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古代汉语教案古书的注释古书的解释
我们阅读古书,通常要参看注解,古书的注解有现代人用白话作的注,有古人用文言作的注。相比较起来,前者比后者少得多,而且,有一些古书(例如先秦著作),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现代人要给它们作注,也离不开汉代和唐人作的旧注。所以,要阅读古书,必需参考古书的旧注。这一讲“古书的注解”,主要讲怎样看古书的旧注。
(一)古书注解的概况
为什么要给古书作注,最主要是因为语言的进展变化,后来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不懂了,于是就要由有特地讨论的人来作注。
这种情形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存在了,孟子发表谈论时,经常引用《诗经》上的语,有时怕人不懂,就作一些解释。但这还不是系统地给古书作注。系统地给古书作注,是从汉代开头的。汉代的注解工作主要限于儒家著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儒就著作也成为经典著作。因为语言进展,再因为汉儒书大多是口授传抄,错误无数,汉代人已经不能彻低看懂,於是有人特地为它作注解。例如,在汉代,《诗经》有三录的解说,即,鲁的申培公、齐的辕周生、燕的韩婴,分离称为鲁诗、齐诗、韩诗。后来又有毛亨作传,称为《毛传》。孔安国曾给《尚书》作注,马融、郑玄是汉代闻名学者(马融是郑玄的教师),曾给许多儒家经典作过注。高诱:曾给《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作注。王逸曾给《楚辞》作注。除此之外儒家的经典,在汉代几乎一致有人作了注解,汉代的注解比较注意语言文字的解释,而且由于他们离先秦时代较近,所以汉朝人的注解有较多参考价值。固然,汉朝人的注解也不是一致正确的,有不少地方,后代学者作了补充和更正。
汉代注解的古籍主要是儒家经典,到后来注解的范围逐步扩大,如在六朝时有魏代王弼的《老子注》,晋代郭象的《庄子注》,三国时书昭的《国语注》,刘宋、裴的《史记集解》等等。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富强兴旺的时期,唐代的学者在古籍收拾,注解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唐代人用一种新的注解办法,不仅解释改,而且经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普通叫“疏”,也叫“正义”;唐代比较闻名的解释家有孔颖达,注《王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李善注《文选》,颜师古注《汉书》,都是为后世称道的,一些“子书”也有人为之作注,杨倞的《苟子注》,尹知章的《管子注》等,张兼节《史记正义》。
宋代解释家中叙闻名的是朱熹,他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他的注解能吸取唐代人注解的特长,用简洁明了的话解释古书的词句,他对《诗经》中的《国风》一些诗的解释,能不受毛诗的耒涛,指出它们是爱情诗,这是比汉儒高超的地方,固然,他在解释中也有
不少地方是用来宣传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的。
到了清代,我国传统的学校(音韵、文字、训诂)进展到了高峰。在语言讨论方面的成就,也在古书注解工作中反映出来了。清人的解释,不但范围很广,而且质量较高。范围广,是说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已经作过注的(比如《十三经》先秦、诸子),清人几乎都重新作了注,前人没有作过注的,清人给作了注。质量高,是说清人注书往往旁征博引,同时又审慎地加以考核。而且,他们在音韵、文字、训诂方面达到的成就,又使他们能订正汉唐人注解中的一些错误,或者解决汉唐人没有能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所以清朝人作的注解对我们来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以上是对历代解释工作概况的简述,下面再从注书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谈谈古代注书的不怜悯况。
古代注书,多数是给古书的字句作解释,上面所举的一些书,大多是属于这种类型,但这类注解有一些不同的名称,需要解释一下。
传:解释经的(阐明经义的文字),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就是毛亨对《诗经》的解释。孔安国对《尚书》的解释叫“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被认为是对《春秋》的解说,所以都称“传”,但它们和普通的解释性质不同。
笺:东汉时郑玄在《毛传》基础上,对《诗经》作了进一步解释,他的注解称为“笺”。“笺”的意思原来是说对毛传的阐发和补充,但后来所谓的“笺注”“笺证”,却不是“注解”的意思,不一定限于对别人的注的阐发和补充。
注:大约从东汉开头,对古书的解释普通不称“传”而称“注”。但“注”可以是对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的“注”,就包括毛传,郑笺。
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例如《礼记》是郑玄注,孔颖达疏,《庄子》是象家注,成玄英疏。
正义:“正义”的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疏”也可以叫“正义”,如孔颖达《五经正义》,就是为五经分离作的疏。但“正义”有时不一定是疏,如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就是注而不是“疏”。
章句:“章句”的意思是“离章析句,委曲支派”,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这种解说办法称为“章句”,比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孟子章句》在每一段后面有章句,就是概括一段大意。不过这种解说办法并非只在以“章句”为名的解释才采纳,象“毛传”虽不以“章句“为名,在解释时也串讲文章大意。
集解:集解是选用各家的注解,有时也参以已意,如何晏《论语集解》。
在这一类注解中,有兼有解释字词,说明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方面。到文
章以后,文章考究用典,解释家也就担负起注明典故出处的任务。固然,在这几方面可以有侧重,例如李善《文选注》侧重于说明典故的出处,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侧重考证人名地名和考核史实。
古代注书还有另一种类型:不是对古书的章句加以解释,而是为古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古书的哲学思想。前者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裴松之《三国志注》、后者如王弼的《老子注》,这种“注”有的也有很高的价值,但我们今日要研究的不是这一类。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
古书注解普通都采纳在正文中间加进双行小注的方法,假如惟独一个人的注,读起来还不困难,假如既有注,又有疏,就要懂得它的体例和层次。(见课文)
阅读古注有两个方面需要注重:一是旧注都是没有标点的,读的时候要自己精心地断句;二是旧注中有时引证别的古书,哪些是书名,哪些是引证的话,也要认真地加以推断。
古书解释中用来解释字词的术语。
(一)曰、谓之、为,被释的词在“曰”“谓之”“为”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有时用来分离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诗·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尔雅·释天》“春猎为、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猎狩”。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妒忌”,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奂王》“譬犹蝇蚋之附群中,“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文”。
