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_第1页
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_第2页
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_第3页
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_第4页
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保护产品产业发展建议

小农户是乡村发展和治理的基础,亿万农民群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和稳定有序的乡村社会,构成了我国农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扶持小农户,更好发挥其在稳定农村就业、传承农耕文化、塑造乡村社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体现乡村的多重价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起雄厚的群众力量。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适用机具和设施装备,推广应用面向小农户的实用轻简型装备和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服务小农户行动,支持小农户运用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质装备等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引导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生产一线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下乡指导、技术培训、定向帮扶等方式,向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促进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小农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领域。搭建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平台。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为小农户提供多形式技术指导服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小农户提供生产公益性服务。鼓励和支持农垦企业、供销合作社组织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发挥自身组织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小农户。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小农户的农业作业环节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等服务主体,面向从事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小农户开展托管服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本地优先支持的托管作业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加强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标准建设、服务价格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托管规范发展。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工程。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促进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小农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领域。搭建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平台。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为小农户提供多形式技术指导服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小农户提供生产公益性服务。鼓励和支持农垦企业、供销合作社组织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发挥自身组织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小农户。(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小农户的农业作业环节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等服务主体,面向从事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小农户开展托管服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本地优先支持的托管作业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加强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标准建设、服务价格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托管规范发展。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工程。(三)推进面向小农户产销服务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支持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拓展小农户营销渠道。实施供销、邮政服务带动小农户工程。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支持建设面向小农户的农产品贮藏保鲜设施、田头市场、批发市场等,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运输、物流网络体系,建立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让小农户分享品牌增值收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扶持力度,扩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促销。(四)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加快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小农户覆盖,提升小农户手机、互联网等应用技能,让小农户搭上信息化快车。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为小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鼓励发展互联网云农场等模式,帮助小农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小农户开展网络购销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深化电商扶贫频道建设,开展电商扶贫品牌推介活动,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与知名电商企业对接。支持培育一批面向小农户的信息综合服务企业和信息应用主体,为小农户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服务。(五)提升小城镇服务小农户功能实施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镇村融合发展模式,将小农户生产逐步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向小城镇、产业园区适度集中,强化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形成带动小农户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鼓励在小城镇建设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小农户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空间载体。提升小城镇服务农资农技、农产品交易等功能,合理配置集贸市场、物流集散地、农村电商平台等设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举措小农户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单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扶持小农户,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促进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开展合作与联合,有利于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活力,是夯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根基。现代农业服务行业基本情况美国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高度完善,具有多层次和高协同的特点,主要由政府部门、私营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三部分组成。政府部门主要起服务作用,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创造完善发达的流通体系等,行政干预较少。并且,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政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通过财政支出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平台,使美国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更加现代化和数字化。根据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中国目前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全产业链服务加速发展,以农业产前产后和产业链层面的服务为核心,传统业态不断加速升级,新兴服务业态加速涌现。但总体看,中国农业生产服务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体系结构尚未完全明晰,信息化、数字化、机械化率与加快农业现代化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主体仍然呈现小而散的竞争格局,亟需市场引领者带动。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一)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与联合支持小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等方式联合开展生产,共同购置农机、农资,接受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持小农户在发展休闲农业、开展产品营销等过程中共享市场资源,实现互补互利。引导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的小农户依法组建产业协会、联合会,共同对接市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资源、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二)创新合作社组织小农户机制坚持农户成员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户成员在合作社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鼓励小农户利用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等作价出资办社入社,盘活农户资源要素。