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生在DNA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遗传信息重新组合,称为遗传重组(recombination)或基因重排,重组产物称为重组体DNA(recombinantDNA)。
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途径,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
细菌的基因组为单倍体,虽然不进行减数分裂,也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遗传重组,如质粒DNA插入宿主的染色体均是典型的同源重组。
现在是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DNA重组对生物进化,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基因突变:有利突变,有害突变
生物如何积累有利突变,淘汰有害突变? DNA重组能迅速增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iversity),通过优化组合(optimization)积累有利突变,推动生物进化。现在是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用人工操作构建DNA重组体,将其导入受体细胞扩增或表达,称DNA克隆或分子克隆(molecularcloning),也可称作重组DNA技术,或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生物制品。
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体获得某些优良性状。转基因食品安全?
基因治疗,
安全性?
现在是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发生在同源DNA片段之间,是在两个DNA分子的同源序列之间直接进行交换的一种重组形式。不同来源或不同位点的DNA,只要二者之间存在同源区段,都可以进行同源重组。由于其广泛存在,亦称一般性重组(generalrecombination)。
细菌的接合(conjugation)、转化(transformation)和转导(transduction),以及真核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交换等都属于同源重组。现在是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1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型6.1.1.1Holliday模型
Holliday模型由美国科学家Holliday于1964年提出。
(1)切割2条同源DNA各有1条链在相同的位置被特异性的内切酶切开。
(2)交叉和连接被切开的链交叉,并与另一个分子的同源链连接,分子弯曲形成Holliday连接。(3)拆分,产生重组体补丁重组体(patchrecombinantheteroduplex)。拼接重组体(splicerecombinantheteroduplex)
现在是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1)切割2条同源DNA各有1条链在相同的位置被特异性的内切酶切开。
(2)交叉和连接被切开的链交叉,并与另一个分子的同源链连接,分子弯曲形成Holliday连接。(3)拆分水平方向的切割(WE裂解),由此产生的重组体制交换了DNA的一个小片段,称补丁重组体(patchrecombinantheteroduplex)。垂直方向的切割(NS裂解),由此产生的重组体有一条链由两个DNA分子的链拼接而成,称拼接重组体(splicerecombinantheteroduplex)。现在是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Holiday中间体5´3´5´3´5´3´5´3´5´3´5´5´5´3´3´3´5´5´5´5´3´3´3´3´5´5´5´5´3´3´3´3´5´5´5´5´3´3´3´3´5´5´5´5´3´3´3´3´内切酶(ruvC)内切酶(ruvC)DNA连接酶DNA连接酶片段重组体拼接重组体目录现在是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Potter和Dressler在电镜下看到的Holliday中间体的结构(图6-2),是对Holliday模型强有力的支持。现在是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尽管Holliday模型能解释重组的许多特征,但也有某些不足。其一,DNA重组时,通常有一个分子是供体,另一个是受体,而Holliday模型无法区分供体和受体。其二,Holliday模型需要两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在同一位置被切割,目前尚未发现完成这一过程的确切机制。现在是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1.2单链断裂模型(thesingle-strandedbreakmodel),单链断裂模型认为,在同源区时,只有供体分子产生一个单链切口,形成DNA单链,并入侵受体DNA分子,形成Holliday结构。其后进行的交叉点移动,和Holliday结构的拆分,与Holliday模型相同。单链断裂模型能很好的解释细菌的接合作用和转化等原核生物的同源重组,以及DNA损伤的重组修复。现在是1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1.3双链断裂模型
双链断裂模型(thedouble-strandedbreakmodel,DSB)认为,受体双链(recipientduplex)两条链的断裂启动了链的交换,不产生断裂的被称为供体双链(donorduplex)。随后发生的DNA修复合成以及切口连接导致形成两个Holliday连接。
DNA受到的双链断裂损伤,可以通过同源重组来修复,在修复损伤的同时,进行基因重组。
真核生物的细胞减数分裂时的同源重组,符合双链断裂模型。现在是1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1)内切酶切开受体双链DNA分子同源区的两条链,启动重组过程(图6-3a)。
