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时常会需要预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当怎么写?以下是细心整理的一班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学校数学一班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宽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本课时是《找规律》学问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同学探究,发觉最简洁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材留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同学所熟识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同学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同时还留意让同学通过观看,思索,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觉规律,制造规律。
3、教学目标
学校一班级的同学年龄小,活泼爱动,奇怪 心强,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观看、操作等活动,初步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基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学问目标:同学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会依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主题图,熟悉规律同时把握查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同学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结合农远资源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并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的规律推理力量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
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肯定的学问基础。他们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风格——动手力量强,思维活跃,灵敏。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习题,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学问进行学习和讨论,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同学从数学的角度探究规律,领悟规律的内涵,将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纳嬉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同学在嬉戏、尝试、探究、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制造规律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农村中学校现代远程训练资源,图文结合增加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同学学习找规律、制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环节:
(一)嬉戏引入,感知规律
以“动作接龙”的嬉戏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上课开头,以同学宠爱的嬉戏形式引入,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同学们主动参加到嬉戏中来,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增加了同学探究规律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查找规律
1、看图找规律
创设情境:“六一”到了,学校组织联欢会,这是同学们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同学仔细观看,组织同学合作探究: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借助农远资源我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六一”联欢会。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将数学学问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思索,探究,在农远资源的帮助下,更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和探究的欲望,让同学初步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同学找到图中有规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完成例1,轻而易举。(课件出示例1)
最终师生共同小结:这些图形、物体和小伴侣都是两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自己的观看等活动去发觉规律,依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体现了肯定的开放性。让同学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逐步进展其动手、观看及推理力量,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2、摆图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同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同学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来探究规律,制造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学习例2做预备的,我并没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同学,让同学借助给定的图形根据肯定的规律摆一摆,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同学们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相互间沟通,制造性的摆出多种方法,在操作和尝试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培育了同学的制造力和审美力量。】
操作后,请同学说说自己组是怎么摆的,根据什么规律,紧接着完成例2学习,水到渠成。(课件出示例2)
3、涂色找规律
请同学合作探究:依据从中发觉的规律连续涂下去,看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准,又好?涂完后,派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是根据什么规律涂色的。(课件出示例3)
【设计意图:我从同学的爱好—画画入手,为同学
创设了他们宠爱的涂色竞赛情境,同学参加的热忱高涨,在活动中又一次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师生互动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利用掌声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掌声来找规律,让同学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使数学更贴近同学的生活,从而激发同学查找身边规律的欲望,为后面生活中找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制造规律
1、生活中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同学联系生活,找出身边的规律,使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
2、制造规律
让同学自己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制造出漂亮的图案。鼓舞同学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制造出新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思索,探究的方式,用涂色活动来应用数学学问。让同学在大胆创作中加深了对规律学问的理解和应用,同学的应用创新力量得到充分的呈现。】
3、观赏作品
将同学有特色的作品展现给大家,让同学们边观赏边评价,并说说作品是根据什么规律创作的?
【设计意图:让同学相互间观赏作品,开阔了视野。在观赏和评价活动中,同学学会了取长补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了同学的应用创新意识。】
(四)尝试练习,应用规律
学习学问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了巩固新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此环节,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练习题。(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针对一班级同学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此环节,我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循序渐进,在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驱使下,同学们乐观思索,参加创作,增加了应有创新意识。】
(五)课堂小结,观赏和畅谈规律
1、观赏有规律的图片。(播放课件)
只要我们留心地观看生活,就会发觉生活中到处有规律,比如斑马身上有规律的条纹,可以关心他们更好的爱护自己;公路上的斑马线,提示我们过公路的时候留意平安;还有春天生气勃勃,夏日晴空万里,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大雪纷飞,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四季有规律的变换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有了农远资源库供应的课件的展现,使同学感受规律美,学会观赏规律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课堂小结
首先请同学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然后老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才智去发觉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漂亮,精彩。盼望同学们能够做一个擅长发觉美,制造美的孩子!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学问难点,整个黑板主要用于展现同学涂画规律和动手制造规律的作品。这样支配既便于同学观看,又有利于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例1例3
红黄一组,重复出现。绿黄一组,重复出现。
绿紫一组,重复出现。蓝黄红一组,重复出现。
紫红一组,重复出现。
女男一组,重复出现。
例2
正方体、圆柱体一组,重复出现。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一组,重复出现。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2
一、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
《买铅笔》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的第一课时。本课教学是在同学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同学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教材供应的主题图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买铅笔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同学没有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把主题图进行了改进。把主题图中袋鼠提出的数学问题改为“有15支铅笔”这一条件,这样,让同学自己去观看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依据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猎取信息的力量和提出问题的力量。
从教材供应的例题和练习分析,本课应是学习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但我认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应当是相通。只要把握了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同学就会自然地迁移到全部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来。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二、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人教版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说课稿买铅笔:教学目标有三大来源:一是来自同学的学习需求。即要了解同学的一般特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二是来自同学的现实生活。同学熟识的生活情景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怎样引导同学发觉并理解生活情景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并确定体验目标的要素构成与规律关联,怎样引导同学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际,并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这是老师在制定目标是要重点考虑的。三是来自教材的学习素材。
