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_第1页
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_第2页
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_第3页
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_第4页
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

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课程资源,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教材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1]62《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善于创造性使用教材,善于创造性设计教学,不要照本宣科。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标准。教师完全可以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处理教材。以下是笔者在使用教材时的一些做法:一、灵活调整,有效整合单元训练点《语文天地》中的所有内容都和主体课文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时出现的问题灵活安排,有机整合。还要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语言文字的训练“训练什么”和“怎样训练”。“秋天”这个单元的《语文天地》,笔者是这样安排的:把“观察秋天景象”这一题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中、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通过课外观察到的与课内学习到的融会贯通,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描一描,写一写”、“组字小魔术”、“照样子写词语”这三题结合到《植物妈妈有办法》这课上。“多音字”这题结合到《秋天到》一课上。“说一说,填一填”这题结合到《火红的枫叶》一课上。《山行》和《落叶》两题可以根据学生收集资料和观察交流时随机学习。总之,切忌在学完主体课文后再集中处理《语文天地》。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入情入境以“秋天”这一话题进行说话练习,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说话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这样的整合除了能更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和情感的发展外,还能有效地缓解教材量大和教时偏少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二、改变顺序,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新一轮的课改中虽然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部差距那么大,不可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就算选到最适合于学生的教材,还要看如何使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具体情况的要求灵活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这里以一个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主题单元是“秋天”,新历九月初,南方这个地区,仍是烈日炎炎,秋天的脚步未曾来临,秋天的迹象未曾看到,学起这个单元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把这个单元调到秋天到来的时候再上,至少也要到让人能感觉秋意时,大自然就是一个直观的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起来就不难了。三、重组教材,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挂图、工具书、书报,音像、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风景名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即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拓展语文学科是个大学科,如果只学课本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领孩子走向大语文。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教完了一个单元后,笔者经常引导孩子阅读同类文章,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教材有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学起来较难,笔者就补充资料让学生加以感受理解。如“秋天”这一单元,笔者搜集很多秋天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南方地区秋天的迹象不是很明显,笔者就上网查找一些秋天的资料供学生感受。所以备课时教师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创造性使用教材可以拓展相关课外阅读,还可以拓展教材中的“空白点”。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广性化的理解。语文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拓展是一种合理的阅读行为,既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矫揉造作的有意卖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意识。可在这些“空白处”拓展:如情节拓展、结尾拓展、省略号拓展、内涵丰富的词句拓展、背景拓展、典型句、段、篇的迁移等等。试想一下,学生在这样填补“空白”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会有多少收获。笔者想: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些问号,一些空白,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答案。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张开翅膀自由飞翔了。(二)删减所谓“删减”,即对于教材中一些繁难偏旧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除。如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写十二篇习作,写作量太大了,而且刚进入中年段,段的训练应该更多一些,要有适当的篇章模仿,乃至跨篇的写作,这个跨度也是够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删减。如第11单元《通讯》的习作要求是:本单元的活动你喜欢哪一项?你是怎么做的?选一项,写下来。三篇主题课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马拉松》、《电话的发明》都与学生的活动无关,让学生写,学生会觉得难,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要教会学生定要颇费周折,既会加大老师的负担,又会加大学生的负担。所以像这样的习作与单元主题无关要么干脆删去不写,要么换一个。(三)更改所谓“更改”,就是在教材的不合适处或模棱两可处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改动。如课文有些地方标点符号的更改。三年级上册《海底村庄》第四段结尾的句号,学生认为海底牧场不只海参和大龙虾,所以句号要改为省略号。又如二年级上册《植树的季节》第四段的“擦擦头上的汗,抖抖鞋上的土,让和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这一句是讲植树的时候,应插在第三段“浇上清凉的水,培上湿润的土。”这句的后面。而教材却放在第四段“祖辈们植树造林给后人造福”这一段,显然是不恰当的。教学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找出不适合处,从而更改过来。四、跨越学科,追求语文教学的包容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展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意识,必须“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在进行方案设计中既要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开发性使用,又要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设计“跨领域学习”的内容。语文在向其他课程的迈进过程中,第一只脚大多伸向艺术(音乐和美术),如北师大版中的“做一张朋友卡片”;“唱《春天在哪里》等歌曲”;“画熊猫图”等。而“种一粒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一个观察记录。”则折射出语文与科学融合的设计理念。一般来说,语文书上的语言以文学语言居多,具体、生动;而数学、科学等学科的书面语言则概括、简练,这样的语言形式和表达风格同样也是学生需要的。特别是学科的一些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词汇(如乘以、助跑、曲体等),加之能准确表达定律的推理过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动作的连贯顺序,语文学习(如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将如虎添翼。五、依据课标,处理语文教材的重难点《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着学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不规定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因此,教师要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灵活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取舍教学内容。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一课,教材中并没有详细的阅读重、难点。但在语文课标中,关于阅读要求有: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能力的重要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依据《课标》的要求,执教本课时,笔者在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新意”,引导学生体会小鸟的快乐,大自然的和谐美妙。第七自然段抓住重点句老鸟的行为“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的描写,让学生充分讨论,从中体会亲情的伟大,理解课文。如此依据《课标》处理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六、不迷信教材,促使语文课堂的动态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规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要轻易否定。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因此要“不唯是”[2]。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主体因素,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及课堂生成,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时,当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了诗中的大意后,有一学生竟然提出对这首诗的题目产生异议,认为这个题目起得不好,乍一听感到愕然,觉得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古的佳诗竟被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质疑了,而后一想也有些道理。便对这位同学褒扬了一番,接着抓住这一契机追问:那你认为什么题目好呢?刹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了碰撞,说出了好多个他们认为比较妥切的题目,有“六月的西湖”、“西湖风光”、“西湖美景”……紧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比较哪个题目最适合;诗人为什么要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题目?孩子们认为原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能概括诗中的内容,他们说的这些题目细想起来,并不无道理。其实此时不管诗人杨万里起的题目好或孩子们起的题目好,这已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孩子们有这种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的创新精神实为令人感动。所以对于这种课堂生成,教师要是无视学生的质疑,不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