(2)在外切酶的作用下,双链切口扩大,产生两个具有3'-末端的单链区,并形成一个缺口(图6-3b)。
(3)一个自由的3'-端入侵供体双链DNA分子的同源区,形成异源双链,供体双链的一条链被取代,产生取代环(adisplacementloop,D环,图6-3c)。
(4)人侵的3‘-端引发以被人侵DNA链为模板的DNA合成,导致D环扩大。以D环的单链为模板,填补受体链上的缺口(图6-3d)。
(5)DNA连接酶连接切口,形成两个Holliday连接,即联结体x和联结体y(图6-3e)。
(6)Holliday连接的拆分有4种可能。现在是1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2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6.1.2.1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
细菌的细胞相互接触时,遗传信息可在接合质粒的参与下,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细胞,称为接合作用。现在是1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能够促使染色体基因转移的接合质粒称为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简称性因子或F因子。
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Hfr菌株: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F-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现在是1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F因子通过结合作用由F+细胞向F–细胞转移的电镜照片。F+细胞的性菌毛与F-细胞结合后收缩,使二者靠近,TraD蛋白构成转移的通道,在TraI在TraY的帮助下结合到转移起点oriT上,切开一条链,使其5'端进入受体细胞,并合成其互补链,使F–细胞转化为F+细胞,给体细胞中的单链也可以合成互补链。现在是1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2.2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transformation)
遗传转化指细菌吸收外源DNA(转化因子)而发生遗传性状改变的现象。能摄取DNA分子的细菌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cell)。自然转化是细菌遗传信息转移和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多数细菌在自然条件下不发生转化,或转化效率很低。在科研工作中,通常用高浓度Ca2+诱导细胞成为感受态,提高转化率。现在是1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细菌的遗传转化现在是1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例:溶菌时,裂解的DNA片段被另一细菌摄取。现在是1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2.3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转导是通过噬菌体将细菌基因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供体)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受体)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现在是1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溶菌感染重组感染细菌噬菌体转导:通过病毒介导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现在是2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2.4细菌的细胞融合
用溶菌酶除去两个菌株的细胞壁,使之成为原生质体。然后,人工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这便是细菌的细胞融合(cellfusion)。细胞融合后,两个菌株的DNA发生广泛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现在是2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3细菌同源重组的酶学机制(1)χ(Chi)位点和RecBCD(外切核酸酶Ⅴ)的作用
χ位点是RecBCD作用的调控位点.
RecBCD是一种多功能酶,具有3种酶活性:①依赖于ATP的外切核酸酶活性;②可被ATP增强的内切核酸酶活性;③ATP依赖的解旋酶活性。当DNA分子断裂时,它即结合在其游离端,使DNA双链解旋并降解。
现在是2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RecA蛋白的带状图解
RecA蛋白RecA蛋白与单链DNA结合形成每圈含6个单体的螺旋纤丝(helicalfilament)。促进同源重组过程中DNA单链的入侵。RecA可以与双链DNA作用,在此过程中,由RecA水解ATP提供反应所需能量。现在是2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首先,RecBCD结合到DNA的末端,并使DNA解旋。
接着SSB和少量的RecA结合到单链区,RecBCD从末端起切割单链,3‘-端比5'-端快。
当酶切位点移动到χ位点附件时,3‘-端的水解停止,5’-端的水解速度加快,产生具有3‘-端的游离单链。在此过程中,RecA取代SSB与游离单链结合。现在是2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RecA的作用分为3个阶段:①在前联会(presynapsis)阶段,RecA分子通过其第一DNA结合位点与单链DNA结合。②在联会前(synapsis)阶段,RecA分子通过其第二DNA结合位点与另一个DNA双螺旋结合,形成三链DNA中间体,随后,单链DNA入侵双链DNA,并快速扫描搜索同源区。③在链交换阶段,入侵的单链DNA置换双螺旋的一条链,产生杂合DNA双螺旋(图6-6)。Holliday中间体已经形成。
