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 论文_第1页
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 论文_第2页
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 论文_第3页
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 论文_第4页
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师,我不会画……

——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现象的思考与破解摘要:

回顾遥远的星河,古代的甲骨文、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千年之前人们就开始享受绘画的诗情画意。《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不会写字时,孩子就会捡起地上的枝条,在地上画着圈圈,点着点。点、线、面和着小小的脚印成为孩子们最初稚嫩的画作。可是,本来是无忧无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用画笔去记录、去表达、去玩耍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总是听见幼儿说:“老师,我不会”,这一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引发我的思考。我从典型案例入手,从年龄阶段、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三个方面思考中班幼儿“我不会画”的背后原因。从而有针对性找到破解中班幼儿“我不会画”的秘密法宝。关键词:中班幼儿、我不会画、教师破解一、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的典型案例1.“老师,我不会画”的典型案例(1)案例:绘本美术活动《我爱洗澡》中,请幼儿用黑色的油画棒画出自己后,再用螺旋线画出抹肥皂。小朋友在我的带领下,开始观察身体,当请幼儿开始在纸上画出自己时,一名幼儿立即大声的说:“老师,我不会”,其他幼儿在旁边纷纷提醒他:“先画圆圆的脑袋……”可这名幼儿还是紧握油画棒,不愿动笔。我看到后,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头后,又重新引导他观察自己。幼儿也能够积极回应,不过,在幼儿下笔时,幼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老师,我不会,我太小了,我不会。”听到这,我立即认识到,该幼儿不是缺乏绘画技巧而是缺少绘画的自信心。于是我积极鼓励这名幼儿,该幼儿听到我的鼓励后,小心翼翼地在纸上用油画棒点了一个小点,就立即停了下来。这时,我继续鼓励幼儿,幼儿还是反复说:“我不会,我太小了。”反复鼓励无效,我准备做个“支架”帮一下,我在幼儿的纸上画出了一个脑袋,画好后,问幼儿:“宝贝要洗澡了,宝贝的脑袋画好了还要画什么呀?”幼儿立即高兴的说:“还有身体还有手还有腿”说着孩子拿起笔开始画了起来,一段音乐结束后,一个可爱的小人出现在他的纸上。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中班幼儿已经掌握圆形的概念,绘画人物的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班以圆来表现整体人—发展到用中班圆和直线拼接的蝌蚪人)。通过观察该幼儿的绘画情况以及与幼儿的交谈过程中说明他具备绘画的能力。但是幼儿为什么会反复说:“老师,我不会”呢?在与班级教师沟通时,教师无奈的表示该幼儿父母在家包办一切,很少放手。他在班级进行绘画、手工时也会不尝试直接喊出:“老师,我不会”。(2)案例:创意美术活动《冬奥会吉祥物》中,绘画内容是先请幼儿观察图片画出冰墩墩或雪容融,再想象他们在干什么。以此丰富自己的绘画内容。十秒钟翻翻看的环节,以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吉祥物。孩子们观察的也很认真,也能回答出冰墩墩的身体像鸡蛋,里面有圆圈,他的黑黑的像雨滴的眼睛。在后期自由创作时大部分幼儿迫不及待地一边观察一边动手创作。但是一位幼儿拿着油画棒在画纸上反复比划却迟迟不肯动笔。引起我的注意,我走到他身边听到他小声嘟囔雪容融和冰墩墩的肚子上的标志不一样。我很惊喜这个孩子惊人的观察力。我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你不画呢?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我想画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有我在雪山上一起滑冰,我们一起很快乐,还有好多漂亮的花朵”听完他的想法,我立即表示你的想法太棒了,那我们第一步要画什么呢?我引导孩子明确绘画步骤。幼儿说:“我想先画高高的雪山。”我对幼儿的想法表示肯定支持,继续鼓励幼儿大胆动笔,幼儿开始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完以后,幼儿开始嫌弃的说:“我不画了,我画的一点都不像雪山,妈妈说我画的是乱七八糟”听了幼儿的话后,我立即追问:“你觉得不想雪山?哪里不像?”孩子说出:“雪山是白色的,雪山有很多。”我继续引导,幼儿开始鼓起勇气完成雪山。看着上完颜色的雪山,幼儿问我:“老师,我画的像不像?”我说你画的雪山是我见过最美最有趣的雪山,因为冰墩墩雪容融还有你一起来这里滑雪,可真热闹!说完孩子开心的继续进行创作。 分析:《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使幼儿体验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与适时适当的指导。”中班幼儿观察的目的性、细致性增强。例如幼儿在观察雪容融时能注意到她的围巾以及头顶的一小块积雪。案例中幼儿复杂的环节、构图会使幼儿丧失自信心,让幼儿产生畏难的情绪,不知如何下笔。加上案例中的幼儿有过被父母不肯定的经验,复杂的构图加上心理的不自信,两座大山让孩子喊出了老师,我不会。二、思考中班幼儿“我不会画”背后原因1.解读中班年龄特点,(1)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开始追求一种具体性,头脑中必须要有事物的表象,才能够放心大胆创作。中班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创造想象开始萌芽,但是幼儿对表象的储备略显不足。这样就会使幼儿产生“我不会画”、不知如何下笔的窘境。(2)中班幼儿的评价方式往往依他人评价为标准。案例二中幼儿因为妈妈曾有过否定自己的绘画的经验,所以在进行创作时丧失了绘画的勇气,产生“我不会画”的消极情绪情感。在进行创作活动时畏手畏脚,在创作结束后,也非常在意我的意见。害怕我的责怪。(3)中班幼儿语言词汇量激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绘画技能技巧不足,往往难以绘制出自己的想法。当这一矛盾出现时,幼儿也会产生“老师,我不会画”的情绪情感。2.解读幼儿内部原因(1)心理个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有两种解释,这里指的是同一年龄段不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因为个体具有独特性的特点,纵使都是中班的幼儿,幼儿心理发展也有不均衡性。个性也具有倾向性,例如绘画能力一向表现很好的幼儿会偶尔出现在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中产生“我不会画”消极情绪。(2)气质类型下的假性我不会画。含有黏液质、抑郁质的幼儿在绘画时会出现一种假性的我不会画,看着他们迟迟不动笔,其实他们是在认真思考,精心布局。当我们再耐心等待一下会发现他们不经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而且还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巧思。3.解读外在原因

