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1.gif)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2.gif)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3.gif)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gif)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4257598be5a3531b7107556d06246a6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1春秋时期,东方诸国的青铜器造型变得轻灵奇巧,装饰花纹由抽象、象征趋向写实和接近人间趣味,而秦国的青铜器仍呈现古朴、庄重的西周风格。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秦国恪守西周礼乐制度 B东方诸国社会变革较早C郑国引领人文思想大潮 D关东诸侯不遵周王号令2汉初书本必得传抄,抄一本书必得千里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篇,不如遗子一经"之说。汉末造纸术的改进使这一局面得以改变。造纸术的改进使汉代A书法艺术高度繁荣 B形成了重学的社会风尚C传统义利观念改变 D世族文化优势地位削弱3明代的长距离贩运繁盛,与之前以奇珍宝货等奢侈品为主不同,其运输的物品变为以民生用品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帮组织壮大 B质朴的社会风气形成C商品经济发展 D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4.清朝中后期,编纂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它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的整理,但在编纂时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这一做法说明A君主专制渗透到文化领域 B政府编书风气由此开启C传统文化由此可健康发展 D传统文化因此遭到摧毁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反映出欧美国家A已获得在华特权和利益 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C开始插手中国司法审判 D侵华方式发生了改变世纪初,东北地方政权自开葫芦岛商港并大力建设,到20年代,基本形成了以葫芦岛为进出口龙头、国有或地方交通铁路为骨干的货物运输网络和联运体系。这一局面的形成A推动了东北各地工商业均衡发展 B有利于抗衡日本等国的外来侵略C促成了东北全方位开放格局形成 D密切了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联系年,随红军长征一年半的传教士薄复礼回到英国后出版了《神灵之手》一书,在书中他深情地说:"友谊和血的联结,超过了世间的一切。"由此可见他A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B号召中英两国结成联盟C敬仰红军的革命精神 D谴责国民党的反动政策8.1982年,陈云在阐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时说:"搞活经济是对的,但是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搞活,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是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这表明当时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市场调节的作用被肯定C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D全面否定计划经济体制9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订立了向参与政治活动的的公民支付报酬的制度,而实际上越是贫困的雅典人,参与民主管理越是积极。这会导致A民主体制更加完善 B平等观念更加普及C决策水平更加低下 D社会矛盾更加缓和10.18世纪,英国农业产出增长了大约43%;到1870年,粮食产量比1700年高出300%,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数量只增长了14%。这主要是因为A化学肥料广泛运用 B人口出生率较低C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D圈地运动的兴起11图5是美国漫画家摩尔丁描绘苏联经济发展的作品。图中抱着孩子的农妇一面拉着犁一面抱怨生活的痛苦,而她的丈夫一手扶犁,一手指着坦克车队说:"可是我们能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呀!"该作品A表达了对美苏"冷战"的担忧 B揭示了苏联妇女地位的低微C肯定了苏联军事工业的成就 D嘲讽了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12.1961~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共邀请26位非洲总统和总理访问白宫,美国驻非洲的大使馆从1959年的6个增加到了30多个,同非洲国家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由20多个增加到近百个。这主要是因为A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C与欧共体争夺非洲市场 D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古代中国标准统一的官方语言,被称为"雅言"或者"官话"。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材料二1956年1月,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当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普通话的标准。随后,推普工作在学校、军队以及广播、出版、公共服务等行业广泛开展。国家还实施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汉语方言的初步普查,举办了普通话训练班、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普通话教学广播等,帮助各地群众学习普通话、培养推普骨干。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我国继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广普通话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1982年,推广普通话写入《宪法》,在语言文字工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话发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措施的重大意义。(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西思维方式分野明显:中国文化关心人在人间和宇宙的秩序,欧洲文化关心自然;中国的心态是追求和谐于宇宙之中,欧洲的心态则是从对抗中求得胜利。从古至今,中西文化有过不少纠缠和交流,这些基本的差异却不断涌现。面对变化时,这些差异影响了各自响应变化的方式。两者交流时,这些差异也常常决定了难以避免的误解。可是,地球只有一个,东与西,终究不能不在共存中彼此影响,彼此学习。现代的世界,终究不可分割,双方终究还是必须从共存中一起发展出融合双方特色的人类共同的文明。—摘自许伸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角度(或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契丹人属于渔猎游牧民族,辽建立后,其版图既包括了北方广大的游牧渔猎区,又有原渤海国和幽云十六州这些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契丹人的农耕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契丹贵族的政治地位,除了在渤海和幽云十六州地区实行汉官制度外,辽朝统治者为保留部族组织,在部族权责子孙中量材授官,继承氏族社会阶段的世选传统,在部族官员任用中实行世选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浅谈辽代世选制度》材料二辽国的科举制度,有一个从权宜向定制发展的过程。