(2)RecA蛋白引起DNA同源重组现在是2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RecA蛋白引起DNA同源重组的模型现在是2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3)Ruv蛋白和Holliday联结体的拆分
Holliday中间体移动时,需要两个DNA分子进行旋转。RuvA和RuvB蛋白在推动DNA分子旋转中起关键作用。RuvA蛋白能够识别Holliday联结体的交叉点,还可帮助RuvB结合在双链DNA上。RuvB是一种解螺旋酶。通过水解ATP而推动交叉点的移动。Holliday联结体最后由RuvC拆分,并由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进行修复合成。(图6-7)。
现在是2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假设的RuvA四聚体与Holliday位点结合的结构模型。现在是2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4真核生物的同源重组6.1.4.1减数分裂中的同源重组
真核生物的同源重组主要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两个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姊妹染色单体),先在细线期(leptotene)和合线期(zygotene)形成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complex,SC),再在粗线期(pachytene)进行交换。现在是2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1)Spol1蛋白切割DNA双链。
(2)MRX酶复合物催化的5‘→3’切除。MRX酶复合物与细菌的RecBCD没有同源性,但在同源重组中所起的作用与RecBCD相似。
(3)Rad51和Dmc1与单链DNA结合,Rad51和Dmc1的作用与细菌的RecA蛋白相似,二者均可形成丝状聚集体,并与单链DNA结合,促进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链交换。
(4)多种蛋白质促进减数分裂时的同源重组,形成了由多种蛋白质和DNA形成的复合体,被称作重组工厂(recombinationfactory)。现在是3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1.4.2基因转换在同源重组过程中,Holliday中间体拆分时,发生DNA片段的交互重组。在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种机制,基因只发生单向的转移,称基因转换(geneconversion)。
现在是3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交配型转换的机制如图6-9所示,这一过程的第一阶段与同源重组相似,只是进行双链切割的酶是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称HO内切核酸酶。链入侵之后,只有其中一个基因(a基因)的序列被复制,另一个基因(α基因)的单链序列则被切除。总的结果是基因转换,而不是进行相互交换的基因重组。现在是3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2位点特异性重组6.2.1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机制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recombination)指发生在DNA特异性位点上的重组,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其主要作用包括某些基因表达的调节,发育过程中DNA的程序性重排,以及有些病毒和质粒DNA复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整合与切除等。现在是3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此过程往往发生在重组位点(20~200bp)。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结果决定于重组位点的位置和方向。如果两个重组位点以相反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的结果是两个重组位点之间的DNA片段发生倒位。若重组位点以相同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结果是两个重组位点之间的DNA片段被切除。(图6-10)。现在是3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位点特异性重组的主要步骤
(1)两个酶分子通过酪氨酸Tyr-OH进攻识别序列上的1个特定的磷酸二酯键,导致2个DNA分子各有1条链被切开,其中5'-磷酸基与Tyr-OH以磷酸酯键相连。
(2)两个切点之间发生转酯反应,从而形成Hollida连接,使两个双链分子中各自的一条链发生了交换。
(3)在短距离的交叉点迁移后,另外两个酶分子在2个DNA分子上的另一条链上产生切口,反应机理同(1);
(4)反应机理同(2),通过连接反应,使两个双链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发生了交换。现在是3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2.2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切除
λ噬菌体与宿主的特异重组位点称附着位点(attachmentsite,att)。λ整合酶(λintegrase,INT),将两DNA分子交互切开,然后再交互连接,整合噬菌体DNA。整合宿主因子(integrationhostfactor,IHF)。切除酶(excisionenzyme,XIS)需要将原噬菌休两侧附着位点联结到一起现在是3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2.3细菌的特异位点重组
