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东晋文学与渊明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后1
,最终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内侵。公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开始了历史上的东晋时代东晋历104年就文学而言玄言诗行是一时期基本征只有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改变了文坛的面貌。一、玄言诗及其流行的原因所谓玄言诗是指东晋时期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学以形象取胜,诗歌也不例外,而这种诗歌大都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因此,可以说它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段弯路当时这一创作倾向流行近百年且有大量的作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孙绰与许询。东晋诗坛玄言诗流行其原因是与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及学清淡的盛行有关。东晋政权是一个偏安的政权东晋建立之初那些初过江的中原士族由于弃家别土仓皇南奔确曾产生过强烈的国破家亡的悲痛他们也曾力图找出国破家亡的原因而崇尚玄虚清谈曾被认为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王衍在被石勒俘后曾叹息“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石勒传》温也曾慨然叹息“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但到他们政权巩固偏安局面形成后文人心态发生变化江南山水清秀美丽,文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逐渐产生偏安心态,他们无力恢复中原,便在新环境下追求一种宁静闲逸的生活与脱俗潇洒风神西晋时期士人中盛行一时的玄学清淡风气,在东晋便又盛行开来当时朝廷重臣甚至包括帝王都以崇尚玄
晋元康元年(291年)光熙元年(306),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西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亡国之鉴而大封同姓诸侯,武帝死,惠帝司马衷继位时,同姓诸王的势力已发展到出则总督一方军政、入则控制中央朝权的程度。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永康元年(300年禁军将领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至此,宫廷政变转为皇族争夺朝权,各地诸侯纷纷卷入,演成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306年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西晋“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虚清淡相高。其王导、庾亮、谢等都是玄学清淡的代表人物,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清淡名士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导在都城建康曾召集多“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可以看出他们玄谈的热情,当时参加者皆一时俊彦与朝中要员。东晋玄学清淡风气,影响遍于朝野士林。玄学以老庄思想为中心但这一时期玄学有了新变化随着江南佛教理论的传播有许多重要僧人多与士人交往形成玄释合流倾向玄学中增加了佛理内容玄学佛理都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当文士们在生活中以谈论佛理玄理作为表现他们的高雅情趣时也就很自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东晋玄言诗的兴盛的根本原因即在此。二、陶明“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朱光潜《陶渊明》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优秀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因而在中古文学研究中也最受瞩目自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受到众多的学者的重视。1陶渊明生平思想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为东晋初名臣,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东晋地位显赫的人物。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历三世算得上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但是,陶侃尽管地位较高,他却毕竟和王、谢等门阀士族不同,他出身较寒微(晋陶母剪发待宾),而且出身少数民族,因而他在当时仍然是被那些高级士族所轻视的,比如温峤曾骂他是“奚狗”,《晋书·本传》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父亲早亡,家世已经中衰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闲居即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之前于这一时期的生活前材料较少。出仕:陶渊明初出仕在他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2
出仕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早年渴望建功立业隐居后的陶渊明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但早的陶渊曾颇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亲老家贫。这一点他诗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未就任。陶渊明第二次仕在他三十五岁时江陵担任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同时对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晋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陶渊明第三次仕他四十岁时这次出仕先任镇将军刘裕的参军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幻想与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很可能他与刘裕仍然合不来所以第二年改官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给求任彭泽令但到了十一月就“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再未出仕。隐居:从四十一岁起辞官至去逝,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仕与隐从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内心经过仕与隐的矛盾冲突而最终选择了隐居的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在仕与隐的矛盾中经过徘徊而最终坚定了隐居的决心?是由于政治的原因还是个人性格的原因?对此《晋书·陶渊明传》强调的是陶渊明的政治立场,谓陶渊明“自以为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从陶渊明的创作自刘裕篡晋后不署年号仅署甲子来看我们当然不排除陶渊明这样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易代之际会产生志士的慷慨,但是就总体来看,决定陶渊明最终隐居的主要原因,与他生活的时代特点及他的思想性格有关。陶渊明性格的最大特点是“任真”,思想特点即“自然”。“任真”即反对虚伪矫饰。《归去来兮辞》中谈到辞官时说:“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3
饥冻虽切,违已交病。曾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他的《五柳先生传》借五柳先生夫子自道说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宋书》本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侯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他“任真”的性格。这种“任真”往往使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冲突他《感士不遇赋中说当时的世风“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鲜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官场是重礼法的,上下等级森严,彼此委曲周旋,且东晋时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充满了虚伪与矫饰,这是陶渊明无法忍受的。当他对这种“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感到彻底绝望后,自然就选择了归隐田园以洁身自好的道路。总体上看陶渊明归的原因要是性格原其自然的质性和矫厉的官场生活无法适应的是主客观不能调和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的结果而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现实社会的种种虚伪与他的天性冲突时能够做到宁固穷而不改其节操处贫贱而能心境怡然在田园归隐的生活中会人生的价值与真谛。他在《杂诗》中写到:“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灵苦闷与追求。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范型。朱熹曾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澍〈陶靖节集〉引》)陶渊明的这一点(真风流),晋宋文人无人做到后代文人也很少象他那样能超越仕与隐的矛盾正由于后代文人很难真正摆脱名利的束缚,所以陶渊明才成了后人心中高风亮节的象征。陶渊明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与陶渊明所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年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的关系》一文,通过对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诗的分析指出陶渊明的思想是在继承魏晋玄学的基础上而发展“新自然说其要旨在于“委运任化”,也即随顺自然,与自然混同。钦立《关于陶渊明》4
