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_第1页
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_第2页
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_第3页
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_第4页
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光缆普查仪实现方案-基础电子光纤通信技术(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从传统通信方式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他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能作为通信媒质。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

现在的光缆需求量逐日增加,光缆也由以前的单芯扩充到2096芯,但是光缆埋设越多,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大。当遇自然灾害或外界施工等外力影响造成光缆阻断时,查找人员根据机务人员提供的障碍地点。如非上述情况,则巡查人员就不容易从路面异样找到障碍地点。此时,就必须按照OTDR测出的障碍点到测试端的距离,同原始测试资料进行核对,查出障碍点大概是处于哪个标石(或哪两个接头)之间,通过必要的换算后,再丈量其间地面长度,便可断定障碍的具体位置。通信飞速发展,电力、广电等新锐力量的融入,运营商的合并造成大量光缆需要维护,于是如何正确区分光缆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地情况:

在这些困难面前,施工人员也不是束手无策的,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从已知的地方开始逐一拽拉,用OTDR加上弯曲光缆的方式,用OTDR加上速冻液的方式,射频探测的方式,光纤识别仪查找,红光源查找。

分析这些缺陷:

1)从已知的地方开始逐一拽拉(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查找,捆绑处无法分离,精度有限)

2)用OTDR加上弯曲光缆的方式(对于光缆造成损坏)

3)用OTDR加上速冻液的方式(操作难度较大,潜在毒害)

4)射频探测的方式(部分直埋光缆去除加强芯,无法探测)

5)光纤识别仪(需要开剥光缆,对线路传输有一定影响;如不开剥,只能查找两端尾纤)

6)红光源(无法探测路由,测试距离较短)

如果没能正确区分光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维护问题。

新型解决方法——光缆普查仪,为您解决后顾之忧。

韩国一诺公司推出的DS系列光缆普查仪,是专门为电信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量身定做的用于准确识别光缆的精密仪器设备。该款设备适用于人井、隧道、管道等环境下光缆定位,具有界面友好、简单实用、无毒无害、不损伤光缆等优点。适用于在人井、隧道及架空、管道等环境下准确识别光缆。

光缆查找是线路工程施工、安装和维护前期准备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光缆普查仪广泛应用于割接、拼接、资源清查等应用领域。使用光缆普查仪时,使用人员只需要轻轻敲击光缆,即可轻松找出目标所在,仪表内置系统可将敲击信息转换为音频和视频信号。

使用方法:

在机房,将标配的SC/APC-FC/PC光纤跳线一端连接到仪表输出端口,另一端接入配线架法兰盘,确认连接无误后,在音频输出端口接入耳机,打开电源。

开机后,按下运行键,发光设置初始化,直到仪表显示面板LED灯光闪烁并保持稳定后,机房测试人员与现场工作人员通电话,现场工作人员开始敲击光缆,同时机房测试人员进行观察。如果仪表显示非常明显,声音很清晰,敲击光缆便是目标光缆。

敲击工具:螺丝刀、金属棒等具有硬金属效果的便携工具。

敲击力度:不宜过大,有稍大音频指示即可,用力过猛会导致敲击传导。

性能指标:

A、波长范围:1550nm

B、光端口输出功率:+4dBm

C、动态范围:5dB/10dB/25dB

D、信号处理模式:低噪声/高灵敏度

E、测试显示方式:音频/视频LED强度指示

F、功耗:25VA

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