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宇宙学论演示文稿现在是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优选)第二讲宇宙学论现在是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太阳并不位于宇宙中心
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内容?
从整体角度探讨宇宙结构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宇宙学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宇宙中除了空间、时间、物质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了,所以宇宙论也就是研究空间、时间、物质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现在是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一、中外古代的宇宙观现在是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中国古代三种有代表性的宇宙观
盖天说(周初):地是平坦的,天如伞一样覆盖大地。
浑天说(战国):天地有蛋形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地周围。
宣夜说(战国):天无限而空虚,星辰悬浮空虚之中。现在是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6盖天说盖天说最早起源于西周。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盖天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比如,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现在是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7盖天说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力图说明太阳运行的轨道﹐设计了一个七衡六间图。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盖天说”无疑是古代人们从直观出发,再加以想象而提出来的。问题:天地是如何连接起来?现在是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8浑天说“浑天说”出现在战国时代,它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人认为地球浮在气中。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如赤道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天也是球形的,这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它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球中心说”。现在是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9宣夜说在东汉时还有一种解释宇宙本质的“宣夜说”。宣夜说它主张无限宇宙论。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思想。宣夜说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现在是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0国外古代的宇宙观的发展在外国,对宇宙结构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理论。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犹如拱起的乌龟,天空乃是半球形的穹庐。古埃及人的宇宙观:星星分布在女神身上,而女神却是伏在地上现在是1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1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驮在象背上,大象站在龟身上,海龟浮在海洋上。古希腊对于宇宙结构有不同的学说,有人认为地球是一个浮在水面的扁盘;有人认为地球是一个球,居于世界的中央,这大概是“地球中心说”的雏形;也有人认为,地球绕轴旋转分昼夜,绕日旋转成周岁,这大概可算是“太阳中心说”的前驱了。现在是1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2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认为:宇宙是圆形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外面是水,空气和火,再外面载着月球其它行星和太阳,恒星的水晶球。问题:无法解释观测到的行星逆行现象。“地球中心说”公元140年前后,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建立了宇宙地心说。现在是1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3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第二,每颗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而本轮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在均轮圆心,它与圆心有一定的距离。第三,水星和金星的本轮中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联线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一年转一周,火星、木星、土星到它们各自的本轮中心的直线就是一周。第四,恒星都位于被称为“恒星天”的固体壳层上。日、月、行星除上述运动外,还与“恒星天”一起,每天绕地球转一圈。现在是1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4现在是1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5“地球中心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在天文学的发展中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它推动了观测天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日地关系被完全颠倒了,人的认识越向前发展,这个学说就越露出了破绽。现在是1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6现代天文学的起源---日心说在宇宙结构问题上带革命性的学说,是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绕太阳旋转天穹的视运动只不过是地球自旋的反映而已。哥白尼的宇宙体系现在是1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7它推翻了日动地静的说法,在太阳系范围内,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哥白尼身后,布鲁诺、伽利略等人把哥白尼的学说朝前发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上无数个星星就是无数个世界,所以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对无限的宇宙来讲,根本无所谓中心,或者说,处处是中心。??