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可以量化到小农户,再作为入社或入股的股份。支持合作社根据小农户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发展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工厂或公司等模式。健全盈余分配机制,可分配盈余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交易额)比例、成员所占出资份额统筹返还,并按规定完成优先支付权益,使小农户共享合作收益。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多元化创新发展。支持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提升小农户合作层次和规模。(三)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带动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并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创、融资担保等方式,与小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小农户是重要依靠力量和群众基础。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拓宽小农户增收渠道,让农村政策的阳光雨露惠及广大小农户,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让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植物保护产品行业概况植物保护产品是指用于控制危害农业生产的病害、虫灾和杂草的各种物质,在农业产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若未使用适当的植物保护产品,其产量将降低一半以上。植物保护产品产业链可分为原材料-中间体-原药生产(AISynthesis)-制剂和包装-销售五大环节。(一)国际植物保护产品业发展概况全球农药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种衣剂及其他特殊用途产品。整体看,国际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发展不仅受到愈发严格的政策与监管影响,新化合物的开发难度的逐年增加,也导致原药研发成本不断加大、研发周期逐步增长,对进入市场的新企业构成了相当高的壁垒。在目前的全球植物保护产品行业中,只有先正达集团、拜耳、巴斯夫、科迪华和富美实在内的大型企业才有实力从事规模性的新型原药和相应制剂的创制并拥有知识产权,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第二梯队企业则主要聚焦于中间体、过期专利原药和制剂的加工环节上。根据AgbioInvestor9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植物保护产品用于农业领域的市场规模为658亿美元,自2016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主要由于欧美等国家对植物保护产品环保要求提升,导致低端产品用量已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根据AgbioInvestor预测,未来五年预计植物保护产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在新型产品的发现、新技术在新兴市场不断应用、先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旧产品的替代等因素影响下,预计植物保护产品行业整体市场价值将不断提升。(二)国内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目前已对外资全面放开,并广泛鼓励研发创新和市场化竞争,成为了世界植物保护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然而整体而言,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大而不强,企业多以原材料、中间体、非专利药制造为主,整体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多年来,植物保护产品行业的创制化合物研发以欧美企业为主,中国的植物保护产品制造商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创新能力有限,不仅导致企业定价权薄弱、低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AgbioInvestor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知名咨询和研究企业,致力于提供有关全球农作物保护行业的深度数据和分析。也使得我国对于高端植物保护产品形成进口依赖。同时,国内植物保护产品企业主营业务相对单一,产品研发孤立,缺乏优质种质资源、化合物数据库和全球化研发平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等前沿辅助研发技术的应用动力不足,也使得研发有效性和效率与国际巨头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市场规模480亿元,同比保持稳定,自2016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预计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5%,增长主要得益于逐步采用更为先进且更具可持续性的植物保护产品技术。现代农业服务行业基本情况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居民人均财富的提升以及人类饮食变化等原因,促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人均食品支出预计也将进一步增长,同时植物油、畜产品和鱼类等高价值产品的比例也将不断增加。然而,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对人类农业生产提出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耕地稀缺和严重的区域性失衡、环境恶化和病虫危害、务农劳动力短缺且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以及不同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差异。在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面对短缺的耕地供给和巨大的粮食需求的矛盾,我国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农业整体已取得高度成就,农业领域科技附加值正在逐步提升,但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不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饲料作物种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供需长期不均衡,考虑到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对饲料作物需求的持续增长,以上失衡问题将日益严重;其次,农作物种植收益恶化,受限于农业投入品科技附加值低以及相对薄弱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每亩产值增长缓慢,损害了农户耕种积极性,对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挑战;并且,农村老龄化和三留守问题显著,导致有效耕作劳动力不足和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以上矛盾和问题的形成,不仅反映出我国农业尚处于高度依赖经验性人工耕作的欠发达阶段,也是我国农业科技附加值与美国欧洲相比尚有相当大差距的必然结果。农业投入品是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连接上游化工原材料行业和下游农产种植户,其需求随下游农产品种植周期不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先进的农业投入品和现代化农业服务是解决以上粮食供需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通过农业生物科技使农业投入品提质增效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农业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正面临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并逐渐成为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业科技的核心,生物技术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研发实力、对尖端生物技术投资的资金实力、供应链一体化整合能力、终端种植户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等,成为业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成为进入农业投入品行业的重要壁垒,全球农业投入品行业总体呈现强者恒强的发展格局。而生物技术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研发实力更成为业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物科技依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偏弱等问题,尤其在种子行业中最为严峻,如生物育种技术发展不足、多价复合性状产品上存在技术代差、基因编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较大差距等。展望未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强科学监管、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农业生物科技未来发展空间将会非常广阔。种子行业概况对于农户来说,在早期选择适宜的种子对产量和农户收入而言极为关键。种子产业链可分为育种—制种—销售三大环节,其中育种是种子产业的核心,主要基于种质资源库和性状组合,培育出具有不同产量和成熟期的新型品种。(一)国际种业市场发展概况现代种业始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中叶,主要历经了从政府主导时期到全球化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生物科技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种子产业,自1990年以来,美国的玉米和大豆单产提高了45%至50%,生物育种种子从无人问津,到2021年超过22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已占据了世界整体种子市场规模的约50%。育种方面,开发新品种的成本十分昂贵,育种企业将在每个新品种上获得知识产权(即植物新品种权),并向使用者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因此,专利保护机制保护了生物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也促进了企业在生物种子技术方面的不断研发和创新,并使得具有领先研发实力的种业集团建立极高的竞争壁垒。根据Kynetec10统计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3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5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预计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57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主要由于未来生物育种的种子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种子技术含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杂交小麦的推广。