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_第1页
广西钦州市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_第2页
广西钦州市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_第3页
广西钦州市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_第4页
广西钦州市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2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A“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 B禅让制度遭到破坏C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 D黄帝族高度集权3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下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4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宫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 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5下列表格反映汉代前期太尉一职任职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知A汉初太尉设置变化无常时有时无 B汉初太尉设置与加强皇权关系密切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汉初太尉设置与中央集权关系密切6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其工作运行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由皇帝赋予。三省六部制的实行A削弱了三省长官权限 B扩大了宰相的行政权C造成了藩镇割据 D满足了皇帝集权需要7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 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8下表为太平天国的出版和宣传机构(部分)及其职能。由此可知,太平天国出版和宣传机构的成立A以毁灭儒家文化为主要目标 B旨在宣传洪秀全的宗教思想C推动了中国舆论宣传近代化 D有助于其思想和政策的宣传9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这学者旨在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10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釆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 B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C质疑未被广泛釆用,说明真实可靠 D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11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主要反映了A反革命势力旨在破坏《临时约法》 B国民宪政意识薄弱C《临时约法》未涉及人民权利 D民主平等现念缺失12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 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13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 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④ 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生产、阶级斗争等诸面相,皆在民兵身上体现得淋滴尽致。村内武委会、各救会、党支部、村队部等虽然在组织上分开,但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将民兵动员与组织纳入了轨道,使其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可知,抗战时期的“民兵”A发挥了革命统一战线军事上的优势 B协调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 D巩固并且扩大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151949年3月,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存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将人民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主要是A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的需要 B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C土地改革深入开展的客观耍求 D国共北平和谈达成共识16黄炎培说:“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一所新的大厦来。这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迠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大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柱子”体现了平等团结的愿景C“第一”凸现共产党领导地位 D“钢骨水泥”体现社会主义性质17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A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B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所有雅典公民的品德都很高尚18罗马共和国时期,出现特殊情况时,独裁官行使独裁统治,在规定期限内,独裁官可以中止法律,颁布临时法令,拥有无限的军事行政权,但是,特定任务完成,必须自动辞职,即使情况特殊,任期也不能超过6个月。独裁官制度体现了A罗马法包含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 B独裁官凌驾于法律之上破坏民主C罗马的万民法损坏公民的参政权 D罗马共和国存在专制独裁的隐患年英国辉格党人要求改革下院选举制度,时任首相的托利党领袖威灵顿公爵竭力反对,他认为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完美无缺”。这一顽固立场使首相威信大跌,托利党内阁垮台。辉格党人组阁后提出的改革法案在下院获得通过,但遭上院否决。此事在英国引发骚乱,辉格党人利用时局迫使国王和上院让步,最终于1832年通过议会选举改革的法案。材料反映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根本利益难以调和C斗争与妥协推动英国宪政制度完善 D立宪政体未能有效阻止国王和上院专权年美国制宪会议中,康涅狄格州代表团糅合各方方案,建议国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实行比例代表制,参议院实行一州一票的平等代表制。该妥协方案把中央集权的原则和邦联主义原则混合起来,这一妥协方案的出现反映了A黑人与白人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的矛盾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行政与立法的矛盾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这表明,马布里A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 B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C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22《全球通史》中说:“苏维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革命,当时工人们选举产生了工人代表会议即苏维埃,以协调他们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尽管苏维埃当时遭到了镇压,但它们作为鼓动和直接行动的机构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临时政府相比,苏维埃所具有的主要“价值”是A以推翻沙皇专制为革命目标 B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C同工农群众联系紧密 D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给苏联领导人撰写了《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指出“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巨额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广阔前景,如此一来,美国就可以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奠定其引领世界的基础”。诺维科夫的报告A揭露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企图 B无限夸大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C主张对抗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 D—定程度上推动了冷战的爆发24下图是1960年英国人所作的一幅漫画,掌舵者是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身边坐着英国内阁的主要成员。漫画还附有一句配文:“如见我们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我们就能投票选举总统……还有我能在议会询问英格兰发生的事。”这一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为了A宣传脱离欧共体的主张B支持英美政治联盟的强化C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抨击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当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欧洲安全和合作最后文件》提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这当时A苏联掌握了世界主导权 B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C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 D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第Ⅱ卷(综合题: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4分,第27小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材料三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进行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2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50年前,在东西方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曰材料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三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出席“第六届中美危机规避与合作对话开幕式时,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表主旨演讲。他谈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美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核心),确立了双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零和”关系。19世纪的方法解决不了21世纪的问题构建21世纪的国际秩序,不能紧抱冷战遗产和思维不放,否则就是在制造而非清除障碍。新的形势呼唤新的国际关系模式……中美两国在国际安全、防扩散、反恐、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疾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人民网华盛顿2014年4月10日电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国际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1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指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19世纪的方法解决不了21世纪的问题”(6分)2812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材料二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2分)并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