现在是1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8哥白尼的学说第一次把宇宙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其后,开普勒根据他的老师第谷的大量观测资料,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特别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总结出动力学三大定律后,经典的现代宇宙学形成了。从二十世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到二十一世纪霍金的黑洞理论学说,现代天文学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现在是1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19天地结构,是人们认识的宇宙哥白尼时代的宇宙,实际上是指太阳系;随着观测手段的改进,人们发现银河原来是由千万颗恒星组成的,这些恒星和观测可见的其他恒星组成了银河系,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这时人们谈起的宇宙无非是银河系而已;以后观测发现银河系外还有许许多多象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现在人们认为它们组成了总星系,它们有整体结构、运动规律和演化方式,总星系就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宇宙。现在是1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0二、两种不同时空观牛顿时空观:盛放物质的容器。爱因斯坦时空观:静态、有限、无界的时空。现在是2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1
牛顿的力学方程中没有宇宙中心的位置,任何时空点都是平等的,即相对于任何时空点来计算,物理规律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牛顿时空观中的相对性。牛顿对时间的认识是“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牛顿对空间的认识是“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牛顿的空间是一个与物质无关的、存放物质的容器。牛顿时空观:盛放物质的容器。现在是2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2在牛顿之前的宇宙模型都是有限、无边的。如果用牛顿时空观去解释宇宙,就会得出宇宙是无限无边的概念,且宇宙中天体的数目也是无限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周围总是布满了天体。很早就有人怀疑宇宙是无限的这个说法,最著名的是1826年奥伯斯提出的一个论证,称之为奥伯斯佯谬。奥伯斯佯谬----牛顿宇宙的问题?现在是2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3在距离地面r到r+△r的地壳中,恒星的数目为△N。地面接受到的照度所以无论何时地面接受到的累积照度都会无限亮,结论:现在是2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4
奥伯斯佯谬
基本观点:空间是无限的,在这无限的空间中,充满了无限多的恒星。每颗星虽然都有生有灭,但从总体看,可以认为宇宙的密度ρ保持为常数。从统计观点出发,可以假定恒星的发光强度L基本不变,光的传播规律(照度E~r-2)在宇宙中处处相同。时间是无限的,从总体来说恒星可无限期地存在1现在是2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5r²L∞0∞0
也就是说白天和黑夜应该一样亮,地球不应该有白天黑夜之分。按照牛顿时空模型得到的结论却如此荒谬,这表明牛顿宇宙模型中总有些东西并非客观事实。现在是2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6现在是2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7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里被想象成一个统一的四维连续体,即四维时空,时间和空间不仅和运动有关系,而且相互之间不再是独立的。运动物体收缩,运动时钟变慢。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是弯曲的,而曲率的大小由此处引力场的强弱决定。广义相对论的时空不是刚性和均匀的,彻底否定了牛顿的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时空。爱因斯坦以广义相对论时空观为基础的建立的宇宙模型,是一个静态的、有限无边的闭合三维超球面。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
有限无边的闭合三维球面现在是2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8三、宇宙的起源现在是2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29大爆炸宇宙学的发展和逐步建立过程7世纪牛顿开创用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的途径,建立经典宇宙学。1917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止、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引进宇宙学原理、弯曲时空等概念,从而开创了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时代。1922年,前苏联数学家弗里德曼研究了爱因斯坦所作的计算,认为静态宇宙仅仅是场方程的一个解,应该还有一个膨胀宇宙解。现在是2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01927年比利时主教、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均匀各向同性膨胀宇宙学模型。1932年勒梅特提出“原始原子”爆炸形成宇宙的概念。1948年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发展勒梅特思想,奠定大爆炸宇宙论的基础。现在是3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1宇宙的起源本世纪,有两种宇宙起源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若干世纪以来,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除去一些细微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宇宙不需要一个开端或结束。即使是在发现宇宙正在膨胀之后,这种想法也没有被放弃。
现在是3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2稳态理论托马斯.戈尔德(ThomasGold),赫尔曼.邦迪(HermanBondi)及弗雷德.霍伊尔(FredHoyle)于40年代后期提出,物质正以恰当的速度不断创生着,这一创生速度刚好与因膨胀而使物质变稀的效果相平衡,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这种状态从无限久远的过去一直存在至今,并将永远地继续下去。宇宙在任何时候,平均来说始终保持相同的状态。稳态理论所要求的创生速率很小,每100亿年中,在一立方米的体积内,大约创生1个原子。稳态理论的优点之一是它的明确性。它非常肯定地预言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正因如此,它很容易遭受观测事实的质疑或反驳。当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后,这一理论基本上已被否定。现在是3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3大爆炸宇宙论现在是3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4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宇宙的产生为什么会想到大爆炸?二十世纪匈牙利科学家勒梅特设想:物质结构和次序的认识:物质的形成由简到繁。