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缺陷在哪?
在中国当代的美学格局中,“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是近年比较活跃的一个流派。它在学界的影响和在教材上的反映,都是明显的。在当今多元共生的学术条件下,作为一种推进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它的存在本是极为正常的。美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有多种形态,多种面貌,这是学术的进步所需要的。但是,既然是“多元共生”,那就要顾及时代的因素以及整个学术的生态环境,不能盲目主观、自吹自擂,亦不能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这也是学术发展所应遵循的规则。近来,有“新实践美学论”者撰文,认为“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前两个十年之中逐步上升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潮流。可以说,实践美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标志,实践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而且是中国当代可以参与世界美学对话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1]。该文还特地指出,经过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促进了实践美学的新发展,激发了一部分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的美学学人的理论探讨,他们站在老一辈实践美学代表人物的肩上,努力开拓创新,把实践美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于是新实践美学应运而生,并活跃在新时期后一个十年美学舞台上。“实践存在论美学”就是“新实践美学”其中的一个代表。领抄袭当时苏联美学界的‘社会说’派的论调”[3]62,拼合起来,把所谓“实践美学”讲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梳理清楚。站在这样“代表人物的肩上”,把“实践美学”再与存在论结合,推到“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阶段,并说是“提供了直接依据的,乃是马克思”[4]9,这是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的。这种疑惑,至少有以下几点:1.“实践本体论”或者“实践”是不是“本体”和能不能作为“本体”,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歧。国内实践派美学的创立者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也不再提“实践本体论”,而提的是“主体性的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后来又提“历史本体论”。如今,沿着这个思路将“本体论”改成“存在论”,然后再将“实践本体论”变成“实践存在论”,认为“实践与存在都是对人生在世的本体论(存在论)陈述”[4]9,这很难说是“实践美学”的新发展和新阶段。“存在论”和“本体论”在西文中虽然是一样的,都是“ontology”,“本体”概念在当下的语境中也已泛化,但汉语里“存在论”和“本体论”在实际使用上其内涵和侧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么替换到底能否成立?2.“实践”的概念,在学界众说纷纭。但在马克思那里,它是有独特的规定性的。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5]58如果没有领会错的话,那么可以说“实践”和“理论”是对应的,这样才可以明白马克思接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58-59。显然,僧人念经不能说是实践活动,单相思不能说是实践活动,瞬间的审美感受不能说是实践活动,患臆想狂症不能说是实践活动,形而上学的思辨也不能说是实践活动。“实践存在论美学”把马克思的“实践”沟通现象学的“存在”,其实这两者差异很大。存在论的存在,讲的是个体精神性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讲的是人类群体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客观活动。海德格尔认为他的“存在”比马克思的“实践”更为本源,“实践”发源于“存在”。马克思主义和现象学,一者关注社会历史之谜,一者关注现代个体的自由问题,“实践”和“存在”这两个概念,在其各自的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含义、功能很不相同,不可能沟通。倘若等同、沟通两者,其结果势必是走向现象学美学,抛弃传统实践美学的基本命题,那么实践美学至此也就终结了。这应当是常识。可“实践存在论美学”硬将一切“此在在世”(人生在世)的行为都看做是“实践”,这就把“实践”的内容过分广义化了。将“实践”规定为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4]11,并说这是马克思的观点,是不是多少曲解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实践”阐述的原意了呢?3.到底有没有“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学说的探讨中,也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这个概念的来源,无疑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一句演化而来的,这句话接下来说的是“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5]75。这里,“实践”后面有个“的”字,显然是“唯物主义”的形容词,再加上系词“即”和接下来的说明性文字,我们有理由说,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就是把唯物主义付诸实践的人,就是实际变革世界的行动的唯物主义者,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亦即历史唯物主义者。如果这里去掉“的”字,把它变成专有的以实践为本体的所谓唯物主义,变成一个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名词,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人生造出来的。联系到“实践唯物主义”只有“实践”没有“唯物”的一些论述,我们就不能不怀疑:“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4]1的说法,是不是缺乏可靠而有说服力的根据呢?4.从“实践本体论”开始,这种美学建构就力图取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科学”的性质。“实践”这个古典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是“先验主体”在“客体”对象世界上的精神劳动,已经建立在先验哲学的基础之上。如果用“实践”充当本体论,那就意味着历史不过是抽象的“人”的精神产物,“美”就是这种精神产物的一般感性属性,从抽象到抽象,“美”在复杂历史中的社会与阶级属性以及美的本身的多样性,就无法得到探讨了。时下,“实践存在论美学”里的“存在论”,应该说更多地带有海德格尔的意味,带有存在主义的味道,它更强调“实践”是抽象的主客体相互生成的存在方式,相比“实践本体论美学”,更强调抽象人性主体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而这里的“经验”,无疑还是抽象的,还是康德意义上的“共同感”。这种“实践存在论美学”,在理论上是不是比“实践本体论美学”在后退的路上走得更远了呢?5.马克思早期的美学思想,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当然可以成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理论资源。但是,对这种资源的开掘和利用,只有纳入成熟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轨道,才能是科学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这不是制造“两个马克思”的神话,恰恰是尊重经典作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事实。譬如,19世纪50年代之后,马克思基本上已经告别了资产阶级哲学和美学的问题性和提问方式,在他的思考中也很少再使用“实践”、“存在”这类古典哲学概念,即使谈“实践”,也从未作“本体”看待,他谈“实践”,谈的都是历史斗争、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完全抛弃了抽象的“人”的精神活动。