会同初因急需选汉士为汉官治汉地,故在幽蓟地区以科举选拔士人,保宁八年,"诏南京复礼部责院",正式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圣宗统和六年,"诏开贡举",科举已成定制。太平十年,"诏来岁行贡举法",制度已趋健全。统和二十七年是辽朝殿试的开端。是年,""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兴宗重熙五年……则是由皇帝亲自出题举行殿试。考试科目在圣宗时以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后则借鉴宋朝,"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为"。——-摘编自《中国辽朝时期的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选官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实行科举制度的意义。(9分)1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面临挑战的时候能不能应对,敢不敢出手,确实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60年前的中国,面对这样的历史考卷,敢于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说"不",交出了令后人骄傲和满意的答案。毛泽东在1953年9月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时说的一句话是对这个答案最好的诠释:"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能战方能言和。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和平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更不能靠任何人的恩赐。面对侵略者的威胁和挑战,退缩、忍让只能助长其嚣张气焰,使其更加肆无忌惮。直面挑战,坚决回击,用胜利昭示我们的决心和力量,才能挫败侵略者,赢得真正的和平。这是国际政治秩序的一个规律。正因为抗美援朝遵循了这个规律,其影响才会经久不衰,持续至今。每当我们身处逆境或受到巨大压力时便会发出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民众,都是如此。真正的精神遗产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在你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出现,它已经注入到你的精神里面了,平时不用去想,到时候就会奔涌出来。——摘编自刘国新《抗美援朝的政治影响及其在当下的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谈谈抗美援朝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9分)。1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章炳麟(1869~1936年),原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早年曾受改良思想的影响,参与了维新变法的宣传活动。后来,他吸取了戊成变法失败的教训,逐渐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他写了《客帝匡谬》一文,检查自己过去主张拥戴清帝的错误,在当时知识分子中间产生很大影响。1903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针对康有为的许多谬论进行驳斥。康有为认为,革命就要流血死人,章太炎指出要改变专制政体,流血牺牲是不可避免的,革命和立宪都是如此。章太炎还针对康有为散布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不可行革命"的论点,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并热情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章太炎的这篇文章以极其犀利的笔墨,揭露和痛斥了清朝统治者的昏庸和保皇派奴颜婢膝的本质。清政府于1903年夏,查封《苏报》,逮捕章太炎,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想阻止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将方兴未艾的民主革命思潮扑灭下去。但是"苏报案"发生后,激化了知识界和广大人民对清王朝的更大惯怒,进一步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1902年前后也相继出现。——摘自郭亚飞、包黎主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章炳麟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思想。(6分)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25分)(1)特点:依靠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地区语言来制定;由政治中心向外推广、传播;经历多次融合、变迁;受到民族融合和地域性移民的影响;民间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大。(12分。答出4点,意思相近即可)(2)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降低交际成本,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教育普及和国民素质提升;有利于提升信息化水平,并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国际传播。(13分。写出3点,意思相近即可)14(12分)示例一:中国文化关心人在人间和宇宙的秩序,欧洲文化关心自然。示例二:中国文化追求与宇宙的和谐,欧洲追求从对抗中取得胜利。示例三:东西文化需要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结合史实予以论述即可。如有其他角度或观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15(15分)(1)特点:既保留传统,又注重学习、变革;因地制宜,蕃汉分治(在契丹权贵中实行世选制,在汉族地区实行科举制)。(6分。意思相符即可)(2)意义:为汉人和读书人提供了入仕之途,扩大了辽国的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对汉地的统治;促进了辽国境内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汉文化和儒学在辽国境内的传播;促进了民族交融。(9分。意思相符即可)16(15分)(1)主要原因:为保障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的请求,朝中同为社会主义国家。(6分。答出3点,意思相符即可)精神遗产;承受压力,应对挑战的心态;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气势;团结一心,敢于胜利的胆识;全民族应战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策略
- 3 桂花雨(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1 配方法第3课时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5房地产委托合同书范本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 圆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001
- 2《我爱我们的祖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C Make a mind map of making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我是什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关于招标合同的报告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技能大赛题库(空分)
- 污水处理厂设备的操作规程(完整版)
- GB/T 28419-2012风沙源区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 GB/T 22077-2008架空导线蠕变试验方法
- DDI领导力-高绩效辅导课件
- 水泥罐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