(二)“谓”,“谓”和“谓之”不同,有“谓”的时候,被释的词不是放在“谓”的后面,而是放在“谓”的前面,“谓”的后面的话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方、影射的事物。也就是用详细释抽象,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诗·柏母》“母也天只”《毛传》“天谓父也”,“天”字并无“父”义,他篇“天”并不是喻父,这儿是比方,所以有“谓”来区分。
《离骚》“悲美人之迟著”,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诗·邶风·谷风》“何有何无”《毛传》“‘有’谓‘富’也,‘无’谓‘贫’也”。
(三)犹①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是引申义训释本义,解释的词和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彻低相同,只是近似,例如:
《左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间”和“与”在参加的意义上是近义词。
②以今语释古语,如:
《诗·蔷履》“掺掺女子,可以缝裳。”《笺》“‘掺掺’犹‘纤纤’也”。
四.貌,之貌,略等于现代汉语“……样子”,普通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现被释词的某种状态。例如:
《哀郑》“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诗·东山》“零雨其《毛传》”。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泵注,“冷然,较妙之貌。”
(五)之言,之为言
用这两个术语,多为“声训”必定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的词来作解释。例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心”。
(六)言
有阐述的作用,讲述被释词所表达意义。
《诗·东山》“慆慆不归”。毛传:“慆慆,言久也”。
《汉书·食货志·注》“庸,功也,言换功作也”。
(七)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读音的。“读为”“读曰”普通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辯”,郭庆藩注:“辯读为变。”《书经·光典》“播时自名”,郑玄注:“时读曰莳”。
《汉书·食货志·颜注》“罢,读曰疲”“伯读曰霸”,“读若”和“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例如:
《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基耐”。
《吕氏春秋·重已》“其为饮食醴也,是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读如‘虵虵硕言’之虵”。
有时“读若”和“读如”也可以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言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a.如字
用这个术语,是指某个字根据它常见的读音来读,这普通是相对于变读故改字而言的,例如:
《诗经·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释文》,“毛如字,郑呼报反”。
九、所以
被解释的为名词,普通解释它的用途。
《诗·竹竽》《毛传》,“楫,所以櫂身也”。
除了解释字词的术语外,校勘古书的专用语也应知道,古书经受代传抄,文字往往有讹读,为了正确理解原义,就必需校订这些错误。校勘古书最常见的术语“衍文”和“脱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中误加的字。脱文,又写作夺字或作敓,传抄中掉字的。
《十三經註疏》大多數是漠朝人或魏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註疏如下:
《周易》魏王百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違等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違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違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違等疏。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違等疏。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范寧注,唐楊士勳疏。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疏。
《孟子》漢趙歧注,宋孫疏。
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禮記,子曰,回得一善,拳拳持之貌,說文曰。
不失之矣,鄭玄曰,拳拳,捧列,分解也。
這是司馬遷《報任安書》裏一句話,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詞來自《禮記》(見《禮記·中庸》)原文是:“子曰:四之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而弗失之矣”)
之二又何知二蟲,謂鵬蜩也,對大於小,所以均哉?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爲也,此逍遙之大意。
在這句話的注釋裏,只用了“二蟲,謂鵬蜩也”,一句來解釋字句,其餘的話都是用來闡明“之二是又何知”這句話所包含的“自然”、“不爲”之類的哲學思想。
古书的注解
一、字句必需能讲通
标点以前,必需真正读懂原文,不能整个吞枣,没有读懂就断句标点,要反复考虑第一个字和每一句话是否都能读得通。不则,很有可能由于标点不正确(了解词义古代文化常识等)
今往仆少小行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今往仆少小行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如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了。《师说》
李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促销服务员职业发展规划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旅游区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车分期付款合同3篇
- 2025年度税务局监管下的股权置换协议书3篇
- 个体无息借款公司标准化协议2024版版A版
- 二零二五版办公室装修智能照明系统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权属变更及过户合同3篇
- 2024版教育前台聘用协议书
- 2024柚子农场直供销售协议条款一
- 中药饮片培训课件
- 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规范
- 2023社会责任报告培训讲稿
- 2023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8部分 保温及油漆
- 2025年蛇年春联带横批-蛇年对联大全新春对联集锦
- 表B. 0 .11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 警务航空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空气自动站仪器运营维护项目操作说明以及简单故障处理
- 新生儿窒息复苏正压通气课件
- 法律顾问投标书
- 班主任培训简报4篇(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