从确定教学目标角度而言,教材的价值及其讨论重点在于:
1、供应学习内容的学问结构和规律联系;
2、确定教材所反映的学问结构和规律联系同同学熟悉特点的结合点;
3、确定教材所反映的学问结构和规律联系同同学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以同学的全域进展”作为标准,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学问技能,问题思索,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
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对目标制定的理解结合同学的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教学目标:
1、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沟通中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把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鼓舞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独立性。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育同学乐观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以及擅长沟通,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意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详细的教学情境,使同学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学问。充分运用教材供应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同学呈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同学的爱好,调动同学的情感投入,激活同学原有学问和阅历,以此为基础绽开想象和思索,自觉地构建学问,学会计算方法。
2、鼓舞同学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老师角色,给同学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亲身经受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胜利的`乐趣。
3、敬重同学的个体差异,满意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同学生活背景和思索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定是多样的,教学中应敬重同学的想法,鼓舞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确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便利的方法,因此老师只能够引导同学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汲取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同学,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需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同学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详细情景中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胜利、学习的欢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索、进行共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沟通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敏捷、好玩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同学的进展。
四、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观看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猎取数学信息的力量和提出问题的力量是当前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正是培育同学上述力量的良好时机。对于一班级的小伴侣来说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力量。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教材第78页修改后的主题图。(如何修改我在教材分析中已经说过。)
2、请小伴侣认真观看主题图,从中猎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3、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我想,只有让同学经过独立观看、独立思索来猎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同学的主体作用,同学的共性化理解才能充分暴露,主题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依据问题,列出式子。
同学经过1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培育,已经具备了依据数学问题列出式子的力量。因此同学依据“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这个问题,能很快的列出式子。
(三)争论15—9的算法。
本环节的教学,我支配了4个小环节:
1、独立思索15-9的算法。
2、小组沟通15-9的算法,老师巡回指导。
3、全班沟通,老师整理板书。
4、尝试练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
为什么要支配4个小环节呢?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必需要有独立思索的时间。由于同学的生活背景和思索角度不同,对15-9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让同学经过独立思索,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沟通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则,由于一班级的同学年龄小,语言组织力量差,只有让同学经过独立思索,好好的想一想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沟通中有东西好沟通。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舞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算法展现了同学不同的认知方式。教学中,同学探讨算法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同学经受一个独立思索、合作沟通与再制造的过程。这种探究式思索的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索价值。教学中,同学的计算方法各异,老师不急于评价某种方法的优劣,而是让同学介绍清晰各种方法的特点,引导同学“取其精华”,使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究与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支配小组沟通环节,使同学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才智的火花。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同学肯定要把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同学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同学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同学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同学都能想到或把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同学个体的行为,老师不能把全班同学全部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因此,在全班沟通环节,老师有意识的把同学汇报的算法板书出来,把算理大致相同的算法整理在一起,让同学在听与说、议与思的过程中学会算法,为以后的个体优化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对一班级的小伴侣来说难度比较大,同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看法,如何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乐观地参加又是一大难题。我认为,小组合作的重点是要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对同学的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些详细明确的学习任务。(见教案)
(四)巩固算法
这环节,我支配了3个层面的练习。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同学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并迁移到十几减8、十几减7等20以内退位减法,使同学明确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是相通。
其次层是解决问题,延长算法。计算教学假如只重
视计算技能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同学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关心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会更感爱好。同时,利用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使同学感捂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层是摘苹果嬉戏。
嬉戏是底班级儿童最喜爱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同学在嬉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学问,这不正是我们的追求。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示同伴们留意什么?
对同学在学问把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与进展方面的状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同学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熟悉,请各位同仁、专家批判指正。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3
我的说课稿内容是“九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班级上册)》。
一、说教材
九加几这个内容是同学把握了11~20各数的熟悉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同学已有的基础和学习阅历,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熟悉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力量目标
初步培育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沟通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索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直观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同学学习的深厚爱好与动机。
一班级的同学由于年龄小,留意力不集中,学习简单疲惫,因此,我以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学问融于他们感爱好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而且使同学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同学采纳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准备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与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同学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同学用自己最喜爱的方法。由于同学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突出同学的主题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同学供应动手操作、自主讨论、合作沟通的机会,让同学在开放性的争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猎取新的学问,让同学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发觉新旧学问的联系,发觉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我首先以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同学的爱好。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体育运动吗?