熵增原理:最简单就是一个原子-----原始的原子的演变到现在的宇宙想到大爆炸理论的人是爱因斯坦现在是3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5广义相对论理论基础宇宙红移的观测事实宇宙大爆炸理论观念的形成现在是3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6大爆炸理论验证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Hubble)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是3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7伽莫夫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理论1950年前后,伽莫夫(美籍俄国)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伽莫夫认为,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温度超过几十亿度,很快降至十亿度,那时的宇宙中充满的是辐射和基本粒子,随后温度持续下降,宇宙开始膨胀。当膨胀持续了几百万年时,温度冷却至四千度,物质逐渐凝聚成星云,再演化成今天的各种天体。这个创生宇宙的大爆炸,事实上应该理解为整个空间同时的急剧膨胀。现在是3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8理论提出后中间有经过很多人的修正补充并且完善。该理论最核心的一点是:如果理论成立,那么宇宙将一边膨胀,一边降温,那么降到现在宇宙边缘的温度应该降到5度(绝对温标)左右。理论提出,等待验证。但是比较困难。现在是3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39“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接收通讯天线系统。1964年,他们用它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他们认为,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的热辐射。1965年他们又将其修正为3K,并将这一发现公布,为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是3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0早期的宇宙背景辐射观测
彭齐亚斯(左)和威尔逊(右)现在是4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1黑体辐射谱微波背景辐射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从0.054厘米直到数十厘米波段的测量表明,背景辐射是温度近于2.7K的黑体辐射,习惯称为3K背景辐射。现在是4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2黑体谱现象表明,微波背景辐射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因为只有通过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黑体谱。由于现今宇宙空间的物质密度极低,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小,所以,我们今天观测到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现在是4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3各向同性的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极高的各向同性。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①小尺度上的各向同性:在小到几十弧分的范围内,辐射强度的起伏小于0.2-0.3%;②大尺度上的各向同性:沿天球各个不同方向,辐射强度的涨落小于0.3%。各向同性说明,在各个不同方向上,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应当存在过相互联系。现在是4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43K背景辐射与理论相符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天文学的重大成就,目前的看法认为背景辐射起源于热宇宙的早期。这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强有力支持。3K背景辐射与四十年代伽莫夫、海尔曼和阿尔菲根据当时已知的氦丰度和哈勃常数等资料预言宇宙间充满具有黑体谱的残余辐射理论相符。现在是4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5宇宙红移的观测再次证明了大爆炸理论二十世纪30年代,哈勃工作在美国的威尔逊天文台测量其它星系相对于银河系的运动时,发现各个星系都在远离银河系。从而得出了哈勃定律。VestoSlipher第一个发现了星系红移现象EdwinHubble确立了红移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哈勃定律现在是4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6红移现象
通常认为这种红移是由宇宙膨胀的多普勒效应引起。
光是电磁波。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到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这种现象称为“红移”。当光源接近观测者时,接受频率增高,相当于向蓝端偏移,称为“蓝移”。现在是4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47哈勃定律哈勃发现,来自星系的光谱呈现某种系统性的红移。即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将星系中特定原子的光谱与地球上实验室内同种原子的光谱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光源正在以多大的速度退行。哈勃发现,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H×D(其中H是哈勃常数),这个关系称为哈勃定律。哈勃定律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证实了宇宙的膨胀,而且还提供了一种估计宇宙年龄的手段。现在是4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大学物理
哈勃定律的意义
哈勃定律反映了宇宙的膨胀
星系的距离D=V/H0 假设: 如果宇宙的膨胀是均匀的可以确定: 宇宙的年龄t=D/V=1/H0
星系的退行表明在过去它们必定离得很近,宇宙膨胀的起点是什么?现在是4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大学物理
哈勃常数的测定:WMAP和SDSS的2003年结果:
H0
=717km/(s•Mpc),相应的宇宙年龄为1/H0=138(14)亿年;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2006年:
77km/(s•Mpc),误差大约是15%。2009.5.7,NASA发布最新测量结果:
74.2±3.6km/(s*Mpc),不确定度5%以内。
