60-70m,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靖河及沿山沟谷地下潜流和大靖灌区黄灌区农田灌溉回归水组成,补给来源稳定可靠,含水层的分布面积大且稳定。经测试机井单井出水量 50-70m3,利用的取水机井运行状况良好,取水可靠,有保证,可直接作为本工程灌溉水源。工程节水量分析及计算4.1现状灌溉制度经对工程区现状调查,根据作物种植比例、作物种类、灌溉方式、净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现状灌溉制度,工程区现状综合净灌溉定额为 283.55m3/亩,最大净灌水率为 0.211m3/s·万亩,详见表 4-1。4.2规划水平年灌溉制度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农业转化,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增大。在全面改革用水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调整经济结构种植结构,田间配套逐步完善,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工程区农作物不同灌溉模式和灌溉制度的确定,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和不同作物播前和全生育期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作物种植比例确定。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日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作物各生育阶段及其田间土壤含水率与作物苗情状况,拟定工程区规划水平年灌溉制度,灌溉制度详见表4-2。4.3现状与规划渠系水利用系数比较依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并根据工程区节水途径综合分析确定,工程区现状井水渠系水利用系数0.75,灌溉水利用率0.68,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83.55m3/亩。工程区通过配套改造工程,主要以防渗节水为中心,考虑优化种植和调整灌溉制度,普及常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划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62.25m3/亩。通过田间配套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工程区内灌溉水利用率可提高到0.85。现状灌溉制度表表4-1种植灌灌水灌溉起止日期天数灌水率作物种比例水定额定额类%次m3/亩m3/亩起止(dm3/s万亩数(月.日)(月.日))冬012010.211.05450.1851505.75.31250.139小602802606016.25250.167麦3506.257.20200.139胡01103.103.29200.095151452555.175.31150.052麻2556.267.14190.0503457.157.30160.049洋01103.103.29200.064101552707.218.9200.032芋2558.108.24150.0423508.259.8150.039糜01103.103.29200.03251502657.218.9200.014谷2558.108.24140.0383508.259.8150.019012010.211.15450.0151505.75.31250.012带2606.16.25250.01453554506.267.20250.013田4607.218.9200.0175558.108.24150.0216508.259.8150.019蔬301103753.103.29200.019菜1506.16.25250.007瓜2506.267.20250.007果3607.218.9200.0104558.108.24150.0135508.259.8150.012林10601203.103.29200.003草16010.211.15450.002果0505.75.31250.00211502106.267.20250.002园2608.108.24150.00535010.211.15450.001规划水平年灌溉制度表表4-2种植灌水灌溉起止日期天数灌水率作物比例灌水定额定额种类%次数m3/亩m3/亩起止(d)m3/s万(月.日)(月.日)亩小46麦胡15麻洋5芋糜谷 5瓜2类蔬3菜林10草果2树大麦 7
1005050509045554510050505090505050100505050505010050505050506060505050501006560
250235240240350350120200225
10.211.15450.1185.75.31250.1066.16.25250.1066.267.20250.1063.103.29200.0785.175.31150.0526.267.14190.0507.157.30160.0493.103.29200.0297.218.9200.0148.108.24150.0198.259.8150.0193.103.29200.0267.218.9200.0148.108.24150.0198.259.8150.0193.103.29200.0126.16.25250.0056.267.20250.0057.218.9200.0068.108.24150.0088.259.8150.0083.103.29200.0176.16.25250.0076.267.20250.0077.218.9200.0098.108.24150.0128.259.8150.0123.103.29200.03510.211.15450.0155.75.31250.0056.267.20250.0058.108.24150.00810.211.15450.00310.211.15450.0265.75.31250.0306.16.25250.0284.4节水量分析计算节水量是本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利工程布置、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等问题。在工程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有多次互相转化及重复利用的特点,这种转化关系反映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成因上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地表水中绝大部分是地表水回归量,而实施节水措施后除减少部分蒸发损失外,同时减少了回归水量。因此,规划水平年的节水量,必须考虑地下水互相转化及其影响,扣除地表水的回归水减少量,考虑到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对节水量计算的影响,统一按毛水量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式中: W2i—i区井灌区节水量;S2i—i区井灌区保灌面积;M2i—i区井灌区现状综合毛灌溉定额;M2iˊ—i区井灌区规划综合毛灌溉定额;经计算,年节水量 22.3万m3。4.5节余水量合理配置工程区节余水量不但可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减少流域超采地下水量,使之逐渐达到采补平衡,阻止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向下游输水,使水资源更加合理利用。工程任务及规模5.1工程任务5.1.1工程区选定的原则⑴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工程实施高新节水的灌溉地区。⑵选点在节水技术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适宜的灌区。⑶选点在群众节水意识和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区。5.1.2工程实施的目的和指标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改善工程区农业节水灌溉的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大节水灌溉科技含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动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管道灌溉面积5.2建设规模
