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流行病学
早期的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并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科学的进步及流行病学者的努力,传染病流行病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天花于1977年在全球消灭
2.脊髓灰质炎的消灭指日可待
3.各国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从全世界卫生状况看,在多数国家,传染病仍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国重要的卫生问题。
1.1993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告急,全世界总人口约1/3感染了结核杆菌。1995年结核病死亡者达300万人,还发现耐药结核杆菌及多种耐药结核病爆发流行,结核病防治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古老的传染病未能有效的控制。
我国: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痢疾等发病率居高不下。
3.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艾滋病:传播之快,死亡率之高,影响某些非洲国家民族存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发病的人数呈几何级数上升。定发生传染病,掌握各种病原体和宿主的特点,对理解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病原体指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
1.侵入门户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部位。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特异性定位。
2.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或遗传因素产生变异。与流行病学有关变异有:
(1)耐药性变异如耐药结核菌
(2)抗原性变异如流感病毒(甲型)
(3)毒力变异分毒力减弱和增强两种,利用毒力减弱变异,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如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二)宿主能供给病原体场所和营养的生物
(人、动物)。
宿主不仅能适应环境,接受损害,而且也具有抵制、中和外来侵袭之能力。
抵抗力、免疫力排除、消灭
宿主病原体
易感者生存、繁殖
多数情况宿主死亡,病原体随之死亡,如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病原体难以生存。
宿主死亡、产生免疫之前,病原体须从体内排出,延续其种属。
(三)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传染(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传染过程: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隐性(冰山)轻重死亡
进入治愈
病原体机体感染显性轻、中、重
(麻疹)死亡
死亡为结局(狂犬病)
传染梯度(感染谱):机体对病原体反 应轻重频率二、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成,此为群体现象。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生长
(一)传染源:体内有病
原体繁殖
人
排出病原体
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1.病人作为传染源是重要的传染源。
根据病人的病程经过分: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频度。
(1)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各种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伤寒:5~39天12~18天
痢疾:数小时~
7天7~12天
麻疹:7~21天10~
11天潜伏期的用途:
1〉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医学观察期限:
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按最长潜伏期留验。
2〉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的时间:
被狂犬病严重咬伤或咬伤头部,在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麻疹在潜伏期处5天内行被动免疫才有效控制感染。
3〉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追查传染病及传播途径:2〉非典型病人(轻型病人):症状轻,易误诊、漏诊,不易发现和及时隔治,人群中自由活动,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可忽视。
(3)恢复期:
病原体体被清除,不再成为传染源
临床症状消失
仍能排出病原体
如伤寒:1~3个月10%排菌
3~6个月1~5%排菌
可持续6个月终身作为传染源
美国一家牛奶场,因牛乳被伤寒杆菌污染,造成
伤寒爆发,传染源是玛丽,携带75年。
传染期:传染病病人排出病院体的整个时期。
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长短不一。
传染期短续发病例成簇发生
传染期长续发病例陆续出现
病原学检查
传染期可通过结果判定:痢疾病人大便
流行病学调查培养2~3次
阴性出院
意义:了解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
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按携带病原的不同称:带菌者、带病毒者、
带虫者。病原携带者可分为:
(1)潜伏期病原体携带者: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
如麻疹、白喉、痢疾、霍乱等,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
(2)恢复期病原体携带者:临床症状消失后
,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携带状态有长有短
3个月内称暂时病原体携带者管理不好,常致
>3个月称慢性病原体携带者疾病爆发(流行)
(3)健康病原携带者:未曾换过传染病,但
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3.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由感染的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动物性传染病(亦称人兽共患病)。
(1)动物为主要传染源:
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但在人间不会引起传播。
狂犬病狼狼狗狗人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2)人为主要传染源:
病原体主要靠人延续世代
人型结核:人人牛
(3)人、动物都可为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病:人、牛乙脑:猪、人