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ahnunellatyphinnurium)的鞭毛蛋白有两种,分别为FljC鞭毛蛋白和FljB鞭毛蛋白。同一个细菌不会同时具有两种鞭毛蛋白,但从单菌落的沙门氏菌中经常能出现少数呈另一鞭毛蛋白的细菌细胞,这种现象称为鞭毛相转变。这一转变是由一段995bp的DNA(H片段,Hsegment)发生倒位引起的。其详细机制将在第11章介绍。
现在是3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IgG的分子结构6.2.4免疫球蛋白基因的V(D)J重组
免疫球蛋白(Ig)是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由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组成。IgH和IgL的氨基端序列因Ig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不同而变化,称可变区(V),决定Ig抗原结合特异性。羧基端是恒定区(C),具有结合补体、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特性,介导Ig的生物学功能。
现在是3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FamilyVGenesCGenesManMouseManMouseLambda<3002>64Kappa<300~100011Heavy~300>100098编码Ig的基因有多个区域组成,IgH基因由可变区(V),多样性片段(D),连接片段(J),和恒定区(C)片段组成。其中V,D,J编码V区,IgL由V,J,C片段组成。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V,D和J通过重组连在一起,形成Ig的转录单位。现在是3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V(D)J重组是B细胞特有的,决定了Ig表达的B细胞特异性。
人类IgH基因大约有51个V,27个D和6个J,可产生8262种组合。Igκ基因有40个V和5个J,可形成200种组合,Igλ基因有30个V和4个J,可形成120种组合。IgH与IgL的组合可达8262×(200+120)=2.64×106
种。
因此,免疫球蛋白的V(D)J重组是产生抗体多样性的主要机制。现在是4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现在是4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转座重组6.3.1转座子的概念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recombination)指DNA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发生转座的DNA片段被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s)或可移位的遗传元件(mobilegeneticelements,MGE),有时还被称为跳跃基因(jumpgene)。
现在是4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转座子的主要特征有:①能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或转移到另一个染色体。②不能像噬菌体或质粒那样独立存在。③转座子编码其自身的转座酶,移动时携带转座必需的基因一起跃迁。④转座的频率很低,且插入是随机的,不依赖于转座子(供体)和靶位点(受体)之间的序列同源性。
现在是4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转座子最初是BarbaraMcClintock于1940年代在玉米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的,当时称为控制元件(controllingelement)。1983年McClintock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现在是4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转座重组的后果:
可引起基因组内核苷酸序列发生转移、缺失、倒位或重复,从而导致突变,也可能改变基因组DNA的量。
如果转座子插入一个基因的内部?如果插入一个基因的上游?
此外,转座子本身还可能充当同源重组系统的底物,原因是在1个基因组内,双拷贝的同一种转座子提供了同源重组所必需的同源序列。
现在是4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现在是4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转座子在生物体内是普遍存在的,人、小鼠和水稻的基因组有40%左右的序列由转座子衍生而来,但在低等的真核生物和细菌内的比例较小,约占1%~5%。
这说明转座子在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的基因组进化过程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少转座子序列与疾病有关。现在是4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2原核生物的转座子
原核生物的转座子最早是在E.coli的半乳糖操纵子内发现的,迄今为止,在细菌内已发现四类转座子。6.3.2.1第一类转座子
第一类转座子是最简单的转座元件,能够从DNA的一个位点插入到另一个位点,因此,被称作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s,IS)。
现在是4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现在是4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第一类转座子特点:(1)长度较小,通常在700bp~800bp之间,两端有10bp~40bp长的反向重复序列IR。
