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握立德树人-----全国卷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时间
文
件
内
容2014、9《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高考内容改革,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2019、6《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五育并举)2020、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2020、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大召开2022、10导入:高考改革趋势批次启动时间实施时间地区第一批20142017浙江、上海3+3模式第二批20172020北京、天津、山东、海南3+3模式第三批20182021广东、重庆、江苏、福建、湖南、河北、湖北、辽宁3+1+2模式第四批20192023宁、桂、陕、甘、青、新、豫、川、蒙、赣、贵、藏3+综合(全国卷·甲乙卷区)皖、晋、云、黑、吉(全国卷·新教材老高考)
3+综合高考模式改革高考模式:第一批、第二批:------3+3模式第三批:8个省------3+1+2模式第四批:17个省------3+综合类别
卷种
适用省份
备注全国卷老高考甲卷(原有的全国Ⅲ卷)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语、数、外、综合(教育部出题)乙卷(原有全国Ⅰ、Ⅱ卷合并)河南、江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教育部单独为5省命题安徽、山西、云南、黑龙江、吉林(新教材老高考)全国卷新高考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
语、数、外(教育部出题)政史地理化生(各省自己命题)新高考全国Ⅱ卷海南、重庆、辽宁地方卷新高考自主命题卷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各科各省自己命题高考试卷命制2022·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高考命题内容2023·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高考命题趋势
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1、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
2023年命题将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2、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3、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4、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命题依据学生储备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一、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握立德树人二、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素养三、研究《高中历史新编教材》,把握考教衔接四、研究《晋黑吉皖云题示例》,把握文综趋向五、研究《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把握高频考点六、研究《高考历史命题立意》,把握解题技巧七、研究《高考历史阅卷规则》,把握满分意识
“核心价值是金线、能力素养是银线、情境载体是串联线。”“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侧重于(一)命题核心:立德树人(二)命题立意: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三)命题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命题载体:创设情境
(学习、生活、社会、学术)
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握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重在“六个功夫”
素质教育重在“德智体美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情趣崇尚劳动的品质德---智---体---美---劳---(一)命题核心:立德树人图4《数他劳动强》(2019·全国Ⅰ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2020·全国1卷)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DC27.(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D(二)命题立意:(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1、核心价值(价值引领)
全面贯彻落实“六个下功夫”的核心要求,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核心价值包含: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三方面的内涵。32.2021·(全国甲卷)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33.2021·(全国甲卷)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34.2021·(全国甲卷)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35.2021·(全国甲卷)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
----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法治意识30.(2019年Ⅲ卷)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29.(2022·全国乙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2022年海南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3.(2021年海南卷)表1唐诗(摘录)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由表1可见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9.(2021年海南卷)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惧“白色恐怖”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这反映了A.社会各阶层认清了资本主义本质B.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C.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中国民主革命出现新高潮8.(2021年海南卷)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A.大众传媒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B.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C.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D.瘟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家国情怀-----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命题立意:(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1、核心价值(价值引领)2、学科素养(素养导向)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023年高考历史备考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团结(民族观)法治意识国家安全生态文明海洋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进取、责任、担当)1、立德树人:六个功夫: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2、核心价值3、学科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观)(国家观)42.(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图5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
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中国国家安全理由:
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东北女真族崛起,奴尔哈赤建立后金,威胁明朝在东北的行政管理,威胁京师的安全;明政府加大对辽东的卫所建设。因此,辽东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理由:
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东北女真后金政权,蒙古鞑靼等诸部等崛起,海盗及日本倭寇侵扰山东半岛,均威胁京师安全;明政府加大对京津、山东半岛的卫所建设,如天津卫、威海卫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因此,京津、环渤海湾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理由:
北方京师需要南方财力的支持;苏杭地区是经济重心,工商业发达;保障运河的畅通;南京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重要;海盗及日本倭寇侵扰苏杭地区;明政府加大对南京、苏杭地区的卫所建设,如金山卫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因此,南京、苏杭地区卫所分布相对集中。)中国国家安全(2022年·全国甲卷)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据《中国军事通史》等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明朝前期:海军阵容庞大,实力雄厚;拥有较强的远洋航行能力;明朝后期:海军实力出现衰退;总体实力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舰船数量大幅增加;舰船类型不断丰富;海军由建设趋缓到发展速度快;由大陆防守转向远洋护航;由国外引进为主转为自主设计为主;由单一海军作战到构建海上综合作战体系。(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2020·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据(清)《永定河续志》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据《海河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15分)新中国治理水患问题1.1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41.(2021·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材料二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材料三表2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7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新中国外贸问题)中国国家安全(2022年·全国甲卷)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据《中国军事通史》等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认识:
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体现国家意志,政治立场鲜明,尤其中国现代史部分要突出“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突出“四个自信”、工业化、社会治理、对外关系。4、历史命题的切入点(正确历史观)(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国家治理体系和理政能力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4)、全球治理体系(广阔的国际视野、大国责任与担当)
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形成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增强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培养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和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识中国版图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开拓进取和巩固发展的结果,各民族共同对边疆的治理和开发作出了重贡献;认识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海洋意识和国防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制度建设、官员任用与管理、法律与道德、民族统一与对外关系、货币与赋税、户籍与基层治理社会保障、科技与经济发展、商业与交通、城镇化与居住环境、医疗与公共卫生、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传承、保护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人类面临的问题;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供了方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4、历史命题的切入点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国家治理体系和理政能力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3)、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4)、全球治理体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大国责任与担当)
5、社会热点切入
中共二十大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3、中国式现代化(人口巨大、共同富裕、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走和平发展道路)4、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乡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共同富裕)5、科教兴国战略,强化人才支撑(科技创新)6、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文化自信自强、民生福祉、绿色发展、国家安全、军队现代化、和平发展四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2023年高考历史备考复习方向:1、立德树人
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2、核心价值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法治意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劳动精神3、学科素养(历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观)
民族团结(民族观)、
法治意识、国家安全、生态文明、海洋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国家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进取、责任、担当)4、命题切入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国家治理体系和理政能力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4、全球治理体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大国责任与担当)5、热点切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从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家国情怀)角度,把握答案的设置1、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边疆治理的意义
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方面概括40.[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列岛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答案:(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40[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答:(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2020·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3)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家国情怀)角度,把握答案的设置2、中国现代国家治理、治国理政的意义
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方面概括41.[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答: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1.(2020全国2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据(清)《永定河续志》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据《海河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15分)答(2)特点:
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意义:
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41.(2021·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材料二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股权抵押借款合同范本格式
- 2024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甲方聘请乙方进行市场推广服务的合同
- 工厂用工合同协议书(2024年)
- 2024年建筑劳务分包主体结构合同
- 个人质押担保借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金融服务与投资咨询合同
- 标准版工程居间合同格式
- 合法劳务施工协议书样式
- 精美施工合同模板
- 2024-2030年国内水产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3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习通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课后习题答案
- 桩基检测规范
-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八) 跨学科专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
-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章程
- 2024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