(4)真性人兽共患病:病原体须以人和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牛、猪绦虫病。
动物性传染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一般不大,因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引起传布,但也有例外经空气
鼠疫发展为肺鼠疫人间传布
(二)传播途径
经一定方式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易感者
侵入另一个易感者
此经过的途径
世代绵延,此种更换宿主过程称传布机制,或传布过程。
包括排出途径、传布途径、侵入途径。
传布途径较复杂,一般分以下几种:
1.经空气传播:有三种方式
(1)经飞沫流感病毒、流脑
(2)经飞沫核白喉、结核
(3)经尘埃结核
流行特征:影响因素与:
地区:传染源周围人受感染人口密度
时间:冬、春季多居住条件有关
人群:儿童发病多易感者比例
2.经水传播:有两种方式
(1)经饮水传播:如痢疾、伤寒、甲肝等。
3.经食物传播:肠道、呼吸道传染病、寄 生虫病可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分两类:
被病原体污染(生产、加工、运输、储存)
食物生鱼肝吸虫
本身存在病原体生猪肉囊虫病
乳牛结核结核病
毛蚶甲肝
病人有吃污染食物史,吃者发病,不吃不发病
流行特征易形成爆发,其程度与吃污染物人数有关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爆发即平息
4.经接触传播:有两种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源与易感者不经任何外界因素直接接触所造成:性病、狂犬病。
(2)间接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传播,伤寒
、痢疾、肝炎、沙眼。
散在发病,很少流行
流行特征无明显的季节性
个人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差的 地区发病多
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称虫媒传播):分两种
(1)机械性传播:苍蝇、蟑螂传伤寒、
痢疾
病原体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主要是机械运载病原体污染食物、食具。
(2)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肠道或体腔经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传播特点:病原体与节肢动物间存在生物学上依存关系。
咬
疟原虫蚊体内有性生殖人
6.经土壤传播:土壤被污染的机会较多
发育
寄生虫病:蛔虫卵土壤具有感染性
土
炭疽:芽胞长期存在
意义:决定病原体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长短;
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个人卫生习惯
7.医源性传播:在医疗、预防工作中,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
有两种类型:一类:治疗、预防、检查时,医疗器械被污染所致。
另一类:输血、生物制品和药物受污染引起
8.垂直传播: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称水平传播。
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称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几种方式:
(1)经胎盘传播收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使胎儿受感染。
胎盘畸形
风疹病毒胎儿
先天性白内障
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1)计划免疫
(2)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判断人群对某病易感水平高低根据:
历年流行概况
计划免疫综合分析
人群抗体水平
三、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一)疫源地:指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
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传染源。
范围小的疫源地
称疫点
单个疫源地
如麻疹局限于一个家庭内为疫点。
若干个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①有传染源存在;②病原体能继续传播。传染源活动范围
疫源地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传播途径的特点
疫源地条件
疫源地被消灭的根据:
移走(隔离)
①传染源病愈
死亡
②传播途径:彻底清除外环境中病原体(消毒、杀虫)
③易感者接种无新病例 观察经该病最长潜伏期
无新感染
(二)流行过程
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
麻疹:脊灰: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是疫源地相继发生的结果
疫源地消灭流行过程终止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源构成流行过程三个相互连系
传播途径的基本环节
易感人群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
(更重要)
(一)自然因素:包括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
对流行过程影响更明显
(二)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人口密度、人口移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职业、社会制度等。疟疾:蚊自然因素
普查治灭蚊预防服药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促使三个环节联系流行
如果
社会因素抑制三个环节联系终止
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首先要确定预防策略和制定具体的措施。
(一)预防为主:
坚持群众路线,因时、因地制宜(如钩体病灭鼠),采取综合措施(针对三个环节),
突出主导措施(如麻疹预防接种),反复斗争(如血吸虫病)。
(二)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间交往频繁,人们观念、行为的改变要加强疾病的监测(如艾滋病)及国际间合
作。
二、传染病的预防
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采取
指未出现疫情之前对的措
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施
(一)改善卫生条件
改善饮水条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粪便、
污物无害化处理。
(二)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水平如艾滋病知识
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提高人们、态度、信念
自我保健能力、行为
(三)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见计划免疫部分)
