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
摘要:
本文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验研究,对影响分类结果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与年龄、经验和任务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更好地从不同特征中识别类别,并更好地利用“相似性”特征进行分类;经验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经过多次分类实验后,儿童能够更好地把握相似性特征,提高分类准确性;任务类型对分类结果也具有显著影响,如任务种类不同,儿童利用特定特征进行分类的表现差异较大。
关键词:相似性分类;年龄;经验;任务类型
Abstract:
Fromtheperspectiveof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imilarity"classificationabilityandthefactorsaffectingclassificationresults,thispaperexplores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imilarity"classificationabilityandanalyzesandsummarizesthefactorsaffectingclassificationresultsthroughexperimentalresearch.Theresultsoftheexperimentshowthat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imilarity"classificationabilityiscloselyrelatedtofactorssuchasage,experience,andtasktype.Forexample,withage,childrencanbetterrecognizecategoriesfromdifferentfeaturesandbetteruse"similarity"featuresforclassification;experienc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classificationability,suchasaftermultipleclassificationexperiments,childrencanbettergraspthesimilarityfeaturesandimproveclassificationaccuracy;tasktypealsohasasignificantimpactonclassificationresults,suchasTheperformanceofchildrenusingspecificfeaturesforclassificationdiffersgreatlydependingonthetypeoftask.
Keywords:similarityclassification;age;experience;tasktype
引言
“相似性”分类是人类进行分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儿童在分类任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分类任务中,儿童往往可以从物体的共同特征或外观相似等方面将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然而,儿童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经验和任务类型等。因此,本文旨在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验研究对影响分类结果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
分类能力是指通过分类物体来理解世界,辨认异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分类过程中,儿童需要发现物体的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将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是指儿童利用物体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事实上,儿童在分类任务中一开始往往会模仿成人,在认知上以形式特征(如颜色、大小等)为主进行分类。但随着年龄和认知经验的不断增长,儿童能够更好地从物体的内在性质中识别类别,并更好地利用“相似性”特征进行分类。
年龄对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6-7岁的儿童往往更依赖于形式特征进行分类,而9-10岁的儿童则更依赖于物体共性特征(如功能、材质等)进行分类(Keeley&Kaselecky,2002;Tenenbaum&Griffiths,2001)。同时,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也与经验和任务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经验对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经过多次分类实验后,儿童能够更好地把握相似性特征,提高分类准确性(Cimpian&Markman,2008;Waxman,Medin&Ross,2007)。例如,5-6岁儿童能够通过相似性特征分类不同的花,如在任务中将具有相似花瓣形状的花分为一类,不同于拥有相似颜色的花(Best,Deming,&Strauss,1995)。而经过多组相似性分类任务后,孩子们的进行分类时能够根据总体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更好地辨别和分类和识别不同物品(Cheung,Ruber,&Choksi,2010)。
任务类型对分类结果也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任务种类不同,儿童利用特定特征进行分类的表现差异较大。例如,对于类别之间的共性特征相似的分类,哪怕形状或颜色不同,儿童的分类表现往往也比较好(Katz&Gelman,1991)。而当需要考虑到某些非共性特征时,如性别、年龄等,儿童的分类表现往往受到明显的影响(Keeley&Kaselecky,2002)。
综上所述,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和影响分类结果的因素十分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实验研究
为了更好地探讨影响儿童分类能力的因素,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实验分为年龄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经验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和任务类型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三个部分,分别探讨这些因素对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影响。
实验一:年龄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
实验对象:6-10岁的儿童
实验器材:彩色卡片、可移动托盘
实验任务:儿童需要将卡片根据相似性特征进行分类,每组试题共10个卡片,根据相似性特征分类需大于75%的正确率。
实验设计:采用组间设计,将实验对象按年龄分成三组,分别为6-7岁组、7-8岁组、9-10岁组。每组实验对象共20人。每人进行10组相似性分类任务,统计分类正确性的次数及正确率,计算相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三组实验对象的相似性分类平均准确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9-10岁组的准确率最高。
