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荫植物D.湿生植物()
2.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远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
3.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4.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A.K生物被r生物取代B.净生产量加大C.空白生态位增加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5.在空间变化中,纬度每增加1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度。
A.0.5B.1C.1.5D.2
6.旱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7.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原D.苔原
8.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9.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10.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11.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1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说法中有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在生命开始后就进行着B.人工选择是人类产生以后才开始的C.自然选择是次要的D.人工选择是次要的
14.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大型消费者的是()
A.真菌B.植物C.肉食动物D.细菌
16.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
17.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18.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德鲁提B.克列门茨C.奥斯汀D.布朗-布兰奎特
19.昆虫对()有趋光反应。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荧光
20.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21.在一个有“三叶草—田鼠—黄鼠狼”食物链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分别测得三种生物的含能量(kJ)和DDT含量(mg/kg),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三叶草田鼠黄鼠狼能量DDT能量DDT能量DDT
A.2.7×1070.254.98×1061.893.48×10530.24
B.2.7×10730.244.98×1061.893.48×1050.25
C.3.48×1050.254.98×1061.892.7×10730.24
D.3.48×10530.244.98×1061.892.7×1070.25
2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3.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地区。
A.非洲B.赤道附近C.温带D.北极
24.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25.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称为()
A.生物种群B.集合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6.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27.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比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产生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大气D.水分
28.逻辑斯蒂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逻辑斯蒂系数,其意义是()。A.环境压力的度量B.环境负荷量C.增长量D.常量
29.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30.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二、填空题(20题)31.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______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2.鲢鱼和鳙鱼是上层鱼,主要吃浮游生物;而青鱼和鲤鱼是底栖鱼,前者喜欢吃螺蛳,后者是杂食性的。通过混养,既减少了对资源的竞争,又扩大了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鱼类群落的代谢功能,增加了生产力。这是利用了水生动物的______现象。
33.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即为______。
34.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______四种。
35.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______和结构。
36.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______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
37.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将______转化成大气氮,回到大气库中。
38.待分解资源的______性质影响着分解的速率。
39.靠风传播花粉和种籽的植物是______。
40.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______和农生演替两类。
41.从能量的角度来看,______对生态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它们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它们,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就会出现短缺,生态系统就不能维持。
42.______在生态系统各成分问的消耗、转移和分配过程就是能量的流通过程。
43.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44.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45.迁移现象在鸟类的研究中称为______。
46.地球上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47.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______。
48.世界上生产力最低的地区在______。
49.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______。
50.食物链中的各营养层次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新迁入的植物对新的未开发生境中的原有物种的进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52.休眠是生物抵御不利环境的生理机制。()
A.正确B.错误
53.中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因此,对于生物种群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就是群落生态学。()
A.正确B.错误
54.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A.正确B.错误
55.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56.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A.否B.是
57.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
A.正确B.错误
58.当生物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时,由于种群压力增加,种群数量会趋于下降。这是自然对生物种群的调节。()
A.正确B.错误
59.植物群落地上分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
A.正确B.错误
60.栖居在开阔而多风地区的鸟类常有较致密的羽毛,覆盖并保护其表层皮肤。()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62.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遵循的定律。
63.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6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65.简述风对植物的作用。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7.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68.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69.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70.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71.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空间)内的个体数所表示的种群密度是
A.粗密度B.生态密度C.最适密度D.饱和密度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A
6.A
7.D
8.D
9.B
10.B
11.A
12.B
13.C
14.B
15.C
16.B
17.D
18.B
19.A
20.C
21.A
22.A
23.D
24.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25.C
26.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7.C
28.A
29.D
30.C解析:C项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他选项所含生物种类多,关系也很复杂,故选C。
31.干旱干旱
32.成层成层
3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34.热能
35.形态形态
36.互利共生互利共生
37.亚硝酸盐
38.物理和化学
39.风媒植物
40.原生演替
41.分解者分解者
42.食物食物
43.工业固氮工业固氮
4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45.迁徙迁徙
46.热带雨林
47.生态幅
48.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49.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50.营养级营养级
51.A
52.A
53.B
54.A
55.Y
56.Y
57.A
58.B
59.B
60.A
61.①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为150nm,吞噬泡直径大于250nm;②胞饮作用是一个连续发生的作用,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③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帮助。
6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义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切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要失去做功能力而使能质(能的质量)下降。
63.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
64.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65.(1)风具有输送作用;(2)风影响植物生理活动;(3)风影响植物形态;(4)强风对植物具有破坏作用。
66.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
67.(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3分)(2)主要影响因素: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2分)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2分)③理化环境。(2分)(3)生态学意义: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3分)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分)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分)④净化生态环境。(2分)
评分说明:生态学意义的各要点需加以论述,没有论述的扣1分。
68.(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69.(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环保型交通工具采购合同
- 2024年度服装设计与制造许可合同
- 2024年度家庭墙面装修设计合同2篇
- 2024年度电动车电池技术研发合同
- 2024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河北分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校园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招聘3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限公司招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NCCN解读王捷》课件
- JGJT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劳务外包劳务派遣投标方案
- 《语言与文化》课件
- 物业房屋维修承包方案范本
- 肺积(肺癌)诊疗方案
- 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15篇
- 电子邮件安全解决方案项目
-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共28张ppt)
- 班主任考核细则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