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3.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的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B.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D.《新民主主义论》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两者对立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两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两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6.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

A.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规律是可以认识、把握与创造的

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D.通过实践,实现了意识自身的“物化”

7.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

A.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

D.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由在于

A.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

D.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9.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

A.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要保证对所有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观点有()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C.1987年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等观点

D.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和办法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中共西湖会议C.中共三大D.中共瓦窑堡会议

12.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劳动力商品存在于健康人的身体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商品

C.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历史道德因素

D.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13.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是

A.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高为中心

B.以生产要素大量投入为中心

C.以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为中心

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14.从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来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

A.生产资本的职能B.商业资本的职能C.商品资本的职能D.货币资本的职能

15.“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是财富的尺度”,“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就会崩溃”。这句话

A.说明科技的发展使劳动不再是价值的源泉

B.说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直接劳动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商品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C.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D.说明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单位劳动能推动更多的生产劳动;?从而直接劳动的作用在逐步消失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A.本质B.基础C.动力D.升华

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18.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不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和竞争,而且也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形态相互交融和碰撞。在这一过程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B.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阅读下面漫画

上面漫画说明

A.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B.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C.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D.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弱点和缺陷

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B.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C.社会化大生产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3.分析题(3题)2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我们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材料1

199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1)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尽力让市场机制发挥主要的调节作用,政府大多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对经济进行一定干预。(2)法国、日本的行政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与中央政府的指导性计划密切结合,或注重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与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政府强有力的调控干预的结合。(3)德国和北欧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主张充分的自由竞争与有效的国家调节相结合,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材料2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相似的经济体制,同样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23.试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并阐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四、5.简答题(2题)24.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25.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3.分析题(0题)26.假定在封闭的条件下,某国国内只有两个生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生产生活资料。2005年该国国内两大部类资本构成状况如下:

请回答:

(1)该国国内社会总资本周转能否顺利进行?为什么?

(2)如果社会总资本周转不能顺利进行,市场能否自发进行调节?

(3)上述两个问题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

六、单选题(0题)27.跨国公司的实质是()。

A.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额垄断利润

B.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

C.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济活动的公司或企业

D.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和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主体

参考答案

1.ACD

2.ABC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ABCD选项正确。

3.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4.B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BC选项正确。

5.AB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两个基本点”,二者紧密相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坚持改革开放能促使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才能使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的繁荣活跃互相促进,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选项D只是指出改革的作用,而不是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因而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BC项。

6.A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意识的能动性。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A)。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通过实践,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过程也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D)。所以正确选项是ACD。

7.ABD

8.A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A);作为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D);作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C),所以其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B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之一,但非根本特点,其同时又是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9.ABCD

10.BDA选项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道路。B选项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符合题意。C选项属于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体制思想的一个观点。D选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符合题意。因此选BD。

11.C

12.D

13.D

14.C解析:从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来看,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15.B解析:题干的说法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一条规律,除非价值这一范畴消亡,否则劳动时间就必然是以价值表现的财富的衡量尺度。由此,容易选择B。

16.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依赖的,其中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故本题选B。

17.C解析: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较好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其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的生产率不同。C选项表明了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之一,为正确选项。A选项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是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B选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是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而非条件,D选项是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注意区分不同地租表现形式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条件。

18.C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C项最合题意。

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市场经济以及整顿市场秩序的认识。本题立意新颖,富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在漫画中认识到几种不同奶粉名次的排列,应该能够体现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即分化作用,选项A正确。

20.B解析:考查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的掌握。题中AB项是社会主义的特征,B是本质特征或根本原则,A是根本目标。A是由B决定的,应选B。CD为干扰项,不能选。

21.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尽管人民生活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尽管人民生活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22.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的基本原则反映着该社会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的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不同层面的范畴。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现相似的经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的基本原则,反映着该社会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的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不同层面的范畴。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现相似的经

23.(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二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虽然被经济基础决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是上层建筑一旦建构起来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种服务表现为:首先上层建筑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关系排斥其他经济;其次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再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便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便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我国经济基础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其核心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就要求整个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相应地进行改革。我国过去的政治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弊端是:机构臃肿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从而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容易滋长官僚主义、腐败和不正之风等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另外还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等。其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二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虽然被经济基础决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是,上层建筑一旦建构起来,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种服务表现为:首先,上层建筑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关系,排斥其他经济;其次,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再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便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便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我国经济基础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其核心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就要求整个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相应地进行改革。我国过去的政治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弊端是:机构臃肿,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从而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容易滋长官僚主义、腐败和不正之风等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另外,还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等。其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4.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有相同之处它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和独有因素。同时它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又有区别它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地说这类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有相同之处,它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和独有因素。同时,它与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又有区别,它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地说,这类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25.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第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一下它的剥削欲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第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一下它的剥削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