生:喜爱。
师:大家都喜爱做运动,育才学校的同学们也很喜爱体育运动。他们学校进行一次全校运动会。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运动时喧闹的画面。(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看图同桌相互说说)运动会上,学校给运动员们预备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现在还有多少盒?
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同学观看为运动员预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同学帮组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参加,探究新知
这是猎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同学自主探究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为三个步骤:
1、谈论沟通,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留意利用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组织同学谈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同学通过相互沟通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同学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同学评议的基础上,赐予同学表扬和鼓舞,依据同学的发言,纸张逐一示出各种解决方法:
a、依次一个一个得数1、2、3、4、······12、13;
b、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10、11、12、13;
c、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凑成十,“10+3=13”
师: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你最喜爱那一种?(让同学自己选择方法)
提问:要算剩下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板书:9+4
师: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老师巡察同学动手操作后)
提问:盒子有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十盒?(再加一盒)
这一盒从哪里来?(从盒子外边的四盒中取出一盒)外边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后,还剩下多少盒?(还剩下三盒)十盒与剩下的三盒合起来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于13)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让同学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相互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的多,并赐予表扬。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奇妙自然地将“九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合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个过程中,同学自主查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接着,老师引导同学观看以上三个式子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的“九加几”
3、归纳算理,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时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同学归纳“凑十法”算法时,我先让同学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让同学自己想方法移动小棒,依据同学的思路填写思维图。同学可能出现两种状况:
a、从3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b、从9根里拿出7根和3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通过同学动手操作摆圆片,计算9+7,同学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1、从7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2、从9根里拿出3根和7根凑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这里我没有强调“看大数,分小数”,而是让同学自由地选择“分小数”或“分大树”,只要能凑成十都是可以的。
(三)巩固学问,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学问,敏捷应用这些学问解决问题。
1、练习课本P—98做一做的1、2两题。练习时通过图片,展现颜色艳丽的菠萝、苹果、鸡蛋图,培育同学看图列加法算式的力量,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看图列加法算式的力量,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把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同学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寻宝藏。寻宝藏要经过许多障碍,这些障碍物就是“九加几的算式,能解决这些算式的同学就能找到宝藏。
3、抢桃子,我把“九加几的算式写在这些桃子上,让同学抢答,看谁最先抢到桃子。
练习的目的是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从而巩固新知。
(四)拓展练习,查找规律
一班级同学留意力不长久,在突破重点难点之后,我运用直观教学,展现一个砌房子的嬉戏,将九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同学发觉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再让同学计算结果。既调整了同学的留意力,有巩固了九加几的学问。让同学算出九加几的算式后,再观看得数特点,发觉规律,找寻又快有对的计算窍门。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同学依据已有的学问阅历可以发觉个位上的数都比其次个加数少1,那我连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同学很自然地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同学说说这节课里学到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爱用哪种方法?在评价时,我采纳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舞同学,让同学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爱好会更好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仆人。
(六)课堂作业
课本上P—98做一做的第三题。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训练教科书一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好玩的嬉戏——熟悉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同学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主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伴侣做“石头、剪子、布,发口令做动作”的嬉戏,从而引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的问题争论。通过让同学借助日常的生活阅历,充分感知“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词,并能够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同学分析:
1、六、七岁的一班级同学在生活中已经对这些方位词积累了肯定的感性阅历,其中对“前后、上下”的阅历较为丰富,理解和区分则比较简单,但对“左右”不肯定能精确 的加以推断。
2、数学教学中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使同学猎取某一学问或技能而设计的。依据一班级同学年龄小,集中留意时间短,长久性差,留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以嬉戏活动的形式为主,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为同学创设一个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辨别“左右”这两个方位,并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让同学指一指、做一做、说一说、贴一贴等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3、通过“图标小比拼”的竞赛形式,培育同学的竞争意识,促进同学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备。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让同学做好课前预备。
1、课本放在桌面的左上角。
2、课堂笔记本放在课本的上面。
3、铅笔、橡皮放在课堂笔记本的上面。
设计意图: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稳定同学的浮躁心情,为同学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前小预备一方面便利了同学课堂上用到的学习用具,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指令,从侧面也考察了同学对于方位词的阅历积累。
(二)嬉戏激趣,探究新知
1、全班同学一起做“指鼻子”的嬉戏。
师:“鼻子鼻子,鼻子;鼻子鼻子,嘴巴;鼻子鼻子,左眼睛。。。”
通过同学的动作,查找不同的指法,提出疑问“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
2、依据嬉戏中出现的异同,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
3、依据同学的回答,现场模拟“握一握铅笔”“拿一拿筷子”“端一端碗”的活动,充分感受方位词“左右”。
4、嬉戏一——“摸鼻子”,巩固“左右”的熟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指鼻子嬉戏,贴近同学生活,由嬉戏导入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嬉戏中的异同,可引发同学间的争论,点燃探寻新知的欲望。
通过让同学充分的说,一方面敬重了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同学语言表达力量的培育;再现生活情境则是为了让同学再次充分感知左和右。
4、嬉戏二——“我来说,你来做”,探究“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请举起你的.左手,用你的右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一摸你的左耳朵。”(老师动作停顿了下来)发出疑问“为什么我和你们做的不一样呢?”
