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 论文_第1页
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 论文_第2页
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 论文_第3页
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 论文_第4页
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浅谈从“小处小事”中抓劳动教育摘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意义,在各教育阶段受到极大重视,各校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各种活动开展也是如火如荼。但热闹过后,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劳动意识并没有树立起来,动手能力也比较差。笔者认为劳动教育需要课程化,但更需要从日常“小处小事”抓起,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本文,笔者从“提高认识适度放手”“家庭成员齐心”“家校配合反复抓”“从小培养”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处小事,放手,齐心,反复抓,从小培养秋季开学,旧象重现:每天早入学或晚放学,留心一下小学校门口的“接送大军”,孩子们的书包几乎都是家长们背着的,一排接一排、层层叠叠的,颇为壮观。书包到底该谁背呢?笔者曾询问过部分家长,得到的答复多是“书包太重了,孩子年龄又小,家长背会减轻孩子的负担”。这里产生这些问题:1.短时间背书包,真的会影响孩子的发育?2.孩子上学之前,有无对照课表,将不用的书籍和文具等取出,减轻书包的负担?3.家长做了,孩子产生了感恩,还是产生理所当然之心?事实是,这是家长对孩子劳动机会的剥夺。笔者经过多年调查,发现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帮孩子穿衣服、挤牙膏、整理书桌、书包……就差帮孩子上学和写作业了!家长理由:害怕孩子做不好;节省孩子的时间;自己有空……结果培养了一群“低能儿”“白眼狼”,家长纷纷捶胸顿足:这是为什么呀?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孩子迟早是要进入社会的,我们应该让家庭、学校成为孩子进入社会前的“演习场”,而这些“演习场”最多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日常的“小处”和“小事”。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引路人,而不是“绊脚石”。一、提高认识适度放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主要在于日常的小处小事,而这样的小事经常被家长代替包办,劳动方面更是如此。这样做,存在巨大的弊端。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该管则管、该放则放、管放结合。在“管”的过程中,从“一线”隐退到“二线”,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控制。在“放”的过程中,相信孩子,先扶后放,多一些观察,少一些干预。2022年2月24日,我组织孩子搬一些东西到2公里外的新校,事情大吗?小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事一桩,我们只需将班级的“细软”——本子、书籍、小书架搬过去就行。如何搬?娃们开始研究,什么家庭轿车队豪气版呀,什么搬家公司舒服版……最后决定“诗与远方”版!一行十多人,腾空书包,装满细软,装不下的,塞给了红红的手提袋,书架呢,俩人小轿。至此,“小蚂蚁搬家”小队正式挂牌成立,有点像镖局押运,也有点“小生们,从东土大唐而来,赶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架势。娃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味! 图1过搭石

走那条路,随娃儿的兴致;何种队形,随娃儿的兴致。我,这个班主任,此时就是个跟班,兼任活跃气氛分子、摄影师等。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想这样,也尽可能这样。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一路神神气气;一路花香,一路书香;时而舍近求远,时而舍宽求窄,时而舍平求坡……羊肠小道长呀长,娃们歌儿唱呀唱。不知何时,两抬小轿,升级成八抬大轿;不知何时,三五成群,变成了一行悠长!图2穿树林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家庭成员齐心在教育中,教育要求不一致是经常存在的,特别是在日常“小处小事”上,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这会让孩子从中“钻空子”,在一方受到了管教就跑到另一方去诉苦,在一方受了罚就跑到另一方去讨爱。这种现象存在于孩子父母身上,更存在于隔代教育,祖父母对孩子们的溺爱相当普遍。劳动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应定期召开家庭会议,针对孩子的日常表现,分阶段制订教育方案,求同存异,在孩子面前充分保持一致。事件1:嘘,别让你爸爸/妈妈知道!妈妈说不能给宝宝喝气泡饮料,爸爸却偷偷给宝宝买。爸爸正在惩罚孩子,妈妈冒出来拯救孩子。双重标准会导致孩子找不到标准,以为只要不被发现,自己的行为就能被允许。事件2:这事儿就得听我的! 双方只要意见不统一,就当着孩子的面剑拔弩张地争论起来,而长期的分歧状态会影响家庭和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爱意,性格也会变得暴躁冲动。事件3:行行行,你都对,我不管了!一方为了不影响家庭和睦,或者为了避免正面争吵,退出“教育的舞台”,看似短时间内家里风平浪静,但少了一方的教育,两性关系也好,教育的天秤也好,就容易失衡,不稳定。“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是很多家庭自然的现状。但是,无论是约定好的一严一慈,还是由于观念不同产生分歧,在孩子面前“唱红白脸”都是不可取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尽量做到一致。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的重复;不一致则会让信息相互干扰。当然也要注意正确性,保持开放的态度,注意反思,多沟通,多商量,一家人共同制定出一致的规则,然后去遵循。我们要谨记:分歧并不会完全消失,但力求最小化,唯有父母的观念和行为趋向一致时,才能给与孩子实质性的帮助。三、家校配合反复抓培养劳动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反复是习惯之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反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制订完善可行的计划,通过行为反复训练来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训练中,需要家校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配合,只有师生、家长同心、同向、同行,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提升孩子的劳动意识。如整理书包,家长在家引导孩子根据课表增减书包中的书籍和文具,到校后,班主任开展一次“合理书包大比拼”,看谁书包装的东西最合理,对于不合理的,甚至根本没用心整理,还将责任推到家长身上的孩子,要及时进行教育,并联系其家长,指导家长如何辅助孩子整理书包,告诫家长切勿越俎代庖。我们不要希望一次活动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即使多次活动后,有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主动性,稍不注意,也会回潮,所以这样的活动要家校配合反复抓。