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结构_第1页
人口自然结构_第2页
人口自然结构_第3页
人口自然结构_第4页
人口自然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自然结构第1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七章人口自然结构第2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七章人口自然结构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测量指标三、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理论四、专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二节人口性别结构一、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概念二、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理论三、专题:我国人口性别比问题第3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1、年龄:出生日期与普查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其时间的计算以整数太阳年表示。

年代学年龄: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按年月顺序排列计算的年龄,在表达上或者以一岁为一组,或者以五岁为一组。

生物学年龄:一个人现有年龄在其生命历程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其潜在寿命中所达到的阶段。如婴儿期,少年期等。

心理学年龄:以适度行为能力为尺度所定义的年龄,相对于个人心理发展的程度,多研究儿童和青年的身心发展。

社会学年龄:担当某种社会角色的年龄。如劳动年龄,受教育年龄,义务兵年龄,育龄妇女,政治和法律年龄2、人口年龄结构: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3、平均年龄:总人口的平均年龄状况,是所有年龄之和除以总人口数。4、年龄中位数:所有人口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第4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测量指标(一)三种类型:年轻型人口:0-14岁人口占40%以上的社会。成年型人口:0-14岁人口占到30%-40%的社会。年老型人口:0-14岁人口占到30%以下,而64岁以上人口占到10%以上的社会。(二)相关指标:老年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100%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抚养系数=(0-14岁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

第5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

三、人口年龄结构理论1、年龄的社会分层理论:(1)强调年龄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按照年龄的差异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年龄不同,资源分配、社会赞许、可接受性及获得的尊敬也不同;(2)年龄分层是一个动态变量,随着个人年龄的变化,与年龄相关的社会角色在变化,人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它所具有的社会稳定性方面和社会变迁的方面说明了社会生活模式和地位的代际传递与变迁;(3)年龄分层中内涵着社会性时间,即社会普遍赞许的年龄规范。2、同期群和同期群效应:同期群:是指同一年代出生的同一群人。可理解为是由年龄近似者构成的阶层,他们是一组具有相同社会时代背景的人口。同期群效应是指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够建构一个时期。当社会变迁对一代又一代的同期群产生不同影响时,生命轨迹的历史效应就以同期群在同一年龄所具有的不同经历表现出来,它把在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口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这一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经历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第6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

四、中国的人口老龄化1、特点:(1)速度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数量大。(2)未富先老。(3)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大。(4)高龄化的增长速度快。2、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会加大社会养老负担;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方面;养老保障模式方面;社会保障成本方面等建立和完善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法律体系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积极推动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和再学习;适时提高劳动年龄上下限;发展老龄产业。第7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人口性别构成

一、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指标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性别比:也叫性比例或男性比,是同一年龄年内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出生婴儿性别比:某一定时期内每100名出生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第8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人口性别构成

二、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理论(一)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人口过程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人口性别结构与这些因素形成互动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社会性别和性别分层

1、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它强调影响两性的非生物因素即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社会性别通过社会制度和个人社会化过程得到传递和巩固。

2、性别分层:性别分层是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建构;性别分层表现为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等级性别关系秩序;性别分层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性别分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差异,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性别分层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第9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人口性别构成

(三)性别分层的表现形态1、观念领域的性别分层在观念领域里,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2、公共领域的性别分层(1)社会意识形态把男性规划为公共领域(2)社会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3)公共领域的两性社会差异表现为政治参与和权力关系中的差异3、私人领域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两性分工第10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人口性别构成

(四)女权主义的观点1、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性别的不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诸多对立中的一种,人类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之日,就是妇女开始遭受压迫之时;性别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主要途径。2、结构化理论从宏观社会制度和微观两性之间结构关系和互动过程来分析两性社会差异的根源。3、二元结构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二元结构,这些结构共同作用产生了女性的从属低位。社会中存在着三种对两性关系有意义的二元结构,一是自然与文化,二是家庭内部领域与公共社会领域,三是生产领域和生育领域。4、多元化的理论理论本身多样化;研究角度多样化。第11页,共1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人口性别构成

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产生的社会问题:高出生性别比对中国社会两性的平等、婚姻家家庭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2、原因分析: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