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_第1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_第2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_第3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_第4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末考试题一选题共40道小题每1.5分共60)1.比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比较适宜发展畜牧业2.在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机大小的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自所在地的气候亚孙域布面很的林回第35题3.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原因是A.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4.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林区任何活动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6~8题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主要是

C.水蚀作用D.沉积作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8.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底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9~10题。9.黄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雨D.候变暖10.造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旱和大风现象

11.热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东亚、非洲、南美洲12.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正确的是A.光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大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13.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原因是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14.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和早春是河流的主汛期.夏季多持续性降雨,且多暴雨C.多年平均降水量多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15.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①③④16.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煤、铁、铜等17.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核心是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B.梯级开发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回答1819题。18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不再以煤为主C.善大气环境质量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的现象19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C.展畜牧业

D.展菜、花卉等城郊农业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2024题。

20.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外运专运干线A.哈大线B.海线C大秦线D.宝成线21.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22.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23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24.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产业链是①煤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③④⑤25.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确的是(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⑤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①②③④.①③④⑤读图3东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mm),完成2629题。26.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海远近③风向纬度位置A.①③B.②C.②④D.①27.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资源有①草原②能③油④林A.①②B.②C.①④D.②28.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29.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丙图3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B.发特色森林旅游C.D.育更新森林资源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及有关知识,回答30~31题。30.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因素是A地形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C.济因素D.气候因素

AABC.D3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年10月10盘过去十年我国的重点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地域跨度还惠及人口,西气输工程都堪称之最。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投超过2900亿,长度达到15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惠及人口超过4亿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32~34题32.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A.中亚B.俄罗斯.西亚D乌克兰33.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4.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①沿线经济发达需量大②气来源多元化更定③盖区域更广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三角的能源短缺状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35~。35.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C.中部地区

B.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36.是我四个不同地区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B.C.D.图537.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38.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B.②④③④D.①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图回答39-40题。39.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可能是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B.钢厂、纺织厂、食品厂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D.服厂、纺织厂、钢铁厂40.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内,其中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引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其共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二、综合题(40分)。41.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0分)地区。(2)

1.图A为-_____________区,图B-__________地

2.图A中我国最大的城市为__________。(分)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原因?(4)4.图所示地区正以_____、_____、_____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42.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分)()选择其中一项工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建设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4分)(2)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分)线路北线南线

依靠能源

输往工业区43.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题。10分)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50年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料二:

表1德国尔区煤炭、钢铁工业变化1957年2005年

人数(万)140120100煤矿(座)钢铁厂(个)煤矿工人(万人)

1402647

744

80604020

19702000钢铁工人(万人)

30

约5

0

第一业

第二业

第三业图6

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资料三:20世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种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1世纪50年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