2090亩。工程建设规模为节水灌溉面积
2090
亩,新建低压管道
11.9km;高位水池
9座,排水、检查井
9座,给水栓
227个。工程设计6.1工程设计标准6.1.1节水灌溉设计主要技术规范(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T153—95;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1.2节水灌溉标准①管道水利用系数 ≥0.95。②灌溉水利用系数 ≥0.80。6.1.3规划水平年、灌溉设计保证率现状水平年为 2005年,规划水平年为 2006年。灌溉设计保证率: P=75%。6.1.4节水灌溉模式的适宜性分析管灌工程近年来在古浪县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工程根据工程区地形特点,利用地面落差,设计为自压式管灌,使运行费用降低,减少输水环节中的渗漏、蒸发损失,节水效果显著,深受灌区群众的欢迎。工程主要选在地形落差大、群众接受能力强、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村组。6.2工程建设规模、等级及原则6.2.1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规模为节水灌溉面积2090亩,新建低压管道11.9km;高位水池9座,排水、检查井9座,给水栓227个。6.2.2工程等级根据水利部2000年7月颁发的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工程为小(1)型工程。6.2.3规划原则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因地制宜,合理布置,便于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注重经济效益,在保证灌溉质量,运行安全、可靠、合理和管理方便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造价、运行及管理费用,尽可能改进水利设施,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灌溉工程的效益;综合分析当地情况,选择最优的布置方案。6.3工程设计6.3.1管网的布置①管网布置原则一是以原有水源为依据,做到设施、管道、道路、条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配套,统一管理。二是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要求线路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三是管道尽可能双向分水,节省管材。②管网布置依据《低压管道输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152-95)进行规划布置,根据现有地块形状管网布置形式。管网布置利用自然纵坡规划为自压管道输水,管道末端出口地面上能提供
0.2m
左右压力水头即可。管道埋于冻土层
1.2m以下。出水口间距为
30m,用三通连接地埋竖管,上部安装给水栓双向输水灌溉。管道垂直于等高线布置。灌溉结束后,使管网水退至排水井内,冬季可避免冻害引起破坏。6.3.2管材选择管材的选择根据管灌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种管材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选择。管材的选择,兼顾人饮水选用UPVC管。其特点:重量轻,便于搬运,施工容易,能适应一定的不均匀沉陷,内壁光滑,耐腐蚀,水头损失小,并且价格低廉。6.3.3流量确定根据对工程区现有机井调查,单井出水量为 50~70m3/h左右,故低压管道输水能力按50~140m3/h进行设计。6.3.4管径选择管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D——管径(mm);Q——设计流量(m3/h);V——管道流速(m/s),经济流速取
0.5~1.0m/s之间。经计算,管径选用 D160mm、D200mm。6.3.5管网水力计算: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最末端水头损失较大,按此种方法计算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进行估算。hf=f·Qm·L/Db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 m);f-管材摩阻系数取 0.948×105;L-管道长度( m);Q-管道设计流量(m 3/h);D-管道内径(mm);m-流量指数,取 1.77;b-管径指数,取4.77。水力计算成果详见下表:水力计算成果表村组名称长度管段总水头损失地面落差自由水头(m)(m)(m)(m)井北组2510.0021.8916.90-4.99井西组1230.007.372.70-4.67井中组1260.0012.558.40-4.15砖东组1200.0011.957.52-4.43三板滩组1280.007.673.04-4.63红沙台组1520.009.104.26-4.84冰上组1680.0010.065.76-4.3冰下组1220.005.293.00-2.296.3.6建筑物设计①高位水池因工程区地势平坦,落差较小,为保证管道输水,需修建高位水池以提高供水水头。高位水池建在管道首端,基础为 C15细粒砼砌石,长 ×宽为2.5×2.5m,池身为 C25预应力钢筋砼管,管内径为 0.8m,壁厚0.08m,高3.2m。详见高位水池设计图。②分水口分水口为 C15砼圆形预制件,内径为 0.8m,高0.4m。详见分水口设计图。③闸阀井为便于工程管理每条干管与支管连接处,设置闸阀井。结构为园型,井口内径为 0.8m,高 2.16m,井壁用红砖砌筑,井底内径 1.8m,内设爬梯,井盖为 C20钢筋砼预制,厚0.1m。详见闸阀井设计图。施工组织7.1施工条件7.1.1工程条件工程区位于 308省道北侧,干武铁路西面,工程区乡镇公路连通,村社道路相互贯通,施工期间只需对部分地段加以整修、扩修便可满足需要,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工程实施区距古浪县城 100km。工程区内的水源点较丰富,施工场地附近有机井,水量较充沛,施工期间用水可从机井内抽水,存蓄待用。施工期用电,利用工程区现已架设的输电线路接至施工现场。7.1.2建筑材料工程所需的砼粗细骨料及卵石,从 30km处大靖河料场采购拉运。管道材料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油料由石油公司供应,汽车直接运到施工工地。其它建筑材料及零星配件由承包商就近自行采购。7.1.3自然条件工程区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海拔在 1750~1960m之间,平均气温为8.3℃,平均降雨量 360mm,平均蒸发量 2807.4mm,平均风速 3.3m/s,最大冻土深 140cm,自然条件满足施工建设要求。7.2主体工程施工7.2.1备料工程在正式施工前所有的材料包括管灌设备、天然材料、施工工具都要落实到位。管灌材料在招标采购的基础上由招标单位运输到专用仓库,所有的材料在进场时必需专人负责按技术要求严格检验,把好质量关。