5、让同学仔细观看,发觉问题所在,从而得出“相对方向,左右相反”的结论。
设计意图:依据学校生爱玩嬉戏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嬉戏中充分感知方位词,从玩中学,从玩中发觉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都有什么东西。
2、向老师介绍一下你四周的同学。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学问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3、贴图嬉戏。
依据同学的心理特点,画一画,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学问的记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大家的参加乐观性。
(四)课堂小结,回顾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把握了哪些学问呢?”
最终以一段体操结束今日的课,“一二三,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同学对所学学问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同学对本节课的学问有一个系统的、详细的熟悉,通过体操嬉戏再次加深熟悉。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5
一、把握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学校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
2、教材地位:分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同学学习其他数学学问的基础。本单元的“分类”是一个同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同学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本节课选取同学熟识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启发同学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在动手实践和合作沟通中学习分类,把数学学问与同学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材通过一个信息窗“乱七八糟的房间”引出“怎样整理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让同学通过活动,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力量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观看、分析、比较、表达的力量,培育合作沟通的意识。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洁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4、教学重点: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教学难点:学会将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6、教具预备:课件、学具袋(分别装图片、豆子)
二、敏捷选择教法
本节课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绽开教学,为实现教学目标,敏捷合理地选择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课标》指出:老师应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同学的爱好。一班级同学留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爱好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本节课开头我采纳了猜一猜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什么?激发了同学的奇怪 心,并要不得将小礼物嘉奖给今日表现最棒的同学,引导同学给小礼物归类的情境,激起了同学的爱好。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分组争论、动手操作、掌声鼓舞等方式体现开心的教法。在练习时,开展竞赛的嬉戏活动、采纳美观的图片来刺激同学的乐观性,让同学在乐中学,学中乐。
2、引导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盼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殊剧烈。”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仆人。因此,我在设计导课的时候,注意同学的实际操作,让同学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同学剧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学问打下了很好的开头。教学法新知时,让孩子们自己探究,通观看未整理的房间谈感受,引出问题“怎样整理呢?”,在小组内说想法,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相互争论分类的结果。再让同学通过观看整理后的房间,使同学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在练习中,让孩子们动手整理文具盒,开放题让小组同学议一议,分工合作,将袋子中的豆子挑出来,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把握了分类的技巧,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有利于培育他们主动探究精神。
3、联系生活法
《课标》中强调数学学问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我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分类的学问,让同学体会到分类的用途,创设生活情境:用课件出示乱七八糟的未经整理的房间,和整理后整齐、美观的房间。在剧烈的对比之中,使同学深刻感受到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学问就能改
变我们的生活,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在练习中,让同学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分类摆放物品的现象,整理文具盒、图片,把豆子进行分类等生活实践活动,使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爱好,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多媒体教学法
本节课两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在新课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出示未整理的房间和整理后的房间,运用了直观教学,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引起了同学的爱好,使同学在教学中通过观看、比较,形象而直观地感受到整理后的房间整齐、美观,使人赏心悦目,使用便利,便于清理,体验到分类给生活带来了好处。`
三、培育力量说学法
老师的教还有赖于同学的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我特殊重视同学力量的培育和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结合实际指导同学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
1、实践操作法
本节课多次创设让同学参加操作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中运用学具,让每个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圈一圈、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同学经受了分类的过程,把握了按肯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给同学供应了动手沟通的机会,使同学在活动中得到进展,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理念。
2、学习争论法
争论法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理解,让同学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在小组中进行争论。引导同学对“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这个问题充分发表见解,在练习的比一比中,先同学议一议怎样给豆子进行分类,并在竞赛后相互沟通评价各自的方法,在分一分的活动中让同学相互争论如何将图片进行分类,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给同学的思索、探究与表达留下较大的空间,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培育了同学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了表达力量。
3、观看发觉法
在教学中让同学通过观看幻灯片,发觉了房间很乱,需要整理,使学习分类的新知成为同学的需要;使同学的感情和需求上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主动发觉新问题,探究新知,进而达到理解和把握新学问的目的。再让同学看整理后的房间,不仅整齐美观,而且使用便利,从而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低班级同学都有一种剧烈的表现欲望,奇怪 心、好胜心强,都认为“我是最棒”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同学已有的生活水平阅历动身,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来吸引同学,点燃同学学习爱好的火花,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小伴侣们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大家想知道吗?看,这是什么?(老师一边贴一边让同学认,贴完后)告知同学们老师要把这些小礼物分别嘉奖给今日表现最棒的小伴侣,然后请同学们关心老师来把这些小礼物分一分,归一下类。让不同分法的同学说说分
法,为什么这样分,使同学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这样让同学解决问题,同学不感到任何压力与束缚,而是感到好玩,全身心投入,学习乐观性高涨,课堂上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师:小明同学最近搬新家,他想邀请大家去参观他的新居,瞧,这就是他的房间,(多媒体出示教材主题图)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小明,你预备怎样整理?