现在是4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方法:星系+造父变星法测距离宇宙学红移+多普勒效应测速度。小知识:造父变星(Cepheidvariablestar)是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因典型星仙王座δ(中文名造父一)而得名。由于根据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可以确定星团、星系的距离,因此造父变星被誉为“量天尺”。50现在是5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1膨胀中宇宙的性质使人困惑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好象遥远的星系都正飞快地远离我们而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平均而言,宇宙不同地方的膨胀图像都是相同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是中心,又没有一点是中心。我们最好把它想象成星系间的空间在伸长或膨胀,而不是星系在空间中运动。这一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源于一点的爆炸不同。现在是5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2空间的伸长空间可以伸长这一事实看上去似乎离奇古怪,不过这却是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以来科学家们早就熟知的概念。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实际上是空间(严格地说是时空)弯曲或变形的一种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是有弹性的,可以按某种方式弯曲或伸长,具体情况取决于物质的排列。这个思想已为观测所充分证实。现在是5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3膨胀空间的基本概念可通过一项简单的模拟来加以理解。想象在一条松紧带上缝有一排钮扣。假定从松紧带的两端把它拉长,结果所有的钮扣都彼此远离。不论我们选择从哪个钮扣来看,它邻侧的钮扣似乎都在远离,而且这种膨胀是处处相同的,不存在特殊的中心。只要把这条带钮扣的松紧带无限加长,或环成一个圆圈,这个中心便不再存在了。现在是53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4从任意一个钮扣来看,离它最近的钮扣以某种速度退行,再下一个钮扣则以两倍数度退行,依此类推。在你看来,钮扣离得越远,它退行得越快。因此这种膨胀意味着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借助这个图像,我们现在就可想象出光波是如何在膨胀空间中或星系间传播的。当空间伸长时,光波波长也跟着变长,这就解释了宇宙学红移现象。哈勃发现,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同这个简单的图像模拟结果完全一致。现在是54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5另外一个证据:元素氦丰度分布宇宙中He的分布与预期的不吻合。如果是氢的聚变热核反应得到氦,那么氦的总量不超过几%的数量级。但是测量结果发现氦的含量约占四分之一,其余70%的氢和少量的其它元素。唯一的解释:在大爆炸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迫使的大量的氢聚变成氦,造成氦过量。现在是55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6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0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现在是56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7四、宇宙的演化现在是57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8宇宙最初演化的三分钟年龄=0.01秒,温度大约1011K------一团混沌年龄=1.1秒,温度大约1010K------电子中子和质子形成年龄=3分钟,温度大约109K------元素氢氦产生年龄=3分45秒,宇宙基本形成现在是58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59引力收缩(gravitationalcontraction)按照一般的看法,太阳系、恒星、星系等都是由原始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逐渐凝缩而成的。在原始气体弥漫物质中存在着密度的随机涨落。那些密度比周围高的区域,如果有足够大的尺度,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收缩趋势便会超过分子热运动(即压力)的弥散趋势而开始收缩,使密度进一步增大,终于形成一个密度远高于周围气体的区域。这种情况称为引力收缩。现在是59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60一般认为,在原始星云中,往往是先收缩成大云块,然后,由于大云块在收缩过程中密度增大,在内部触发第二次收缩,使大云块本身碎裂成为若干小云块。后者即为恒星的前身──星胚。星胚再逐渐演化成为恒星。现在是60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61四、宇宙可能的结局现在是61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62三种宇宙膨胀状态宇宙膨胀过程是引力与膨胀初速度之争,谁胜谁负取决于宇宙物质密度。如果宇宙物质密度小于某一临界密度(根据现有的对膨胀速率的观测,临界密度约为5×10-30克/厘米3),将没有足够的引力阻止膨胀,宇宙膨胀永无止境,这一情形下,我们称宇宙的膨胀是开放的(开宇宙);如果宇宙物质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巨大的引力会使得膨胀最终停止并接下来收缩,在这一情形下称宇宙的膨胀是封闭的(闭宇宙)。
现在是62页\一共有68页\编辑于星期二63这看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2(无答案)
- 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学校2024-2025学年学术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二)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洞头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日本文化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滦南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湖北工业大学《全媒体制播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材料模拟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医学图像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初三中考考前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天津财经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教学防灭火新技术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电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天津大学
- EIM Book 1 Unit 10 Don't give up单元知识要点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改革开放与新时代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 《塑造打胜仗的团队系列 8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敦煌的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浅谈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 JJG 913-2015浮标式氧气吸入器
- GB/Z 20308-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