(2)内部一般只有一个转座酶基因(transposase,tnpA)。转座酶的量受到严格的调控,它是决定转座频率的主要因素。
(3)通过剪切和插入的方式进行转座,经过填补缺口和连结切口,会增加一个拷贝的靶位点序列,完成转座后,插入序列两侧各有一个靶位点序列,呈正向重复。现在是5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IS类别长度(bp)IR长度(bp)靶位点长度(bp)染色体上的拷贝数F质粒上的拷贝数IS176820/2395~8IS2132732/41551IS3125839/39352IS4142616/1811,12或141或2IS5119515/164丰富IS10R132917/229表6-1
E.coli中常见的插入序列现在是5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2.2第二类转座子
第二类转座子又称为复杂型转座子(complextransposon),特征为:
长度较大,通常2.5kb~20kb,两侧含有35bp~40bp的IR序列。
内部一般有多个基因,转座酶,解离酶,抗生素抗性基因(resistancegene)。
转座可导致靶位点重复。复杂型转座子的靶序列为5bp,转座导致靶位点序列发生重复,结果在转座子两侧形成正向重复序列。现在是5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现在是5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转座子抗性标记长度(bp)IR长度(bp)Tnl青霉素4957Tn3青霉素495738Tn501Hg抗性820038Tn7甲氧苄氨嘧啶、壮观霉素、链霉素1400035表6-2几种第二类转座子的特征现在是5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2.3第三类转座子第三类转座子又名复合型转座子(compositetransposon),由2个IS和一段带有抗生素抗性的间插序列组合而成,其中的2个IS位于转座子的两侧,具有相同或相反的方向。现在是5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表6-3几种第三类转座子的特征转座子抗性基因长度(bp)插入序列Tn5抗卡那霉素(KanR)5700IS50Tn9抗氯霉素(CmR)2638IS1Tn10抗四环素(TetR)9300IS10现在是5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2.4第四类转座子第四类转座子的典型例子是Mu噬菌体(BacteriophageMu),它是E.coli的一种温和噬菌体,具有裂解和溶源生长周期。 Mu噬菌体的DNA可以通过转座的方式随机整合到宿主DNA中,还可以通过复制型转座,随机插入到宿主DNA的其他区域,它容易诱发宿主细胞的各种突变,因此被称为突变子(mutator)。
现在是5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A基因编码的MuA为转座酶, B基因编码的MuB为ATP酶 MuB还通过与MuA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阻止MuB结合到已经与MuA结合的DNA区域的附近,使Mu噬菌体周围的DNA不易成为Mu转座子的靶点,这种现象称转座目标免疫(transpositiontargetimmunity)。现在是5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现在是5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3真核生物的转座子
转座是真核生物极为普遍的现象。根据转座方式可将真核生物的转座子分为两大类:
以DNA-DNA方式转座的转座子,称DNA转座子(DNAtransposons)。
以DNA-RNA方式转座的逆转录转座子,称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ableelements)。
现在是6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DNA转座子可分为3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两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自主型元件:自身能够转座
非自主型元件:只有在自主元件存在时才能转座。自主元件与非自主元件通常以一个转座系统的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拷贝数一般较少。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s具有IR,不编码转座酶,为非自主DNA类转座子,其序列小(一般为100~500bp)且拷贝高,具有插入位点偏爱性。MITEs具有反转录转座子所具有的高拷贝特点。
现在是6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目前发现的自主元件/非自主元件主要隶属两个超家族。
hAT
超家族是Warren等于1994年发现的3个该类转座子(hobo、Ac和Tam3)的第1个字母命名的,包括玉米的Ac/Ds转座系统和金鱼草的Tam3转座子等。其特征是:①在转座过程中产生8bp的靶位点重复。②有5~27bp的短反向末端重复。③大多数hAT类转座子小于4kb。
CACTA超家族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长10~28bp的末端反向重复,其末端是保守的CACTA,是转座酶的识别位点。该类转座子包括玉米的En/Spm转座系统和高粱的Candystripe转座子等,最早发现CACTA转座子是水稻的Tnr3,是作为插入片段被鉴定出来的,大小为1539bp,并有13bp的反向末端重复。
现在是6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3.1玉米的控制因子玉米的激活-解离系统(activator-dissociationsystem,Ac-Ds)是McClintock最先发现的。 Ac表示激活子元件(activatorelement),属于自主型转座子,约有4563bp,两端是11bp的IR序列,带有全功能的转座酶基因。 Ds表示解离元件(dissociationelement),属于非自主型转座子,两端也是11bp的IR序列,但中间只有缺失的,无功能的转座酶基因,它实际上是Ac经由不同的缺失突变而来的。有Ac存在时Ds才会移座。现在是6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