(1)教学活动设计的不足、目标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活动思路混乱,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难以理解。例如在绘本美术活动《一园青菜成了精》中,因为我没有介绍清楚双方对峙的成员以及在分工完成场景的任务中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造成了幼儿不会画的局面。教学活动不符合现实生活,难以吸引幼儿。例如在绘本美术活动《老鼠嫁女》中,因为当今很少有坐花轿迎娶的场景了,幼儿在进行绘画迎娶场景时,一直说:“我们都是坐小汽车,老鼠也不能做轿子”。由此造成了幼儿不会画的抱怨情绪。(2)评价成人化。《指南》指出: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这种错误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较多出现在家庭中,父母因为没有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往往带有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去认识孩子的绘画,他们会以像不像,颜色涂的对不对来衡量幼儿绘画的成功与否,也经常因为不像去打断幼儿的创作。甚至会直接用语言去否定孩子,由此造成幼儿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再敢无拘无束的进行自我的创作。 (3)社会绘画机构的参照物

由于当下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幼儿都报名了绘画机构,一些不够专业的绘画机构往往会向幼儿提供参照物,例如我们班级的一名幼儿如果给他图片让他绘画,他会画的特别好,但是当引导孩子进行想象时,他往往不从下笔。通过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才知道,他从小班就开始上绘画机构,而绘画机构在教授绘画时,都会提供作为范画的参照物。有此以往,幼儿养成了一种依赖性,一旦摆脱了参照物,幼儿就会产生我不会画的不知所措。三、中班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不会画”的破解1.尊重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拓展幼儿对表象的积累。表象是幼儿想象的原材料,例如我们不能让城市孩子去画从来没见过柴火垛、水稻、农村的孩子去画少年宫、运动馆。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曾指出“绘画教育依靠视觉,引导儿童经常注意观察物象特征,是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1】i在美术活动中,尊重幼儿、使幼儿无拘无束地构图、创作。2.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性、游戏化的特点。2022年教育部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节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让幼儿目不转睛,挖掘幼儿的潜力。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例如在教授幼儿是用毛笔蘸水时,我开始简单的语言提示蘸三下,幼儿并不感兴趣,当我改成毛笔宝宝洗头发,冲冲头,一下子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1)学会正确的评价方式。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被誉为“美术教育之父”他特别强调儿童自我表现的能力。而教师以及家长的作用就是引发幼儿的创作动机,支持幼儿的创作。这要就我们首先耐心倾听幼儿的声音其次正面肯定和鼓励最后不以像不像来作为评价幼儿绘画水平的标准。 (2)学会运用暗示和强化

当发现幼儿无从下笔时,可以在一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慢慢暗示幼儿。当幼儿尝试动笔时,继续表扬赞美,强化他这一大胆行为。在国画《梅花》活动中,幼儿因为第一次用毛笔,很多孩子脱口而出我不会,我引导幼儿观察毛笔,和幼儿一起练习握笔姿势,当幼儿轻轻用笔尖点在纸上时,我继续鼓励,幼儿就能摆脱畏惧的心理,大胆进行创作。(3)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幼儿具有独特性,对症下药,往往能够事半功倍。4.搭建展示的平台两步走。 第一步幼儿绘画结束后,及时进行拍照记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第二步搭建艺术展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提高幼儿的自豪感。5.解放幼儿,摆脱包办。(1)当代子女因为长辈的包揽,养成了依懒性,什么事情不愿动手尝试,哪怕胸有成竹也不愿做。应该呼吁长辈们放手,给孩子一些机会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幼儿的头脑,让幼儿学会自由思考;解放幼儿眼睛,让幼儿观察生活的美好;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幼儿自己表达评价;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绘制出心中所想;解放幼儿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