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核心考点读高考考查点知考点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湖南·T11~13:关于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的分析2022·全国乙卷·T37: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2019·全国卷Ⅰ,37(1)、(4)]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对该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改变,进而影响里海的变化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生物多样性(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生态环境的影响(2017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冻土南界变化核心考点读高考考查点知考点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21·全国乙卷,9~11)分析影响自然带分布因素(2020·全国卷Ⅱ,10)自然带差异判断(2017·全国卷Ⅰ,1、3)自然植被判断及分布状况
(2020·全国卷Ⅰ,9~11)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林带变化分析(2020·全国卷Ⅲ,9~11)火山锥林线、雪线,阴坡、阳坡地理现象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7·全国卷Ⅰ,36)以苔原带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山地垂直分布特征。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原因(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植被分布(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自然带(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地方性分异规律(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垂直自然带(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理想大陆自然带2022·江苏·T24: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研究分析2021·河北·T12、13:湿润地区山地植被分布(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核心考点读高考考查点知考点分布土壤2022·山东·T8、9:某研究小组在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的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2022·湖南·T18:对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进行分析(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土壤厚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成土因素和土壤肥力(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地壤有机质(2017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成因和地壤肥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2022·山东·T17: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2022·江苏·T13~15: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考法研究:1.常选择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的变化研究,从分析要素间的关系入手,综合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及特征。2.结合某区域植被、土壤的发育与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3.联系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结合相关的图文研究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应用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进行地理成因的阐释。4.从人类生产、生活的视角,分析自然环境对聚落、交通、产业类型的影响,考查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知识体系构建】本专题共分五部分3高频考点3-地方性分异规律21高频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频考点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高频考点5植被与地理环境4高频考点4-土壤的成因和性质[高考考情]近几年高考中,从整体性视角考查地理环境诸要素的影响的试题增多,并且高考题常对某一要素进行深挖,要求分析其对另一要素的影响,因此考生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运用整体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侧重考查考生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观。多以综合题呈现。高频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1】[2021·1月浙江卷,26(3),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思路点拨]上游来水增加,中下游获得的生态效益可从自然环境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入手思考。答案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2022·湖南选考)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
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离河岸距离(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2022·湖南选考)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
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离河岸距离(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B(2022·湖南选考)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
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离河岸距离(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A(2022·湖南选考)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
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离河岸距离(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3)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B[审答流程]第一步、获取解读信息①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②表中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第二步、调动运用知识(1)材料信息→河岸距离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减、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减、土壤容重大致先减后增、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减,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2)材料信息→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可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浅根系草本植物分布广泛。(3)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水源条件→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2.理清地理环境整体性的3大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结合各种区域图、景观图,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特点,从地理位置出发,结合地形,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分析描述。(2)分析地理环境变化: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分析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找出哪一要素是联系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纽带(如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相互影响的纽带就是泥沙,见下图),分析这一问题在两个不同区域产生的“因”和“果”。通常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通过地理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析。(4)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Ⅰ.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空间,提供了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造就了人类活动的差异。Ⅱ.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1)影响气候:使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多发,气象灾害频率加大等。(2)影响地形①有利:改造不利地形,减少地质灾害,拓展发展空间。②不利:不合理的改造易导致灾害频率加大。(3)影响水文①有利: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发挥航运功能服务人类,科学灌溉发展农业等。②不利:造成水污染、围湖造田、淤塞河道、水患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影响生物: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导致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5)影响地质环境:不合理及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结构,易出现地表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6)影响土壤: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不合理的废弃物排放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或土壤污染,失去农业生产的价值,进而影响其他环境要素以及危害人类生存。真38(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1)~(3)题。