玉米种子的颜色由紫色色素基因C决定。如果Ac或Ds插入到C基因内部,则紫色色素基因失活,于是玉米籽粒不能产生紫色色素,而成为黄色。Ac和Ds在染色体上的跳动十分活跃,若在一粒玉米的发育过程中,由于体细胞中Ds的转座,使部分细胞的C基因中含有Ds,另一部分细胞的C基因中没有Ds,玉米籽粒便出现了黄色和蓝色的斑点。现在是6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3.2果蝇的p因子和杂种不育
p因子是在对果蝇杂种不育(hybriddysgenesis)的研究中发现的,是黑腹果蝇的一种自主性转座因子。黑腹果蝇的P品系中含有40~50个P因子,而M品系则不含p因子。P因子具有31bp反向末端重复,中间是转座酶。现在是6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转座酶
p因子的mRNA前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剪接方式不同,体细胞的剪接保留了第3个内含子。原因是有一种蛋白质结合在第3个内含子上,阻止该内含子的剪接。翻译过程在第3个内含子处中断,产物是一个Mr为66000的蛋白质,它是转座反应的阻遏蛋白。而在生殖细胞中可以剪接除去包括内含子3在内的全部内含子,翻译产物是Mr为87000的转座酶。现在是6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Hybriddysgenesisisasymmetrical;itisinducedbyPmale×Mfemalecrosses,butnotbyMmale×Pfemalecrosses.若M雄性XM雌性,二者均不携带P因子,当然无P因子转座,不会造成后代不育。若P雄性或M雄性XP雌性果蝇交配,因P雌性果蝇体细胞中存在转座反应阻遏蛋白,也不会造成后代不育。
当p雄性XM雌性果蝇交配时,子代体细胞中存在转座反应阻遏蛋白,细胞正常,因而果蝇可以生存。但生殖细胞则存在p因子和转座酶,转座十分活跃。由于转座因子插入新的位点可引起突变,而原来位置失去转座因子也要造成染色体断裂,造成生殖细胞发育不全,因而无生育能力。现在是6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3.3.3脊椎动物的DNA转座子:自学
现在是6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4逆转录转座子在转座过程中需要以RNA为中间体,经过逆转录过程再分散到基因组中的移动因子,称为逆转录子(retroposon)或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在高等生物中,存在很多与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相似的逆转录转座子。
现在是6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4.2逆转录转座子的生物学意义
逆转录转座子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对基因组功能有重要影响。6.4.2.1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逆转录转座子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其整合的部位有关,当插入基因的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序列时,即造成基因失活。逆转录转座子如果插入到基因上游的调控区,如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则可使邻近的沉默基因得到表达。现在是7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4.2.2逆转录转座子介导基因的重排
分散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大量逆转录转座子是基因组的不稳定因素,它们能引起基因组序列的删除、扩增、倒位、移位及断裂等重排。现在是7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5转座的分子机制转座是由转座酶催化的,迄今为止,已发现五类转座酶。具有十分相似的催化机制,完成DNA链的断裂和重新连接。现在是7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5.1非复制型转座
非复制型转座(non-replicativetransposition)又被称作简单转座,将转座子从供体剪切下来,再插入到受体的靶位点上去(图6-24a)。
基本过程如图6-24b所示。①转座酶与转座子两端的特有序列结合,并使转座子环化形成末端联会。②转座酶在转座子两端的特有序列各产生一个单链切口,并在受体位点错位切割DNA双链。③连接转座子和受体DNA的末端。④经过拆分和修补合成,即可将转座子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现在是7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5.2复制型转座
复制型转座(replicativetransposition)是将供体的转座元件复制一份,插入到受体的靶位点。每转座一次,转座元件的拷贝数就增加一个。复制型转座又可分作两类,一类不需要RNA中间物,另一类需要RNA中间物。现在是7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6.6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现在是7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DefinitionofPCR(概念)?PCRisamoleculartechniquefortheinvitroDNAamplification(核酸体外扩增技术).PCRallowstheproductionoflargequantitiesofaspecificDNAfromaDNAtemplateusingasimpleenzymaticreactionwithoutalivingorganism,suchasE.colioryeast.Previously,amplificationofDNAinvolvedcloningthesegmentsofinterestintovectorsforexpressioninbacteria,andtookweeks.Butnow,withPCRdoneintesttubes,ittakesonlyafewhours.现在是7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KaryBanksMullis