实验二:经验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
实验对象:5-8岁的儿童
实验器材:彩色卡片、可移动托盘
实验任务:儿童需要将卡片根据相似性特征进行分类,每组试题共10个卡片,根据相似性特征分类需大于75%的正确率。
实验设计:采用前后设计,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一次分类任务,实验组进行两次分类任务,每组实验对象共20人。每人试一种卡片共18组相似性分类任务,统计分类正确性的次数及正确率,计算相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两组儿童在分类任务中均表现出了随着实验次数增加而分类准确率的显著提高,实验组的分类准确率更高,提高率达到20%。
实验三:任务类型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
实验对象:5-7岁的儿童
实验器材:彩色卡片、可移动托盘
实验任务:实验分为两组任务类型,即共性特征相似的物品分类任务和非共性特征相似的物品分类任务,每组试题共10个卡片,根据相似性特征分类需大于75%的正确率。
实验设计:采用组间设计,分成两组,每组实验对象共20人,针对不同的分类任务进行分类训练,统计分类正确性的次数及正确率,计算相应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结果:在共性特征相似的分类任务中,儿童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5%以上,分类速度非常快。而在非共性特征相似的分类任务中,儿童的分类准确率只有50%左右,并保持缓慢的分类速度。
结论
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与年龄、经验和任务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对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具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更好地从不同特征中识别类别,并更好地利用“相似性”特征进行分类。经验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次分类实验可以提高儿童对“相似性”特征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分类准确性。任务类型对于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影响也很大,儿童在不同任务类型中所难以发现的差异,会影响到分类精度和效率,并影响到分类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Best,C.A.,Deming,M.A.,&Strauss,A.B.(1995).Developmentofcategoriesandexemplarknowledgeinthesecondyear:Theeffectofsimilarityandlanguageonearlycategorization.ChildDevelopment,66(1),91-105.
Cheung,O.S.,Ruber,M.,&Choksi,S.(2010).Developmentalchangesintherelativeweightingofshapeandmaterialproperties.Cognition,114(1),111-123.
Cimpian,A.,&Markman,E.M.(2008).Preschoolchildrenuselinguisticcuestolearncategories.ChildDevelopment,79(2),377-389.
Katz,N.,&Gelman,R.(1991).Youngchildren'suseofmutualexclusivitytoconstrainthemeaningsofwords.CognitivePsychology,23(1),1-35.
KeeleyS.M.,KaseleckyM.(2002).Backgroundknowledgeinfluenceschildren’sconceptualprocessing.JournalofExperimentalChildPsychology,82(3),179-199.
Tenenbaum,J.B.,&Griffiths,T.L.(2001).Generalization,similarity,andBayesianinference.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24(4),629-640.
Waxman,S.R.,Medin,D.L.,&Ross,N.O.(2007).Folkbiologicalreasoningfromacross-culturaldevelopmentalperspective:Earlyessentialistnotionsareshapedbyculturalbeliefs.DevelopmentalPsychology,43(2),294-308.影响儿童分类能力的因素不仅包括年龄、经验和任务类型,还与物体特征的复杂度、分类任务的难度和类别数目等因素有关。在分类任务中,物体的特征复杂度会影响儿童对物体的分类方式。较为简单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易于识别,因而容易进行分类。而较为复杂的特征如材质、功能等,需要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才能很好地进行分类。
分类任务难度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任务难度可以通过增加物体的相似性或增加类别的数量来控制。当物体的相似性越高或类别的数量越多时,儿童的分类难度也越大。在分类任务中,难度的增加也可以促进儿童更好地理解相似性特征并加强分类能力的训练。
类别数目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当类别数量较少时,儿童将会更容易进行分类。而当类别数量较多时,儿童需要更细致地辨别物体的不同差异,同时更好地掌握物体的共性特征从而进行分类。在儿童对物体分类任务的学习中,对于适当的类别数进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需要不断地进行物体分类,从而更好地适应和理解自然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分类任务的训练,并从任务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建筑材料知识产权保护销售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场租赁与停车场环境美化合同4篇
- 教育领域的时间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 家庭教育环境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生态修复与种植合作合同3篇
- 2025版施工安全责任免除协议书(全新升级)3篇
- 甘肃2025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招聘博士研究生5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结算合同2篇
- 网络世界安全为先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 202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承包种植合同4篇
- 信息化运维服务信息化运维方案
- 汽车修理厂员工守则
- 骨科手术的术后饮食和营养指导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式样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 1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 场馆恶劣天气处置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