(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DBD[高考考情]●高考对水平地带性规律考查常以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区域图、景观图、文字材料等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植被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侧重考查考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原因、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性、基带、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雪线的影响因素等)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区域图表、垂直自然带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高频考点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角度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例1】(2020·海南卷,13~14)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1)~(2)题。(1)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A.甲 B.乙C.丙 D.丁(2)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A.巫山B.五指山C.富士山 D.大分水岭[思路点拨]BC(1)温带地区的气温在一年中变化较大,植被的景观随气温而变化明显,因此变化较大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自然带(森林)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依次为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甲为热带雨林,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丙为针叶林,丁为苔原。选B(2)丁地的植被类型为苔原。五指山地处热带,巫山地处亚热带,海拔均相对较低,难以发育出苔原;大分水岭总体位于热带与亚热带,海拔也不高,发育不出苔原;富士山地处温带,且海拔有3700多米,山顶有冰雪带,能发育出苔原。故答案选C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④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①看更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平行于海岸线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④看主导因素:水分。自然带的分布、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提醒(1)常考的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一带两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两带一气”——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带两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2)湿润地区,热量为主导;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为主导。●角度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真42【例2】(2020·全国卷Ⅲ,9~11)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A.暖湿 B.暖干C.冷湿 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信息①: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因为该地火山锥降水差异小,所以阴阳坡自然带主要因为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因此阳坡林线高,雪线高林线升高是由于热量增加,雪线降低是由于降水增多信息②: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景观,因此若干年后,该火山锥会慢慢恢复原有景观,火山喷发后景观恢复的过程中,林线从下往上发展到上限,雪线从上往下发展到下限AAB常规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山地位置(或热量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图中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说明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或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的高低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带谱数量越多,垂直带谱越复杂。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地区。同一自然带在低纬度的山区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区分布海拔较低。(3)判断阴坡、阳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较高的坡为阳坡,分布海拔较低的坡为阴坡,如上图中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4)利用自然带坡向差异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体的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阴坡高。同一山体,阳坡自然带数量较阴坡多。一般情况下,若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北半球;若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南半球。(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数量较少;雪线低的为迎风坡,自然带数量较多。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雪线影响因素(永久冰雪带的下界)①降水:(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降水越少,雪线越高),起决定性作用;同一山体,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②气温:(气温越高,雪线越高)——不同山体,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③地形坡度:(坡度越陡,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④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⑤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⑥气候、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真42(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B4.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A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高频考点3-地方性分异规律3.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案例:华北平原地方性分异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性洼地地区。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地貌部位(坡麓、坡面、坡顶
)、岩性、土质等。如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石灰岩山坡,花岗岩风化的山坡,丹霞地貌中坡麓、坡面、坡顶。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多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地方性分异还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例如:丹霞地貌中坡麓、坡面、坡顶由于坡度的差异,导致植被生长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例如在沿海地区,海岸气候随着离海洋的距离加大,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小,温差逐渐增大,湿度逐渐下降。有序性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重复性则表现为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墚、峁、土石山等之间同一类地形单元里。重复性15.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A.垂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男
(2023年1月浙江真题)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15、16题。“小尺度”内,因“地势”差别而形成B真38(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
洋流B.地形
洋流C.纬度
大气环流D.地形
大气环流D水分(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C.地形 D.光照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地方地形
地方气候
地面组成物质地貌部位岩性土质C真40(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C8.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9.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C[典例4]
(2022·江苏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1)写出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4分)(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8分)(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6分)[审答流程]第一步、获取解读信息①图示为亚欧大陆某区域,主要位于该大陆北部地区,靠近北冰洋。②图示区域主要分布有三种自然带,右图显示了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第二步、调动运用知识(1)图中信息→亚欧大陆北部,位于北冰洋沿岸,靠近北极圈→自然带Ⅰ位于极圈以内,靠近极点应属冰原带;自然带Ⅱ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应为苔原带;自然带Ⅲ位于大陆内部,面积广大,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图中信息→自然带Ⅱ向南突出的位置在东经60°附近→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高→气温较低→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2)右图信息→河流多源于冰川分布地区→中部冰川分布地区地势较高→形成河流分水岭(沿图中虚线框内M河与N河支流的源头的中间地带连线可划出分水岭)→河流分别流向东西两侧→东西两侧地势较低。(3)右图信息→R地纬度较高,其北部靠近北冰洋,为乌拉尔山北部→受极地东风影响较为显著→北冰洋水汽在极地东风的吹送下向南运动→R地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雪较多→常年气温较低,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川。[尝试解答]