Khorana(kō-rä‘nə),isthefirstpersonwhodescribedthePCRtheory-AmethodusinganenzymaticassaytoreplicateashortDNAtemplatewithprimersinvitro(1971).Mullis:TheinventionofthePCRin1983isgenerallycreditedtoMullis.InrecognitionofhisimprovementofthePCRtechnique,hewonthe1993NobelPrizeinChemistry.PCRInventionHistory(发明史)现在是7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PCRprinciples(原理)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半保留复制)BasepairingprovidesthemechanismforreplicatingDNA(碱基配对原则提供了DNA复制的机制).现在是7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PCRprocedures(PCR循环三步曲)Step1.Denaturation(变性)94oC30s-1minStep2.Annealing(退火)55-60oC30s-1minStep3.Extension(延伸)72oC30s-1minPCRcycling:25-40ofthese3stepscycling现在是79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PCRprocedures(PCR循环三步曲)Denaturationstep(变性):94℃for30S-1min.UnwindingDNAdoublehelix.ItcausesmeltingoftheDNAtemplatebydisruptingthehydrogenbonds(氢键)betweencomplementarybases,yieldingsingle-strandedDNAmolecules.Annealingstep(退火):50–65℃for20s–1min.Primersspecifybindtothesingle-strandedDNAtemplate.Thepolymerasebindstotheprimer-templatehybridandbeginsDNAsynthesis.Extension/elongationstep(延伸):72℃1-2min.TheDNApolymerasesynthesizesanewDNAstrandcomplementarytotheDNAtemplatestrandbyaddingdNTPsin5‘to3’direction.现在是80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Exponential(geometric)amplification
(以几何倍数扩增模板)21=222=423=824=16235=34billion现在是81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PCRcomponentsandreagents(反应五要素)DNA
templatePrimersdNTPsTaqpolymeraseBuffersolution现在是82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一DNAtemplate(模板)thatcontainstheDNAregion(target)tobeamplified.Twoprimers(引物)thatarecomplementarytothe3’endsofeachofthesenseandanti-sensestrandoftheDNAtarget.Taqpolymerase(耐热DNA合成酶)heat-stand.Deoxynucleosidetriphosphates(dNTPs,四种碱基),thebuilding-blocksfromwhichtheDNApolymerasesynthesizesanewDNAstrand.Buffersolution(缓冲液)providingasuitablechemicalenvironment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安全防护设备及服务租赁合同4篇
- 2025业绩目标达成股权激励与员工股权激励绩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培训项目监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两居房车租赁与民宿合作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水路联合运输货运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文化产业发展担保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担保合同违约责任4篇
- 2025年度商业门面房购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环保节能建筑钢筋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杭州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及反思(更新)
- 充电桩项目运营方案
- 退休人员出国探亲申请书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笔记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孕妇学校品管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