7.2.2管道安装工程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基槽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几何尺寸施工,管材材质必须达到合格。 UPVC管安装时,橡胶圈应由管材生产厂家配套供应,橡胶圈正确安装于承插口的圈槽内,承插口内表和插入口外表不得装反或扭曲,承插口内表和插入口外表涂上润滑剂;接口时保持插入管段的平直,若插入口阻力过大,切勿强行插入,以防胶圈扭曲;用塞尺顺承插口隙塞入,检查安装是否正常。管道粘结时,先将管口清理干净,先涂承插口,再涂插入口,轴向涂刷均匀;粘结后不得立即对粘结部位强制加载,粘结结合最小保持时间不低于 30S。管道铺设后,管道周围用细土或砂土回填,厚度不小于 15cm,安装完毕后分段进行打压实验,压力达到设计标准后方可回填。7.3施工总体布置由于该工程工程面广、点多,单项工程数量较多,所以在施工总体布置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考虑工程集中连片建设,使其工期最短,尽快发挥工程效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库房场地,以方便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由工程办统一专人管理发送,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协调调拨,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7.4施工总进度工程建设期为 1年,施工期 2个月,2006年8月底开工建设,2006年10月底竣工。投资估算8.1编制原则及依据8.1.1编制原则概算依据甘肃省水利厅 1992年15号文颁发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8.1.2编制依据(1)定额依据建筑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1996年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费用依据按照甘肃省水利厅1992年15号文颁发的《甘肃省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执行并按1995年19号文“补充规定”和1998年11号文“费用标准调整意见的通知”计取各项费用。(3)材料、设备、施工机械价格编制依据①主要材料价格确定:材料原价按 2006年三季度价格水平确定,钢材、水泥、木材运杂费按(汽车)运费 0.42元/t,装卸费 5.0元/t,采购保管费2.5%,计算结果详见附件。②砂石料价格确定:按当地市场价加运杂确定,经计算砂子预算价为40.3元/m3,石子预算价为 32.6元/m。③施工机械价格:按( 1996)甘肃省水利厅颁发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中机械台班费定额,一类费用在原定额基础上增加 15%,二类费用根据当地预算价格计算。④人工工资:依据甘价房地( 1995)年68号文规定计算,风、水、电单价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及有关规定计算,成果详见下表:人工工资风
水
电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砼、安装工程15.94 16.99
18.04 0.29 0.41
0.48⑤取费标准:直接费:基本直接费按施工方法选用相应的定额计算;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分别为 4%、5%计取。间接费:按小型工程计取。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砼工程、安装工程、分别按人工费的24%、30%、70%、80%计算。计划利润:按 7%计取。税金:按 3.22%计取。4)其它费用①建设单位经常费:以定员3人计取。工程管理费:按建安工程费0.12%计取。②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的2%计取。③勘测设计费;按工程投资第一至第四部分合计的2.5%计取。④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预算定额编制管理费分别按建安工程费的0.1%、0.12%计算。8.2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 124.46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48.317万元,设备安装工程 67.040万元,其它费用 9.111万元。详见附表 1~12。附表:总估算表;建筑工程估算表;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其他费用估算表;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砼单价计算表;主要材料及其它材料价格汇总表;主要材料价格预算表;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主体工程主要材料量及工日汇总表;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表。经济评价9.1经济评价的依据及原则9.1.1评价依据①《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②《水利建设工程经济评价规范》 (SL72—94)③《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9.1.2评价的原则经济分析,着重评估该工程实施后,使渠系水利用率提高,灌区保灌水平提高,有增产、节水、节电、省工直接或间接效益,分析该项工程的投入产出,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以评价工程在经济可行性,以动态指标为主,静态指标为辅。9.2国民经济评价9.2.1费用计算工程费用包括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9.2.2影子投资计算在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按(SL72-9)规范做影子投资,即在工程单价删除计划利润和税金等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费用,再按影子材料、机械台班费计算分析影子工程单价,影子工程单价乘工程量得出影子投资。9.2.3年运行费计算年运行费包括工程维修费、燃料动力费、管理费及其它费用。工程维修费,按固定资产投资额 1.5%计算,经计算每年为 1.87万元。燃料动力费,按实际耗电量电价计算,按供电价格 0.35元/Kwh计算,经计算每年电费为5.47万元。工程实施后,依据
“谁受益谁管理 ”的原则,移交给村组进行管理,经计算每年为
1.3万元。其它,按管理费的合计年运行费为
20%计取费用为8.90万元。