(1)类型:苔原带。原因: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2)地势特征:中部自(东)北向(西)南地势升高,整体中部高,向西(北)、东(南)两侧地势降低。(3)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分水岭:[典例1]
(2022·山东等级考)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题。(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CC[审答流程]第一步、获取解读信息①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植被类型、海拔及地表的各类景观的分布状况。②图b示意该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后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第二步、调动运动知识(1)图a信息→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该地地形起伏较大→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2)图b信息→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该处土壤应为湿地环境→对应植被应为湿生植被→丙处植被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缺失淋溶层。土壤和植被:1.自然土壤的剖面分层及各层主要特点?2.耕作土壤的剖面分层及各层主要特点?3.砂土、壤土、黏土三者之间的质地、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比较关系?4.土壤的组成?理性土壤的各部分体积占比?5.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具体因素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形成?6.土壤肥沃原因答题思路?7.我国东北黑土主要形成原因?8.土壤改良与养护常用的方法和对应的作用?9.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10.地域分异的成因11.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12.植被不适应环境的特征;植被适应环境的特征1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4.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真41(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B4.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B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高频考点4-土壤的成因和性质①成土母质与土壤②气候与土壤③地形与土壤④生物与土壤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性质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土壤透气性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①“收”:外力搬运输入;自身有机质、矿物质产出(岩石风化、生物分解);人类活动补充(施肥)等。②“支”:植物吸收;雨水淋溶、径流侵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土壤肥沃的答题思路为“有机质来的多、去的少”,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损失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土壤酸碱度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是一致的;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弱,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土壤温度①“收”:直接来源为太阳辐射。②“支”:地面辐射、蒸发。③“调”: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人类活动(如覆盖黑膜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降低;覆盖透明膜可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1)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偏酸性,较贫瘠。(2)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偏碱性,贫瘠。(3)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壤肥沃。(4)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典型土壤肥力(1)东北黑土:是在森林、草甸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冷湿的气候条件使得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积累多,故有机质含量多,土壤肥沃。(2)四川盆地紫色土:是在紫色页岩成土母质上形成的,矿物养分含量丰富。(3)德干高原的热带黑土:是在火山熔岩上形成的,矿物养分含量丰富,故肥力较高。(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壤:是在湿热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酸、瘦、黏”是其特性,较贫瘠。(5)云贵高原石灰岩地区:因受成土母质岩性影响,成土速度较慢,土层浅薄。(6)水稻土:我国南方地区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耕作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7)冲积平原地区和河流三角洲地区:土层往往比较深厚,土壤肥沃。高频考点5生物与地理环境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1)热量——纬度;海拔(2)降水——气候或海陆位置(3)地形:①类型(山地、丘陵);②海拔(垂直差异);③坡向(阳坡、阴坡);
④坡度(生长范围,坡度越大,面积越小,植被越少)(4)水源——河流(5)土壤(6)植被适应环境的能力(某种具体的植被)(7)人类活动风防风:树木增加摩擦力,降低风速固沙:根系固定作用增加有机质: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树木生长森林的调洪作用
森林林冠通过它巨大的叶面截滞暴雨的一成到三成枯枝落叶具有储存雨水的功能地表增强了地表的下渗能力使大量急速的地表径流变成了缓慢的地下径流土壤改变土壤的地表结构增强储存降水的能力根系固土作用调节洪水进入江河的泥沙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说明该地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分布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植被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⑥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气候,暖季短或雨季短。树形态与分布阔叶热带、亚热带、温带针叶:更冷,更干;有厚的角质层,气孔稀疏且下陷,减低了植物因蒸腾作用而流失的水分,耐寒。亚寒带叶刺或无叶荒漠硬叶,表面有蜡质,封住水分,防水分散失(旱生结构);常绿地中海气候落叶对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截留雨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土温:冬春保温;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土温不至过高;减少水蚀和风蚀;改良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利于地表水下渗红叶:秋天的宝藏旗形树风力:背风面受损小,枝丫存活多地形:悬崖峭壁,树枝一侧生长光照:树冠向光的一侧比较大水源:有水的一侧树冠更大人为裁剪:道路遮光需要(树冠向机动车道生长)马刀树指示滑坡春季:常绿树落叶最多潮汐树:落潮形成潮沟落叶:干燥、寒冷的环境;落叶,可减少树木水分的散失和营养的消耗,让主干安然度过寒冬。树干呈桶状木质疏松柔软树皮坚韧结实枝叶较少根系发达减少水分蒸腾利吸收深层地下水储水量大利于湿季储水减少水分散失猴面包树叶茎根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影响气候气候对植被①热量:②光照:③降水:植被对气候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湿度较好地貌地貌对植被①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②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③受地形的阻挡水汽,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植被对地貌①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②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水文对植物水文条件影响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土壤土壤对植被土壤肥力、酸碱性、水分含量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森林原始林的分布生态环境效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被毁原因自然:气候异常、自然演化人为:乱砍滥伐、采育失调、毁林开荒、居民烧柴毁林危害气候: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温差变大水文:流量变率增大,水土流失,含沙量增大,河道淤塞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碳氧平衡失调生物: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土地肥力下降保护措施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林地的压力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地球之肺、蓄水海绵、基因宝库、医学宝库水气净美物尘沙林线高低热量水分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林线分布较低纬度: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林线分布较低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海陆位置:同纬度山体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非地带因素逆温干旱地区蒸发量地下水、冻土焚风/强风:风力强劲,林线分布较低风力热量因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热量越充足,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林线分布越低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当热量与水分冲突时热量因素﹥降水因素土层厚薄/坡度: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壤薄、土温低、冻土等,林线分布较低澜沧江的干热河谷新疆的那拉提草原天山牧场森林的下线(林线倒置)一是逆温的原因。在一些有雪山和冰川的地区,来自雪山和冰川上的冷空气下沉,汇聚到河谷和盆地的底部,造成了一种“山上的气温比山下高”的情景,这就是所谓的逆温现象,森林生长的下限也被限制了,这种情况称为森林的林线倒置,出现了下面的林线。归根结底是热量的影响阴坡阳坡迎风坡林带缺失①天山南坡为阳坡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没有森林分布。案例分析:天山南坡林带缺失的原因?北坡出现山地针叶林带的原因?