2、争论沟通,动手操作
同学在小组内说想法,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同学沟通反馈。说一说怎样整理,为什么这样整理?请二名同学上台,一人说一人贴图片。经过你们整理后的房间会是怎样的呢?多媒体出示整理后的房间。看了这两张图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通过整理房间,你们学会什么?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同学产生亲切感,多媒体教学,培育了同学观看力量,让同学动手操作,相互叙述,使叙述在观看、思维、想象、沟通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意义,分类给生活带来便利,同时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就有数学。充分体现《课标》中强调的数学教学应联系同学的生活经阅历,让同学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学习的新理念。
(三)巩固进展,体验分类在“一切为了同学的进展”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练习,使练习成为同学学习、制造、嬉戏的乐园,让同学把所学学问转化成技能。
1、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的家里或其他地方有没有分类摆放的状况?
2、运用所学学问整理自己文具盒,比一比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有条理,同学独立整理完沟通评价整理过程。
这一练习给同学制造一个实践、思索、沟通的空间,使同学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养成有条理思维的习惯。
3、练一练中的1—3题
(1)第一题,涂一涂(把会飞的动物涂上色),先指导同学看书,在小组里说一说有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会飞,它们有什么特征,再让同学动手涂一涂,最终引导同学把剩余的动物进行分类。
(2)其次题,引导同学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启发同学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
(3)第三题,分一分,让同学将1号学具袋里的图片进行分类,分别装入青蛙玩具盒、文具盒、服装鞋帽袋中,把同类的图片装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再进行小组间相互检查分的结果,相互评价。
4、比一比
让孩子们将2号学具袋里的黄豆、绿豆花生仁、蚕豆挑出来,(小组合作,先议一议怎样分,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快)。竞赛后让同学相互沟通评价,使同学明确获胜的缘由是小组分工合作,把握技巧,从多中挑少,小中挑大。这一综合练习使同学体验分类技巧,让全部同学参加学习,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共享,体验到与人合作的欢乐,培育了同学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四)、课堂总结
1、你觉得今日谁表现得最棒,为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今日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学会了按肯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给事物进行分类,把握了分类的方法。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为今日的表现喝彩。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日学过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间。
板书设计:
分类
学习用品玩具穿的体育用品
图片略
我依据新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用图片直观形象呈现教学内容同,使同学感受到分类的含义,把握分类的方法,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使同学懂得应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6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学校一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个内容是在上学期学习了“熟悉物体和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后,通过同学操作,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进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转换与联系。作为“空间与图形”板块的一节重要内容,它对后续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学问的学习供应了一个铺垫。本节课我将依据拼组图形的奇异变化将课题定为《奇异的图形》。
假如说一班级上册只是要求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并初步识别,那么这个学期就需要在此基础上从本质来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能够想出一些方法来推断,如折一折、量一量等,继而能够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发挥想象,拼组出一些图形。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同学通过观看操作,使同学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重点明白“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除此之外,我是同学能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奇异关系,我将组织同学进行大量地拼摆图形,发觉图形可由简洁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乐观性。
孩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识别几种图形了,但是各种图形详细本质的特点孩子尚未把握。所以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外形及边的特点,而难点是依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区分与推断,这是有理论上升到应用的过程。我将会组织孩子在拼组中发觉奇异转化进而验证区分来进行难点突破。
一班级的同学的认知活动有明显的详细形象性和随便性,言语和时间活动在他们的认知进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节课又是操作性很强的课,需要要借助详细的学具操作来学习,所以我选择了试验讨论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在合作沟通中习得新知。为此我要做的预备还真不少,主要是各种图形的折纸和拼片,以及做风车的相关材料。二常用的课件在本节课中有在总结和演示时起帮助作用。
所以结合教材和同学的状况,我设计了“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三大环节,充分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体验图形的奇异转化。首先我将用风车激起同学的爱好,从猜想风车是用什么外形的纸做成的,来引入四种平面图形,是同学一开头就在一种奇怪 和开心的状态下学习。拆开风车寻到答案后顺当进入第一环节:折一折。当然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折中看,折中说,进而明白本节课的学问重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我也设计了几个层次。在探究长方形的边的特点时,先引导观看,明白对边概念,再示范折纸,供应方法,到提示总结让同学体验“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发觉过程。而在探究正方形边的特征时,我将逐步放手先让同学自己猜想,集中想方法验证到验证得到结论,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当同学发觉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白自己的猜想时,他们自信念和成就感都会开头膨胀。而这种操作中得带的学问印象又特殊深刻。