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3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_第1页
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3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_第2页
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3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_第3页
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3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_第4页
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3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各位通过考试第页巴中小学教师招聘2021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记录方式有哪些状况?()

多项选择题

A、项目检核表

B、评定量表

C、轶事记录

D、观看记录

2:学科标准是指课程方案中每门每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目的

B、教学方案

C、教学课程

D、教学大纲

3: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对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

4:下面对于烫伤的处置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快速避开热源

B、准时去医院就医

C、用毛巾擦拭并按摩伤处

D、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

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单项选择题

A、主动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主动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6: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单项选择题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章学习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需遵循的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训练性相结合的原则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九华开发区的快速崛起,在全省乃至湘潭各区县都造成了轰动效应,产生了很好的领头作用

B、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宝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今年人夏以来,我国南方宽阔地区患病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天气,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特大干旱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化开展主题为“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训练活动

9: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推断题

10:世界上第一项义务训练法是英国公布的。()

推断题

11:A、B、C三个高校生到某乡镇当村官,一个到了富村,一个到了穷村,一个到了不富不穷的村。但到底谁到了哪个村,人们开头不清楚,于是做了如下猜想:甲:A到了富村,B到了穷村乙:A到了穷村,C到了富村丙: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富村后来证明,甲、乙、丙三人的猜想都只对了一半。由此可以推出()。

单项选择题

A、A到了富村,B到了穷村,C到了不富不穷的村

B、A到了穷村,B到了富村,C到了不富不穷的村

C、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富村,C到了穷村

D、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穷村,C到了富村

1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确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策略

B、教学过程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设计

13: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老师的提问应面对全部同学。()

推断题

14:训练心理学是商量训练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单项选择题

A、德育与智育

B、学问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与教

15: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训练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6:建立同学档案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推断题

17:提出最近进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8:老师所具有的训练学、心理学等训练科学学问是()。

单项选择题

A、条件性学问

B、本体性学问

C、实践性学问

D、一般性学问

19: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

A、课程方案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20: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相像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动机

21: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多项选择题

A、观看

B、测验

C、谈话

D、问卷

22:作为“训练者”的老师和作为“抚养者”的老师之间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推断题

23:教学反思最集中体现在主动验证阶段。()

推断题

24: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要素说

D、阅历类化说

25:为达到德育目的接受的训练者和受训练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2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27:一个班集体必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

A、确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公正、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具体的班级管理规定

E、确定的组织结构

28:老师对同学的学习起()作用。

单项选择题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29: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

单项选择题

A、比纳一西蒙智力气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气表

D、韦氏儿童智力气表

30: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推断题

31: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很大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科学进展日新月异的要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商量对象,因而就发觉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上面文段中“共同的边界”所指的应是()。

单项选择题

A、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

B、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

C、以符号系统为主要商量对象

D、科学进展日新月异的要求

32: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图像记忆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33: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挨次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34:在思想品德训练过程中,假如只看到同学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反了()原则。

单项选择题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动身相结合

B、对同学严格要求与敬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训练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主动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35:一位学校老师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能够自觉遵守训练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老师职责权利。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的要求。

单项选择题

A、爱国遵遵守法律律

B、爱岗敬业

C、终身学习

D、关爱同学

36:实质训练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单项选择题

A、进展智力

B、培育思想品德

C、传授学问

D、进展共性

37:个体自我意识进展经受的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

A、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生理自我

38:在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在学校以老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B、家长与老师是公正的训练主体

C、以老师为主,家长为辅

D、以训练力气较强的一方为主

39: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单项选择题

A、学问的迁移

B、技能的迁移

C、行为规范的迁移

D、学习阅历的迁移

4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需要

B、敬重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审美需要

41:一切训练工作的动身点和归宿是()。

单项选择题

A、训练方针

B、训练机智

C、训练政策

D、训练目的

42: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同学()。

单项选择题

A、间接地获得学问

B、获得间接阅历

C、有老师关怀去获得学问

D、有同学关怀去获得学问

43:社会、学问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推断题

4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

单项选择题

A、同学的独特性

B、同学的自主性

C、同学的主体性

D、同学的进展性

4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推断题

46:学校询问活动应遵循哪些询问原则?()

多项选择题

A、主动关注和信任来访同学

B、充分支持和鼓舞来访同学

C、注重来访同学的主动参与

D、严格为来访同学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47:找规律数字是一项很好玩的活动,非常熬炼观看和思考力气。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6、5、9、12、____________”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13

B、15

C、17

D、19

48: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同学下列学习策略()。

多项选择题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报

49:学习者假如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推断题

50: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同学对与教学亲热关联的具体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规定老师有以下哪些权利?()

多项选择题

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B、指导同学的学习和进展

C、按时猎取工资酬劳

D、对学校训练教学提出看法和建议

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52:小青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示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同学。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进展阶段理论,小娜道德进展处于()阶段。

单项选择题

A、惩处与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遵遵守法律律规

D、道德伦理

53:学校阶段是进展同学共性()。

单项选择题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格外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54: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统一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训练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55: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56: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老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推断题

57: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58:传统“师遭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多项选择题

A、“以老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5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单项选择题

A、冒然纯厚朴实行若狗彘

B、起乞震古烁今繁文褥节

C、枯躁如雷灌耳霍然开朗

D、呕气头昏脑胀以警效尤

60:“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挺直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全员激励原则

B、教管结合原则

C、协调全都原则

D、平行管理原则

1:答案A,B,C

解析记录方式通常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三种。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学大纲的概念,是指课程方案中每门每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学科标准。

3:答案B

解析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4:答案C

解析烫伤发生后,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否则会造成皮肤进一步破损。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解析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概念学习。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句子意为:君子的教化是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同学严格,但并不抑制其共性的进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这和启发式教学法是全都的。

8: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九华开发区”与“快速崛起”互调位置。B.一面和两面不能搭配,删去“能否”。C.表意不明,在“湖北”后加上“两省的”。

9:答案正确

解析略。

10:答案错误

解析世界上第一项义务训练法是德国在1619年颁布的。

11: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用代入法,假设A项是正确的,那么甲的说法全都正确,与题干不符;假设B项是正确的,那么甲的说法全都错误,也与题干不符;假设C项是正确的.那么丙的说法全都正确,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正确

解析老师的提问应面对全部的同学。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的训练方式又被誉为产婆术,这种训练方式被记载在《理想国》中。

16:答案错误

解析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环节。

17:答案A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进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进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进展区。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

解析课程方案体现了国家对学校训练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训练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第五章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像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1:答案B,D

解析正式评价指同学在相同的状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接受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A,B,C,E

解析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28:答案D

解析老师的指导决定着同学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同学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主动性的发挥,由于对同学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29:答案A

解析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一西蒙智力气表。

30:答案正确

解析(1)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2)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看法可以成为训练同学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31:答案C

解析【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依据题干“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商量对象,因而就发觉了共同的边界”可知c选项正确。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C

解析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不同的同学施加不同的训练,它反映的是个体身心进展的差异性。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A

解析爱国遵遵守法律律是老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老师要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训练方针,自觉遵守训练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老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36:答案C

解析实质训练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问。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B

解析老师和家长是公正的训练主体,在训练同学上都起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39:答案C

解析爱劳动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家养成了,而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D

解析训练目的是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是一切训练工作的动身点和归宿。

42: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格外的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同学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阅历,即以学习书本学问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中同学学习的主要是间接阅历,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

43:答案正确

解析略。

44:答案A

解析略

45:答案正确

解析略。

46:答案A,B,C,D

解析学校询问活动应遵循主动关注和信任来访同学,充分支持和鼓舞来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