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_第1页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_第2页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_第3页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_第4页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法

感染疾病科孙净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页主要内容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二、立法宗旨和基本标准三、传染病防治法适用范围四、法定传染病五、传染病预防法律要求六、传染病疫情汇报、通报和公布七、传染病控制八、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法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页

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

1、传染病概念:传染病是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发一类疾病,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输。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重复性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页3、传染病防治法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总和。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4页

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过程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1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法》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年12月1日起施行。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5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立法宗旨和基本标准立法宗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基本标准:实施预防为主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6页三、传染病防治法适用范围

传染病防治法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相关传染病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办法,如实提供相关情况。“一切单位和个人”,既包含我国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含我国领域内外国驻华机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单位;既包含中国人,也包含在我国境内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等一切自然人。依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例,全部驻中国外国使、领馆人员必须恪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豁免权。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7页法定传染病分类管理法律要求(依据新法修订)依据传染病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监督、监测、管理办法,参考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37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传染病,并依据其传输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不一样,分为甲、乙、丙三类,实施分类管理。四、法定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8页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经典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5种)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9页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感染性腹泻病。(10种)上述要求以外其它传染病,依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给予公布。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经典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办法。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0页增减病种权限增加或降低甲类传染病病种:

——国务院增加或降低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1页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正当权益保护医院不得拒收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个人隐私受尊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禁止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2页五、传染病预防法律要求1、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制订

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是指经过一定程序制订处置传染病暴发流行事先方案。

《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立案。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3页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主要内容:

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组成和相关部门职责;传染病监测、信息搜集、分析、汇报、通报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任务与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4页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分级以及对应应急工作方案;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它物资和技术贮备与调用。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5页2、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⑴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本行政区域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原因进行监测。监测职责:包含日常监测和对国外和新发觉传染病监测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6页⑵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对全国或某个地域发出预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当地域发出预警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7页3、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推行以下职责:(1)实施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2)搜集、分析和汇报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8页(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19页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0页⑷开展传染病试验室检测、诊疗、病原学判定;⑸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⑹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⑺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⑻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1页4、预防接种制度疫苗分类管理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分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无偿向公民提供。国家实施有计划预防接种病种有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肺结核和乙型肝炎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而且自愿受种其它疫苗。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2页5、传染病社会综合预防制度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改进环境,改造设施,从源头控制并降低传染病危害控制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扩散预防医院和医源性感染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3页六、传染病疫情汇报、通报和公布

1、疫情汇报人

⑴义务疫情汇报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4页2、汇报时限1、发觉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经典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觉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原因不明暴发以及卫生部要求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汇报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汇报卡。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5页汇报时限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要求汇报病原携带者,政府列入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经过网络进行信息录入汇报。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汇报单位应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汇报卡。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6页临床医生医疗机构指定专业机构同时网络直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网络直报省级国家卫生部国务院市级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7页3、疫情通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本单位相关人员军队卫生主管部门毗邻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卫生部动物防疫机构毗邻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县、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互通互通互通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8页4、疫情公布定时公布:卫生部定时公布全国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定时公布本行政区域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公布:卫生部或授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疫情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29页1、控制传染源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觉传染病时,应该及时采取以下控制办法:①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非典病人,炭疽中肺炭疽病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给予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依据医学检验结果确定。拒绝或私自脱离隔离治疗,能够由公安部门帮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办法。淋病、梅毒病人应该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收治疗。还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②对除非典病人、肺炭疽病人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以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依据病情采取必要治疗和控制传输办法;七、传染病控制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0页③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疗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④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场所、物品和亲密接触人员,实施必要卫生处理和预防办法;⑤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亲密接触者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接收检疫、医学检验和防治办法。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该接收医学检验和防治办法。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1页2、切断传输路径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经上一圾地方政府同意,采取以下紧急办法:

⑴限制或者停顿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它人群聚集活动;⑵停工、停业、停课;⑶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⑷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⑸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场所。

紧急办法撤消和解除,由原决定机关依据相关要求决定并宣告。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2页3、宣告疫区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能够宣告疫区,在疫区内实施紧急办法,并可对出入疫区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能够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疫区,以及封锁疫区造成中止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由国务院决定。

疫区封锁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告。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3页4、对尸体处理对于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病人尸体,由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后马上火化。患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白喉、炭疽、脊髓灰质炎死亡病人尸体,由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消毒处理后火化。

不具备火化条件农村、边远地域,由治疗病人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500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4页5、药品生物制品等供给医药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应该及时供给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药品和器械,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应该及时供给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生物制品。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应该有适量贮备。铁道、交通、民航部门必须优先运输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处理疫情人员、防治药品及生物制品、器械。

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5页八、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法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专家讲座第36页2、刑事责任妨碍传染病防治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引发甲类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