带着这种深刻印象与成就感,我们跟着小精灵从今那个来到了图形城堡接受挑战,悄然进入其次环节:拼一拼。先用2个长方形拼组,发觉长方形竟然可以拼出正方形!此时老师可以是适当反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正方形?来引导孩子会顾刚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他们还想到了量一量的方法,真棒!那么4个小正方形又能拼出什么图形呢?他们也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明白:拼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最终是很开放是一个环节:请你用任意几个三角形拼组图形,让同学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感受图形的奇异,此时,你肯定会发觉原来孩子们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由于他们肯定能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和活跃的环节,很考验老师的组织教学。我会从各方面进行调整,特殊是老师语言。第一环节我会较多的采纳引导提示的语言,鼓舞同学大胆探究新知,那么在这个环节我更多的采纳指示性的语言和欣赏的语气来调控课堂,让他们大胆拼,认真看,仔细听。
这个时候同学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想要让他们停下来只有找到更吸引他们的东西。我用变魔术(将远行变成正方形)抓紧了同学的留意力。想变成小小魔术师的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圆变成正方形的过程,个个都很兴奋,当然在此过程中细节肯定要留意讲清,如:对折、找点、画线,都是打算“魔术”成败的关键。
“圆片可以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的纸片还可以变成风车!”同学被这个风车吸引住,来到了第三环节“做一做”。对同学来说做成一架风车很重要,但是我的重点却不是做风车,而是给孩子供应清楚的指导和适当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在做中引导同学观看图形的奇异变化,做风车之前,从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又折成了4个三角形,风车转起来时有出现了圆形。同学在做中学,做中感受到了奇异的变化!
当同学拿着做好的风车,欢乐地迎风奔跑时,风车转起来了,同学肯定感受到了图形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7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教材一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摘果子”。本单元,是在熟悉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法,主要内容为10以内减法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5以内的减法。教材通过摘果子的情境,将详细的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5-2=3,为以后10以内减法及更大数的减法学习做预备。依据数学课程及同学的实际状况,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活动与状况中,初步体会减法的数学含义,熟悉减法。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知减法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算过程中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并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列两个式子3+2,4+1,预备5个苹果,然后叫两名同学来做题,做对的可以吃到苹果以资嘉奖。
二、探究新知:
(1)让班内的其他同学看5个苹果,然后拿走两个,让同学们回答还剩下几个,老师在黑板上列式子。
(2)讲出减号的意义。
(3)让同学说说是如何想的。
三、做练习:
(1)老师引导同学读题、思索。
(2)让同学独立试做。
(3)老师给班级同学分组沟通争论。
(4)全班汇总。
(5)老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8
《8、9的加减法》是学校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其次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同学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上支配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是本一,甚至在整个学校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同学的实际状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看、操作,使同学感受到依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和表达力量。
3、培育同学合作意识、探究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
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纳了让同学通过合作沟通、操作、思索、嬉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育同学擅长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充分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纳一法为主、多法协作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序上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同学形成技能。在教学程,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支配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3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
其次: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同学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同学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简单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依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同学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关心同学积累计算方法,为同学供应制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舞同学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同学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2题。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结合本节课同学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有如下熟悉:
1、制造有利于同学理解的教学情境,让同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受数学化的过程。
2、为同学供应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让同学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感受推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多方位、多元化评价同学。
二、说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同学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同学的心理进展规律,采纳同学参加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即,老师的“教”立足于同学的“学”。
