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素布一抹蓝-中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 论文_第1页
一方素布一抹蓝-中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 论文_第2页
一方素布一抹蓝-中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 论文_第3页
一方素布一抹蓝-中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 论文_第4页
一方素布一抹蓝-中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方素布一抹蓝——中一班特色扎染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扎染”源于我国民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民间艺术面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幼儿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少之又少。为了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其尊重及热爱扎染的情感,以“一方素布一抹蓝”为例,开展班级特色活动,让幼儿在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体验中国传统手工的美。【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扎染扎染古称为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传统独特的染色工艺,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的染色工艺。一、初见扎染1、一块蓝印花布

餐后,有的孩子在看书,有的孩子在区角里转悠,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咦?我们班怎么有这个布呀,谁放在这里的”?“这是什么布?好漂亮呀,上面还有一条一条的图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上面的图案是怎么来的吗”?“是画上去的”。“我看像是印上去的”。“都不是,其实是染上去的,这种特殊工艺叫做扎染”。 “啊?扎染是什么?”

2、开展特色活动

幼儿在被充分调动兴趣后,迫不及待想要揭开“扎染”的神秘面纱,于是就“一方素布一抹蓝”作为活动主题,班级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实施的具体过程,根据班级特色、幼儿兴趣,初步设计课程网络图。(1)前期调查准备。 从传统文化出发,调查幼儿和家长对于扎染工艺了解的情况,并利用调查问卷记录他们的感受。 幼儿话题讨论:你知道什么是扎染吗?你喜欢扎染吗?参与过扎染制作吗?你期待在幼儿园参加扎染活动吗?家长话题讨论:生活中你有购买过关于扎染的日常用品吗?扎染有哪些步骤?扎染课程对于孩子有哪些益处和影响?你觉得幼儿园有必要开展传统课程吗?(2)中期:集体教学

