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学会运用地形图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在地图上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称及其位置。学习目标2能够举例说出山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3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及其特征。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知道为什么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走进课堂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新知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知道为什么吗?地势西高东低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在地形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在下图中,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结合36°N剖面图,说出三级阶梯海拔和主要的地形。青藏高原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在图中找出三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1000~2000米高原、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00米以下平原、丘陵海拔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界线:第二级阶梯界线:第三级阶梯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填入下表。主要地形区的名称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江南丘陵等。思考: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对农业生产有利。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包括已经建成的和可以建设的,基本上都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及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因为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大,致使河流在此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歌诀记忆中国地势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1.此图能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中的()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地形复杂多样D.山区面积广大2.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A.①B.②C.③D.④B
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B
随堂训练随堂训练下列A、B、C、D所示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的天然界线,其中位于第二级阶梯内的山脉是()C知识网络地形类型多样地形和地势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熊猫主题托育课程设计
- 学生公司实习就业协议书3篇
- 动画直播服务协议3篇
- 咨询类合同示例2篇
- 菌类采购合同范例
- 回迁房购房协议范本3篇
- 博物馆展览分销协议3篇
- 培训管理合同范例
- 云服务合规性风险评估指标协议3篇
- 出庭诉讼委托授权合同3篇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教案(2课时)
- 2024年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核心400题)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课件(完美版)
- 心肌酶谱升高的临床解读(干货)
- 不履行合同告知函模板范文
- 排水渠承包合同协议书
- 蛋白质组学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健康教育工作手册(社区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