三、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民训练出版社九年义务训练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一班级下册第61页主题图及第62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63页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第5题。
2、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同学基本把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教材首先呈现给同学的'是一幅发新书的情境图,同学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小精灵的提示语显示出让同学自主探究口算方法,相互沟通,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理念。这样编排,有助于同学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熟悉,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遵循了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同学思维力量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育计算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同学的实际状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经受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同学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看、比较、合作沟通中逐步培育同学主动探究和独立思索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4)、体验解决问题的胜利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算法。
四、说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同学进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纳引导自学、合作沟通相结合的方法,让同学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娴熟运用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学问的应用阶段,我还采纳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由于计算常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发新书这一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究中,使口算含有丰富、生动的详细内容。
在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时,通过争论、沟通、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同学自主探究,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舞同学独立思索,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练习环节请同学帮忙摆筷子,参加开火车嬉戏,关心家人买衣服,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学问技能,进展数学思索力量。
五、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班级的同学。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奇怪 心强,在四非常钟的教学中简单疲惫,留意力简单分散。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爱好,激发他们的奇怪 心,我借助发新书的情境,让同学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开心地学习。《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同学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和算法)、数一数(数书)、说一说(说算理与算法)、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乐观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同学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乐观开展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同学是学习数学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的功能。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反思……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10
教学设想:
一班级同学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刚刚从受爱护的幼儿园环境中脱离,正走向自我管理的学校生活中。他们面对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心里总有局促担心。熟识环境,心理调适显的尤为重要。因此老师要向同学介绍学校生活的基本习惯,削减同学对学校生活的生疏感。教学环节:
1.老师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一个“银”字,我让他们数出“银”有几画,我顺势告知他们数数是数学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数数要有挨次的数。每位同学从姓名,年龄,学前班所在地3个方面做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大胆介绍自己,使大家尽快的熟识。
2.向同学介绍听说读写走坐的基本学习习惯。
听:引导同学学会倾听。
说: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坐:头正,身直,足平。走:上下楼梯和在走廊要靠右走。在引导同学在靠右走时,同学不知道该怎么走。在举起右手提示他们时,有的同学说:“个位手”,有的同学说:“十位手”。最终同学说出了右手。我对他们说:“个位和十位、熟悉左右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介绍排队的基本要求。
让同学自觉从矮到高的挨次排队。我问几个同学你为什么站在他的后面,同学都回答我比他高。我顺势说出比较也是一种数学思想。
【拓展阅读】一班级新生开学第一课
教学内容:习惯的养成(养成训练)
教学目标:
1.用轻松亲切的语调,让孩子们对学校生活有一个感性的熟悉。
2.培育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爱惜公物的习惯。
3.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对学校生活满怀美妙的向往。
教学过程:
师:小伴侣们好!首先庆贺小伴侣们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学校生!老师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真兴奋啊,你们就像花儿一样,老师特别喜爱你们!
(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聪”字)
师:熟悉这个字吗?
生:聪!
师:对,聪慧的聪。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个聪慧的孩子?
生:想!
师:怎么样才能成为聪慧的孩子呢?我们来看,“聪”字是由耳朵、眼睛、嘴巴,还有一个“心”字组成的。小伴侣们,我们只要会用耳朵听,会用眼睛看,会用嘴巴说,再会专心去做,你就肯定会是一个聪慧的好孩子。你能做到吗?下面我们开头试一试啦!
首先是会用耳朵听。听老师说话要用心,不能东张西望,听同学发言,要留意听他回答对了没有,假如你还有想法,就举手说出你的想法。谁听懂了?(试问同学)
其次要会用眼睛看。你看到我们的.教室洁净吗?那是昨天我和曾老师花了很长时间打扫的。那绿色的很新的墙群是我和曾老师亲自粉刷的。所以,请同学们不要用手去摸,更不要用脚去踢,就像爱惜我们的眼睛一样地去爱惜它,谁能做得到?
第三要会用嘴巴说话。上课时,老师提问后,请你把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要洪亮,让全班小伴侣都听得到,每个小伴侣都要会用你的小嘴巴表达哦!
