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_第1页
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_第2页
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_第3页
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_第4页
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如何呈现

新课程相比以前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在高考中也有充分体现。通过对最近几年新课程省份高考试题(含模拟试题)的分析,可将地理研究性学习试题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漫画类欣赏漫画—反映出地理问题—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类题目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例1:仔细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图1)。回答下列各题。(1)这幅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有哪些?参考答案:(1)全球变暖。(2)人们生活生产大量使用含碳的矿物燃料;大面积砍伐森林。(3)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农业生产,使中纬度内陆更加干旱,农业减产,高纬度农作物产量可能稍有增加;影响水循环,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二、写作类(1)根据题材撰写有关环境问题的倡议书、宣传稿。(2)针对某些涉及地理知识的案例撰写辩护词。(3)模拟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或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地理景观。(4)依据地理原理对某工程或现象进行评价。例2:(2009年高考地理上海卷)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2、图3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从图2、图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_____。(2)从图2、图3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3)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参考答案:(1)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2)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加、美誉度呈下降趋势。(3)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游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三、生存能力类(1)应急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判断方向,寻求救助;避灾、救灾能力——在地震、泥石流、台风、龙卷风、洪涝、海啸中如何避灾和自救。(2)评价工程的安全系数。例3:(2007年高考地理广东卷)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参考答案:D四、地理实践类(1)地理观测类实践活动——测定地理方向、测定经纬度。(2)地理实验类探究活动:主要是自然地理部分——地转偏向力实验、昼夜更替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演示、温室效应实验、热力环流实验、锋面与洋流形成的模拟实验、水土流失实验、河流地貌形成模拟实验等。(3)调查考察类实践活动:主要是人文地理部分——方法设计、研究步骤设计、创意设计等。例4:(2009年高考地理上海卷)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4)。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A.高出很多B.高出稍许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A.黄土塬B.沙滩地C.沼泽地D.自流盆地(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参考答案:(1)D(2)C(3)C五、作图与方法类(1)以角色假设的方式设计规划图:农业、工业规划,城市与交通规划等。(2)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方法设计)。(3)画示意图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例5:(2004年高考地理广东卷)读图5,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米。(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并对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K”标注出。参考答案:(1)H位置见图6,600~649。(2)要求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参见图7)。(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图7)。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4)见图6。六、想象类对一些科普性的地理原理和现象进行逆向思维,并描述其结果,如对地球运动特征进行假设,对地貌特征(如黄土高原)进行假设。例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