《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具有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生活中的琐事抓起,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从小自己背书包就是劳动意识的启蒙,也是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识的开始,更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四、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1.兴趣引导勤动手在开始的阶段,孩子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好奇心,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他们会认为帮助父母做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父母应该趁此机会让孩子勤动手,并引导其成为一种兴趣习惯。有时候,孩子会摆出“小大人”的样子,说“我自己来,我会”“妈妈放手,我能”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哪怕是孩子认为自己可以移动一只怕碎的花瓶,也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如果可以因为打碎一只花瓶,而换来的自信或者是孩子勤动手的好习惯,那么,一只花瓶又算得了什么呢。在生活中,父母也可以用一些废弃物品与孩子共同动手制作工艺品,比如用蛋壳制作人头像或用泡沫雕刻一些形状简单的西。这样一方面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双手的魅力,让孩子懂得生活中很多废弃物都是可以利用开发,变废为宝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有自己动手的“成就越”。这种“成就感”更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兴趣。所以,父母平时要多买一些手工制作图片或书籍,计孩子从中展开制作的想象力和制作的兴趣。也可以多计孩了微一些动手的游戏,如折纸、剪纸、撕纸张、粘贴、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组装玩具等。多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在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在一旁观察、鼓励,或适时地加以协助。如果孩子实在做得不理想,也不要责备他,可以在孩子离开现场后再略加收拾,因为孩子的自尊心致使他不愿意接受大人的帮助。2.鼓励动手增信心称赞是鼓励孩子、增加孩子信心再合适不过的一种激励方式。当孩子做出一些“小成绩”的时候,请父母不要忘记告诉孩子,他们是多么的优秀;当孩子帮你做了某一件“小事情”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告诉孩子,你对他们的帮助是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更认真、更负责地成为一个自信、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比如说,妈妈在择菜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并以游戏竞争的形式看谁择得又快、又多、又好。妈妈可以故意输给孩子,以增强孩子动手的信心。当下次再择菜时,孩子就会主动请缨挑战。当孩子发现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时,就会从中发现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要让孩子失去动手的机会。有时父母会因为孩子动作太慢、太笨,而代替孩子去做。这样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惰性心理。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或者他力所不能及的事。希望孩子做的,一定是孩子能够完成的,否则会挫伤他的信心与勇气。因为家长一道否定的目光或一声消极的语气,都对孩子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家长一道赞赏的目光或一句激励的话语,又有着使孩子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的魅力。3.手脑结合开启孩子的智力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对大脑发育最好的刺激。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脑越用越灵,手越用越巧。因此,父母应该安排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活。例如,起床后自己叠被、扫地、擦桌子、饭后洗碗、刷锅、购买小件物品等。这些应当要求孩子主动来做,这对孩子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作用都不可小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让孩子从动手中开发智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孩子由“通过理解一个道理而去做实验”发展到“通过实践证明一个道理”,也就是说,由被动操作向主动实践的转换。由此养成一种手脑的相互结合,手脑相互促动的好习惯。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4.具体指导,技能训练父母应认识到任何一种新的动手技能都要以一些原有的动作为基础。如打字,虽然是第一次练习,但如果过去学过弹钢琴或电子琴,其中所包含的按键动作,就会对打字有帮助。所以,小学生从小培养各种动手能力,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大有好处。有时,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过程中,发展到一阶段就会停滞不前,这是一般练习中都有的,心理学上叫“高原期”,在这个阶段,家长鼓励孩子不要放弃,继续练习,达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质的飞跃,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5.从“自己的事自己做”到“我们一起想方法” 对小一点的孩子说“自己的事自己做”,那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小的事情,比如穿衣、吃饭、刷牙洗脸、收拾玩具。对大一点的孩子就不能再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因为大一点的孩子发出声音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求助,如果你没有读懂孩子就用这句话搪塞回去,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我们应该说:“我们一起想方法”,这不等于我们替孩子做,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究,动手还是他们的,我们最多打个下手。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不小心做错事,或怕他出事,或怕他损坏东西,就不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孩子动手“操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他们可能会乱七八糟,而这类杂乱无章的动手操作正是孩子的特征。如果父母教他们动作操作,动作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孩子就会静下心来成为一个动手操作者。 参考文献:

〔1〕卓晴君,徐长发.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N〕.光明日报,2018-1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