全球生物育种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生物育种在北美和南美的渗透率较高,市场规模增速相对平稳。2021年,生物育种在全球种业市场中的占比约为42.6%。其中,玉米和大豆是最重要的生物育种种子产品,合计占比超过80.2%;预计2026年生物育种市场规模将达2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生物育种在中国的推广应用预计将成为市场增速的原因之一。(二)我国种业发展概况Kynetec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农业市场调研企业,致力于提供有关动物安全、作物营养产品和农作物保护行业领域的深度数据和分析。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虽仍需时日,但市场空间巨大。然而,与国际领先种企相比,我国种业发展仍然存在劣势和挑战。首先,国内种企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种企,且我国种子产业格局过于分散,单一种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其次,部分先进性状种子存在明显的进口依赖性,尤其是具有先进性状的玉米种子、部分高端麦种以及优质蔬菜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并且,我国对新性状研发产权的保护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75个国家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其中大部分国家加入1991年文本,我国仅加入1978年文本,导致在保护育种原始创新、扩大品种权人的权利范围、延长保护期限、规范农户特权等方面均存在差距。《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明确了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强调我国应当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自此奠定了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在我国蓬勃、有序发展的顶层指导方针,我国种子行业进入变革发展的新阶段。《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和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利好种业龙头企业在我国的发展。2022年年初,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并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推动我国种业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的全面发展。根据Kynetec数据,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660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2%,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89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2%,我国市场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农产地区,增长潜力较大。未来五年,采用生物技术的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高端蔬菜种子需求也将快速提升。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引导小农户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高小农户经营效率。注重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一)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林牧渔产业差异,顺应小农户分化趋势,鼓励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小农户发展的路径。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保持足够历史耐心,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三)尊重意愿、保护权益保护小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小农户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激发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现代农业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种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生物育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先进生物技术,通过使用序列特异核酸酶在基因组水平上对靶标基因进行定向、准确修饰,促进了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预期农艺性状的选择,在提高作物产量、作物营养产品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对于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非常重视,中美两国在论文和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上均居世界前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玉米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玉米消费国,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面积,但平均单产仅为美国的一半,主要由于对具有先进性状的生物育种玉米商业化不足导致。未来,随着生物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化,玉米等饲料作物种子存在可观商业空间。在全球种子市场中,蔬菜种子的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并有望到2030年相较于当前市场规模实现100%的增长。蔬菜种子市场利好发展的源动力主要来自于近年来种业企业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增强蔬菜种子的抗病能力,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目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民将不断提高购买能力和转变饮食习惯,其对蔬菜种子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蔬菜种子在未来具有可观的市场发展空间,也成为了种业巨头的未来战略要地。杂交技术在种子行业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玉米和我国的水稻领域中是不可缺失的培育技术,杂交小麦的技术也向着更加高效和增产不断发展中。传统育种技术需要长达12年的时间才能产生理想的杂交品种,随着双单倍体技术的出现,杂交育种时间可显著缩短。此外,通过使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单倍体在杂交生产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改良。然而,杂交种子的生产仍然是一个耗费人力且高成本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杂交方法的不断改进,杂交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有望逐步降低。随着人口增长,动物蛋白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类对蛋白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健康化倾向,植物替代蛋白的需求显著增加。根据国际知名咨询管理企业科尔尼管理咨询(A.T.Kearney)预测,到2025年全球肉类消费量将达到12,000亿美元,其中植物替代蛋白市场将在肉类市场中占比接近10%,至2030年全球肉类消费量将达到14,000亿美元,替代比例将接近20%,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植物蛋白质的需求增长将直接带动大豆等高蛋白作物种子的市场空间,且基因编辑等农业生物技术也可应用于研发蛋白质含量更高的种子品种,从而进一步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二)植物保护产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植物保护产品中原药的发现和研发过程漫长、昂贵且具有挑战性。此外,植物保护产品巨头通常会花费高昂成本来获取大量的数据,以满足监管和政府的要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使得新型原药的研发过程变得更加快速高效,显著降低研发成本。例如,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从化合物数据库中识别合适的分子,减少研究时间和实验对象的数量,扩展作物种类和地域的应用范围,使其产品的研发更加满足农户的需求和法规的要求,并且会降低在安全性测试中对动物试验使用的需求。未来,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辅助研发能力和庞大化合物数据库的企业,在新型原药研发的成功率上将具备显著的差异化优势。专利保护期届满后,大部分农户可以负担非专利植物保护产品成本,非专利植物保护产品生产商为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将单一原药产品,开发出两种甚至三种原药复合的新型产品,以更为先进的配方不断改善产品的有效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产品方面,植物保护产品行业致力于施用量低、活性高的新产品研发,过去70年间,每公顷土地植物保护产品的有效施用量已从数千克降低至数百克。此外,种衣剂等精准应用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减少了施用量,为植物保护产品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可观价值。近年来,领先的农业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结合遥感、传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跨行业技术手段,开创各类新型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使得植物保护产品和作物营养产品等农业投入品施用更加精细化。以上服务可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和所处环境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施放,实时或半实时调整,最终形成定制的水、药、肥一体化方案,从而在产生同样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所需的植物保护产品和作物营养产品等农业投入品施用量,在环境保护的同时提升农户收益。根据研究机构统计,至2025年全球精准农业市场空间可达40亿美元以上并保持快速增长。以生物刺激素为代表的生物制剂产品可以改善植物的生理生化状态,提高农药效果和肥料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抵抗逆境的水平,并最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来,生物制剂市场快速发展,根据D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