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四篇_第1页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_第2页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_第3页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_第4页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学问】: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预备:

让同学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供应为细胞供应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现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叙述ADP可以和Pi结合,汲取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帮助。

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

高中生物教案篇2

课题:第4节免疫调整

I学习目标

1.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II学习重难点

1.介绍抗体的发觉、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讨论过程,培育同学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力量

2.介绍牛痘的创造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讨论过程,引导同学喜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同学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训练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III方法指导自学质疑/沟通展现

自学质疑、沟通展现、学问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力量提升

一、自学质疑/沟通展现

1.免疫调整是通过来实现的。它是由、和组成的。

2.人体反抗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其次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组成的。

3.抗原体是指;抗体是指。

4.特异性免疫包括和。前者主要是细胞分泌起作用;后者主要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5.过敏反应是指,其特点有。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B.形成浆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

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快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5.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6.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消失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为使移植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

A.激活免疫系统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C.抑制术后感染C.保证植入器官的血液供应

三、【力量提升】

8.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试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B健康B生活B

S疫苗S病原体

A健康AA死亡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传染病死亡,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其次天就给其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____________,B会______________。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_,可以清除它的是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究”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究和争辩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试验和探究,学会掌握自变量,观看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比组和重复试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掌握变量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试验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

四、课时支配

2

五、教学过程

〖复习及板书

1.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汲取的成分的过程,叫做~~。

2.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叫~~。

3.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汲取的养分物质,这叫~~。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同学思索争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这个试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同学的思索,留意。

〖板书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代谢: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应。

㈠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演示试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老师边做边让同学完成“争论”。

〖提示1.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能。

3.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奇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质量分数为20%的新奇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

氯化铁溶液1滴

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无机催化剂:Fe3+

Fe3+的相对数量:25万

4.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意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当进行至关重要。

〖板书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叙述

在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条件活化能/kJmol-1

没有催化剂催化

用胶态铂催化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75

54

29

催化效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效率更高。

〖板书㈡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同学阅读分析争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2.提示: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殊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辩促使后人把对酶的讨论的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辩的焦点上,使科学讨论更加有的放矢。

3.毕希纳的试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裂后连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4.萨姆纳历时9年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将酶提纯出来。胜利属于不畏艰苦的人。

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裂后连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柔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经常需要帮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猛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题

1.可用第2章中学过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由于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特别困难。

2.(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觉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板书三、酶的特性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同学的思索和留意。

〖叙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同点:

(1)转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转变平衡点;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点: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

(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

(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5)反应条件的温柔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整、掌握;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板书

㈠酶具有高效性

㈡酶具有专一性

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老师做试验,同学边观看便得出酶的作用条件。)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削减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叙述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削减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讨论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状况下,单独转变讨论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肯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转变。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肯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肯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pH时活力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肯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但当温度上升到肯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肯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行逆的抑制作用。

〖小结

㈠酶具有高效性

㈡酶具有专一性

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柔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B。2.B。

3.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C和D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

1.(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假如A点时温度上升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由于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图略)。

高中生物教案篇4

试验假设

温度影响酶作用速率。详细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肯定范围内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上升;超过肯定的温度范围以后,再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下降,高温导致酶失去活性。

试验器材

冰箱,烧杯,试管,量筒,温度计,酒精灯,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碘液等。

试验步骤

①取8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5、6、7、8;用量筒各量取2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上述8支试管;对上述8个试管分别进行0℃、17℃、27℃、37℃、47℃、57℃、67℃、100℃的温度掌握5分钟;同时,取另一组8支试管,用量筒量取2mL稀释的唾液也进行同样的温度掌握处理。

②取出上述两组试管,将稀释的唾液分别加入到对应温度的试管中,再水浴保持相应温度5分钟。

③取出试管,加入碘液2~3滴,观看颜色变化,用“+”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

试验数据与分析

12345678

加入I2后颜色变化++++++-++++++++++

数据分析(酶作用速率)-++++++++---

关于试验数据的分析说明:试验中,加入碘液后颜色变化越明显,直接表明淀粉被水解的越少,间接证明酶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越低,酶作用速率降低;反之,则相反。

老师提出下列问题,同学进行试验或争论:

(1)假照实验中将步骤③换成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会消失怎样的结果?

同学探究结果:在试管4中消失的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而1、7、8试管几乎无沉淀。

(2)假如进行重复试验,在步骤②之后,将试验中的试管1、7、8再置于37℃的条件下水浴5分钟,有何现象?

同学探究结果:试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