我们会用耳朵听,会用眼睛看,会用嘴巴说,是不是就很聪慧了呢?不,最重要的是要会专心去听,会专心去看,会专心去说,一句话,就是做什么事都要专心去做,才是真正聪慧的孩子。
聪慧的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惜公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学校里全部的东西都要爱惜。不踩花,不摘花,不踩草坪,不摘树叶,不在桌子上乱刻乱画,不在教室里追赶打闹。我们学校的操场正在施工,请小伴侣们不要到操场上玩耍。
二、讲究卫生。上厕所时,不能在厕所外面随处大小便,要进到厕所里指定的位置,你能做到了吗?(课后,带队去看男女厕所的位置)在家里,每天早晚要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预防传染病。
三、疼惜粮食。早餐要吃完,午托的中餐要吃完,要多少就吃多少。今日,老师想看看谁是最疼惜粮食的好孩子。(放晚学前总结)
四、排路队时要做到快、静、齐。教给大家我编的儿歌:“排路队,手牵手,不说话,排整齐。”走出校门后,假如找不到家长,不要自己回,要找到老师,或者回到校门口等家长来接。
五、我们是学校生了,不能带玩具来学校玩,也不要带钱来买零食吃。现在天气酷热,我们每天要从家里自己带来一瓶水,多喝水,既清嗓来又防病,听明白了吗?我信任我们一(7)班的小伴侣肯定会成为一个聪慧的讲文明的学校生。
后记:今日加班打印各种材料,包括开学初的养成教案。不知不觉已到老师节。祝各位同行老师节欢乐!每天快乐!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学校教材一班级下册第71-72页“摘苹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呈现不同的方法,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的特点,让同学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数感,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同学经受探究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本节课由于时间关系,我只供应了“摘苹果”这一情境,同时在计算一共有多少苹果的时候,没有直接告知同学应当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同学,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同学,鼓舞同学自己探究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他人合作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让同学去自己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构建来学会计算,这样支配,有利于激发同学自主学习的乐观性,有效的供应同学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会计算,获得数学活动的阅历,把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学情分析:
在习惯和意识方面,同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经具备了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这个班的孩子探究意识较强,对数学学习也布满了深厚的爱好;但同学认知力量差异也是毕较大,进展不匀称。在学问上,同学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把握了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等计算方法,部分迁移力量强的同学很快就能把握,感到比较简单;有少部分迁移力量较弱的同学,学习起来有些困难。由于同学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不同层次的同学,思维方式就不行能相同,这对同学自身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鼓舞同学独立思索,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敬重他们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多样化。
2.让同学经理探究,经受,体验和感悟学问的形成过程,使同学把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感受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多样化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以笑笑和调皮摘苹果为情境引入,在引入新课的同时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紧接着,在解决数学问题“笑笑和调皮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时,在列出算式38加17之后,没有直接告知同学应当怎么算,而是独立思索,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不同的算法,感受利用多种方式解决相同问题,可以激发同学的思维,使同学明白,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要依据自己的不怜悯况来思索,同时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会使同学把握多种方法,对同学以后的进展有很大的关心。在鼓舞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同学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它有助于培育同学的策略评价意识。
在练习环节,我让同学通过列竖式独立完成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题目,老师巡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赐予准时指导,汇报时,请一位同学发言。其次题,我就地取材,以保洁阿姨两周工作的时间为背景,让孩子们算一算保洁阿姨两周一共工作了多长时间,一方面让孩子能利用新学问来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引导孩子,要做要做一个不乱丢垃圾,爱惜校内的好孩子,这样不仅保洁阿姨不是太辛苦,同时也可以使得校内更洁净,美妙!加强了思想教学!
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在教学过程中善与鼓舞同学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同学沟通,展现的空间。同时在课堂中采纳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同学同学的求知欲,鼓舞同学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比较赶,总担忧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所以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相对有点粗糙,探究的不到位,其次,就是在练习巩固环节练习,拔高不够!
总之,这节课应当还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判指正!
一班级数学说课稿12
一、全面分析单元学问结构,精确 把握学习标准
本单元教材分为“数数和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数的挨次和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根据学问间的规律挨次和儿童学习的熟悉挨次,经过适当的扩充和有序的编排,构成了如下相对完整的单元学问结构:
(附图{图})
从上述结构图不难发觉,前面三部分可概括为100以内数的熟悉,它是全单元教学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第四部分虽是100以内简洁的加减法计算,但实际上可看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巩固,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就其本质而言刚好反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特征。
上述结构图还从另一个侧面对我们全面展现了同学在本单元学习中,只有达到以下学习标准,才算是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真正把握。
①娴熟地数数。既要能娴熟地结合买物数数,又要会精确 地抽象数数,特殊是接近整十数时能连续正确地数数。在数数时,不仅要能一个一个地数,还要能十个十个地数。
②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和许多听评课记录
- 《初冬》听评课记录
- 1000吨货船课程设计
- 《数据的保存》课件
- 《专业资料库存篇》课件
- 《谁说人是理性的》课件
- 《货币和货币运动》课件
- 《全宗卷规则》课件
- 军队文职(医学检验技术)科目考试题库大全-临床化学(重点题)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第2版》 课件 Unit1 Introduction to Reinforced Concrete
- 中建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 船用动力系统电气化改造实践
- 木制品加工销售承包协议
-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八套题)
- 大学与文化传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11662会计信息系统(本)》期末终考题库及标准参考答案
- 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2024年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介入检查造影剂用量表
- 第四届华师杯五年级语文学科竞赛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