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铸就成长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论文_第1页
用爱铸就成长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论文_第2页
用爱铸就成长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论文_第3页
用爱铸就成长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爱浇灌、铸就成长摘要:学校阶段是培育学生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是学校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儿童灵魂的重要工作,是学校教师和父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是健康教学的有力保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健康教学的重要条件。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爱心,成长。由于学习压力、家庭教育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心灵的工作,是学校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人云亦云”,容易受周围环境、周围思想的影响。教育的作用便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使孩子在内心从小就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强,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并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茁壮成长。作为孩子的精神引路人,我们必须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健康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稳定性差,往往会出现意识和行动不一致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耐心爱心将会是一针强心剂。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长辈宠爱,长期养尊处优形成了一些坏习惯:上课注意不集中,狂妄自大,为所欲为等等,这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老师应该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情怀、集体荣誉和养成习惯教育,从而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二、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爱尔维修说:“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环境能塑造人,良好的环境能塑造优秀的人。在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中,学生脸上总是充满微笑,精神总是保持愉悦。班级的价值导向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班级氛围的品质。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一分子,都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应鼓励他们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班级建设中去。班干部是大家推选出来的,是大家信任的榜样。班主任应明确班干部职责是为全体同学服务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班干部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更应该怀着感恩、珍惜的心态为同学们服务。孩子们的人际交往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内心倍感压抑,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不爱说话,思维行动迟缓,心胸不够宽广。此时,教师的关爱会像一缕阳光照进孩子的心田,谈心聊天会让他们打开心结。在座位安排上,尽量不安排强势的同学与其同桌,可安排与其性格相似、成绩相当的同学同座,这样他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获得了友谊,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会更充实,性格会更自信更阳光。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要做善于找出众人中的佼佼者。每个集体,在文化课成绩、才艺能力、作业书写、广泛阅读、管理班级等各方面都有优秀的人才。有了积极的班级舆论氛围,每个孩子才能快乐大踏步地走向美好的明天。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优势。学生都具有模仿的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吸引着他们,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去模仿。因此教师经常以一种和蔼可亲的目光看待学生,学生一定会倍受鼓舞,并严格自律,努力成为老师欣赏的对象。教师以富有鼓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一定会充满勇气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障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需要诚恳,学生与老师之间也一样。教师需要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诚恳地俯下身子与学生沟通交流,毫无偏见地对待和关爱每个学生。人是有感情的,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也会成为一个温暖的人。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深入学生的心灵,做他们值得托付的知心人,把他们的内心困惑、障碍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果一个老师满腹牢骚,带着消极情绪走进课堂,学生肯定也会有消极情绪;何来心理健康教育呢?由此看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化解在课堂之外。四、在学科教学中互相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现在,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有专职的任课教师来上课,但工作落实是参差不齐的。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儿童在心理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科学地面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挫折,调节他们的情绪,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变化,并促进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基于某些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远远不够,应该与所有学科的教育资源相结合。语文学科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它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萨克雷说:“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会接触到一些教育性的文章,他们可以把握时机,以形势为导向,及时鼓励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例如,《将相和》中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化解展现了诚实和勇敢的品质,以及浓厚的爱国精神。《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位英雄更是体现了强烈的英雄精神和民族气质。《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描绘了革命领袖的先锋精神,也描绘了革命领袖与士兵分享幸福与痛苦的精神。《示儿》这首诗蕴含了很大的遗憾,作者把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些语文素材教育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精神,并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学生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贵族说话”,歌德说。在大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扩大了他们的认识和经验,改变了他们的观点和认识,升华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自然而然地改善了他们的思想状态。在学过了《祖父的花园》之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们读一读《呼兰河传》。在两本的对比中,教师可以指出,《呼兰河传》并没有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完整地表达幸福和自由,而是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描绘了呼兰河畔城市中的一群“病人”,使人感到难过和痛苦。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积极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能够获得真知,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数学课研究的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思维品质及心理活动。在各学科中抓住契机,找准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必然可以促进其心理品质稳步健康地朝着时代需要的方向发展。五、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许多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认为只要给孩子优越的经济条件就是爱孩子的表现,没有理解,没有陪伴,孩子的心灵成为一片荒凉地。有一位女生在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写到,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就再也感受不到妈妈的爱了,感觉世界为她关上了大门,因此她非常地伤心和难过,时而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眼泪。当教师看到这样的文章,教师应该主动联系了她妈妈,并告知她妈妈她的这些情绪变化,同时提醒她妈妈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深入孩子的心灵,照顾弟弟的同时也要照顾她的心理感受,让孩子慢慢接受弟弟的降临。与孩子促膝长谈,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妈妈对你的爱永远都在,妈妈最欣慰的是看见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之时变得越来越懂事。”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动态,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帮助孩子摆脱困惑,走出那片心理不健康的沼泽地。“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如是说。教育的高尚之处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