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1.gif)
![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2.gif)
![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3.gif)
![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4.gif)
![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ec87da888f98a7e833703c0b11fa36035.gif)
文档简介
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扬安文化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引言我国非煤矿山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1%,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非煤矿山生产深受重大事故灾害的困扰,矿山各类事故每年死亡近2000人,是矿山安全事故高发的国家。其中矿业发展中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多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向深度和高强度、大规模开发方向发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仍然严峻。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全国非煤矿山事故2007年事故1862起,死亡2188人2009年事故1230起,死亡1542人2010年事故1009起,死亡1271人连续两年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引言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煤矿山安全发展趋势进行讲解:一、非煤矿山常见事故二、安监总局最新规章、文件简介三、非煤矿山相关新标准简介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
简介五、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一、非煤矿山常见事故由于非煤矿山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造成矿山事故多发,主要事故包括:1、工程地质灾害事故2、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3、生产人员职业危害4、爆破安全问题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1工程地质灾害事故(1)地表塌陷地面下沉和塌陷是地下开采普遍出现的土地破坏问题,在地表出现明显的张裂缝和岩层错动痕迹,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下沉显现大坑的现象。事故实例:2008年6月25日12时30分左右,繁昌县马钢集团所属桃冲矿业公司崩落塌陷禁区发生地表塌陷,引发山体滑坡,造成正在非法捡矿的农民被埋,12人下落不明,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1工程地质灾害事故
(2)冒顶片帮和坍塌顶板冒落一直来是最受关注的矿山安全生产问题,几乎所有的地下矿山都将冒顶片帮和坍塌列为应解决的安全生产问题。冒顶片帮和坍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占非煤矿山死亡人数的44%以上。事故实例2011年5月23日,郎溪县兴盛矿业有限公司(萤石矿)发生边帮顶板一块大石掉落,砸伤作业人员一人,抢救无效死亡。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1、工程地质灾害事故(3)地下水灾害我国地下水灾害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形式为突水淹井、破坏水资源、产生地下泥石流、引起地面塌陷等。沿海地区还有海水入侵的危险存在。事故实例2001年7月19日,山东盘马埠铁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井下作业人员31人中24人被困。事故原因主要为该矿未按设计要求对历史遗留的地表露天采坑进行填平处理,违规向采坑内排放尾矿,违规开采保安柱,致使保安柱冒落,尾矿及积水溃入井下,造成人员被困,出现较大人员伤亡。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1工程地质灾害事故(4)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及排土场失稳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露天开采矿山的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边坡高、陡,极易造成边坡稳定性差,导致发生滑坡现象的出现,甚至出现泥石流,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排土场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设计不规范或不合理;2)排土场占用大量耕地;3)排土场普遍堆置较高,存在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隐患;4)无规范及操作规程或不规范。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2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1)尾矿库我国目前大约有1500座尾矿库,多属于黑色、有色冶金矿山,存放着大量的尾矿。其中许多尾矿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些位于江、湖、重要水源的上游,有些位于密集居民区的上游。由于尾矿库的建设标准低,维护、管理水平低,许多尾矿库“带病”运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一旦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解决尾矿库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头等大事。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2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2)采空区隐患非法、无规划的乱采滥挖留下了大量的井下不明采空区,致使矿山开采条件恶化,造成矿柱变形破坏,同时引发大面积冒落和岩移,引发地表塌陷,冲击波及采空区的积水形成突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因此,矿山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开采,及时的查明由于以前矿山不规范开采所留下的采空区,并做出有效的处理,及时排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3生产人员职业危害(1)井下通风系统井下通风系统为地下矿山八大系统之一,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采区新鲜风源的供应和污风的处理是地下矿山必须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2)粉尘污染无论是地下矿山还是露天矿山,粉尘污染都是存在的,防尘和防毒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到工作人员矽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癌的控制。(3)噪音污染近年来,大型、大功率机械的使用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噪音污染,对作业人员危害极大。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1.4爆破安全问题爆破是大多数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爆破安全事故可归为三个类型:1)爆破所产生的冲击波、碎石、噪音造成的安全事故;2)炸药所产生的有毒气体、电磁波造成的安全事故;3)爆破引发的突发性事故(如炸药早爆、拒爆,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矿山爆破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在矿山安全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有效的控制爆破的有害效应是矿山应重视的一个问题。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二、安监总局最新规章、文件简介针对严峻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三年来出台了近20份相关的规范、文件,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机构2)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方面3)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方面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二、安监总局最新规章、文件简介1)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7月颁布了22号令,对评价机构的资质申请、服务对象、业务范围、行为准则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旨在强化评价机构的管理,更好的服务矿山。2)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方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1号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1号令《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4号令《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二、安监总局最新规章、文件简介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方面①非煤矿山从业人员管理方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7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7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4号令《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二、安监总局最新规章、文件简介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5号令《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8号令《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39号令《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安监总管一字[2011]104号通知中,对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定,提高了要求。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三、非煤矿山相关新标准简介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老的相关标准已不能适应非煤矿山的发展,存在一些缺陷或已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因此,国家近几年制定了相应的新标准。主要新标准如下:《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煤矿山推广了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降低了事故风险。现对部分技术工艺设备简单介绍如下:一)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1.监测监控系统1)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2)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4)建立完善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视频监控。5)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大中型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五、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3.紧急避险系统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2)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4.压风自救系统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2)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3)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5.供水施救系统。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2)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6.井下通信联络系统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2)地面调度室至主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地下矿山企业,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采掘工作面。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二)露天开采矿山及小型采石场1.中深孔爆破技术:采用炮孔直径大于50mm、炮孔深度超过5m的参数实施爆破作业,有利于形成规范台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减少爆破事故。2.机械铲装设备:采用挖掘机、铲装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铲装作业,大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提高安全保障程度和生产效率。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3.机械二次破碎设备:利用液压动力等机械装备对爆破产生的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破碎,避免使用火工品对大块岩石进行浅眼二次爆破而发生爆破事故和飞石伤人事故,提高破碎作业的本质安全度。4.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通过GPS或其他传感、遥感技术,自动实现边坡位移等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测,为高陡边坡安全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5.新型炸药和爆破器材:采用乳化炸药、多孔粒状铵油及乳化铵油炸药,以及安全性能较好的非电起爆器材,提高爆破作业本质安全程度。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四、非煤矿山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简介三)尾矿库1.干式排尾技术:利用浓缩或压滤设备,将尾矿中的含水量降低后再排放,有效控制库区内水位,降低浸润线,提高坝体稳定性。2.尾矿充填技术: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减少尾矿库库容甚至消除尾矿库,保障安全生产。3.在线监测系统:通过GPS、网络通信、传感器等现代科技手段,自动实时监测与尾矿库安全相关的坝体位移、浸润线、调洪高度、安全高度、库区水位等指标数据,并提供相关分析,为尾矿库安全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二十九分。五、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主要问题1)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矿山,不少矿主(尤其是小型采石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