一文中,也通过《形影神》的分析,认为陶渊明是服膺自然的“玄学信仰者”。总的来看崇尚自然确实是陶渊明思想的重要特点自然的思想不仅决定他的为人,而且也影响了他诗文的风格。(向往田园——体验田园——超越或固守)2陶渊明的作陶渊明今存诗一百二十五首文七篇辞赋二篇他的辞赋与散文均写得很出色,《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桃花源记》均是其代表作。欧阳修称说:“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的作品集,后代研究笺注本不少,今人注本有逯钦立的《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版)、王瑶的《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唐满先的《陶渊明集笺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版)。陶渊明作品中,最能代表他文学成就的是诗歌。他的一百二十五首诗歌,按照题材大致可分为田园、咏史咏怀两类,其中,田园诗价值最大。陶诗的艺术特点:(1)平淡自然与诗意淳厚的统一陶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自然绝去雕饰他的诗里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词藻,一切都是平平淡淡。似在不经意间如实道来。苏轼说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熹说他的诗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评语都说明一个意思,就是平淡自然。陶诗平淡却不枯淡,而是韵味隽永。因在于写诗时有深厚、热烈的情感,而且能做到造语精到。如《郭主簿》诗中有一句“中夏贮清阴”中的“贮”字,写出夏日清凉似双手可掬《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两“亦”字却物我情融耐人寻味以苏轼曾评价“渊明诗质实绮癯而实,说得十分中肯。金代元好问也评他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曦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2)情、景、理的统一陶诗大都是抒情之作他把自己的感情象一股泉水渗透于景物描写中从而使情与景得到了有机的统一陶渊明的写景决不是纯客观地刻画景物片面地追求形似而是着重总体意象的把握把感情融于景物之中从而把人带入到诗中的境界中去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奇趣”5
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与后来谢灵运的诗形成对比。谢诗重句,陶诗重意,谢诗雕琢,陶诗天成。方东树《昭味詹言》中说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陶诗不仅情景结合有意境而且还有哲理色彩他常常用生活中朴素的语言,说明生活中的哲理,这使他的诗既有情趣,又富有理趣。比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等等,这些诗句,均言浅而意深,意味隽永。(3)金刚怒”的另一面陶诗虽以平淡自然为主调但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式”。1935年)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论艺术境界时说“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象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不同意这种看法说“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后来鲁迅又说陶渊明……除了论客们所佩服‘悠然见南山外还‘精卫衔微木,志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他并未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正是一个。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因此,在谈陶诗风格时,除了平淡自然外,还要注意其豪迈雄健、金刚怒目的一面。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类诗往往表现他内心的不平与愤激,因而风格偏于豪放。朱熹说:“渊明诗人皆说他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茅坤说:“及读《咏三良》《咏荆轲》《士不遇赋》,其中多呜咽感慨之旨。”都说明了这一点。清代龚自珍一首诗评得好陶潜酷似卧龙豪,浔阳万古松菊高。莫谓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3陶渊明诗歌的地位与影响陶渊明是东晋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但他在当时却是默默无闻的他的文学更是如此人们甚至并不将他当作一位诗人与作家在他死后他的好友颜延之作6
了一篇诔文即《陶征士诔》,其中所称赞的是他清高的人格,而对他的诗并未充分肯定。在他死后六十年,沈约作《宋书》,将他列入《隐逸传》,对其文学成就也不重视,但称其人“真率”。齐时刘勰著《文心雕龙》,评论了历代诗人,竟无一字涉及陶渊明。梁钟嵘《诗品》,仅置渊明于中品,在潘、陆之下第一个重视渊明及其文的是梁明太子萧统他不仅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而且给予了很高评价云有疑陶渊明焉其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旁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引!”到了唐代,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才得到普遍地承认。至宋、清两代,则出现了两次研究陶诗的高潮。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从两方面而言之其一是他的人格其二是他的诗歌艺术他蔑视富贵不与黑暗污浊之世俗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有理想的作家以积极的影响后代的进步作家往往从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如李白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高适的“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是无法忍受而“转忆陶潜归来”等。他的诗,第一破玄言诗统治诗坛局面二开创田园诗创作的道路。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农村田园生活他将自己新颖的思想人格和田园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为诗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从此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第三创造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隽永的风格后代不少诗人都将陶诗做为一种范式加以模仿如白居易《效陶体诗》十六首,苏轼和陶诗则有109首。在风格上唐代不少诗人都受其沾溉,如王绩得其疏放,王维得其清腴,韦应物得其冲和,柳宗元得其峻法,白居易得其率直等。陶渊明饮酒》其五
①结庐在人境,②而无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山气日夕佳,③飞鸟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忘言。④7
《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是一时所作。②人境类聚居的地方。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④末二句用《庄子》语•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宋·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附:《园田居》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去兮辞》并序[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碳纤维丝束展开性测试方法
- 中考数学专项训练:一次函数与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
-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重难点突破)(解析版)
- 包头2024年07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寒假试卷
- 桂林2024年11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测验卷
- 2023年中考地理模拟卷(一)
- 话题作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
- 2024年铝电解电容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WPS 办公应用-教学日历
- 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 2024年浙江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app高压电工复审模拟考试题库(全国通用)
- 研发部年度工作计划
- 医院药品目录(很好的)
- 地方国有数据公司发展现状初探 20240228 -远东资信
- 波形梁护栏质量检测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 丰田汽车组织架构图课件
- 宠物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 玻璃制造中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技术研究
- 岗台总校后勤管理参观考察心得体会
- 物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