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_第1页
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_第2页
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_第3页
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_第4页
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分析

鼓励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服务客户等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挖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潜力,促进资源节约、需求聚集、效率提升、渠道拓展、服务转型。支持饲料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挥资本、人才和管理优势,打造养殖业服务平台,推动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一站式到位。2015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亿吨,比2010年增长23.5%,保持世界第一。受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推动,2015年配合饲料产量达到1.74亿吨,比2010年增长34.1%,浓缩饲料1961万吨,比2010年减少25.9%。从不同品种看,2015年猪、肉禽、水产、反刍饲料产量分别为8344万吨、5515万吨、1893万吨和884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40.3%、16.5%、26%和21.4%,蛋禽饲料3020万吨,与2010年持平。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明确了饲料端减少抗生素和限制抗生素的时间表,要求自2020年7月1日,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进一步提升我国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保障终端食品安全。禁抗令发布对饲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生物饲料因采用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具有替代抗生素、调节动物营养平衡、提升免疫力、提高适口性等优点,可有效保证肉制品质量安全及品质,满足禁抗要求。同时,生物饲料在解决饲料资源短缺、养殖环境污染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可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而有效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量,同时可有效开发非常规饲料原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从而达到缓解饲料资源紧缺、减缓人畜争粮问题及降低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减少畜禽的粪氮、粪磷等排出量及有害细菌残留,从而大幅度减轻环境污染。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产品中的应用。2017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明确提出生物饲料为生物农业产业中的重点产品,将促进生物饲料产业发展作为十三五推动饲料工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将完善生物饲料相关产品标准和评价规范作为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将鼓励支持生物饲料产业发展作为行业政策完善的重点工作。生物饲料成为饲料行业禁抗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饲料添加剂生产和原料开发能力稳定提高2015年,全国饲用维生素产量28万吨,占全球的68.5%,分别比2010年增长1.5倍和22.5个百分点;饲用氨基酸产量152万吨,占全球的38.7%,分别比2010年增长1.1倍和9.6个百分点。其中,蛋氨酸产量超过10万吨,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3年公布新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有机矿物元素、酶制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计97种,比2008年版增加36种。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加快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和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饲用量稳定保持在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饲料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动物产品生产看,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2020年全国肉类、奶类和养殖水产品预期产量分别为9000万吨、4100万吨和5240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加4.3%、5.9%和6%,禽蛋预期产量为3000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实现2020年增产目标,需增加1600万吨配合饲料消费。从养殖业转型拉动看,肉鸡和蛋鸡工业饲料普及率已超过90%,规模化发展拉动饲料增产的潜力很小;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比重为72%,工业饲料普及率约为75%,随着规模化比重进一步提升,可增加配合饲料需求1000万吨以上;牛羊养殖规模化也可释放部分需求。从生产效率看,我国平均每出栏一头肥猪的饲料消耗量比国际先进水平多出10%以上,肉鸡和蛋鸡多5%左右。随着养殖综合技术进步,未来5年饲料利用效率可望提高3%以上,节省配合饲料600万吨左右。综合上述因素,预计未来5年饲料消费年均增长约400万吨,增速约为1.9%。技术竞争压力更大互联网,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既是推动饲料工业升级的新动能,也是饲料企业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压力和必须突破的瓶颈。饲料行业已有十多家企业公布了互联网+发展计划,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整合资源要素、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可能带来革命性变化。生物饲料技术蓬勃发展,饲用微生物、酶制剂等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拓展,在促进饲用抗生素减量使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粪污减量排放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已经成为饲料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加工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既可大幅减小劳动强度和人员需求,还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加工成本,是饲料加工升级的必然选择。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投入大幅增加,推动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动态预测、饲用酶技术体系创新及重点产品创制、微生态制剂高密度发酵等领域取得大量科技成果,获得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型企业普遍增加科技投入,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创建了十多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集成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提高饲料原料保障能力(一)稳定蛋白饲料原料供应促进蛋白饲料原料进口品种和来源地多元化,适度增加油菜籽等其他品种进口,积极开拓加拿大、南亚、东欧、俄罗斯等地的供应潜力。加强蛋白饲料原料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建立权威专业的信息发布机制,增加对蛋白饲料原料国际贸易价格的影响力。加强合成氨基酸新品种推广应用,推动饲料配方中减少蛋白原料添加比例。(二)稳定能量饲料原料成本坚持以国内为主保障能量饲料原料供应,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增加玉米饲用消费。加强玉米替代技术储备,适时适度使用小麦、早籼稻、大麦、高粱等其他谷物。(三)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在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推广粮改饲,按照以养带种、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强北方牧区饲草料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力度,推行节水高效人工种草,推广冬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加强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装备研发和营养价值评价,推广草料结合的全混合日粮和商品饲料产品。(四)持续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按照《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用体系,支持牛羊养殖场户改善贮存利用设施,购置处理机械,增加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气爆、压块等处理技术,发展以秸秆为基础原料的全混合日粮。支持专业化的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发展。(五)促进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按照能用尽用、高效利用的原则,充分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支持对马铃薯、甘薯、木薯、甜菜、苎麻、桑叶等作物以及果蔬、糟渣、基料等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进行脱水干燥等加工,转化为便于工业化生产使用的饲料原料;对油籽加工副产物进行生物发酵、物理脱毒等加工,降低抗营养物质含量,提升蛋白品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一)推动信息化发展鼓励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服务客户等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挖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潜力,促进资源节约、需求聚集、效率提升、渠道拓展、服务转型。支持饲料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挥资本、人才和管理优势,打造养殖业服务平台,推动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一站式到位。(二)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鼓励饲料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发展,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养殖场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促进养殖产业链整合、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持饲料企业为养殖场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担保支持,在养殖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支持饲料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试验基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与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饲料企业申报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支持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整合融合,通过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大力发展厂场对接的直接销售模式,加快推广散装运输、料仓储存、自动饲喂的饲料投送方式。(四)推动全球化发展支持饲料企业成为农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力量,加大在新型市场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法规制度、质量标准、贸易规则等方面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交流,为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环境。饲料质量安全要求更严格新时期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不仅要聚焦保障动物产品安全这个核心目标,还要兼顾消费升级、环境安全等新要求。当前,瘦肉精等老问题尚未彻底根治,新型非法添加物时有发现,饲料中霉菌毒素、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也时有暴露,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以功能和特色为特征的动物产品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饲料产品需要质量上配套提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畜禽粪污治理任务艰巨,要求饲料产品绿色化发展,统筹兼顾减量排放、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特别是长期使用一些传统饲料添加剂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进规范使用和减量使用。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末,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