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修回日期:2009-10-121引言目前,我国期刊界对论文的“重复发表”还缺乏简便有效的应对方法,虽然大都在稿约中一再强调“不接受一稿多投的稿件”或“勿一稿多投”,但因论文一稿多投所导致的“重复发表”仍然频频出现。有些期刊社之间相互配合,整理出“重复发表”的作者名单,声明在今后若干年内不发表其稿件,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毕竟仅局限于联手合作的某几个期刊社。学术界普遍呼吁作者应自觉提高投稿的道德行为,这种宣传固然需要,但是仅仅凭借这些手段还远远不够。学术界真的对论文“重复发表”现象束手无策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某一学术期刊应对论文“重复发表”的方法,希望对我国期刊应对论文“重复发表”有所启示。2“重复发表”的性质所谓“重复发表”,是指同一研究成果通过改标题、措词等手段,将其进行一次或是多次公开地发表。国外生物医学界对此不法或不道德行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1],最常见的是redundantpublication(多余发表)和repetitivepublication(重复发表),甚至有人称其为self-plagiarism(自我剽窃)。美国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BE,现扩大为科学编辑委员会,CSE)下属的编辑政策委员会1996年推荐使用“多余发表”,因为其适用于无论重复发表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即已经重复投稿)的情况。我国科学界多称“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正如文献[2]指出,论文“重复发表”大致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作者主观上有意识地实施一稿多投行为,造成了再次或多次发表;二是作者无意识地实施了一稿多投行为,大多是由于期刊社处理稿件不及时,导致了作者的一稿多投,造成了再次或多次发表;三是经过作者和期刊社双方的同意,作者和期刊社都认为有必要的再次或多次发表的论文,论文得以再次或多次发表的情况。本文所指的“重复发表”主要针对第一种情况,即作者主观上有意识地实施一稿多投行为,造成了再次或多次发表。这类“重复发表”文章包括:只改标题、不改内容的;或将大小标题全改、不改内容的;或一篇文章发表后,将其分解为若干篇多次发表的“腊肠切片”稿件[3]等形式。这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恶劣现象,损害了期刊社特别是首刊者的权益,影响了后刊者的声誉,同时也是对有限的出版资源和读者时间精力的浪费。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益于繁荣学术创作、倡导发明创新;无益于鼓励严谨治学的诚实劳动精神。3国外期刊对论文“重复发表”的应对方法经检索国外数据库,发现Tetrahedron[4](四面体)、ProteinExpressionandPurification[5](蛋白质表达与纯化)、CompositesScienceandTechnology[6](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AppliedSurfacescience[7](应用表面科学)、OrganicElectronics[8](有机电子学)等被SCI或EI收录的国际著名期刊均曾经撤销过“重复发表”的论文。为了更好地说明国外期刊应对论文“重复发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文以ELSEVIER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OrganicElectronics为例,韩国籍作者SoonMoonJeong、WonHoeKoo、SangHunChoiandHongKooBaik的文章被该期刊社查证已被AppliedSurfaceScience、Solid-stateElectronics、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B发表,并且期刊社收到了韩国籍作者对于自己“重复发表”行为的致歉信,这一行为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意识地一稿多投所导致的“重复发表”行为。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该期刊对于这一现象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1)刊登撤销论文的通告OrganicElectronics发现韩国籍作者的文章“重复发表”后,在其最新一期刊物中刊登了撤销论文的通告“RetractionNotice”,写明了重复发表论文的题目、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发表时间、刊号、页码等基本信息,说明了期刊社对重复发表行为的严厉态度(见图1)。图1OrganicElectronics刊登撤销论文的通告全文(2)期刊目次页列入撤销论文的通告OrganicElectronics将撤销论文通告列入其电子版目录当中[9],便于读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在检索时及时发现该论文的撤销信息(见图2)。图2OrganicElectronics电子版目录中列入撤销论文的通告(3)论文收录数据库设置论文的全文链接收录期刊OrganicElectronics电子版的数据库将撤销论文通告的全文、被撤销的论文进行全文链接,便于读者查阅(见图3)。图3OrganicElectronics电子版设置的重复发表全文链接(4)论文全文用“撤销”醒目标注期刊OrganicElectronics电子版在已被证实的重复发表的论文全文中标注醒目的“Retracted”(撤消)字样,表明该论文已作废,失去发表效力,引起作者和读者的注意(见图4)。图4OrganicElectronics对重复发表全文的撤销标志以上是国外著名期刊OrganicElectronics对被发现“重复发表”论文的应对举措,笔者认为这些方法无论是对有意还是无意“重复发表”或“一稿多投”者,都将造成很大的威慑,对作者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值得我国学习、借鉴。4我国期刊应对论文“重复发表”可采取的手段(1)刊登撤销论文的通告若发现“重复发表”文章,期刊社应及时在最新一期刊物中发布撤销重复发表论文的通告,写明期刊社掌握的“重复发表”论文的有利证据:作者、题目、发表时间等基本信息(见图5)。图5撤销论文的通告样本(2)目次页列入撤销论文的通告把刊登撤销论文的通告列入期刊电子版目次页中,以便查阅和搜索,这里不仅列入该刊新一期目录,同时列入该刊年度篇名目录,还应该列入原电子版期刊(发表“重复发表”论文的那一期)数据库的目录中(见图6)。图6含撤销论文通告的期刊目次页样本(3)数据库设置论文的全文链接向数据库商家提出要求,在制作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录入撤销论文的通告的全文、被撤销论文的全文及另一篇(或多篇)重复发表论文的全文,并设置相应的链接(见图7)。图7数据库链接按钮样本(4)论文全文用“撤销”醒目标注之前已刊登的“重复发表”论文全文在电子版中用醒目的“撤销”两字标注,以提醒读者注意,同时要求数据库商家必须录入有醒目标识的原文,这是对重复发表行为的永久保留,让重复发表行为在整个国际学术界曝光,具有极大的威慑力(见图8)。图8原文撤销标注样本(5)由多家期刊社联合揭露由多家期刊社联合揭露“重复发表”论文及相关作者[10],同时标以“撤销”的醒目标识,使该作者所有重复发表的文章都失去效力。(6)其他经实践证明的有效方式我国部分编辑部通过中国期刊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或是读者举报等手段,已对查证核实的“重复发表”文章采取了有效措施,在最新的期刊中刊登关于“重复发表”文章的通告[11],或是刊登“重复发表”文章作者对于该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查书、致歉信[12,13],同时编辑部不退还已收取的文章审稿费[14]或版面费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5结语(1)重复发表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为出版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