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1.gif)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2.gif)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3.gif)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4.gif)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d814120b3a51aec786090f9b64304a5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祛湿药与祛湿剂教程第1页/共55页三、祛湿药与祛湿剂第二节常用中药与方剂第2页/共55页祛湿药与祛湿剂(一)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2)淡渗利湿药(3)清热利湿药(二)祛湿剂第3页/共55页祛湿药---概论含义:凡具有祛湿功效,治疗体内水湿停留的药物,称为祛湿药。
分三类:化湿燥湿药、淡渗利湿药、清热利湿药。第4页/共55页(一)化湿燥湿药第5页/共55页概论一、含义:凡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二、性能与功效,适应证性味:辛、温,芳香且燥。归经:主要归脾、胃经,有的可归肺、肾经。功效: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第6页/共55页概论适应证:湿困脾胃证(又称湿浊中阻或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脾胃运化无力:胃气不降:脘腹痞满、呕吐泛酸脾气不升: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粘多涎、舌苔白腻等。第7页/共55页教学要求掌握:广藿香、苍术熟悉:厚朴、砂仁、白豆蔻了解:佩兰、草果第8页/共55页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第9页/共55页藿香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解表。应用:1、湿阻中焦证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2.呕吐。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湿热呕吐,配黄连、竹茹等;3.暑湿证。
配紫苏、厚朴-----等,如藿香正气散;用法用量:5~10g。鲜品加倍。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第10页/共55页苍术第11页/共55页苍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散寒解表,养肝明目应用:1.湿阻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2.风湿痹证。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3.风寒挟湿表证。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第12页/共55页用法用量:水煎,5~10g。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苍术第13页/共55页(2)淡渗利湿药第14页/共55页概述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二、适应证:
水肿、痰饮第15页/共55页教学要求掌握:茯苓熟悉:猪苓、薏苡仁第16页/共55页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第17页/共55页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
【应用】
1.各种水肿。寒热虚实均可应用。2.脾虚诸证。实:三焦、膀胱阳气阻遏,气化不行:五苓散。虚(寒):脾肾阳虚水肿:真武汤(~,附子、白术,生姜,白芍)虚实夹杂(热):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猪苓汤。脾胃气虚: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脾虚生痰饮:饮停胸胁见眩晕心悸:苓桂术甘汤脾虚生湿而泄泻:参苓白术散。第18页/共55页3.心悸,失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远志、龙齿同用,如安神定志丸。【用法用量】煎服。10~15g。【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第19页/共55页
猪苓
第20页/共55页
猪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
利水渗湿。【应用】
脾虚水肿,小便不利:与茯苓、泽泻、白术同用,如四苓散。水湿泄泻:配苍术、厚朴、茯苓等,如胃苓汤。阴虚有热小便不利:配泽泻、滑石、阿胶等,如猪苓汤。【用法用量】
煎服,6~12g。【使用注意】
无水湿者忌用。第21页/共55页(3)清热利湿药第22页/共55页概述凡具有清泄湿热或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利湿药。主要用于湿热黄疸、湿疮痈肿、热淋、血淋等证。第23页/共55页教学要求掌握:茵陈、金钱草、车前子熟悉:木通、滑石第24页/共55页茵陈蒿第25页/共55页茵陈蒿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利湿退黄,除湿止痒。【应用】1.黄疸。阳黄:-----如茵陈蒿汤。阴黄:------如茵陈四逆汤。2.湿疮瘙痒。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也可单味煎汤外洗。【用法用量】
煎服,10~15g。第26页/共55页川木通木通第27页/共55页
木通【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效】
清热利湿,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应用】
1.湿热淋证---常与萹蓄、瞿麦等配伍,如八正散。2.心火上炎-------如导赤散。3.经闭乳少----治产后乳汁不通,乳少者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第28页/共55页金钱草
第29页/共55页金钱草【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排石退黄,解毒消肿【应用】
1.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
2.石淋,热淋。石淋,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热淋,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用,如利胆排石片。疮、毒蛇咬伤。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第30页/共55页车前子