(四)国境卫生检疫
在海港、陆地、机场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出入国境人员、交通运输设备、行李、货物等实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防止疾病传入、输出。
1.检疫传染病的种类及期限
我国规定三种:鼠疫6天霍乱5天
黄热病6天
进口检疫
2.检疫内容出口检疫
卫生监督感染者留验
健康证明
3.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
(隔治病人)医学检查消杀灭
三、传染病的控制
(一)疫情管理
1.疫情报告(传染病报告)迅速、全面
、准确
甲类:鼠疫、霍乱
(1)报告种类:分三类乙类:共35种
丙类:
(2)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法定报告人
甲类(包括乙类中艾滋病、肺炭疽)
城镇6h内
农村12h内
乙类城镇12h内
报告时限农村24h内
丙类24h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到甲类、传染病
爆发、流行的报告后,于6h内报告卫 生部确认、排除后发出订正报告
疑似病人
形成带菌者或后遗症转归报告
2.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
疫情报告制度是否健全
考核的内容报告是否及时
漏报、漏诊等
评价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指标是:漏报率、漏诊率。
(二)防疫措施出现疫情后,防止扩散、
尽快平息
1.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早发现、诊断、报告、隔离、治疗(五早)
临床资料
实验室资料早发现、诊断(与业务水平、
流行病学资料责任感有关)
早隔离医院隔离:严格隔离(甲类)
医院或家庭隔离(乙类)
甲类疑似病人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尽快明确诊断
乙类疑似病人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隔离
(2)病原携带者饮食行业、服务行业、托幼机构、献血员
登记
做好管理经2-3次病原检查(-),才可排除
随访
(3)接触者曾接触传染源而有可能受感染者
接触者应接受检疫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1〉应急接种如麻疹的接触者预防接种
2〉药物预防
强力霉素霍乱
防止滥用、以免造成耐药性
乙胺嘧啶疟疾
3〉医学观察一般对乙类、丙类传染病接触者。
可正常工作学习,但要体检、测量体温、
病原学检查。
4〉留验(隔离观察)对甲类传染病接触者。
需限制活动范围,在指定场所进行诊察、检验、治疗。
(4)动物传染源
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由兽医部门隔治
牛血吸虫病羊布病
家畜、宠物、警犬接种无经济价值的动物灭鼠狂犬病打狗
缅甸象患狂犬病
2.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三管(水、粪、食)寄生虫
肠道传染病无害化
甲肝V
一灭(苍蝇,蟑螂)
呼吸道传染病空气消毒
虫媒传染病杀灭媒介昆虫
消毒:用理化、生物方法杀灭和消除传播途径上(环境中)的病原体。微生物无菌化(无致病、非致病菌)
流行病无害化(无致病菌)
(1)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消毒。饮水、空气消毒
(2)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目的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3.对感染者的措施
(1)免疫预防
发生传染病时:被动免疫
局部流行时:人群应急接种,可控制大面积流行。
(2)药物预防
(3)个人防护
4.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报上级地方政府决定,可宣布疫区。
(1)封锁疫区采取措施后,经
(2)隔治病人、接触者该病最长潜伏期后
(3)消、杀、灭,无新病例出现,
(4)易感人群接种宣布解除紧急措施
第三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评价:计划免疫投资小、收益大
成本效益比:麻疹1﹕11.9风疹疫苗1﹕7.7
流行性腮腺炎1﹕6.7(三种混合疫苗1﹕14.4)
传染病死因顺位:由第1位降至第6,7位
一、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五种疫苗,七种疾病(全程足量的初种)
麻疹、白百破、脊灰、卡介苗、乙肝
以前四苗、六病
加强免疫:(适时的复种)
二、扩大免疫规划(EPI)
由WHO提出的:要求免疫方法与流行病监督计划结合。
内容: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
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三、预防接种
利用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预防接种的种类及生物制品
1.人工自动免疫:将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1)减毒活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株制成。卡介苗、麻疹、脊灰
(2)灭活疫苗:由免疫性强的活细菌(病毒
)灭活制成。狂犬病、乙脑、霍乱
(3)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去毒,保留免疫原性而无毒的制剂。白喉、破伤风
(4)多联多价疫苗:多联几种疫苗或与
类毒素按比例混合而成。
多价同种病毒(细菌)不同型的混合。
优点:同时预防几种疾病,减少接种次数。
2.人工被动免疫:含抗体的血清(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
(1)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用时须作血清过敏试验。
(2)丙种球蛋白:由人血液(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3.被动自动免疫
先用DAT
如白喉接触者
后用类毒素
(二)预防接种的实施
1.疫苗计划的制订
儿童基础免疫所用疫苗按免疫程序规定编制
(1)应免疫接种人数的计算
见P176~177
(2)疫苗需用量的计算
2.组织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摩托车买卖2024年法律文件3篇
- 2025版土地租赁期满及转让中介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3篇
- 个人与个人之间股权转让合同(2024版)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产权分割与共有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储煤场租赁及煤炭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谷颖的离婚协议书c
- 2025年度智能厨房设备升级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
- DL-T573-2021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 浙江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推荐)
- 目视讲义.的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