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论文_第1页
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论文_第2页
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论文_第3页
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论文_第4页
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摘要: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开始独立展开劳动课教学,但如何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提出,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目的,因校制宜设计课程实践内容,鼓励课程间相互渗透,精细划分课程群,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有望推动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关键词:义务教育劳动价值观因校制宜学科渗透

引言: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独立于原有的综合实验活动课,一至九年级应正式开设劳动课,课程时间机动,各校因校制宜,合理开发校本课程0。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很容易,但如何结合本地特色,让劳动课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五育”并举的支柱之一,却任重而道远。一、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目标在很多人眼中,劳动课就是干农活、打扫卫生,就是体力劳动,甚至可算得上是一种“惩罚手段”,掌握劳动技能、了解相关知识,这门课就算完成了。但这些并非劳动教育的初衷。《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0。劳动教育,重点在于教育,而非劳动,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传授劳动技艺、丰富劳动体验为载体,达到最终“育人”的目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只有依靠劳动才能获得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质条件,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人人都要劳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确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认知。二、结合实际,因校制宜 目前,劳动课缺少专业教师、缺乏操作场地,教学内容往往只能流于形式,教师只能参照教材和网络资料,以板书或影像资料的形式进行教学,课程教育未落到实处,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真正受益。因此,学校要应考虑本校实际情况,整合学校内部及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为学生创造劳动课的条件。例如,有的地区葡萄资源丰富,围绕葡萄主题,开展特色劳育:利用校园的空地种葡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日常照料、管理葡萄,撰写观察日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赏葡萄、画葡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摘葡萄、品葡萄、举行校园葡萄节,让学生享受劳动后丰收的喜悦。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延时服务、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到葡萄基地参观研学、参观葡萄博物馆、在线观看葡萄节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了解葡萄的种植历史,增强自豪感和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三、多学科渗透,体现“大劳动”概念劳动教育并不局限于劳动课课堂,建立学科间的“梦幻联动”,发掘其他学科中潜藏的劳动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数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制作教学所需的学具,语文老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人物努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让劳动教育渗透、贯穿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方式里。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学雷锋环保实践、重阳节服务老年人、走上街头清理墙面等,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来认识社会、感悟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生命,体验劳动的价值。通过“大劳动”概念,让平常的劳动彰显不平凡的价值,让学生得到精神滋养。四、精心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群《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劳动课程内容设置了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三方面0。考虑到学生平时的生活轨迹能接触到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在这三个学生经常性生活的场所进行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的日常认知,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掌握了这些场所里的最基本的劳动认知和技能,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独立自强,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1、家政服务类课程: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学生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做人道理与做事技能。具体可以设计开发衣物洗涤、烹饪技术、烘焙技艺、整理收纳、毛线编织、家庭园艺、电器维护等课程。由于家政服务类课程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开展,因此考虑以实践活动作为主要形式,安排在周末或假期。2、校内岗位体验类课程:通过校园岗位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明、相互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增进对校园环境和管理制度的理解,建立与校园里的各种工作人员间的支持和互助,进而提升校园文明水平,让每一个孩子越来越阳光、校园越来越和谐。具体可以设计开发绿化美化、教室保洁、内务整理、勤工俭学、小教官体验、厨房小学徒、校长室开放日、小老师体验日、校园值日等课程。此类课程以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3、社区服务类课程:学校组织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文明意识的提高和文明行为的养成,还可以提升自己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设计开发志愿者服务、打扫社区卫生、清理乱涂乱画、宣传环保意识、敬老院慰问、普法宣传等课程。此类课程需要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校外场所,因此以体验活动为主。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目前,劳动课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看做没做,也不能简单地考核劳动技能,而要着重看学生在思想意识、精神品质上有什么收获。新时代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要注意构建四个维度,一是劳动意识的评价维度,二是劳动观念的评价维度,三是劳动能力的评价维度,四是劳动成果的评价维度。与此同时,劳动素养评价要建立三个机制。一是要探索建立劳动素养评价的独立表彰机制。通过设立“劳动小达人”“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明星”“劳动小模范”等称号,举办劳动教育技能大赛、劳动教育表彰大会等活动,建立正向反馈,从而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二是建立劳动素养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融合机制。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通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合理地将劳动素养纳入考量范围,将劳动素养和学生评奖评优建立联系,可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注重自身劳动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建立劳动素养的长期评价机制。通过发放劳动素养评分表、记录卡等方式,长期跟踪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结果,分析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生劳动素养网上评价系统,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建议,推动劳动教育具体落地。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针对青少年教育,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0。”推动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努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结合当地实情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劳动的具体行动,才能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出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勇担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J].基础教育课程,2022(09):72-80.[2]《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