0.26万元。9.3经济效益本工程实施后,经济效益主要有提高灌区保证率后的增产效益和节水效益:(1)增产效益农业增产效益按有、无工程时增量产值计算 ,采用分摊系数法计算水利灌溉效益。工程实施后,0.209万亩农田得到保灌,根据统计计算,每亩平均增产小麦 40kg,年增农业产值8万元,水利益分摊系数按0.5计,则分摊效益为4万元。2)节水效益工程实施后,共计节水量 22.3万m3,节约的水量若用于增加保灌面积,按每亩增加 1个苗水(60m3)计,可新增保灌面积 0.37万亩,由于灌溉方式及作物种植比例不同,作物种植增产量也不同 ,故按作物种植比例及单位产量分别计算产量和产值。根据计算,规划水平年每年可增产农业值 26.07万元。水利益分摊系数按 0.5计,则分摊效益为13.04万元。(3)其它效益实现节水灌溉后 ,灌水时间减少 ,节省劳力,每工日按 20元计算,每年可减小工日 5000工日,则计算劳力折资为 10万元。9.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1)经济分析期的确定本工程建设期 1年,经济计算期 31年。(2)基准年的确定根据《水利建设工程经济评价规范》,计算基准年选在工程开工后的第一年,基准点为年初。(3)经济评价指标社会折现率依据《水利建筑工程经济评价规范》规定取 12%,经计算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如下:。①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14%大于社会折现率 12%;②经济净现值 ENPV(Is=12%时)=19.33万元,大于零;③经济效益费用比 =1.11大于1.0。9.5综合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 1;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12%时)大于零。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民经济评价规范要求,经济效益显著。9.6社会效益1)本工程实施后,年净增产小麦8.36万Kg,节约水量22.3万m3,对工程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工程区水土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好,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地区,工程实施好,将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3)工程实施后,由于灌溉制度调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工程区每年可节约的水量,提高了保灌率,节约的水量对缓解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9.7生态环境效益该工程地处河西走廊,属西北内陆干旱农作物垦植区,水资源紧缺、气候干燥、风沙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工程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9.8结论本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工程经济可行,建议尽早立项建设。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0.1环境保护工程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作物垦殖区,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灌溉。水资源紧张,气候干旱,风沙大,降水稀少,蒸发强是工程区典型的气候特征。由于该工程取水量小,对工程区的水资源平衡无大的影响;该工程施工开挖面积小,占地面积少,对地表植被破坏程度小,地表植被易于恢复,因此该工程实施不会带来水土流失现象。同时该工程投入少、无移民搬迁,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工程实施区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充裕的光热资源,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灌区。工程实施后,将为灌区节约一定的水量,使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使工程区地下水趋于均衡的良性循环,有效缓解灌区用水紧张的局面,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进一步合理利用。通过建设节水工程,使工程区渠、路、林、田配套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由于节水效益显著,农田的保护面积和保灌程度增大,为农村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创造了持续、良性发展条件;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工程区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保收能力,促进灌区人民节水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该工程实施后,节水、增产、增收效益明显,能积极推动工程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相反它对工程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将带来长期的、多方面的正效应,并直接或间接改善自然环境,使之为灌区人民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在总结过去几十年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时,再不能走发展生产而牺牲自然为代价,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走节水农业之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为巩固节水带来的积极作用,使之更好地为灌区人民服务,为美化我们的环境服务,必须加强管理,管好、用好节水工程使其在节水中发挥最大效益,还必须加强灌区水管队伍和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提高他们对节水设施认识运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带来更为显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地改善工程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抗旱保收能力及农产品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酸检测证考试题及答案
- 学习心得体会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持续集成与交付实践试题及答案
- 系统管理与技术结合考题试题及答案
- 图书管理员用户调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 成功通过2025年育婴师考试的秘诀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高级课程导览试题及答案
- 确定策略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明楼栋评选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核心概念划分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威海市2022年中考地理试题
-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分类琵琶二胡乐理文化传承知识介绍实用课件两篇
- 保安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年浙江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37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 经济学说史教程第四版题库
-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
- GB/T 12727-2023核电厂安全重要电气设备鉴定
-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