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也因此,与直观一样,推理也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验证结论,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力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提问时有意识地将问题分层次在全体学生中平稳分布,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学情分析土门小学位于防山镇东部山区,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在知识面的广度上与城市学生有写差距。六年级学生共有52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4人,这些学生的成绩明显成两极分化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学生成绩十分突出,学校习惯非常良好的学生大约有15人左右;学习成绩较好,学习习惯很好的学生有10人左右;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习惯不好的有15人左右;剩下的12人,学习基础很差,接受能力非常不好。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思考中的内容,主要是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及规律,与学生的基础的联系不是很大,只要认真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1、观察下图,想一想。第7幅图有多少个棋子?第15幅图呢?2、有5个人见面,相互之间握手一次,总共握手几次?有15个人呢?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土门小学

执教班级

六年级执教者

课题化难为易、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执教时间2016年4月

27日评价对象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得分教的主体(老师)教学目标15分1、知识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切合实际、具有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5

142、能力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学习的能力。5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帮自信心。5教学内容过程15分1、科学性:把握教材有整体性,利用教材有创造性;能重点突出、解决难点。315

2、合理性:教学容量合理,能够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拓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过渡自然。33、针对性: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异步达标。34、确切性:教学形式、方法、手段选择使用符合学情,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35、启发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精心调问,指导循序渐进。3教学策略机制15分1、步骤设计:新颖、紧凑、有序、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5

152、教材处理:不拘泥于教材,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通过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体现全过程,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53、赞赏学生:正确运用鼓励性言词、行为或象征的形式赞赏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体现人文关怀。5教学基本素养15分1、善于与学生建立情感,师生互动交流平等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教学、课堂调控能力强。5

132、教学语言规范、准确、流畅;仪表端正,教态自然;教学有感染力。53、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技能娴熟,有效运用多媒体。5学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15分1、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515

2、有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能够独立思考。对不同意见能辩析与反思。10合作交流10分1、小组学习组织有序,学生主动合作,促进课堂教学向深层发展。59

2、大多数学生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言面广,发言质量高。5学习效果15分1、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学生参与面广。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对学习有情感体验。1014

2、有效利用学习时间,较好的完成本节知识、能力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相应提高。5特色加分

加分依据

总分95

(不超过5分评简

教师个人素养较高,余学生能够亲切和谐的交流,课堂氛围融洽;课堂设计很从分,学生合作交流效果很好,参与度较高;教师普通话及粉笔字稍有些不足评价人:

孔庆泉、朱丽、吴洪波、邱国哲、王旭

评价时间:2016年4月27日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数与代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教材呈现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通过相互连接得到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画图,由简单到繁杂最后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单元“找规律”和“数学广角”的内容。其中“找规律”是让学生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的简单的排列规律,“数学广角”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抽屉原理灯数学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这里通过四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教学设计:

本节课本着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理念,以“平面内,100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一边画图一边探究与发现,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体验中逐渐发现问题的复杂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简驭繁,有利于学生对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学习知识”向“领会思想方法”转变,达到“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的目的。效果分析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本节课,上半节用时比较长,学生分析的非常到位,学习效果比较好,对多个点连接成多少条线段,大多数学生都会列算式;对从1开始多个自然数相加,大多数学生回计算具体的例子;对n个点可以列多少条线段,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没能理解内在含义,对计算公式理解的还是不深刻。课后反思史宁中教授指出: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形态主要是渗透。咋本节课中设计中一连串的“思考”、“再思考”、“继续思考”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当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了“能不能先找到规律?”这种意识的时候,让学生从无序到有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