在《资本论》中,“实践”这个词就只出现过很少的几次,且已摆脱了主客体关系的先验范式。因此,要进入马克思主义美学本体论和实践观的探讨,就必须回到成熟期的马克思的文本之中,回到重要的历史的事实之中。“实践存在论美学”声称自己“虽然仍然以实践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但是却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转移到了存在论的新的哲学根基上了”[6],那么,这种“哲学根基”都发生“转移”的美学建构,还能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吗?“存在论”——准确地说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哲学根基”,在那种意义上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呢?6.理论无论如何创新,如何声称是“集体创作”,都必须守住唯物主义的底线,这是坚持理论科学性的最基础性条件。突破什么理论框架都可以尝试,唯独突破“唯物”和“唯心”的界线是不可取的。中外人类美学史上这类“突破”的教训,实在并不鲜见。那么,“实践存在论美学”从海德格尔理论那里获取的“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世界只是对人存在,离开了人,无所谓世界。譬如,人和世界的关系:没有人的时候,有没有自然界都值得怀疑,没有人,自然界充其量只是一种存在而已;有了人才有自然界,人和自然界是同时存在的,当周遭世界都成为人存在的环境、大地时,对人而言,世界才有意义。人与世界在原初存在论上不能分开,确信无疑的存在就是人在世界中存在,然后才能考虑其他问题。”[4]8-9这种所谓“超越主客二分认识论思维模式”的美学观点,与典型的唯心主义究竟还保持了多大的距离?众所周知,“恩格斯直截了当地明确地说,他既反对休谟,又反对康德。但是休谟根本不谈什么‘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那么这两个哲学家有什么共同之点呢?共同之点就是:他们都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但是,休谟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在之物’,他认为关于‘自在之物’的思想本身在哲学上就是不可容许的,是‘形而上学’(像休谟主义者和康德主义者所说的那样)。而康德则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不过宣称它是‘不可认识的’,它和现象有原则区别,它属于另一个根本不同的领域,即属于知识不能达到而信仰却能发现的‘彼岸’(Jenseits)领域。恩格斯的反驳的实质是什么呢?昨天我们不知道煤焦油里有茜素,今天我们知道了。试问,昨天煤焦油里有没有茜素呢?当然有。对这点表示任何怀疑,就是嘲弄现代自然科学。”[7]100列宁在这段有名的论述之后,得出结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所谓二者之间有着特殊界限,所谓自在之物在现象的“彼岸(康德),或者说可以而且应该用一种哲学屏障把我们同关于某一部分尚未认识但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世界的问题隔离开来(休谟),——所有这些哲学的臆说都是废话,怪论(Schrulle)、狡辩,捏造”[7]100-101。拿列宁这段话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观念相比,后者是不是有点像“物体是感觉的复合”这种马赫理论的色彩呢?7.“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这是几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夙愿。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就是唯物史观的美学原理同中国审美实际的结合,就是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宗旨,以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魄为特征。不能说凡是在当代中国产生的美学,就是“中国化”的美学,更不能说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因为,美学是不是“中国化”,是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有明晰而严格的规定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依据的“实践哲学”本身是“西马”的东西,再“借鉴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现代西方美学的思路,思考如何在维护现有实践美学的实践论哲学基础的同时,对其局限有所突破、有所改造、有所发展”[4]342,完全没有考虑将近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和真实进程。把这种与中国国情不搭界、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和真实价值诉求的美学学说,说成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把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有点“冒名顶替”呢?8.坦率地说,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美学”,还是“实践存在论美学”、“新实践美学论”,在理论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误导和曲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绝不是一种抽象的、建立在先验范式基础上的唯心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其出发点还是应当回到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中来,回到物质本体论的维度中来,回到人的社会存在及关系中来。恩格斯说过:“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共同活动,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目标。现在我们已经差不多达到这样的程度了。观察这个过程,眼看我们星球的历史上还没有过的情况日益临近实现,对我来说,这是值得认真观察的景象,而且我过去的全部经历也使我不能把视线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条令.新亮点-内务条令解读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刘胡兰》精美课件
- DB11∕T 1598.10-2020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10部分: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
- 湘豫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一轮诊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高一11月期中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销售协议规则适用细节说明
- 2024年树木交易协议书
- 2024海上冷藏货物运输协议样本
- 2024年商业工作服买卖协议文本
- 2024年矿产品供应专项协议
- 家庭农场创业项目计划书
- 第5.3课《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工匠精神》(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斐乐管理制度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全面解读
- 15《我与地坛(节选)》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JGJT294-2013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 2024版国开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在线形考(阶段性学习测验一至六)+终考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高中)
- 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3-My-friends》单元教学课件
- 粤语学习课程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