天山②天山北坡受盛行西风影响,随地势抬升形成地形雨,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形成针叶林带。二是降水的原因。水分短缺的地方,降水多的坡向能够较好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植被分布的高度较高。在干旱地区同一坡向的一定的范围内,随海拔上升,降水递增,在一些高山的半山腰出现了最大降雨带,森林受该降水带的影响,也会出现在半山坡,林线比同纬度抬升。如果迎风坡和阳坡不一致,阳坡(背风坡)蒸发量高,水分少,阴坡(迎风坡)降水多,蒸发少,水分多,阴坡的林线分布更高。归根结底,降水和蒸发量影响的还是水分。(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7.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C三是地下水和冻土的原因。低处的河谷和盆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冻土层存在,因此森林无法延伸至此。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有些地区,森林生长在山坡上,河谷和盆地是湿地,没有森林。在荒漠地区情况相反,森林出现在沿河两岸,出现在湖边和盆地。如塔里木河、和田河、克里雅河、黑河等沿岸的胡杨林。四是焚风的原因。在横断山区,一些河谷是干旱河谷,森林只出现在山顶,这应该是焚风所致。迎风坡把季风带来的降雨都留下了,越过山顶下沉的风又干又热,因此森林无法向下延伸。澜沧江的干热河谷林线下限林线下限谷地逆温山坡降水地下水和冻土梵风效应冰川山谷地带受冷空气下沉影响干旱地区迎风坡,降水随着海拔先增后减低处的河谷和盆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冻土层存在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的干热风使得海拔低处的水分较少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9.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BB答题术语生存空间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气候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环境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天敌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人类活动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题术语生存空间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水文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人类活动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生物的独特性生物物种的独特性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分析区域的特殊性:区域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环境封闭,与其他区域交流少,内部环境差异较小且比较稳定,与其他区域比较有较为特殊的环境特征,自然灾害少,天敌也较少,生物的演化比较稳定,往往会形成独特的物种。(2)分析人类活动:因区域闭塞,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或者受现代生物技术的影响,人工干扰形成一些独特的物种。动物的迁徙或洄游对某些动物的迁徙或洄游原因,可按以下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对外来物种入侵,应从引入和入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引入物种的特征、引入原因、入侵的危害三个方面分析:(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甲自然带是(
)A.高山草甸带B.常绿硬叶林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基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6.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①根系浅而发达②生长快速③植株密度稀疏④植株高大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B长白山高山环境山地土层薄,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①正确。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稀疏,②④错误。整体性表现(一)要素联系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地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运输途中检验合同
- 体育设施装卸搬运协议
- 夜市小吃摊装修协议样本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护理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挖掘机销售与购买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标线涂料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跨国石油勘探与开发合同
- 个人租车合同2024年度版:车辆使用期限与租金3篇
- 温州2025年浙江温州永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永嘉县妇幼保健院招聘(一)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4478-2023电梯曳引机
- 油田酸化工艺技术
- 食堂经营方案(技术标)
- 代收实收资本三方协议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乒乓球比赛表格
- 商务接待表格
- 肠梗阻导管治疗
- word小报模板:优美企业报刊报纸排版设计
- 汉语教学 《成功之路+进步篇+2》第17课课件
- 三十颂之格助词【精品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