第31页/共55页车前子
【性能】甘,微寒。归肾、肝、肺经。【功效】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应用】
1.淋证,水肿。----如八正散。2.湿胜泄泻。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属脾虚湿胜泄泻,可配白术同用;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肝热目赤涩痛,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第32页/共55页4.痰热咳嗽。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用法用量】
煎服,5~10g。宜包煎。【使用注意】
肾虚遗滑者慎用。车前子
第33页/共55页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第34页/共55页泽泻【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渗湿止泻。
【应用】
1.湿热淋证: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如八正散。2.水湿停蓄之泄泻,小便不利:配茯苓、猪苓----五苓散【用法用量】
煎服。5~10g。【使用注意】
无水湿者忌用。第35页/共55页(二)祛湿剂第36页/共55页平胃散【组成】
苍术12g厚朴9g陈皮6g炙甘草3g【用法】
共为细末,大枣生姜汤送服;或作汤剂。【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
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肢体沉重,或兼见腹泻,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第37页/共55页
【病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治法】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阻滞气机:脘腹胀满,食少胃气上逆:呕吐恶心湿性重滞:肢体倦怠,嗜卧湿邪下注:常多自利或便溏湿盛之象:苔白腻,脉缓湿困脾胃第38页/共55页【方解】
君:苍术—
芳化辛苦温燥,尤善燥湿运脾。臣:厚朴—
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佐:陈皮—
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以促运化。使:炒甘草—和中,调药。第39页/共55页现代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第40页/共55页五苓散【组成】
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
膀胱蓄水证。
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头痛微热,脉浮;或脐下动悸,头晕吐涎沫;或水肿,泄泻,小便短少。第41页/共55页【方解】
君:泽泻—
重用之以甘淡渗湿利水。臣:猪苓、茯苓—
利水渗湿。君臣相须为用。佐:白术—
健脾而运化水湿,合茯苓相使为用,以助健脾利湿之力。桂枝—①温阳化气以利水,②外散风寒以解表。
第42页/共55页【现代运用】
常用于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等属水湿内停者。第43页/共55页
《伤寒论》茵陈蒿汤Ⅰ类第44页/共55页
【组成】
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
【用法】
·茵陈蒿汤·茵陈第45页/共55页
【病机】湿邪与瘀热蕴结肝胆。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阳黄)。湿邪与瘀热郁蒸,外溢肌肤:一身面目俱黄。热重于湿,热为阳邪: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湿热困阻脾胃:腹微满。湿热下注:小便短赤。热邪伤津:口微渴。湿热之象:舌苔黄腻,脉实或滑数。湿邪与瘀热蕴结肝胆·茵陈蒿汤·第46页/共55页【方解】
君:茵陈蒿
—
善能清热利湿而退黄。臣:山栀子—
清热泻火,通利三焦湿热,引邪从小便而出。佐:大黄—
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配伍要点:本方以清热利湿药与清热泻火药、泻火通便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重,通利二便,使湿热瘀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茵陈蒿汤·第47页/共55页现代应用:
·
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内蕴所致者,可用本方治疗。现代研究:
·
本方具有利胆、排石、保肝、降脂作用。·茵陈蒿汤·第48页/共55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I类第49页/共55页
【组成】
木通一斤
瞿麦一斤
车前子一斤
萹蓄一斤
滑石一斤
甘草炙,一斤
大黄煨,一斤
山栀子一斤
【用法】
·八正散·第50页/共55页【病机】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淋漓不畅,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DMA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光纤用GECL4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学教师劳动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九年级班主任个人年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个人投资公司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摩托车转让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终止合同申请(五篇)
- 2025年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协议(2篇)
- 2025年个人房屋借款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五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样本(四篇)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幼儿园卫生保健开学培训
- 食材配送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防治应急避灾知识培训课件
- 不老莓行业分析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 2016-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