第一步:回收问卷,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活动。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扎染的历史》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扎染这一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特点、用途等。2、萌发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扎染》1、了解扎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欣赏《美丽的扎染》1、欣赏传统扎染与现代扎染作品,感知图案与扎染之间的关系。2、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创新意识。师幼大讨论《历史悠久的扎染文化》第二步:小组进行扎结练习。二、亲尝扎染(单色) 终于等到第一次亲手扎染活动,孩子们都撸起袖子跃跃欲试,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又有了哪些问题和发现呢?问题一:为什么每个人的扎染图案不一样呢? 第一次尝试的是不规则染法,小朋友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橡皮筋,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法,随意给手里的布扎结。“老师,我感觉给布扎结好像你平时给我们扎头发一样”。“你看,她扎的好像艾莎的长辫子”。“我的也是”。“扎染可真好玩,好期待我的作品呀”。 其实,不到打开布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它总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就是扎染的魅力所在!“咦?你看我的布和你不一样,我的图案像太阳”。“我的像花朵,上面还有波浪呢”。 孩子们对于第一次染出来的作品爱不释手,兴奋地在一起讨论、比较着,小小的一块染布承载着她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师,下次我们可以都染花朵的图案吗”?孩子的询问,启发了我们对接下来课程的思考和安排,通过教学,孩子们知道了原来不同的折叠办法最终会呈现出独特的图案。抓着中心的圆点可以染出同心圆,把布料折叠成长方形扎起来可以染出条纹,叠成三角形最后就变成菱形,还有鱼鳞纹、彩虹纹...问题二:为什么染料有点臭臭的?不好闻?“老师,你这个盆里装的水是什么呀,感觉有点难闻”。“我闻到了臭臭的味道”。“孩子们,这是刚调好的染料哦,有了它,才能给白布染上颜色呢”。“可是为什么它这么臭呀”。中班孩子好奇心重,爱问为什么,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难免有时会接不住幼儿的“为什么”,怎么办呢?带着孩子一起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吧,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头一回听说“蓝靛”:一种纯天然的植物染料,本身是由板蓝根叶子腐烂发酵制成的,会有种特殊气味;还知道了板蓝根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对健康有益,所以染出来的衣服,也深受大家的喜欢。问题三:为什么有的布上面,蓝颜色多白颜色少?有的蓝颜色少白颜色多呢?扎染后,孩子们很期待展示自己的成品,通过观察欣赏,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布上面颜色有深有浅,有的布白色多,有的布蓝色多,这些问题又引来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谈论。“会不会和橡皮筋有关系呀”。“橡皮筋扎住的地方,染料流不进去,所以才会有白颜色”。实践出真知,当幼儿提出假设,表现出极大的探索欲时,不妨给予幼儿亲手操作的机会,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于是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尝试一种扎染方法,最后孩子们神奇的发现:用皮筋紧紧缠绕的部分均不会被染上颜色,仍是最初的白色。由于每个人扎结的力度不同,使得白布染色不均,拆除扎结后,布上便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花纹。问题四:扎染只能用橡皮筋吗?“老师,区角里的橡皮筋用完了,我们怎么扎染呀”?当天在区角游戏总结分享时,我们便将这个问题抛给孩子,引发了孩子间的激烈讨论:“没有橡皮筋,那就到网上买呗”“可以拿绳子代替呀”“我看到美工区还有夹子,可以用它把布紧紧地夹住”。第二天的扎染区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孩子们不停地去尝试手边能拿到的工具,进行扎结练习。三、扎染变身一方小小的素布,经历过染料的浸泡,变成好看的蓝印布,可它的价值远不在于此,孩子们想用它做什么呢?于是大家又开始了头脑风暴,对于自己的布料都有不同的想法,并开始作计划挑选布料,在周末进行了一次亲子工艺品制作,蓝染布经过摇身一变,变成了小布偶、小香包、发箍、芭比娃娃的长裙......创意无限。四、扎染秀为进一步支持、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我们对材料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增添了一些成品染色,譬如:帽子、围巾、T恤等,希望可以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生活。“老师,我真的好想把我的作品带回家”。 “老师,扎染衣服可以穿着在表演区表演吗?”

孩子的分享欲是很强烈的,从小我们也都在引导孩子的“分享意识”,为了提升幼儿的成就感,和幼儿商量后决定在班级举办一场“扎染秀”,将扎染作品呈现给更多的人。五、扎染义卖“老师,染好的物品然后要干什么呢?”

“我们的衣服这么漂亮,我想让更多的人穿着它”。“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给我们买的材料吗?”

“是我的妈妈,她用班费买给大家的。”

通过了解,孩子们知道了班费的概念和用途,可是花了这么多班费买材料,我们的班费越来越少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班费变得多一点呢?孩子们决定将我们用扎染做的小物件儿拿出来变卖,但是在哪里买卖呢?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怎么去介绍我们的物品,吸引别人来买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我们的小主人。接下来,大家各显神通,将物品进行分类,制作价格标签、设计广告牌、叫卖口号,当成人把主动权还给孩子,会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得多、想得妙,一系列的紧锣密鼓筹备后,义卖活动打响了,在小主播的“疯狂”带货下,商品供不应求,全部售罄。时值六一,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儿童节,所得善款最后分成投放班费,另一部分则购买了教玩具、书籍赠送给了特殊教育的儿童们。六、收获幼儿方面

本次特色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扎染知识,学到了扎染的新经验,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孩子们在亲身操作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创作能力,“扎染”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随机变化的朴素美,让幼儿对艺术更加感兴趣,体验不同的方式创作出多元的作品,同时耐心和专注力使孩子们的学习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小小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每个孩子感受爱与被爱,收获世间美好与温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美”的种子,希望“扎染”课程能让孩子们继续探索其中的乐趣,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寻找传统文化之美……

教师方面

特色活动是跟随孩子兴趣,以孩子为主体所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